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花燈節見聞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如果一定要搶佔身體的話…”石不語握着拳頭道“就把漪靈的身體給它吧!”
“…”這頓飯,因為種種變故,足足吃了半個時辰,光菜餚,就上了十七八道。最令石不語心痛的是,這六位散財童子哪裏是在吃菜,分明是在挑菜,一條魚,總共夾上三口,便放在一旁自然風乾,看得人眼中冒火。
不過,雖然如此奢侈費,到得結帳時,卻並未花掉多少銀子。石不語忍耐不住好奇,輕聲向小二詢問起來…怎奈對方任他發問,只是笑而不語。到最後,還是紅拂滿足了某人的好奇心…
“大興商鋪的規矩,誰能讓宇文惠及倒黴,後一切花費一律半價。”
“…還有這種好事?”
“民憤難填,以此憤罷了!”
“那我要是幹掉他…”
“全部免費。”
“漪靈…”
“恩?”
“你想為民除害嗎?”不知不覺間,時穿梭而過,已到了大興慣例的“花燈”盛慶之。按照大興往年的慣例,這晚間,家家户户都須結綵懸燈,大街小巷各要通宵長燭,勳將宰臣、黎民百姓,一律放下平裏的差異懸殊,同在街上擁擠慶祝。
新皇楊廣又恐氣氛偏於冷清,壞了他的名聲,居然下道聖旨,要求上至一等宰輔、下至九品小官,均要在家門前紮起燈樓,以示喜慶,如有燈不明,花彩不鮮者,俱以軍法處置。如此一來,就苦了那些家中貧寒又清正廉潔的官員…
然而,情願也好,不情願也好,到了這傍晚,夜幕初臨之時,只聽得四城一聲炮響,無數花燈同時亮起,伴着醉人花香,將整座城市點綴得如在畫中,而那天穹之上,又有朵朵煙火燦爛綻放,襯得那星明月都失去了光澤…正如前人詩詞所説: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遊皆農李,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夜,玉漏莫相催。
而如此的良辰美景之中,石不語一行人等,便由紅拂引導,齊齊外出遊玩。出發之時,眾人還能勉強聚在一處,前後相綴不過十來步。只是到得街口,被洶湧而來的人一衝,頓時散得七凌八落。本就瘦弱的男子被人裹着捲了半,等到身開來時,身邊只剩下珈漣、漪靈與秦暮,至於凝寒、紅拂幾人,已全然不知所蹤。他在附近尋覓了片刻無果,乾脆放棄努力,自顧自遊玩起來。
“儘管放開懷!”路途之中,他見珈漣始終抓着自己的衣袖,一幅拘謹模樣,便拍拍她的肩膀,笑道:“只當補償小時的辛苦吧!”
“你怎麼知道…”對方吃了一驚。
“這個嘛…”石不語還沒來得及回答,戴着花冠的漪靈,已從前面雀躍着回來,拉着姐姐去看難得一見的戲法。珈漣掙扎了幾次,終於認命的跟了過去,臉上也不覺帶上了稚的笑意。
“這樣才對,本來就是個年輕的女孩子,何苦被“天才”與“族長”的頭銜壓着…“石不語搖頭笑道“那麼,看美女的時間到了!秦…”令人詫異的是,不知何時起,秦暮已直勾勾的盯着某條巷子,順着他的視線望去,可見那處圍了不少百姓,更有陣陣嘈雜傳來。
“逝兄弟,我去看看,似乎有些不對勁。”
“…”石不語看着對方小跑而去,不由嘆得一聲“好漢,果真不是人當的!”剛嘆息到此處,卻見遠處的漪靈、珈漣都已歸來,手中還分別握着幾個糖人,不知是從何處得來的。漪靈問起秦暮所在,石不語便帶兩人去尋,好不容易擠進巷口,卻見一老婦正跪坐在地上,以頭搶地、哭喊連天。旁邊幾位女子攙扶着她,不斷安道:“大娘,小聲些,若讓官兵聽到…”
“逝兄弟,你來得正好。”秦暮站在一邊,虎目之中盡是怒意,見他進來,便拉至一邊,輕聲道“我正有用你之處。”
“秦大哥,何事如此…”漪靈與珈漣一左一右抓着石不語的手臂,信口問道。秦暮有些詫異的望了珈漣一眼,後者面上一紅,卻依舊沒有鬆手。
“又是那宇文公子乾的好事。”原來,這老婦人姓王,一向孀居在家。今不合帶着小女兒上街觀燈,卻恰巧撞上那中惡鬼宇文惠及…怨就怨那小女兒生得貌美如花,宇文惠及一見之下,便*大作,也不多話,一聲呼喝,早有手下人將那女子搶回別院,尋歡作樂去了。老婦人一路追逐,苦苦哀求無果,反被惠及手下踢了幾腳,丟在這巷口,至於那女兒,估計已是凶多吉少…
“賊!”漪靈跺跺腳,便朝巷中的宇文別府衝去,石不語一把沒拉住,急忙跟在後面,遠遠望去,卻見她正繞着圍牆,四處轉圈,打算翻越進去。
“還真是急脾氣…”習慣了掃尾的男子嘆了口氣,轉頭問道“珈漣,你懷裏可帶着紗巾?”蒙上面紗後,幾人悄無聲息的翻進牆去。剛剛入內,便見遠遠兩個僕人,提着燈籠朝此處行來,眾人連忙蹲下身子,隱在草叢之中。
只聽得其中一人説道:“可惜這麼如花似玉的姑娘,便這麼…唉!”另一人接口道:“誰叫她死死不肯依從少爺,還咬了少爺兩口…莫説閒話,你我快快把這屍體處置了,好去看燈。”
“你倒憑的冷血,還有心情看燈?”先前那人一面咕噥,一面走至牆邊,搬一陣,竟從牆上卸下一塊來,另一人揹着具屍體上前,打算拋進去。
石不語向秦暮使個眼,後者會意的點點頭,悄無聲息的摸過去,猛的化掌為刀,瞬息之間,擊暈了那兩個僕人。
轉過身來,他朝牆內探望片刻,忽然低呼一聲,面上滿是恐怖之,急忙張開雙臂,攔住正要探頭過來的漪靈。
只是這時,小姑娘早已撅着嘴,從他腋下偷偷瞄去,只看得一眼,便一聲尖叫,連連後退,一股坐到泥地上,若不是石不語及時制止,只怕整個別府的人都要湧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