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九百六十五章莫衷一是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海量小说,在【就要看書網

无广告在线视频开通,立即体验精彩内容,点击 X1024空间,立刻访问!

第九百六十五章莫衷一是守軍斷然拒絕了簫陽人的無理要求。

他們沒有儲物袋,糧食都要靠馬馱車拉,簫陽人真要動手的話,士兵們或者容易離開,但是想要帶走全部的糧食,那是不現實的——能隨身帶走一點不錯了。

但是簫陽人也沒辦法直接動手,否則算能留下糧食,己方起碼要死傷一半的人。

於是大家討價還價半天,最終取了折的法子:守軍留下一半的糧食,然後離開。

事情至此,也算是圓滿解決了。

至於説約定之後,簫陽人為什麼放對方離開,而是沒有出爾反爾,繼續打另一半糧食的主意,主要原因並不是害怕傷亡,是約定之後再出爾反爾的話,會讓人看不起。

土人注重道德,對類似的承諾看得極重,尤其在民間,可以算是一個人的生存本。

李永生他們趕到的時候,遇到的是這樣一個場面,本不需要出手,對方跑得無影無蹤了,還留下了一半的軍糧。

這是好事,但也未必是好事,他很直接地發話,“你們應該知道,我們此來是要做什麼,攻打這個軍寨是次要問題,關鍵是要前往桐河一行。”

“這個我們知道,”簫陽當地的豪強笑着表示,“如果李大師有吩咐,我們可以跟着去桐河,幫着吶喊助威。”吶喊助威是客套話,其實是襄助一二——雷谷這麼強大,他總不好説我們可以幫忙。

不過,真要遇到緊急局面,這些烏合之眾,十有八九也派不大用場。

然而,他這話説出來,桐河兵不答應了,“桐河的事,自有我們桐河人解決,你們簫陽人管好簫陽的事兒行了。”李永生對此不置可否,而是提出了另一個問題,“我們沒有解決了這個軍寨的士兵,那麼在進入桐河之後,身後這個軍寨還可能成為麻煩。”這是他要説的重點,別看他放走了前一個軍寨的士兵,但是這個軍寨的士兵,他是不打算放走的——具體情況具體對待,李某人做事沒有一定之規,從來都是視情況而定。

但是眼下,簫陽人竟然幫他們做了決定,這令觀風使有些不

簫陽人聞言也傻了:合着我們還是做錯了?

最後,還是祭強出聲了,“這個軍寨,你們先幫着看守起來,替雷谷看護好後路…雖然雷谷不是很在意這一點,不過你們得了糧食,總該盡一點力才好。”簫陽人恍然大悟,笑着點頭應承,“這個沒有問題。”待雷谷之人開拔走了,一羣簫陽人還在面面相覷,好半天才有人輕嘆一聲,“説到底,咱們是藉着雷谷的名頭,強行留下了這一批糧食,這種事情,以後還是少做的好。”當然,也有人不服氣地發話,“怎麼借他們的名頭了?咱們這一千多條漢子,強搶也能搶下這麼多糧食,那些丘八有膽子別給。”帶頭的豪強聞言,狠狠地瞪他一眼,“住嘴!你知道那樣的話,咱們會死多少人?”其實,也未必會死人!這位的嘴巴動一動,最終還是沒敢説出這話來…

過了這個軍寨,再進桐河非常輕鬆了,才一入桐河境內,有人前來接,是四五名悍的桐河漢子,“見過諸位大人…新兵大營裏,已經劍拔弩張,快打起來了。”桐河有個新兵大營,裏面起碼有五六萬的丁壯,在接受訓練。

此前的永樂大營,計劃擴充到三萬,本意也是想要訓練一些新兵,遺憾的是,新兵尚未全部到位,被李永生打掉了,沒有起到該起的作用。

桐河的新兵大營,都是其他地方的,倒是有兩千餘名桐河輔兵打雜。

簫陽東大營的屠殺,第一時間傳到了桐河,而桐河的幾個軍營,頓時陷入了茫。

按常理來説,發生在東大營的事情,是有違鄭王軍隊本意的,畢竟“愛兵如子”的調子,是鄭王定下來的,東大營的主官該被追究責任。

然而,西大營是因為“愛兵如子”才丟掉的,東大營雖然也陷落了,卻帶給了對方一定程度的殺傷,而且焚燒了不少軍械和軍糧,也算是雖敗猶榮,打出了鄭王府的氣勢。

所以新兵營有些軍官認為,到了這個時候,咱們練兵的調子也該變一變了。

既然內部意見相左,暫時討論不出結果來,不過緊接着,大家發現在東大營的陷落,桐河人和永樂人所起到的作用。

這六萬的新兵裏,沒有幾個桐河人,但是永樂人佔了五千還有多,是一股絕對不可忽視的力量。

不少軍官認為,咱們的爭執暫且擱置,不管怎麼説,先妥善處理了新兵營的永樂人。

然而也有人認為,處理永樂人的事情不着急,如何彈壓桐河民間的力量,才是咱們最該考慮的——畢竟這裏是桐河縣。

必須指出的是,雖然是在桐河縣,軍方也沒將本地人太放在眼裏,畢竟他們手掌握的軍隊超過了六萬,如果願意的話,甚至可以屠光桐河人。

然而,該怎麼對桐河黎庶下手呢,先下手為強?還是抓一些代表的人物進軍營?

