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撫順的刺痛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京師之中將是否要對宋彪分藩之事討論的像模像樣,這樣的討論甚至蔓延到了全國朝野,羣起攻擊者極多,不乏名臣志士嚴詞反對,更有人説是宋彪自己要求封王,一時之間,彷彿是舉國上下都有討伐之詞。
朝野之中到處都是滿懷嫉妒和憎恨的人,朝野上下都將宋彪類比吳三桂、尚可喜之,筆誅詞伐,恨不得能以三寸之筆咒罵死宋彪。
宋彪倒是真心沒有想過清政府會考慮給他分藩的事,更沒有主動提出這樣的想法。
對於一時之間忽然蜂擁而至的滾滾罵名,宋彪選擇用一種淡定的冷漠去對待此事,張之知道他未有這樣的要求,發電給他,勸他上奏自表,宋彪也懶得慷慨陳詞的自表一番,而是給張之回電“加之罪,何患無辭”八字。
秘書局的幕僚們也很驚訝,有人勸説宋彪索就迫朝廷分藩,有人則勸説宋彪自表推卸,以免局勢惡化,袁金鎧甚至在秘書局內部為宋彪準備了四份措辭各不相同的表奏稿,可宋彪冷淡的拒絕了所有建議。
他説不清這件事背後有何種陰謀,可他不怕陰謀,實力和主動權控在他的手中,事情的結局永遠是他説了算的。
他就不自表,想看看清政府到底打算如何收場。
京師亂糟糟的,東三省上下也是人心惶惶,就在這樣的氛圍裏,宋彪反而安排行程去撫順視察煤炭工業。
19О8年元旦之後的1月7,宋彪乘坐火車抵達撫順煤礦。
從瀋陽到撫順的鐵路是在俄戰爭時期由俄國搶修完工的後,戰爭結束之後利用東三省鐵路計劃。宋彪用遠東鐵路總公司從俄國手中收回了一半的所有權和管理權,並且投入資金增修。
因為鐵路條件好,遠東礦業總公司成立之後第一批大規模投入開發的煤礦就在撫順,分別是西天、東天、東洲、千金寨、老虎台五個煤礦場,以西天和東天的開採規模最大。僅此兩個礦場就有2。3萬名礦工,而且從美國大量購置了電動力和蒸汽動力的開煤機器,在附近修了撫順電廠。
撫順煤礦的負責人是鄺景揚,正在撫順接,吳仰曾作為礦業總公司的總董則親自陪同宋彪視察礦場。火車是一路圍繞着煤礦在修建,環繞各礦點都有專用鐵路。
宋彪就乘坐專用鐵路在撫順煤礦視察,一路在緩慢行駛的火車上看遍了五個礦場,最後在規模最大和撫順煤礦公司的總部西天煤礦停下來。
還在火車上,宋彪就能看到那龐大的煤田,黑的煤田彷彿像是黑的大海,煤田中超過一萬名的礦工密密麻麻的分佈在各地。彷彿像是煤海中的無數孤舟漁船。
工業之基礎首先是冶金,而冶金之基礎首先就是礦業。
從入主東三省以來,宋彪一直很重視礦業勘探和開採的投入,煤鐵又是其中之最。
煤炭在19世紀下半葉和20世紀前二十年間一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礦業資源,比起20世紀中後葉的石油。煤炭在這一時期的地位和價值更為重要,石油和電是20世紀的靈魂,而煤炭在這一時期既是石油,也是電,所有的一切工業和生活都離不開它。
宋彪知道這一點,只是他還真的缺乏一些更為深入的體會。…無論何時。宋彪都異常的重視軍裝,隨着東北新軍的趨完善,在軍裝的設計上已經有了更多的一戰前的特點。追隨着整個世界的發展,總體上還是和沙俄帝國的軍裝發展保持同步。
考慮面料加工的成本,以及保持整體的鮮明特,東北新軍在四季軍裝上都選擇統一的藍灰軍裝,和俄軍在式樣上的最主要區別是採用中短擺的大呢軍裝,冬季的大呢軍裝採用內膽棉衣設置。外面是藍灰大呢,裏面是厚實的棉衣。
尉官軍裝採用灰綠。校官及高級軍官的軍裝採用深棕,宋彪這一級除了正常的深棕之外,還有一套特殊的黑軍裝,同樣是東北新軍特徵的中短下襬,裁剪的比俄軍大呢軍裝更高,通常要求是比將士的膝蓋高出1。5寸。
宋彪的軍裝相對更為特殊,外面採用羊絨呢料,裏面是一層軟皮襯墊,保暖更好,也更為舒適。
東北新軍的軍刀一貫延續了恰希克式,最初的型號都是從俄國訂購,現在則由本地刀具廠定製生產,刀柄採用渾江地區出產的黃銅,刀柄彎曲弧度相比傳統的恰希克軍刀要小,普遍採取黑刀鞘和黃銅做鞘尖套裝飾。
和俄**刀不同,東北新軍的軍刀統一都銘刻着象徵東三省的三槍標誌。
至於沙俄皇帝贈送的鍍金聖喬治軍刀,如果不是特殊的禮儀需求的話,宋彪通常也不會繼續帶在身邊,他大部分時間都是佩戴着一柄本地產的這種從恰希克軍刀改良而來的東北軍刀,因為是統一在本溪刀具廠定製,這種東北軍刀也被稱之為本溪軍刀。
宋彪今天就穿着黑軍裝,帶着白手套,間繫着本溪軍刀,穿着那雙幾乎很難改變的鹿皮騎兵軍靴,以一種高出整個世界般的氣勢出現在煤礦場上。
吳仰曾和鄺景揚小心翼翼地陪同在宋彪的身邊,由鄺景揚解説遠東礦業總公司撫順煤礦公司的發展情況,以及這些煤礦場在建設過程中的一些趣聞,經過這兩年的鉅額投入,特別是在四大天煤礦的大規模開發中,東三省煤炭產業的規模至1907年底就已經達到月產70萬噸的規模,達到了去年年會里提出的要求。
加上從英國福公司買入的開灤煤礦和山西多地煤鐵專營權,在膠東半島買入的淄博煤礦和萊蕪煤鐵專營權,遠東礦業總公司在三年之後就能讓煤炭總產量突破四百萬噸/月。即便按照這樣的規模發展下去,中國的煤炭開採總量在整個世界中也只是微不足道的力量。
從1870年至1913年,英法美德四國的煤炭開採總量就從1。⑧9億噸增加到11。267億噸,在1907年則有9。25億噸,而吳仰曾對國內煤炭開採量的一個預估是按照現有的投資力度。在1910時期也僅能擁有0。7億噸的產能,別説是在整個世界範圍內,即便是英法美德中的任何一國相比也只是零頭數字。
當然,這和遠東財團決定將更多的資本轉移到其他產業投資有關係,因為亞洲的煤炭需求總量是有限的。甚至連本都是亞洲煤炭的主要淨輸出國。
現在顯然不是一個要談自然保護和温室效應的時期,如何增加國內的煤炭消費能力正在成為遠東財團年中季度會議急需討論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