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208章皆逗留卻顧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安兒自與李全合併,聲勢更加浩大,居然夜郎自大,僭號稱王,改元天順,稱霸一方。金將僕善安貞奉了金主之命,統花帽軍來至山東,與行省事完顏霆會同征討。

楊安兒奮力戰,究系烏合之眾,敵不來紀律之師,連遭敗衄,航行入海,金人懸賞購緝安兒、李全之首。舟人曲成,襲擊安兒於舟中,安兒投水而亡。楊四娘仗着勇猛,殺了數人,得命。

時李全已還青州,安兒黨徒劉全等,收拾餘眾,權奉四娘為主,號為姑姑,亟遣人往速李全回救。

李全星夜奔歸,與楊四娘合力再戰,又為金軍所敗,退入東海。金兵又剿平他盜劉二祖等,餘盜如霍義、彭義斌、石圭、夏全、葛德廣、時青等,窮無所歸,往來島嶼間以劫掠為生。

李全與楊四娘也四出擄掠,藉此度。宋知楚州應純之,令鎮江武鋒卒沈鐸,定遠民李先,招撫羣盜,號稱忠義軍,分兩路伐金。

李全遂引五千人來歸,副將高忠皎,與他合兵攻克海州,因糧餉不濟,退屯東海。既而李全又與其兄李福襲金,克復莒、密、青諸州。應純之奏稱山東羣盜,皆已歸正,中原可復,請授李全官秩,以勵餘眾。

有詔授李全為武翼大夫兼京東副總管。金主珣,自遷汴京後,遣使報告宋朝,並督催歲幣。寧宗令輔臣會議,廷臣主張不一,有請絕金歲幣的,有仍請和金的。起居舍人真德秀,上疏請絕歲幣,圖自治。

寧宗見了真德秀之疏,遂罷金歲幣。西夏主李安全歿,族子遵頊繼立,致書宋廷,請夾攻金人,恢復土地,寧宗不答。後又命使,賀金人正旦。邢部侍郎劉鑰,及太學諸生,上章諫阻,皆不報。

未幾,命真德秀為江東轉運使,德秀陛辭,上言五事:一、祖宗之恥不可忘。二、比鄰之盜不可輕。三、幸安之謀不可恃。

四、導諛之言不可聽。五、至公之論不可忽。五事以下,又有十失,反覆開陳,約有一二萬言,寧宗不置可否,好似沒有聽見一般,到了嘉定十年,金主珣聽了王安世之言,意南侵,遂用王安世為淮南招撫使。術虎高琪也勸金主侵宋。

金主即命烏古倫慶壽、完顏賽不,率兵渡淮,取光州中鎮渡,殺死榷場官盛允升。烏古倫慶壽,分兵犯樊城,圍棗陽光化軍。

另遣完顏阿璘入大散關攻西和、階成諸州。宋廷得了警報,命京湖置制使趙方,江淮置制使李珏、四川置制使董居誼,分頭抵禦,便宜行事。

趙方,字彥直,衡山人,曾從張拭遊,通曉大義,淳熙中舉進士第,授青陽縣令。常對人説:“催科不優是催科中撫字。罰無差是刑罰中教化。”因此政績卓着,累遷至京湖置制使,此時聞得金人入寇,亟召二了範、葵,説道:“朝廷忽戰忽和,議論紛紜,莫衷一是。今敵兵已出,我只有死戰報國了。”遂率二子往襄陽,檄調統制扈再興、陳祥,鈐轄孟宗政等,往援棗陽。分派軍馬,扼守要隘,以為犄角。扈再興等方至團山,已見金兵蟻附而來,勢如風雨驟至。

亟令陳祥、孟宗政率兵埋伏,自率兵戰,略略鋒,即便退卻。金兵乘勝追殺,一聲炮響,兩路伏兵,分左右殺出,扈再興揮軍回擊。金人三面受敵,頓時潰亂。宋軍奮勇追殺,直殺得金兵屍骸橫藉,血橫飛。孟宗政乘勝而進,馳赴棗陽。

圍困棗陽的金兵,骸潰而退,孟宗政馳入棗陽。趙方接到捷報,心下大悦!即令宗政權知棗陽軍。既而趙方部將王辛、劉世興又連敗金人於光山隨州之間,趙方遂請旨伐金,寧宗聞得連次獲勝,也就膽大起來。

