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將星閃耀之全殲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在多支部隊被迫撤離戰場後,軍主要還是退往雲谷地區,而非嚴守鐵路線,由此可以看出,軍還是要死守雲谷,利用山地優勢和東北軍拖延下去。
雲谷一帶的地形很複雜,想要速攻下來的可能比較低。
宋彪在此推算後,還是決定繼續提前速攻平壤。在此基礎上用多個師團圍攻軍,此時就不急於速攻,而是要力求減少犧牲,逐個敲掉軍的據點。
到了下午4點,東北軍的主力部隊已經越過清川江。切斷了第二師團後撤的退路,直到這時,東北炮軍的部分炮兵團才轉移到安州戰場,為各主力部隊提供支援。
第十四步兵師以極大的犧牲殲滅軍第四預備旅團後,就地整修,第三步兵師率領兩個新編團南下進攻平壤。一路速攻,隨着第十五步兵師的投入,在安州戰場,宋彪已經用四個步兵師、1400門火炮圍攻本第二師團、第二炮兵旅團和僅剩下的一個總預備旅團。
整個戰役自爆發以來就沒有一分鐘的休息時間,炮火從未中斷,並且是越來越猛,雙方聚集在安州城南的銅錢嶺一帶,這是一座典型的火山嶺,山頂口為圓錐狀,形如銅錢。
軍在山嶺上建立了長期的防禦工事,以此堅守,而東北炮軍的火炮調集過來的數量越來越多,炮火瘋狂覆蓋着整個山嶺。
這是軍最後的大本營,一旦失守,軍第二炮兵旅團就會直面兩個步兵師的圍攻,撤退都來不及。
一直打到傍晚時分,雙方死傷都很慘烈,山坡上屍橫遍野,鮮血也染紅了土坡,一大半的樹木都被炮火襲斷,到處橫倒,成了東北軍向上進攻的常用屏障。
幾條山嶺小路成了雙方爭奪的重點,反覆爭奪,彼此的鮮血早已塗滿盲腸小道,屍體堆積如山,在熊熊烈火中炙熱燃燒。
從俄戰爭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正是本武士道神最為瘋狂的階段,在這一時期,軍的中下層軍官和士兵堪稱是瘋狂好戰,愚忠,不惜命,在此前的鴨綠江和圖們江戰役中,朝鮮軍的兩個師團只是遭遇20%的傷亡減員就潰不成軍,而軍很多旅團、聯隊的戰鬥減員程度達到了50%仍能堅持作戰,甚至是在70%的傷亡率下,一些軍部隊的官兵還可能有極其強悍的作戰意志,極端情況下還會來近乎瘋狂的白刃格鬥和反撲。
這樣的戰鬥意志即便是東北軍都無法達到。
從4月5到4月10的整個鴨綠江戰役期間,東北軍第一天總傷亡高達1。3萬人,即使是最低的最後一天也有超過兩千人的死傷,這種程度的人命消耗讓宋彪不寒而慄。
只是在決定和軍開戰之前,宋彪就已經做好了這樣的心理準備。
無論要付出多少代價,優勢就是優勢,勝利終究就是勝利。
安州戰役是第一步兵師入朝以來真正負責主攻的第一場惡戰,趙庭柱和全師上下都是迫不及待的想要打一場漂亮仗,以至於趙庭柱這位師長兼副西線副總指揮也親自上陣,率領最為鋭的兩個步兵團衝上銅錢嶺。
此時在銅錢嶺的東北軍第一步兵師和軍第二師團都是兩軍最為鋭的部隊,也代表着現階段中兩國陸軍的最高水平。
連續三次進攻都被軍頑強守住後,趙庭柱急不可待的親自上陣。將全師的衝鋒槍都調集到第1011、第1012步兵團,組編了7個衝鋒隊,從其他各團和附屬的新編團大量調迫擊炮班、重機槍班,用兩個鋭步兵團同時上進攻,另外調遣兩個新編團協同作戰,叉推進。
上甘嶺戰役可以證明,在這種山嶺工事區域。火炮的威力會被大幅度的削弱,此時就要靠更為準的迫擊炮,特別是像東北軍裝備的m1910新式60mm迫擊炮。這種新型迫擊炮相對於此前在威力和程上並不改進,但在擊度上的進步是很明顯的,六百米有效程內的誤差可小於5米。
單純比較士兵的訓練、作戰素養和士尉官的水平。即便是最鋭的第一步兵師也未必優於軍第二師團,可能還差一些,但在裝備和戰術優勢上,雙方的差距是非常大的。
前線指揮員的應變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幾次進攻失敗後,趙庭柱臨時做了大量的應急調整,用更強的火力和滲透戰術去撕碎軍的防線,以及阻止軍的反攻。
中辛亥戰爭註定是麥德森輕機槍和波普寧衝鋒槍一戰成名的好機會,東北軍在其他的裝備上相對於軍並沒有絕對優勢,但在輕機槍和衝鋒槍的裝配數量上實在是讓軍望塵莫及。
