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即使眾寡不敵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金主因此疑他暗結宋朝,故有此議。適遇王倫又來,遂命執住王倫,命宣勘官耶律紹文訊問私通情事。王倫答稱並無私通的事情。耶律紹文道:“你今來此,又有何事?”王倫道:“貴國使臣蕭哲,曾以國書南去,允還梓宮及河南地,天下皆知。故來通好申議,並無別情。”耶律紹文道:“你但知有元帥,可知有上國麼?”即將王拘於河間,令副使藍公佐還議歲貢。
正朔,誓書諸事。其時,高宗刑皇后亦病歿於五國城,金人秘不使聞。藍公佐回南,高宗從秦檜議,又擢秦檜私黨莫將為工部侍郎,充護梓宮及奉
兩宮。使莫將方才啓行,哪裏知道金兀朮、撤離喝,已經分道入寇。
兀朮由黎陽下河南,勢如破竹,連陷各州縣。東京留守孟庾,南京留守路允迪,不戰而降。權西京留守李利用棄城逃回,河南又歸金人。撤離喝由河中赴陝西,入同州,降永興軍,陝西州縣亦繼續陷沒。
金兵進據鳳翔。驚報迭傳,遠邇震恐!宋廷方命吳世將為四川宣撫使,繼吳玠之任。行至河池,聞得金人已陷鳳翔,亟召諸將會議。吳璘、孫偓、田晟、楊政陸續到齊。孫偓首言河池不可守,楊政、田晟亦請退守險要之地。
吳璘抗聲道:“為此語者,罪應斬首。璘願誓死破敵。”吳世將亦自座起立,以手指帳下道:“世將亦願誓死守此。”遂命諸將分屯渭南,憑險扼守。
不到幾,又有詔下,命吳世將移屯蜀口,以吳璘同節制陝西諸路兵馬。吳璘既得節制全權,即令統制姚仲籌,進兵石壁寨,與金兵相遇。姚仲揮軍猛進,將士拼命直前,遂將金兵殺退。
撤離喝令鶻眼郎君,引騎三千,從間道繞來,攻擊吳璘之軍。吳璘早已準備,命統制李師顏,在半途埋伏。
等得鶻眼郎君兵到,突然衝出。鶻眼郎君沒有防備,為李師顏衝進陣內,左右馳騁,將隊伍分為數段。鶻眼郎君不能抵擋,且戰且逃,拋棄了許多軍械旗幟而去。護離喝連得兩處敗耗,不大怒起來。
親自率兵到百通坊,與姚仲等接仗,未能獲勝,只得退了回來。撤離喝先在扶風築了城池,派兵扼守,又為吳璘攻破,擒了三員守將,賊目百餘人。
撤離喝方知厲害,仍舊退回鳳翔,不敢再來窺伺了,那兀朮一邊,已經到了東京,派兵南下。恰遇劉錡授任東京副留守,行抵角口,正在會食。
忽然西北上捲起了一陣狂風,將帳逢兜了去,軍士將佐,一齊驚詫。劉錡道:“此風主有暴兵,乃是賊寇將要到來的預兆。我們只要上前抵禦就是了。”立即下令,兼程前進。
到了順昌城下,知府事陳規出接,並言金兵將至,得太尉來,可以救這一城的生靈了。劉錡亟問:“城內有糧草麼?”陳規答稱,有米數萬斛。
劉錡大喜道:“有米可食,就可以戰守了。”立刻同陳規入城,檢點城中守備,一無可恃。部下將士,多覺畏怯!
盡請劉錡遷移老稚,退保江南。獨部將許智,綽號夜叉,身言道:“太尉奉命副守汴京,軍士都攜帶老幼而來。倘若退避,拋棄了父母
子走呢?還是攜帶了走?如果攜帶了眷屬,必定敵兵追及。若不攜帶了同行,心裏又如何忍得!
