第194章登基稱帝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至中午12點整,在保和殿舉行國宴,宴請內閣大臣、議員和各國特使。
內廷總署最初的準備還要複雜的多,一直到晚上9點為止,宋彪後面簡化了一部分,反正對他來説就是一個形式,以此為準,他正式且公開的在中國和世界範圍內確定自己身為中華帝國神武皇帝的身份。
從這一天開始,神武年號就將強制在全國使用,帝國紀年和公元紀年同時使用,以前者為主和正式使用,後者則為輔。
國宴儀式到下午兩點整才正式結束,整個登基大典也至下午4點結束。
走了半天,坐了半天的宋彪都覺得全身很累,又正好是夏天,幾次汗浹背,還好中間有三次沐浴更衣,要不然就是一身臭汗。
晚上換了一身常服,身穿着一襲硃紅底白團錦龍紋龍章唐裝的他,回到宣政園繼續宴請三十三位內閣大臣。
本屆內閣zhèngfu雖然是帝國的第一屆內閣,在行政體系上倒是基本完善,設有外務、財政、法務、陸軍、海軍、民政、農業、工業、商業、警察、文教、通、國土資源、宗教十四個部,以及新政、內廷、科技、水利、税務、海警、海關、郵電、工商、質檢、審計、環境、衞生、地質、巡防十四個總局、總署,加上zhōngyāng銀行的行長、金融證券監管委員會的主席,以及屬於情報和調查機構的國家情報總局、zhōngyāng調查總局,再加上內閣總理大臣,總計三十三位內閣大臣。
雖然財政大臣張康仁兼任了zhōngyāng銀行的行長職務,但在內閣安排上,央行的副行長孫衡甫也被納入內閣席位,故而還是保持了三十三位內閣大臣的總席位。
在十四個部的排名中,一旦首相意外身亡,外務大臣將臨時擔任內閣總理一職,其餘依次類推,外務、財政、法務大臣繼續身亡之後,則由陸軍大臣兼任內閣總理。
所以,外務大臣可以簡稱為外相,實際等同副總理。
三十三個內閣部門,按照第一憲法的規定。陸軍部、海軍部、警察部、海警部、國家巡防總局、國家情報總局、zhōngyāng調查總局是統一歸屬皇帝直接任命,實際行政工作中也直接歸屬皇帝直轄統管。其餘則歸屬內閣總理大臣提名,國會表決通過後,皇帝只負責批准,但內閣總理大臣的提名權和任命權也在皇帝的手中。
相比沙皇,華皇最大的差距在於任命國會議員的數量上,前者任命所有國有議員,而後者只任命其中的13規模。
雖然這三十三位內閣大臣中,只有一半是宋彪親自委任和提名的,但還是可以稱之為皇帝內閣,基本是由他來cāo控。這裏面也存在着很多政治上的聯盟和妥協。比如説由梁啓超擔任文教部大臣,本身就是妥協,為了將維新派拉攏到帝黨的範圍內,好歹也有15個議員席位,關鍵時刻也能發揮作用。
三十三位內閣大臣中。由新華會、中華革命黨、光復會合併的中國光復黨佔了20席,新政強國會佔6席,nzhu黨佔3席,維新進步會佔2席,立憲會佔2席,寬泛意義上的帝黨則佔了大半,總體還是很利於宋彪在幕後訓政。
nzhu黨這邊不是很滿意,他們想要的更多,可這也不能怪宋皇帝。皇帝最初提議孫逸仙先生擔任宗教大臣一職,孫逸仙自己不同意,想要擔任zhōngyāng鐵路總公司的董事長,並且要求將公司總部放在上海租界,其實就是要利用鐵路特權和外國政商聯繫,保持自己在國外社會的影響力。
宋彪怎麼可能同意。何況孫逸仙是真的不懂鐵路,後來民國時期一拍腦袋決定的六條鐵路線都是狗不通的事情,費了民國不少血汗錢,結果一條都沒有修成功。
加上黃興拒絕了科技總署總長的提名,眼睛盯着海關總署的位置未能得償所願,最後擺出一副高姿態而去,nzhu黨就從最初約定的5席變成了3席,身為皇帝,宋彪遵守最初的5個席位的基本安排,你自己不要,想要換個好位置就肯定是不可能,話説科技總署和宗教總署對帝國而言恰恰是非常關鍵的位置。
總的來説,這還是一屆以帝黨為中心的大聯合zhèngfu,光復黨聯合新政會、維新會共同執政,基本也就壟斷了國會的大部分席位,佔據着絕對的執政黨地位。
今天晚上的宴請就不談什麼公事了,該談的事情,此前幾天都談的差不多了。
晚上的國宴結束後,宋彪目送諸位內閣大臣離開宣政園,這才和皇后舒萱一起去裕豐園,乘着月在中海的荷塘池邊觀賞景,此時的中海裝扮一新,彩燈如星,景極佳,兩人走在湖畔涼亭邊,登上水榭樓船,觀景賞月,只是許多話都一切盡在不言中。
努力這麼久,總算是正式的成了帝國皇帝,得到全國和國外的一致公認,從此穩固了自己的帝位,不用擔心像袁世凱那樣落得個悲慘的下場。
身穿着一襲硃紅底白團錦龍紋唐裝,宋彪頗是覺愜意,服裝很舒服,讓人覺得舒服,心裏更舒服,總之是在一種很好的覺和狀態中。
中國之中國,這樣才有那麼點意思。
登基之後,宋彪很想繼續像以前一樣暫時休息,在幕後掌控諸事即可,只是剛登基就開始消極怠工,難免影響很壞,國民們一貫是以皇帝勤政為標準,勤政的一大指標就是上不上朝。
不上朝就是昏君。
可帝國哪裏有上朝這個安排呢?