便下詔,詔諭中原官吏軍民人等,各申議憤,合力討金。這詔下後,兩邊備戰亟。金完顏賽不,又率眾十萬,進攻棗陽。

孟宗政約扈再興為外應,修城掘壕,誓眾守禦,與金兵相持三月之久,大小七十餘戰,無一次不勝。完顏賽不忿甚,依仗人馬眾多,環壕築壘,誓必攻下刺陽。

宗政乘隙出擊,壘不能成,又盛兵薄城。宗政隨機應變,城終不下。隨州守許國,率兵來援,抵白水,鼓聲相聞,宗政即統兵出戰,金人披靡,相率遁去。

金將完顏贇引步騎萬人,西犯四川,破天水軍,進大散關,入皂莢堡。利州統制王逸,召集兵民,驅逐金兵,奪回大散關,追斬金統軍完顏贇,進秦州,至赤谷口。

沔州都統制劉昌祖,命其退兵,竟至全部潰散。金人複合長安鳳翔之兵,再攻西和、成、階諸州,進薄河池。興元都統懸吳政,率兵馳御,殺退金人,盡復所失之地。

金主璘聞得各路勝敗無定,心下也覺追悔!更兼河北郡縣,盡為蒙古所破,腹背受敵,只得命開封府治中呂子羽為詳問使,渡淮議和。

行到中途,為宋人所拒,只得折回。金主璘命僕散安貞為副元帥,輔助太子守緒南下。並命西路諸軍會攻西和、成、鳳諸州,入黃牛堡,吳政陣亡。金兵入武休關,破興元府,陷大安軍,直下洋州。沿途州縣,望風而潰,董居誼也隨眾逃走。都統張威,令部將石宣等,至大安軍,截擊金兵。

未知勝敗如何,且看下回分解。***卻説都統張威令部將石宣等赴大安軍,截擊金軍,殺敵三千餘人,擒住金將巴圖魯安,金兵遂即退回。

宋廷下詔,坐董居誼罪,以聶子述為四川制置使。子述資望淺薄,不能壓服眾心。興元戍卒張福、莫簡為亂,以紅布裹首,竄擾利州。子述反退至劍門。

其時前制置使安丙,已罷職為醴泉觀使,其子安癸仲,知果州,子述檄令討賊。張福聞知,即侵掠果州及閬州。宋廷乃起復安丙,命知興元府兼利州路安撫使。百姓聞得安丙重來,相與稱慶!

張福又掠遂寧,入普州,據茗山以自固。安丙自遂寧檄調各人馬,圍困茗山,繼絕樵汲之道。張福屢次衝突,皆不能

沔州都統張威,又率兵到來。張福知不能敵,只得乞降。張威執獻安丙,丙命斬首以徇,張威復捕獲莫簡及賊眾千三百人,盡行伏誅,紅巾賊乃平。安丙還利州,金兵亦不復敢來。金太子守緒南下,命金將完顏訛可,再圍棗陽。孟宗政悉力拒守,告急襄陽。

趙方命趙範、趙葵,會同許國、扈再興兩軍,進攻鄧、唐二州,期金人解棗陽之圍,來救唐、鄧,所以並不猛力進攻。

誰知金兵並不回援,圍攻棗陽如故。趙方乃令許國退歸隨州,扈再興與趙範、趙葵速救棗陽。棗陽已被圍八十餘,金將完顏訛可百計攻城。均為孟宗政設法堵御,時出奇兵,擊敗金人。

趙範等轉戰而南,連敗金兵,抵棗陽城下。孟宗政見救兵已至,遂自城中出擊:趙範外攻,內外夾擊,自傍晚殺至三更,殺死金兵三萬人。

完顏訛可單騎逃去。盂宗政與趙範等,合兵迫至馬磴寨,焚燬城堡,奪獲資糧器械,不計其數。金人自此不敢再窺襄漢,且懼宗政威名,盡呼之為孟爺爺。

棗陽之兵雖退,淮西一路,尚有金左都監紇石烈牙吾答,駙馬圖海,圍攻安豐軍,並滁、濠、光諸州。

又分數路,攻石磧、全椒、天長、六合等處,淮南大擾。江淮制置使李珏,令池州都統制武師道,忠義軍都統陳孝忠,前往援應,皆逗留卻顧,不敢前進。淮東提刑賈涉,繼應純之後權知楚州,節制京東忠義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