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小魚兒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记住【就要看書網】:91KS.ONLINE
因思及李復起就在府內,李月荷也不敢去睡,只怕出了什麼岔子。正在房內和碧玉説起送往清姑娘那裏的東西可有疏漏了什麼,忽聽到一陣吵嚷聲,兩個人大驚,忙出門口去看發生了何事?
卻見李復起的貼身侍衞來傳李月荷説:“大王請郡主過去!”李月荷驚疑不定,忙隨了侍衞過去。來到清姑娘居住的廂房中,只見滿室狼藉,清姑娘倒卧在地,臉青紫。李月荷心突突的跳,別轉了臉,也不敢高聲,只是問:“發生了何事?她死了麼?”李復起沉着臉説:“該死,白忙了一場,終是阻止不了她服毒自盡。”待明白了清姑娘是南明派來的
細時,李月荷的臉煞白了一下説:“大王,此事我全不知情,還請大王徹查清楚!”李復起點點頭説:“這不關你的事,你且放寬心,至於清姑娘之死,一時還不宜外揚。”周稻天等人趕來時,見清姑娘已死,也不由嘆息道:“此女倒烈
,死的如此乾脆!”李復起問明白了周稻天等人也抓不到清姑娘的同黨,不由怒道:“此事如此周密,為何還是讓他們跑了?”周稻天稟道:“他們應是做好犧牲清姑娘的打算,無論清姑娘行刺成功不成功,終難免一死。清姑娘一行事,他們終會被查出。所以只等清姑娘這頭一動手,他們那頭馬上就撤退了。”李月荷到底還是明白過來了,原來李復起並不是
戀清姑娘,原來懷疑她是
細,因而設下一個圈套讓她鑽進去罷了。
等李復起領了眾人撤退後,李月荷才醒悟過來,忙令府裏幾個侍衞進去整理清姑娘住過地房間。把一些清姑娘的物事燒了才完事。
第二天起來,李月荷還覺得夜裏發生的事恍若做了一場夢,有點不真實,及至小榮佳大聲嚷道:“娘,不是説今天去池溏裏釣魚的嗎?還不走?”李月荷才回過神來。
到了外面。見天氣還涼。便令人拿了釣魚的魚杆等物出來。小榮佳摸了摸釣魚杆,有點疑惑的問:“這鈎子彎彎的,小魚就不知道是要釣它地嗎?它真的會上當嗎?”李月荷不由笑了説:“小魚會上當的,只要是魚,都有可能上當的。”説完便沉默了下來。自己何嘗不是一條小魚?命運安排自己在何處上別人的當呢?
釣完魚回來時,郡主府裏卻來了幾個南明地使者,使者上前頒了旨。原來是唐子儀下旨令李月荷即起程回南明,李月荷只説準備幾天就起程,一面令人領了使者下去休息。
等使者下去後,李月荷對蘭蘭説:“聽人報説周先生今早又回了府,可人此事?你去看看,若是他還在。就請了他過來這裏。就説我有事請教。”蘭蘭應了一聲去了。
周稻天昨晚領着侍衞在郡主府裏出現,身份本是暴了。今早只是來收拾幾本書就想跟李月荷告辭地,看到蘭蘭親來請他,周稻天忙把手裏的書放下了,跟了蘭蘭到大廳裏見李月荷。
李月荷見他來了,只説請坐,又令人上了茶,這才説:“南明有旨意令我速回,我心裏猶豫,因上次聽了你對形勢的分析,這回想請教一下你的意見,還望你能給我一些忠告。”周稻天“哦”了一聲説:“郡主這回不攆我走,還來請教我,倒令我受寵若驚了。”李月荷拿起杯子喝了一口茶,沉默了一會説:“上次是我過份了一點,但依我當的處境,心力
