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16章勤加懆練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劉崇聞得契丹兵已到來,現在河東駐紮,心中大喜,便命邱從暉為都部署,張元徽為先鋒,長子成鈞為親軍使,丁桂率了羣臣,留守晉陽。

分派已定,親自帶領諸將,統率三萬人馬,會同契丹派來之兵,擇起程。一聲炮響,浩浩蕩蕩,殺奔潞州,乘喪伐周。

他以為這一舉,周人必不料及,可以乘其不備,大敗周兵,趁勢恢復基業。哪裏料得,世宗非他人可比,雖然年紀尚輕。

就是老成練達,閲歷很深的人,也及他不來呢,當下北漢的兵馬,一路上旌旗招展,殺奔潞州,那潞州在後周時,稱為昭義軍節度使,乃是李筠。

李筠本名李榮,因避世宗御諱,改名為筠,那李筠雖也了得,但是生甚是輕率,遇到事情,很有一往直前的氣概,卻不預備退步,就在這生上,吃虧不少,他還是不肯改悔,仍舊任而行。當時報稱北漢人馬,聯合了遼兵,前來侵犯邊界。

李筠聞報,然大怒道:“劉崇這老匹夫,太不講道理了!我國正在喪期之中,竟是毫不顧恤,乘喪動兵。

在他以為我國剛才沒了國主,今上年紀尚輕,又是初登大寶,正是人心疑貳,守備鬆懈的時候,乘喪進兵,必可獲勝。須知昭義軍有我李筠在此,豈能任你這老匹夫前來猖獗!若不放些手段出來,殺他個下馬威,怎麼知道我的厲害!”李筠便傳下將令,命部下軍馬,齊集教場伺候出戰。總算他有些計算,派了四名將官,各帶一千人馬,預備下矢石滾木及一切守城器具,分守各門,不得懈怠,倘有疏忽,定以軍法從事,決不寬貸。其餘的兵將一齊跟隨自己,出城戰。

傳令已畢,也不問北漢兵馬,究有多少,自己所率的六千人馬,是否能夠抵敵,居然放起一聲號炮,率領部下人馬,搖旗吶喊,衝出城去。也等不及漢兵到來,傳令前軍從速前進。遇見漢兵,須要個個奮勇,頭截擊,不得放他逃走。

自己押着後隊,親自督戰。眾兵將奉到命令,又見主帥也親自臨陣,果然個個勇氣百倍,徑向前進。李筠的前部先鋒,乃都指揮穆令均,沿路將上去。行到將近上黨地方,才與漢兵相遇。

劉崇遙見周兵,前來戰,隊伍整齊,旌旗飛揚,其勢甚為鋒鋭,知道不可與他力戰。遂即傳齊眾將,命先鋒張元徽,率兵五千埋伏在巴公原之左。都部署邱從暉,率兵五千,埋伏在巴公原之右。

等候敵兵殺至分際,聽得炮聲響亮,一齊殺出,分左右截擊,不得有誤。邱從暉、張元徽一聲得令,各自領兵前去埋伏。劉崇又命大將楊袞,帶領五千人馬,敵周兵,詐作戰敗,引他到巴公原下。

等到伏兵殺出,再指揮人馬,回頭追殺,必可大獲全勝。楊袞得了將令,遂即領兵敵。劉崇調遣已畢,便將人馬,約至隱僻之處,並知會遼兵,待敵人中計,一同殺出,邀截他的後路。

那穆令均,奉了李筠的將令,叫他奮勇向前,卻不料劉崇暗施詭計,在那裏守他,正興匆匆的殺上前去,與楊袞的人馬,劈面相遇。

兩下布開陣勢,穆令均槍躍馬,高聲喝道:“殺不死的匹夫,怎敢乘我國新喪君主前來侵犯邊界?知事的快快退去,饒爾不死,否則惹惱了我,定把你們殺得全軍覆沒,匹馬不返。

便是那劉崇老匹夫,也要生掠活捉過來,碎屍萬段,以為乘喪欺人者戒。”楊袞聽了,也忍不住怒髮衝冠,橫刀出陣,指着穆令均罵道:“無知匹夫!

怎敢口出狂言,快快通名過來,你老爺刀下,不斬無名之將。”穆令均道:“吾及昭義軍節度使,部下先行官,都指揮穆令均是也!