我看,不如決一死戰,還可於死中求活。”劉錡大喜道:“此言正合我意,有敢言退者斬。”原來,劉錡曾經受爵太尉,所以陳規及部下都稱之為太尉。所領的盡是王彥的八字軍,因奉命往東京留守,因此一齊帶了家眷同行,連劉錡的家屬也在軍中。
當下既已決計守城,下令將原來各船都沉於江內,示無退走之意。且將家眷寄居寺內,用柴薪堆積門前,命人守道道:“若有不測,立即舉火,無使我子落於賊手。”因此,一軍皆勇,男子備戰守,婦女司炊爨,各個跟躍爭先道:“人家都説我們八字軍沒用,今番卻好看我們殺敵了。”劉錡又覓得劉豫當
所造的戰車,把輪轅埋在城上,撤取居民們的門扉,作為遮蔽。
縱火燒去了城外的廬舍數千家,免得敵人藏匿於內,整備了六天工夫,方才停妥,恰好金兵已經蜂擁而來。劉錡預先派部將伏在要道,擒了兩個敵人,加以訊問,一個人不肯説。劉錡把來殺了,再問那個人。
剩下的一個,叫喚阿黑阿哈見同黨已經送了命,血淋淋的首級,擺在自己面前,早已嚇得門牙對戰,冷汁披身,哪裏還敢隱瞞?只得説道:“韓將軍駐軍白沙窩,離城還有三十里路。”你道這韓將軍是哪個?便是金將韓常,兀朮命他來掠順昌的。劉錡立刻命鋭卒千人,乘夜去劫敵營。
韓常哪裏把宋人放在心上,營中毫無防備,被宋軍搗入,慌忙戰,又在黑夜,反而自相攻擊起來,殺了一陣,退營數里。劉錡的一千鋭卒,卻一個人也沒有受傷,全師而歸。
次,金三路都統葛王烏祿與龍虎大王,領兵三萬,前來攻城。劉錡吩咐大開城門,好似
接他們一般,烏祿見了,不解其意,倒反不敢上前。
正在躊躇的時候,忽然一聲梆子響,城上萬弩齊發,金兵皆中箭落馬,陣勢漸亂。劉錡親率步兵,從城中殺出。金兵不及抵擋,落荒逃走,被劉錡的人馬將過去,墜入河內,溺斃無數。
劉錡到兵回城,休息了兩,聞得金兵又進駐東村,距城不滿二十里,又令部將閻充,率敢死士五百名,夜襲敵營。這
天剛下雨,電光四
,閻充領了敢死士突入營內,從電光之下看見有辮髮的兵,即行殺死。金兵又驚駭而退。
劉錡聞閻充得勝,又募得壯士百人,每人各帶一器,形如小兒吹着玩的叫子,作為口號,囑咐他們,見有電光即便起擊,電光一止,便伏着不動,那一百名壯士受了計策而去,金兵正被閻充擊退了十五里,要想安營立寨。
忽聞器聲齊起,四面都有此聲,不知多少兵馬前來,很是慌亂,那電光又忽明忽滅,但見電光一亮,刀光也就隨着到來,颼颼的幾聲響亮,就是幾個頭落下地來,電光一滅,刀光也就沒有了。金兵不疑心是什麼神鬼,前來作祟,並不是宋軍到來截擊。起初還不敢亂動。
後來隊中有許多兵士做了無頭之鬼,方明白又是宋人的鬼計,這當兒宋軍已殺到隊裏了,連忙動手敵,亂殺了一陣,等得喊説明白,方知還是自己人和自己人廝殺,並無宋軍在內。統將便命趕速點起火炬,不料大風亂吹,火炬隨點隨息。
那四下的器聲又起,刀光又霍霍的飛來,將金兵得忙亂無主。未知金兵還能攻下順昌城否?且看下回分解。***卻説金兵正在慌亂。
忽聽叫聲又起,電光一閃,刀光又來。金兵疑神疑鬼,擾亂了一夜,死屍已如山積,只得退至老婆灣駐紮。兀朮連得敗報。
即率兵十萬,親自來援。到了城下,嚴責諸將,何不小心,致遭挫折。諸將道:“宋朝用兵,大非從前可比了,元帥親自出馬,便可知道。”兀朮還不肯信道:“劉錡有何本領,你們如此怕他。”諸將皆默默無言。兀朮整頓人馬,預備決戰。劉錡那邊,已得兀朮親來的消息,又集將佐計議。有部將勸劉錡道:“現在屢次得勝,不如全師南歸罷。”陳規接口道:“朝廷養兵十年,原是要備緩急的。現在屢敗敵軍,軍聲已振,即使眾寡不敵,也當誓死以報朝廷,豈可退卻!”劉錡道:“府公乃是文人,尚願死守報效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