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最大城中村改造工程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那個暫時可有可無的退路,同樣和城中村有關。
拆遷!
2001年房地產還沒有火起來,宜江市的房價均價不到1300,靠着拆遷一夜暴富的情況幾乎沒有。
幾乎沒有,並不是完全沒有,高崗村就是個例外!
2001年,宜江市調來一位很有魄力的新市長,以強硬的態度和手腕,大刀闊斧的進行了一系列促進城市建設發展的政策,最標誌的一項,就是城中村改造。
高崗村是首批重點示範工程,各級政府執行力度非常大,一方面實行鐵腕政策,另一方面,給出了極其優渥的拆遷補償條件。
原來所有人都認為難度很大的拆遷工程,前後不到三個月,就完成了居民補償和搬遷。
拆遷的除了樓下的高崗村,還有包括趙澤君家在內的附近幾棟舊樓。趙澤君家還當了一個月的‘釘子户’,因此他對於拆遷過程以及拆遷辦的補償底線一清二楚!
高崗村拆遷中,一批人暴富。最多的一家拆遷户,足足分了12套商品房,外加一筆不菲的補償金!
一箇中產階級,靠着辛苦勞動,一輩子也賺不到12套房!
另外,趙澤君還很清楚的記得,拆遷工作剛進行到一半,就出現了幾個‘神秘人士’,用當時的房屋均價,從拆遷户手裏收購未來的回遷房。
等於用02年的房價,買05年的房子。
有這麼一批神秘人士存在,拆遷户又多出一個選擇:可以把未來的產權變現。
直到很多年之後,高崗村的拆遷工作還被市裏作為惠民工程、高效拆遷的典型宣傳。
拆遷公告是在2002年6月上旬,高考結束第二天上午公佈的,緊跟着就進行房屋面積測量。公告發布之後,就沒有任何做手腳的餘地了。
距離現在,還有九個月。
“爸,高崗村應該快拆遷了吧?”回到家裏,趙澤君假裝好奇的問老爸趙濤。
“你關心拆遷幹嘛?”老媽周婭在廚房裏聽到了,説:“你下學期就要高考了,好好讀書複習,家裏的事情不用你心,有我和你爸。”
“男孩子大了,關心點社會時政沒壞處,免得讀書讀傻了。”趙濤在教育上一向很開明,放下手裏的書,點點頭説:“從城市發展的大方向來看,城中村拆遷勢在必行。城中村環境差,人員組成複雜,不利於城市規劃建設,還容易產生社會不穩定因素,現在經濟發展速度很快,城市的土地只會越來越稀缺,高崗村在一環內,位置非常好,所以肯定會拆遷。”如果讓趙澤君來分析城中村的弊病,説得肯定比趙濤要全面和深入的多,這不是他水平比趙濤高,而是多出了未來十幾年城市經濟發展的親身經歷。
不過他還是裝出一副受教的樣子,頻頻點頭,耐心的聽老爸説完,然後順理成章的説:“那我們現在買幾套棚户房,等拆遷不是好的嘛。”
“你可別跟兒子一樣想一出是一出的啊!咱們家就這幾萬塊錢,明年兒子要上大學,還有全家的開銷,就指望它了。”周婭推了推趙濤,暗示他自己很快就要下崗了,家裏不能一點積蓄都沒有。
趙濤微微點頭,示意明白,繼續問趙澤君;“你是怎麼想的,不妨先説説。”和家裏人聊了一個多小時,趙澤君分析得頭頭是道,小户型、拆一補一、增購…這些專業詞彙,接二連三從趙澤君嘴裏跳出來,把趙濤夫聽得一愣一愣的。
説到最後,趙濤甚至被趙澤君説服了。
但是,趙家並不準備買城中村的棚户房。
以前也有人抱着和趙澤君同樣的想法,想趕在拆遷前買房等拆遷賺一筆,可是快十年了,高崗村年年説要拆遷,卻一直沒動靜,高崗村的房子全是棚户,如果不拆遷,本沒人會專門買來住,連出租都困難。
那些買了房子想發橫財的傢伙,錢全部陷在高崗村裏。
產權不清,人員組成複雜,人口太多,種種歷史原因,導致了高崗村拆遷難度極高。
趙澤君當然知道這些都不成問題,可他不能直接對家裏人説明,説了家裏人也不會相信。
這個結果,不出趙澤君意料。
趙家有三四萬的存款,趙濤從90年代開始,就在外面代課,一節課幾塊錢一點點攢下來的,全家上有老下有小,趙澤君明年就要上大學,另外,儘管父母沒説,趙澤君也知道老媽即將下崗,老爸的學校也維持不了兩年了。
錢本來就不多,更是處處都要用到錢。
這時候因為自己一個高中生幾句話,父母就拿出全部積蓄去買棚户區的房子?
那趙澤君會懷疑是兩個腦殘假扮了自己的父母!
從一開始,趙澤君壓就沒看上家裏那點存款。
之所以和父母聊拆遷,聊房價,唯一的目的,只是提前做個鋪墊,讓家裏人先入為主的有‘兒子想買拆遷房’的印象,勉強將來自己真的從拆遷改造中賺了一筆,父母過於驚詫懷疑。
即然這個目的已經達到,接下來,要靠自己想辦法,趕在明年六月份拆遷公告發布之前,一筆錢儘可能多買房。
剛吃完中飯,家裏電話響了。
聽到電話對面的那個聲音,趙澤君眼眶一下子就紅了。
男兒有淚不輕彈,只因未到傷心處。
電話對面的那個人,過去發生的那些事,讓他難以忘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