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澤聯科集團公司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從學歷、求學經歷來看,馬芸遠遠不能和那些有着海外背景的互聯網創業者相提並論,什麼常青藤名校、硅谷經歷,和他一改無關,中關村對於他而言,已經算是很高大上的地方。
恰恰因為是野路子出身,真正的平民創業,所以從事互聯網行業後,馬芸對前沿科技反而比大部分有着海外教育的人更加留心。
越是不足,越是彌補。
如果説在大數據的研究上,數據中心領先了全國一個時代,那麼對於大數據的理解,馬芸可以説領先了全國互聯網從業者至少半個時代,和趙澤君無限接近。
那天在數據中心,最讓他震驚的,還並不是已經可以直接應用的20幾個應用模型。
而是剩下的一百多個研究類型的模型,以及數據中心一年多以來就擁有的海量數據,各類數據模型的建立速度和思路,這些才是未來大數據擁有無窮可能的基礎,也展現了數據中心的真正底藴。
未來的大數據,絕不僅僅是某一個功能,某一項單獨的應用。
其實早在半年之前,阿里巴巴內部,就已經秘密的開始進行了大數據的研究,但恰恰就是因為阿里巴巴的專業太強,能收集到的數據過於片面,有深度,缺乏廣度。
這一點限於阿里巴巴業務,很難改變。
所以在參觀完數據中心後,馬芸就決定必須加入百度澤聯科騰訊三家的數據中心,而且不能像三大門户網站那樣,只有有限的會員權力,必須和bzt三家一樣,擁有完整會員資格。
怎麼談,能拿出哪些籌碼,底線在哪裏,就變得極為關鍵。
馬芸這頭在醖釀怎麼去和數據中心談,趙澤君這邊,已經開始着手合併兩家博客。
具體的合約簽署,網站合併工作,由新專門派人和建武市澤聯科方面聯絡。
除了網站之外,澤聯科還要接手一批人。
原來新博客項目組得知博客被出售之後,發生了分裂。大部分人留在新,併入其他部門,一小部分人跟着項目,跳槽來到澤聯科;還剩下一部分人,主動辭職了。
這份辭職的意味深長,其中固然有對新失望的意思,也不乏被黑鍋的成份。
兩年前,新斥巨資的準備轟轟烈烈幹一場的博客項目,最終以失敗告終,總有人要出來承擔這個責任。
董事會不會背鍋,董事的心腹,事業部的主管也不會背鍋,那麼有資格背鍋的,就是在新內有一定級別,但始終是‘外人’的博客項目組負責人,當初大陸第一家博客創始人,號稱博客之父的方興。
當然,在博客中國強勢崛起之後,大約除了新內部少數人之外,沒有人會認為方興還是博客之父。
就像早就沒有人記得,網絡之父其實是如今澤閲的某位副總,人們能記得的,只有網絡教父趙澤君。
“找到了?”趙澤君和吉安娜在進行視頻電話。
“找到了,可是方興不願意加入博客中國。”吉安娜聳聳肩。
趙澤君最初的想法,是把方興招攬過來,負責博客中國。
雖然在博客中國的打壓下,新博客一直處於劣勢,但方興畢竟是國內最懂博客的幾個人之一,有着管理第二大博客的豐富經驗,他如果能來,可以幫吉安娜分擔很多工作。
作為自己的助理,吉安娜承擔的工作實在太重了。
哪知道吉安娜聯繫上對方之後,方興毫不猶豫的拒絕了,不僅拒絕,還對博客中國,對澤聯科和趙澤君,表現出了非常大的牴觸情緒,本沒有任何商量的餘地。
“老闆,是不是可以考慮給他一定的股權?”吉安娜問。
趙澤君想了想,搖頭:“愛來不來,給什麼股權?!現在不是創業階段,收了新博客,博客中國已經進入平穩期,接下來眼看着就是摘桃子的時候了,一路辛辛苦苦跟着走來的老員工都沒有股權,憑什麼他有股權?這樣,不管他了,兩家合併之後,原博客中國的骨幹員工,可以朝上提一提,再招一批人。”
“好的,我知道了,那我們就放棄他。”吉安娜點頭。
“還有個事,你抓緊辦一下。”趙澤君以前一直覺得互聯網這一塊,組織架構不太成,比較亂,既然已經沒有了新博客這個對手,可以重新劃分一下幾個公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