來的老將何名,我看你年紀很大,白髮盈顛,如何不知進退,還敢前來上陣鋒,若知本先行的厲害,速速退去,免得死於槍下。”楊袞怒道:“你休誇口,可知山後的金刀楊袞麼?可惜我的寶刀,今天要斬你這個鼠輩,未免有污刀鋒。”穆令均也不回言,槍便刺。楊袞舉刀相。兩人一來一往,戰丁二十餘合,未分勝敗。楊袞想道:“我奉令誘敵,何必與他力戰?”遂詐作力乏,虛砍一刀,回馬便走。

穆令均只道楊袞真個戰敗,哪肯放他逃生?揮動人馬,盡力追殺。北漢人馬,都抱頭鼠竄而逃。看看追過了巴公原,忽聽一聲號炮,左有張元徽,右有邱從暉,率領伏兵,兩路殺出,夾擊周兵。

周兵與楊袞大戰了一場,又急急的追逐了十餘里路,已是筋疲力乏,怎得兩路伏兵,皆是以逸待勞的生力軍,如何抵敵得住?早巳毫無鬥志,紛紛亂竄。

那楊袞又揮動人馬,回頭殺來。三面都是漢兵,直把周兵圍在垓心。穆令均仗着一支槍,左衝右突,要想殺出重圍,哪裏能夠?正在危急的當兒。

忽見漢兵陣腳鬆動,一標軍殺入重圍,十分勇猛,漢兵攔擋不住,已經被他衝將進來。穆令均舉目觀看,卻是主帥李筠,率領牙將劉瓊、王彥直,帶了人馬,前來救應。穆令均與眾兵士,瞧見救兵已到,個個神奮發,捨命衝殺,與李筠合兵一處,突出重圍,向後逃走。

邱從暉哪裏肯舍?指揮三路軍馬,緊緊追趕。周兵無心抵敵,直向潞州奔去。不料行至分際,又是一聲炮響,劉崇親自帶領大軍,一聲吶喊,從隱僻處殺出,截住周軍歸路。又加上遼兵,幫同夾擊,直殺得周兵屍橫遍野,血成渠,幾至全軍覆沒。

穆令均坐下的馬,略一遲慢,已被楊袞追上,舉刀便砍。令均慌忙用槍相還,哪裏還來得及!早被楊袞手起刀落,斬於馬上,正是:一時豪傑成何事,千古冤魂怨落暉。李筠見穆令均陣亡,嚇得心膽俱喪!哪裏還敢抵敵,拍着馬,向前亂奔。

幸虧劉瓊、王彥直率領敗殘人馬,且戰且走,死命的保住李筠,逃入潞州城內,慌忙吩咐緊閉四門,竭力守禦,這一場大戰,李筠的六千人馬,被殺死五千有餘,只剩得數百敗兵,逃進城中。

漢兵已直抵城下,乘勢攻打。幸虧李筠出戰的時候,派四員大將,各自領兵一千,分守四門,早將守城器具,預備齊全。漢兵前來攻打,城上灰瓶石子,弓箭鳥槍一齊打下,反把漢兵打死無數。

邱從暉見城中有備,料知不能取勝,遂即收兵回營。李筠見死了穆令均一員大將,漢兵已合圍攻城,如何還敢出戰,只得憑城堅守。

一面備了告急本章,遣人星夜趕赴汴京,奏明北漢接聯遼兵,乘喪侵犯邊界,自己率兵敵,大敗一陣,現在漢兵圍攻潞州,十分危急,請求速發救兵。

世宗接得李筠告急表章,親自率將兵前往潞州,抵禦劉崇。把這意思告知羣臣,羣臣一劉諫阻,世宗不聽,大師馮道竭力固爭道:“千金之子,坐不垂堂,陛下奈何忘先帝付託之重,以萬乘之尊,輕臨險地。

況且我國新遭大喪,陛下初登寶位,山陵未曾修竣,梓宮尚未奉安,人心容易搖動,不可輕出,但命智勇之將,御之足矣。”世宗道:“昔唐太宗初得天下,凡遇征伐,未嘗不親臨戎。

行以唐太宗之英明,尚不敢偷安避危,朕自知萬不及太宗,怎敢深處宮闈,不身先士卒,為眾將表率呢?且劉崇幸我大喪,欺朕年輕,前來侵犯。

正要乘我不備,僥倖萬一。朕若不親自率將兵前往禦敵,非但為敵人輕視,且不足以振作士氣,奮發人心。”馮道還要爭諫,世宗深為不悦!只因馮道為先朝元老,不得不優容一些,所以不加申斥。

唯有同平章事王溥,卻以親征為然,勸世宗御駕親赴潞州,不難大破劉崇。世宗遂命馮道,奉梓宮赴山陵,下詔親征。趙匡胤出班奏道:“朝廷平昔整飭戎行,勤加練,將士中固然不少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