同時,對桐河下手的時候,軍營裏的永樂人,該怎麼適度看管呢?

不得不説,桐河的軍營人數雖然多,他們遇到的麻煩,也其他人大——永樂新兵和桐河地方勢力這兩塊,都不是好處理的。

當然,若是東大營的主官還活着,並且在這裏做主官,沒準有膽子再下屠殺令,然而,葩之所以是葩,是因為基本沒人會那麼做,才顯得當事人的行為出格。

軍營裏沒人敢提出處決二字,雖然肯定會有人這麼想。

東大營的主官已經死了,還傳出了跟揶教妖人勾結的消息,甚至王府都傳出風聲,鄭王氣壞了,打算追究那傢伙的責任——人都死了,還要被追究責任,那肯定是針對家屬了。

這個時候,誰還敢提那些政治不正確的建議?

目前新兵營主的意見,是將永樂新兵派出去,讓他們強行將桐河地方的代表人物請進軍營,在控制桐河地方勢力的同時,離間永樂和桐河人的關係。

至於説永樂新兵可能不聽,或者陽奉陰違,那也簡單,派人在他們身後監督是了——真當軍的執法隊是吃乾飯的?

所以這些來報信的桐河好漢,也是心急如焚,“逆賊執意想在我們和永樂之間製造矛盾,我們請諸位大人明察。”桐河人聽説縣裏的子弟在鄰縣被屠殺,直接不配合鄭王的軍隊了,還有人開始對落單的軍士下手,現在所忌諱的,不過是那六萬的軍隊,而縣裏卻沒有桐河人的士兵。

這個時候,他們當然不想得罪永樂人,更不想得罪控制了永樂的雷谷。

李永生的眉頭皺一皺,“他們若真的想製造兩者的矛盾,手段太多了,甚至可以栽贓…你還是説一説,為什麼到現在為止,永樂兵還沒有出來抓人吧。”聽到“可以栽贓”四個字,幾個桐河漢子齊齊看了過來,有人欽佩地發話,“李大人果然神目如炬,這兩天連續有永樂兵在集鎮傷人的消息,所幸的是,我們給鄉親講清楚了道理。”

“還真是栽贓了?”祭強聽得是一聲苦笑,有些嘆,又有點無奈,“唉,都是土人,沒必要這麼狠吧?”這種不擇手段的盤外招,國戰經常見到,內戰使用,未免令他到齒冷。

李永生不耐煩地一皺眉頭,“重點…請講重點,我問的是為什麼!”為什麼?原因也很簡單,軍營裏有人不贊成,甚至是強烈反對這麼做——如此行事,短期內是可能引發桐河和永樂的矛盾,但是會發桐河人更強烈的反抗心理。

至於説永樂兵的覺——被執法隊監督着去抓人,這種恥辱誰受得了?

軍隊裏最強調的是信任和團結,你若是不相信自己的士兵,士兵也會在關鍵時刻,毫不猶豫地拋棄你。

現在雙方的觀點,對立得非常厲害,也是桐河人説的“差點要打起來了”甚至一方會指責另一方,説他們“想要討好雷谷”而另一方更絕,公然表示“我們想配合雷谷,那又如何”?

李永生聽完大致情況之後,問桐河來人,“那你們有什麼樣的建議?”桐河人很乾脆地回答,“我們已經召集到了兩萬人,再過三天的話,還能召集到三到五萬人。”

“兩萬人?”李永生訝異地一揚眉,“桐河竟然隨意能聚起這麼多丁壯?”

“不全是丁壯,”來人訕訕地一笑,“還有些老兵和少年…嗯,女子也有一些。”

“哦,”李永生點點頭,心説這才合理嘛,“我還以為你們被抓走的丁壯不多…你們覺得,我們打哪裏好一點。”

“先打幾個小鎮,駐兵不過百餘人,合適歷練隊伍,”桐河人回答得很快,顯然來的時候有算計,“最好是縣城周邊小鎮,也好告訴新兵營,咱們的人到了。”李永生想一想,皺着眉頭髮問,“為什麼不先打新兵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