軍沒有裝備輕機槍和衝鋒槍。依舊是每個步兵中隊一重機槍,而東北軍在東西兩線戰場上大規模列裝1。1萬輕機槍和1。7萬支波普寧衝鋒槍,雙方只要一戰,軍不管是進攻還是撤退,出了溝壕就只能橫屍遍野。在軍常規的一個旅團三公里防線上。東北軍經常能調三千支衝鋒槍用於突防。
即便是在抗美援朝時期,中美兩軍在火力上的差距也沒有這麼大。
客觀的説,如果不是軍官兵極其勇敢和強烈的不畏死的武士道神,這個仗實際上是完全沒辦法打的,而且軍在此前完全不知道東北軍列裝瞭如此大規模的輕機槍和衝鋒槍,包括在打北洋軍的時候。東北軍也沒有動用衝鋒槍這樣的裝備,全軍撤退到東北才緊急配發,而且一次就配備了1。7萬支,增配的輕機槍則接近六千。
麥德森機槍確實是很貴的,本在海軍上的開銷太驚人,它自己也撐不住,捨不得給陸軍買輕機槍,包括軍的軍事思維也沒有跟上時代的發展,它單純將輕機槍和重機槍對比之後覺華而不實,價格還高,就沒有考慮到輕機槍應該列裝在班一級這樣的新思路。
結果就在中辛亥戰爭中很痛苦的付出了非常慘重的代價。
一名前線指揮員的優秀與否很大程度上就取決於他的應變能力,而這種能力一半來自於天賦和思索,另一半則來自於經驗和知識,一個好的將領要善於思考,在趙庭柱調整了進攻戰術和裝備後,很快就將第二師團的佈防撕破,從兩條小路攻了上去,迅速將軍的多條防線分割開。
軍的第四、第九、第十六步兵聯隊都被切割在三個地段,相互不能兼顧,東北軍第一步兵師則將最前沿的第四步兵聯隊包夾起來圍攻,同時用炮火壓制第九、第十六步兵聯隊。
夜裏,軍發起了一次白刃反撲,但是東北軍也是夜刃戰而著稱,瀋陽兵工廠特製的照明彈在空中有接近3分鐘的滯留和燃燒時間,照明彈加輕機槍的組合更是軍夜間刺刀攻勢的大剋星。
東北軍過去是用霰彈槍,現在連霰彈槍都不用了,衝鋒槍、輕機槍一起上,軍來幾千就倒下幾千。
在次的上午9點,第一步兵師在三個新編團的配合下再次發動一波強悍的攻勢,殲滅軍第九步兵聯隊,以傷亡3400人的代價殲滅軍第二師團的主力,至此,軍再也無能力對陣地發動反撲。
在鴨綠江、圖們江和清川江戰役中,軍大約有35%的傷亡來自於對關鍵要害地區的反爭奪,正常的部隊不會這麼做,因為在鴨綠江戰役中就已經清楚的證明,反攻東北軍防線的代價是很慘烈的,但是軍的思維慣很厲害,經常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與其説是愚忠、好戰和奮勇,不説是戰術思想僵化和不拿士兵當人。
在銅錢嶺一戰,軍四次反攻陣地損失的兵力佔整個第二師團傷亡率的一半,很顯然,遇到第一步兵師這種東北軍主力鋭和機槍陣,軍反撲的越猛,死的越多。
1911年4月13,清川江戰役基本結束,本滿洲軍總司令官大島義昌在雲谷嶺破腹自殺,參謀長松永正被擊斃,本滿洲陸軍在這一時期也損耗殆盡,總傷亡13。4萬人,被俘3。52萬人。
本軍部很奇怪的將這支部隊組編為“大本帝國陸軍本滿洲陸軍”寓意自然是要一路攻入東三省,主戰區也是在東北,結果出師未捷身先死,全軍還沒有跨過鴨綠江和圖們江就被全線“圍殲”經此一戰,東北軍的蔣雁行、趙庭柱、陳武等人也彷彿是躋身於名將之列,正如當年的宋彪一樣,用軍的屍橫遍野為基石登上中**事名將的行列。
將星閃耀的東北軍啊!
英雄宛如蛟龍,起於草莽,在這風雲際會的時代裏抓住機遇穎而出,如璀璨之星照亮在這遼闊的大地上,讓國人為之驕傲自豪,讓敵人為之心驚膽戰。
在挑起這場中辛亥戰爭之前,本曾經有三種推斷,第一種是本陸軍戰勝東北軍,則繼續派兵北上,利用英同盟和英法關係去牽制俄國,在不刺俄軍參戰的前提下佔領南滿地區,並在海軍的掩護下派出主力登陸天津,重新給中國再來一次八國聯軍攻佔běi,徹底擊潰東北軍,將宋彪推翻,重新扶植新的zhèngfu,徹底踐踏中國人的自尊心;第二種是本陸軍沒有戰勝東北軍,無法突破遼東山區,那就在鴨綠江防線據守,再以台灣為跳板,在海軍的協助下佔領福建、海南,和廣東、廣西、雲貴的地方軍勢力合作,長期分裂中國;第三種是本陸軍戰敗,退至平壤一線防守,繼續以台灣為跳板,即便不能佔領福建,也要佔領海南島,以海南島為跳板支持本海軍的南下戰略,同時以海南島為據點支持兩廣、雲貴的南方地方軍。
現在則完全是本未曾預料到的第四種情況,開戰至今不過10天時間,東北軍就佔領平壤,全殲了本陸軍主力,雖然東北軍也付出了很慘烈的傷亡,但還有充裕的兵力繼續作戰,而軍卻徹底喪失了在朝鮮半島和東北軍抗衡的資本。r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