悴中,難免出言不遜,你若要計較,我也沒法子。”周稻天笑了一下説:“我跟郡主説着玩呢,那裏敢跟郡主計較起來了。”李月荷想了想説:“你來我府裏也有一些時
,應看出我不是那等爭權奪利地人,只想安安穩穩的過
子。但目前正是多事之秋,我前有虎,後有狼,進退維谷,難以決擇,雖説請教你有點
淺言深之嫌,但…”話到此處,卻再也説不下去了。
周稻天點點頭説:“郡主肯與我商議此事,可見郡主是信得過在下。我説過,若郡主有事,我定當出力,此話並不是胡亂承諾的。並不是我有所圖,而是這世道象郡主這樣地人不多見,我不願見其就此消失於世間。”李月荷慨道:“我不過是一個弱女子而已,被放置於這個高位,卻是飽受煎熬,不能自主。”周稻天抬眼看着李月荷説:“不
兩國將
戰,郡主還是暫緩回去的好。自《育兒寶典》在此處刊行後,郡主民望
高,只怕回去便會變生不測。”李月荷苦笑道:“然則,若兩國開戰,我何以自處?”周稻天站了起來,揹着手踱了幾步,見丫頭都隔得遠遠的,聽不到説話,這才説:“小公主還小,應不會引致民眾的仇視。兩國開戰時,郡主若能聲稱與南明君主恩斷義絕,自能保得平安。”李月荷咬牙説:“目前誰勝誰負還不一定,若如此,只怕小榮佳永無回國認父之
!”周稻天嘆氣道:“如今是什麼形勢,郡主自己開眼看一看,清姑娘一樣的下場就是一個明證。”李月荷以手撫額説:“難道再無其它的法子了麼?”周稻天沉
半晌説:“如今兩國兵力相差並不是很大,我父親本不願兩國開戰,一個
不好,會再給大清一個可乘之機。無奈大王統一天下之心
切,父親力勸不聽,只得整頓兵力以候出戰。郡主往南明通婚,唐公主來北順通婚,本是兩國締結百年之好地,如今唐王后恩寵
盛,而郡主卻滯留於北順不回南明,無論是何種情況,都是北順佔着先風了。”李月荷説:“大清還在悄悄伺機而動,兩國一旦開戰,局勢難料,難道大王一意孤行,就再沒人勸得住了麼?”周稻天凝視了一下李月荷説:“大王既是下了決心要開戰,誰人能勸得住,一場醖釀了這麼久地戰爭,那是容易勸得下的!郡主若不想兩國
戰,倒還有另一個法子。”李月荷道:“你且説來聽聽!”周稻天半晌方説:“就是郡主冒險回南明,力勸太后把當初地紀將軍召回朝廷,那時,大王自然不敢輕易冒犯南明。”周稻天口中的紀將軍,卻是南明開國將軍紀魁。紀魁於南明開國之時立下汗馬功勞,百戰百勝,神勇無雙。南明開國之後,適逢當時的奪後封嫡之爭,紀魁有一女也入了後宮封了貴妃,與當時的李貴妃,也就是如今的太后爭寵,試圖毒殺了李貴妃腹中的胎兒被下了冷宮,不久自殺身亡。紀魁受牽連,於一系列政治爭鬥中被貶到邊遠地區,但其親信大將還是在等他回來。這麼多年過去了,紀魁的威名也還在。
其實當時的實情卻是唐明良防備着李貴妃,因為李貴妃代表的是北順國,若是生下了男孩,那北順國定會支持這個孩子坐上皇位,基於此點,唐明良才會放任紀貴妃下手毒殺李貴妃的胎兒。李貴妃手段非凡,不但保住了胎兒,還打擊了紀魁,在後來的奪後之爭中也眾而出。
李月荷站了起來説:“聽説太后恨紀將軍入骨,有勸説讓紀將軍回朝廷的人沒一個好下場。但這回事關重大,再如何,我也只得勸勸了。”周稻天説:“這就要看郡主的外手段了。”兩個人商議了半天方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