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119章自號鄂摩兀卒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現在劉太后已崩,這些美人愈加肆無忌憚,不把皇后放在眼內。這正是臘八子,眾嬪妃都隨了仁宗。

在宮內閒談,皇后也在座中,尚美人得意洋洋,手內拿了一隻哥窯茶杯,一面吃茶,一面談笑,説得忘情,偶不當心,將茶濺在皇后衣服上面。

皇后便責備她鹵莽。尚美人不服,反與皇后頂撞起來,皇后憤怒已極,也顧不得什麼禮節,遂上前力批尚美人面頰。尚美人到底因她是個皇后,不敢對打,便哭着向仁宗身後躲閃。仁宗見尚美人為皇后所打,心內好生憐惜!

又不便責備皇后,遂用全身遮蔽着尚美人,那皇后見仁宗助着尚美人,更是火上添油,哪裏遏制得住,又舉手一掌批去,卻打在仁宗頸項上,指爪鋭利,劃成兩道血痕。

仁宗不動怒,呵斥了皇后幾句,遂帶了尚美人,自往西宮,那尚美人還撒嬌撒痴,哭個不了,着仁宗替她出氣,惹得仁宗越發動怒。

內侍閻應文與呂夷簡平甚相友善,夷簡正託他窺伺宮中的間隙,有了這個機會,如何還肯放過。遂入奏仁宗道:“尋常民家,尚不敢凌夫。陛下貴為天子,竟受皇后如此欺侮,還當得了麼?”仁宗半晌無言,應文又道:“陛下頸上,血痕宛然,明指示頸痕,並言皇后潑悍情形。”夷簡答道:“皇后太覺失禮,恐不足母儀天下。”仁宗道:“廢后一事,惟恐有幹清議,不知古來有這個辦法嗎?”夷簡道:“漢光武及英明之主,因郭後怨謗。即行廢黜,何況傷及聖禮呢?”仁宗聽了,意思乃決,遂與夷簡商定,只説皇后自願修行,封為淨妃玉京衝妙仙師,出居長寧宮。夷簡知道台諫必要來諫阻的。

就勸仁宗傳諭有司,不得受台諫章奏,果有中丞孔道輔,諫官范仲淹、孫祖德、宋庠、劉渙、御史蔣堂、郭勸、楊偕、馬絳、段少通等一班人,聯名具疏,入呈不納,遂同至垂拱殿,俯伏階下,請賜召對。

只見殿門緊閉,絕無聲息。孔道輔見了這般景象,如何忍耐得住,乃釦環大呼道:“皇后被廢,有累聖德,奈何不令台諫進言。”仁宗傳旨,令至閣中,與宰相相話。道輔率同諸人,來至中書,吳夷簡已守候在那裏,就對夷簡説道:“大臣之與帝后,獨人之子與父母。父母不和,只可諫勸,斷及順父出母之理。”夷簡道:“皇后傷及帝頸,失禮太甚,且廢后亦漢唐故事,有何不可。”道輔厲聲道:“如此説來,廢后乃是你的主意了。

大臣當導君為堯舜,如何效法漢唐失德之事呢?”夷簡無言可答,拂袖徑入,對仁宗説道:“伏闕請對,不是太平景象,非加貶謫,恐他們還不肯停止諫諍。”仁宗深以為然,遂決意貶黜台諫。次孔道輔要齊集百官,與呂夷簡廷爭。哪知剛到待漏院,即有詔旨道:伏闕請對,盛世無聞。孔道輔等冒昧徑行,殊失大禮。孔道輔着出知泰州。范仲淹出知睦州。

孫祖德等罰俸半年,以示薄儆。自今羣臣,毋得相率請對。道輔等奉了旨意,只得嘆息而退。

郭後既廢,仁宗更加寵愛尚楊兩個美人,每夕當御,貪戀樂,不到幾時,把個仁宗累得形神俱疲,漸就妊贏,竟至不能起牀。這個消息傳將出來,中外憂懼!