章炳麟想了一個折中的辦法,每天上午,宋彪在宣政園的辦公廳輪接見一部分內閣大臣,以一週為限,確保每一位內閣大臣都有一個上午的時間面見皇帝,稟告事務。
這簡直是要將宋皇帝累死。
只是剛登基,暫時就只能先這麼安排,還好見面時間都比較短,有事就商談一個小時,無事則象徵的面見半個小時結束。
這個辦法很土,因為現在是電報電話的時代,皇帝身邊的秘書局可以每天從各部直接拿到最新的政務情況,在秘書局統計整理之後,按照事情的輕重緩急呈報給皇帝過目。
如果皇帝覺得事情重要,他可以詢問總理大臣,讓總理和內閣大臣注意點。不重要的話,那就等着總理和內閣大臣的處置情況。辦的滿意則不説話,辦的不滿意則教訓兩句。
所以説,章炳麟設計的這種親政體制很土鱉,很形式主義,宋彪索就當是開茶話會,每天上午和幾位內閣大臣召開一個小規模的座談會,順道拉攏一下情之類的。
等到了這一時期,帝國內閣zhèngfu經過了為期一年的磨合和適應,基本進入了較為正式的運轉階段,已經不像此前那麼凌亂不堪。加上大部分內閣大臣都是東北系和新政強國會的舊官僚出身。各省官員也是以前朝官員和光復黨主要地區代表相互結合的方式,zhōngyāng和各省政治基本還是按照前朝的節奏穩步向前,軍隊穩定,政治穩定,只是國家的改革意識和行政管理上更富有現代神罷了。體制上也更完善。
税務總局的各地税務機關已經深入到縣一級,東北、直隸、江浙都達到了鎮一級,zhèngfu財政在幾個月中的情況漸好轉,只是雖然有了海關總署,海關的實際控制權還是在英國和洋僱員手中,宋彪對此倒是不着急,等以後同英國正式談判結束之後再説。
一切都在有條不紊的向前推進着,各項工作計劃即便是都能讓宋彪滿意,甚至不能讓唐紹儀和其他內閣大臣滿意。至少比滿清時期穩定有序和有進步。
歐陽賡負責外務部正在和比利時、丹麥、荷蘭等國就最後的互惠條約達成一致,特別是對意大利和奧匈帝國的迫最為緊密,八國聯軍中,這兩個純屬醬油和白佔便宜的東西,本和美國都已經放棄了庚子賠款,以及在華竊取的各種特權。剩下當然要緊意大利和奧匈帝國。
等將小國都處置了一遍,造成國際的既成事實,內閣zhèngfu再去進英法德俄。
俄國米哈伊爾大公此時還沒有離開běi,他提前來京恭賀宋彪稱帝,以俄國支持中國打贏戰爭出力最多為由,希望宋彪同意俄國的要求,將旅順港繼續轉租借給俄國,並將旅順、大連的租借期再延長五十年。
在此基礎上,俄國可以參照東三省的先例,放棄其他在華特權。
宋彪沒有答應,因為這是不可能的事情,但他也犯不着為此和俄國翻臉。
法國不吭聲。
德國還在觀望,有可能將山東的控制權大體歸還給中國,但前提是中德至少要簽訂一份類似於中美之間的《戰略互惠條約》,並且保留青島港的租借權,其餘都可以類比美國。
英國則是退一半,守一半,上海租界和香港租借權是絕對不還的,其他可以類比美國,但其不願意放棄庚子賠款,威海衞也不願意談判解決,天津、漢口這些租界可以歸還,內河行駛權希望保留。
新約談判會是一個很漫長的問題,宋彪也知道不可能立刻就解決,他就這麼慢慢的等待着,自己在幕後觀察着這種局勢的變化。
宋彪是7月15正式登基稱帝,而帝國在8月1即將來了建國一週年的紀念,登基這一天通過立法確定為中華光復,各地都要普天歡慶。
次上午,宋彪正好召開了一次zhōngyāng軍部列席會議,正式就中辛亥戰爭進行總結,並且制定新的全**事發展綱領,指導中**事力量在未來十年的發展規劃。
會議就在宣政園的會議廳裏召開,上午9點正式開始,在此之前,海軍大臣程璧光、陸軍大臣舒方德和第二軍督軍段祺瑞三人先行抵達宋彪的御書房,並且是在御書房東側的怡華堂側廳裏見到了宋彪。
宋彪正在矮榻上,靠着矮榻上的茶几翻閲最新的一些情報和資料,三人進入側廳,統一向皇帝行躬身禮,畢恭畢敬的等着吩咐。
宋彪正看到了新型火炮在德國和本溪兵工廠的測試數據,這部分是非常重要的,將決定着中國在未來二十年的75mm野炮、輕野炮和輕騎炮的技術,對於88mm和105mm口徑的輕重野炮也有至關重要的價值。
從1906年開始,東北軍的遠東兵工廠就主動提議和德國聯合投資研製新型的長進程炮管制退器,東北出資金,派人蔘與研製,德國出人出力,德國最初對此並不熱衷,但隨着新型身管制退器的研製成功,在新型火炮的實驗測試中明顯優於德國此前在火炮上使用的短行程制退器,雙方在克虜伯公司和本溪兵工廠進行了大量的測試,將這一新型制退器普遍運用於中低口徑的火炮,共同研製新的75mm和88mm的火炮。
雖然這一技術來不及使用在中辛亥戰爭中,但對於中德兩國未來的火炮技術發展將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可以説未來二十年的火炮技術之基礎就奠定於此。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