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二十四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肖承遠久聞武當百步神拳,力能隔山打牛,百步打空,但是,這-個傳聞,從未獲得證實,今一見這位中年道人一式雙掌齊推,勢猛勁剛,頗有不同凡響之勢,他不知道是否在這一掌當中,夾着聲名遠播武林的神拳內力。

這個念頭一轉之間,肖承遠突然把閃躲的心情,撇開一旁,左掌護心,右掌內圈半式,遽地一翻,使出五成功力,硬向當面去。

中年道人一見肖承遠停身不躲,已經到奇怪,他心裏暗自忖道;“難道他看不出在我這力起雙掌之間,是一招大力掌式嗎?”心裏如此一生硒然不屑之意,雙掌力道頓時減少兩成。但是轉而一見肖承遠竟以一隻右掌,獨雙掌,又不由得為之然,對方分明有輕視之意。立即力貫雙臂,疾推直前。

這其間的變化,也不過是一瞬之間,説時遲,那時快,肖承遠只是單掌相,三掌乍一接觸,勁風一,長袖四飄,只聽得“篷”地-聲巨響,超過尋常。肖承遠卻於此時收掌斂勢,發話説道:“得罪了!”中年道人就在雙方一觸之下,抵擋不住一陣狂飈洶湧,樁步早浮,勁道已收,心頭熱血聲如,騰、騰、騰一連退後七八步,兀自停不穩身形。肖承遠掌力一收,這才好容易止住後退的腳步,但是,人在力浮氣散之際,如此突然一停,不由地心頭一,嗓門一甜,哇地一聲,一腔鮮血,噴個滿地,人也坐落地上,一時撐持不起。

肖承遠搖手説道:“道長功力不弱,當知此刻如何自處之道,否則血不歸經,只怕後果不堪。”正如肖承遠所説的,這中年道人自然知道這一掌震動之下,內腑早已受傷,自救之道唯有立即忍住一口氣,調息行功,才能自保。但是,中年道人也由於這一掌,知道自己有眼不識人,眼前這位年輕的相公,卻是一位身藏絕頂功力的高手,這等高手突於此時來到武當。

是武當山的-件扎手大事,若不盡先讓宮中知道,只怕措手無及,武當派就要坐吃大虧。

那道人如此心中閃電一轉,立即將輕重衡量得體,當時不但沒有立即調息行功,反而一揚頭,咧嘴長嘯,嘯聲淒涼而悠長,聲傳遠近。

肖承遠一時大為意外,一頓之餘,立即回悟過來是怎麼-回事。不由大聲喝:“你難道不要自己的命嗎?”肖承遠話未説完,只見那道人身體向前一栽,鮮血有如噴泉,從嘴裏直噴出來。肖承遠小俠不敢稍慢,一掠身,來到道人身邊,疾出右手食中二指,駢指直截道人血脈,停住道人如湧的鮮血,井點中他的暈

正在這時候,只聽到身後左右,數道金刃破風,凌厲無比的圍攻而來。

肖承遠人在為這位中年道人點截脈,心裏也在暗自後悔,覺得自己不該如此莽然出手,如今傷了人,只怕今天的事,不僅要多費一番口舌,而且免不了還有不少額外麻煩。肖小俠自然不會懼怕這些額外麻煩,但是,如果真的引起武當派的極端仇視,與他此行之初衷,恐或有不相容之處。

肖承遠小俠如此心中一個轉動,正是所謂心神已分,而此時偏巧周圍一齊攻來,不僅招式快速,抑且力道人。

肖承遠一驚而覺,他已經察覺到周圍至少有五柄鋒厲的青鋼長劍,一齊指向他的身後各大道.

行家出手,講究機先,如果有一着之失,縱然功力超過他人,到頭來,也要縛手縛腳,難能扳回劣勢。肖承遠就在這一瞬間,當機立斷,身形一錯而旋,右手平抬護住前各大道,左手趁着這一滑之間,描金白玉摺扇,業已握到手中,反身一招“談笑退兵”白玉晶瑩揮起一道半圓弧形,極其準確的一點不差向身後指來的幾柄劍鋒。

這一招盲目反擊,將肖承遠的功力表現無遺,無論耳力,心力、準確、膽、以及自信力,都表現出超人一等。像這種身後圍攻,措手無及之時,肖承遠小俠如此揮扇反擊,只要有一樣失之毫釐,難免就要差之千里。

可是這一招“談笑退兵”疾如閃電的一揮,只聽得叮噹數響,緊接着一陣嗆噹噹長劍墜地的聲音,終結在一陣驚訝的嘆息聲裏。

肖承遠右手執描金白玉摺扇揮退身後來人後,腳下微一着力,將業已旋迴的身形,平地起身,飄落八尺開外。

因為肖承遠一旋迴身形之時,本是背對三清宮,如今陡地飄起八尺,便自然地又接近三清宮八尺。

如此剛一穩下身形,就聽得一聲發喊,眼前人影起落,方才身後那幾個人,又紛紛拾起地上的長劍,一齊向肖承遠撲來.