楊太后聞後情由,即命仁宗斥退二美人。仁宗奉了慈諭,心戀二美,如何捨得,只是含糊答應,遲遲不遣。楊太后見仁宗不遵懿旨,心內動怒。

立刻召了閻應文,當面發作,命他傳諭仁宗,速斥二人,否則要召集百官,宣佈二美人惑皇上的罪狀。閻應文見太后動怒,方才着急起來,便再三向仁宗勸道:“太后發了怒,若不遣美,一定不肯甘休。

尚真個召集羣臣,宣佈罪狀,非但尚楊二美人難逃罪譴,就是陛下面上,也不好看,還自動地把兩個美人遣出為妙。”仁宗聽了,只得恨恨地道:“既然太后不肯容留,你就叫她們出去罷。”閻應文奉了旨意,即去令她們出宮。

尚美人與楊美人,哭哭啼啼,哪裏肯出去。未知兩個美人究竟斥逐否?且聽下回分解。***話説仁宗因楊太后發怒不敢有違慈意,將尚楊二美遣出宮去。閻應文奉了旨意,即喚入兩乘氈車,迫二美人出宮。二美人哭哭啼啼,不肯出去,還要央求應文,帶去面見仁宗,希望顧念舊情,免遣出宮。

應文哪肯用情,大聲叱道:“宮婢休得饒舌。郭皇后身為正宮,也被你兩人出宮去,做了道姑。你們還要在宮內惑皇上麼?”遂勒令上車,驅出宮去。

仁宗下詔,命美人尚氏為女道土,居真宮。楊氏別宅安置。過了月餘,仁宗沒有這兩美人纏繞,果然病體痊癒。

就另冊曹氏為皇后,令廢后郭氏,出居瑤華宮。曹皇后乃已故樞密使曹彬孫女,系出名門,寬仁大度,馭下有方。自冊立為後,見仁宗身體孱弱,恐無皇嗣,深以為憂!

遂勸仁宗於宗室中取一幼子,作為螟蛉,素知太宗之孫,商王元份之子允讓多男,其第十三子名宗實,年方四歲,便召入宮內,由曹後撫養。

後來就是英宗了,那郭氏自出居瑤華宮後,仁宗想起結髮之情,未免心中記憶,常常叫太監去問候,又命宮女送些東西給她,無事之時,還作兩詩賜與她。郭氏也依韻和答,念思悽婉,悲涼動人!

仁宗瞧了,更加想念,悄悄命人備車去接郭氏進宮,大有好夢重圓之意。郭氏卻對來使説道:“陛下要我進宮,卻也不難,只要百官立班,重新受冊就可以了。”仁宗聽了來使之言,便道:“這也沒有什麼不可以的。”哪知這句話不打緊,竟送了郭氏的命。

因為當初廢郭氏時,乃是內侍閻應文動仁宗的,現在聽見這話,深恐仁宗真個實行起來,郭氏復了位號,自己的命難保,心下甚是憂慮!

恰巧過了兩天,郭氏忽然患起病來。仁宗聞知,便命應文帶了御醫,前往看視。應文得了機會,好不歡喜,便賜囑了御醫,下了些不對症候的藥。郭氏服了,不到幾,一命嗚呼。仁宗不免哀悼一番!無可如何,只得付之天命。外面卻紛紛議論,都説廢后死得可疑,閻應文難辭其責。

只是拿不着他弒後的證據,無從舉發罪狀,此時范仲淹正調做開封府尹,上疏請復郭氏皇后名號,一切殯殮,悉從皇后典禮,只是不榭太廟,沒有諡號就是了。又參劾閻應文種種不法。

仁宗也正因郭氏死得奇異,又聽了外面種種風傳,心下也要辦他,立刻準了仲淹本章,將應文充發嶺南。應文奉旨登程,覺得有個女鬼跟隨着他,滿心憂懼!

生起病來,時時只叫饒命,走到半路而死。未幾楊太后亦崩,諡曰章惠,附葬永定陵。這年西夏入寇延州。

原來西夏主趙德明,臣事宋朝,又臣事契丹,總算安分守己,不來生事。德明有子元昊,頗勇毅,且有智略,常要併回紇吐蕃諸部,稱霸西陲。後竟破了回紇,佔據甘州。德明因其有功,立為太子。元昊恥居人下,常常勸德明叛宋。

德明不從,且戒元昊道:“自我父連歲用兵,疲敝不堪,近三十年來,稱臣中國,累沐恩澤。中國待我,不謂不厚,萬勿辜負。”元昊道:“衣氈毳,事畜牧,乃我蕃族本

丈夫子生為英雄,非王即霸,奈何甘作宋人奴隸呢?”未幾德明逝世,其子元昊嗣位。宋遣工部郎中楊吉,冊元昊襲封西平王,定難軍節度使,夏銀綏靜宥等州觀察使,及處置押蕃落使。元昊雖然受冊,常有侵宋之心,自號鄂摩兀卒,仿中國朝廷體制,雜用蕃漢人為文武百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