肖承遠這才凝神打量,仗劍追上來的五個道人,比起方才那位中年道人,看上去要年輕不少,此時各橫長劍,相距肖承遠約有七尺之譜,各站一方,將肖承遠團團圍住。

肖承遠左手執描金白玉摺扇,雙手背在身後,一雙眼睛朝這五個人身一轉,點點頭説道:“五位道長方才從身後突然暗襲在下,是各位自己的主意?還是受意於貴觀哪位道長?”肖承遠如此一提方才之事,五個年輕的道人,都不住臉上一紅,其中一人叱道:“你來到武當山撒野,還想妄口舌嗎?”肖承遠輕輕地啊了一聲,立即緩和着臉出一絲笑容,説道:“在下千里迢迢,專程前來求見貴派掌門人,這位道長攔住在下於先,各位又齊施暗襲於後,事實俱在,不容置辯,是在下一人在武當山撒野,抑或是武當山倚仗人多勢眾,對一位單身前來的武林同道,不給予應有之禮數呢?”肖承遠這一番話,説得那五人頓時啞口無言。無論如何,肖承遠所説的,確是事實俱在,有何可辯?

五個道人如此微一錯愕之際,其中一人立即又厲聲叱道;“你在武當山上出手傷人,你還能賴得掉嗎?什麼是武林禮數?殺人償命,欠債還錢。你傷了武當山上的人,擾亂了武當山的安靜,僅此兩項,我們就要拿你治以應得之罪.”説着話,五個人一式長劍斜指,逐漸向肖承遠將過來。

肖承遠聞言不由地哈哈大笑,搖頭説道:“方才有一個不講理的,已經自取其辱,沒有料到如今來的更是等而次之。武當派竟是如此空有虛名,真是令人大失所望。”那五個年輕道人,已經不再答話,各自捧劍當,凝神注目,近到肖承遠身前約五尺之譜,忽然一齊圍繞着肖承遠小俠,飛身疾走。而且愈走愈快,後來只見風影閃閃,風聲嗖嗖,使人眼花繚亂。

肖承遠一見這種情形,心裏一動,記得在青鎮夜遇王秋綺之時,在樹林中被那幾個不知來歷的仗劍圍攻,也正是這個形勢。若論有什麼不同,那也只是前者是四個人,後者是五個人。

肖承遠心裏又想起在青鎮上,和王秋綺推論的那一段,最後推翻的理由,就是:武當派的五行劍陣,為武林有名之羣鬥功夫,經過多少年代,不斷地鑽研才獲得這個羣鬥劍陣變化的奧妙。

如果青鎮上四劍圍攻的陣勢,是由五行劍陣變化而來,難道他們能在短短的時間之內,將五行變化運用到四四變化上,而且變得如此練嗎?

肖承遠想到過去這一段推翻的理由,心裏閃出一個決定:若知真假虛實,曲直是非,何妨今一試。説不定…想到這裏,肖承遠立即厲聲大喝説道;“各位休要倚仗區區一個劍陣,便如此橫不講理,少時休怪在下手底無情,開罪於各位。”言猶未了,只聽得錚地一聲,彈劍作響,聲如經遽地五支長劍,頓化劍幕重重,厲風四起,只見數十道耀眼的青光,分從四面八方,上中下三路,一齊向肖承遠小俠攻來。

肖承遠小俠這才看出五行劍陣,確有其不凡之處。論功力,這五個年輕的道人,比起方才那位中年道人,尚有不及之處。可是,五人如此聯劍搶攻,其聲勢之猛,足令武林第一高手,也要為之吃驚。

還有一點使肖承遠到心頭沉重的,便是這五行劍陣的攻勢,和青鎮下四四變化的那一輪攻擊,看去沒有多大分別。

肖承遠已經沒有時間多作思慮,一尺二寸長的描金白玉摺扇,到右手,不顧左右也不顧身後,身形疾如閃電,右臂疾伸,玉扇急湧,銀花三點,演出一招“舍利三光”分明是佛門降魔的一招絕杖法,直指正面那一人。

這一招,不僅僅是快,而且是快得猶如閃電追風般,不僅僅是狠,而且是報得猶如猛虎出柙。但是,這一招也是險得有如一髮千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