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北清大學的萬人批鬥大會,盧小龍也參加了。大場上早早就雲集了數萬人,為了能看清楚,他擠到了離檢閲台最近的第一排。他發現李黛玉也來了,站在離他不遠的地方,正緊張地注視着檢閲台。
盧小龍對李黛玉沒有太在意,他不想和她打招呼,不想分散自己觀察重大政治事件的注意力。經過這些天的洗禮,他有了很大的進步,能夠用比較政治化的眼光觀察文化大革命了。他絕不會再像文化大革命開始第一天那樣荒唐了。那天,他居然在批鬥會上暈頭暈腦地擁擠女生,幸虧沒有被發現。特別是那天一開始看到批鬥賈昆、米娜時,自己內心的反應實在是太軟弱了。然而,時勢造英雄,經過這些天的鍛鍊,自己已經發生了極大的變化,他真正理解了什麼叫“胎換骨”當今天幾百個掛着牌子的黑幫分子、資產階級反動學術權威和各類壞分子被押上北清大學場的檢閲台時,宏大的場面真正顯出大革命的聲勢。比起今天的批鬥會,北清中學那天的批鬥簡直就是兒戲了。當批鬥對象被撅成噴氣式一排排趴在那裏時,盧小龍一方面受到強烈衝擊,另一方面也在衝擊的鍛鍊中使自己的心更強硬起來。被批鬥的黑幫分子中,有北清大學校黨委書記、校長,他們有的禿頂光亮,有的白髮蒼蒼。這些人中有人和父親一樣是部級幹部,有的是全國知名的知識分子,頃刻之間被打倒在地,這種從天堂到地獄的政治殘酷,自己要有思想準備。當台上大規模毒打觸目驚心地發生時,盧小龍又立刻意識到這是鍛鍊意志的機會。鐵燒紅了,千錘百煉,去掉渣滓才能成鋼;人也要千錘百煉,去除軟弱成分,才能變得堅強。他以冷靜的目光看着檢閲台上硝煙瀰漫的一切,也偶爾環視一下會場上的人羣。他看到,絕大多數人都在盲目的狂熱中,還有人或懵懵懂懂,或恐懼不安,或驚愕不已。對比着台上那些大會的指揮者,他得出了一個結論:歷史就是自覺的少數領導盲目的多數。
盧小龍決心以北清大學這個文化大革命的發源地作為鍛鍊自己投身大革命的起點。他今天最受啓發的是發現了一個人物,那就是北清大學革命造反派的第二號人物呼昌盛。這個大學二年級學生在台上講演時,充分顯示了政治上的成。這是一個外表看來並不軒昂的年輕人,眼鏡下面是一張瘦削的臉,講起話來卻雄辯有力,有指揮千軍萬馬的領袖氣度。
他一揮手,幾百個批鬥對象就被嘩嘩地押上台來,一排排彎摁在那裏;他再一伸手示意,幾百個糾察隊員就擺開了維持秩序的陣勢;他回頭略做指示,就有前呼後擁的大學生們立即執行。他叱吒風雲的演説給了盧小龍茅頓開的震憾與啓示。他説:“革命造反派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革命的權力握在手中。沒有革命的權力,革命就是一句空話。革命的過程就是越來越徹底地奪取革命權力的過程。”盧小龍有生以來第一次注意到“權力”二字。
在後來的很多年中,他都承認這段話對他的政治啓蒙。他在熱烘烘的思緒中大概知道自己該怎麼辦了,眼前又出現了一個紅的驚歎號。他覺自己正踏着蜕下的舊皮,燦爛高大地站立起來。一瞬間,他產生了一個幻覺,他像《西遊記》中的孫悟空一樣,將一拱,就頂天立地身高千丈,密密麻麻的人山人海匍伏在腳下,他為自己身處革命中心而深幸運。
台上黑幫分子的反抗以及對這種反抗的武力鎮壓使得會場喧鬧起來,台下黑壓壓的羣眾也在向前湧動。正在這時,他發現附近的李黛玉雙手捂眼摔倒了。他立刻中斷了自己的思維,僅僅幾秒種的猶豫,便趕過去救護。後面的人羣水般壓過來,有人踩着了李黛玉,一個胖的像麻袋一樣的男人被李黛玉絆倒,摔出去幾個滾。盧小龍用盡全力向後扛住擁擠的人羣,彎將李黛玉連拖帶抱了起來。會場上發生了更大的動亂,他將李黛玉的手搭在自己的肩上,一隻手從後面抱住李黛玉的,像在洪水中搶救溺水者一樣,連拖帶抱地朝外運動。當他跌跌撞撞地來到檢閲台斜後方時,馬勝利領着兩個女生趕了過來,對盧小龍説:“不用你管了,把她給我們吧。”又對兩個女生説:“你們幫我把她扶回宿舍去。”盧小龍開始沒放手,馬勝利氣呼呼地説:“她是跟着我來參加批鬥會的,她的事情我負責,不用你管。”李黛玉模模糊糊知道有人把自己從地上抱了起來,也知道自己被人架着逃離洪水般的人羣,也朦朦朧朧地知道馬勝利把自己接了過去。正是在馬勝利的話中,她意識到那個將自己搶救出來的人是盧小龍。她身不由主地讓兩個女生架着自己軟綿綿地往前走,後來,換成了一個壯的男人,聞到狐腥燻人的腋臭,她知道這是馬勝利了。到了學生宿舍樓,馬勝利要架着她上樓,可她的腿軟軟的,本邁不上去。馬勝利索兩手把她平托起來,她覺得騰雲駕霧一般悠悠地飄着、旋轉着、上升着,最後,身體落在一個平坦的地方,她知道自己躺在了馬勝利的牀上。一塊濕漉漉的涼巾覆蓋在臉上,這塊巾又在她的脖頸、手臂上擦拭着。她在暈暈乎乎的狀態中意識到,這是自己不願接受又不得不接受的一種安排。不知過了多長時間,她清醒過來,看見自己果然躺在馬勝利的牀上,高高的枕頭下面,壓着那團髒衣服和臭襪子。
馬勝利端着臉盆進來了,他看着她説:“哦,醒了,要不要再擦一把?”李黛玉搖搖頭,雙手撐着想坐起來。馬勝利上前扶她坐好,問道:“你今天是不是被嚇着了?早就跟你説過,革命不是請客吃飯。”李黛玉看見自己的鞋還沒,忙道:“真對不起,把你的牀髒了。”馬勝利説:“你不嫌我髒就行了,我從來不嫌別人髒。”李黛玉將腳從牀上挪開,眨着眼清醒着自己,問:“我躺了好長時間吧?批鬥會完了嗎?”馬勝利説:“早完了。”李黛玉扶着雙層牀試着站起來,她説:“我要回去了。”她急着回去看父親,馬勝利打量了她一下,沒説什麼,過了一會兒説道:“要不要我扶你回去?”李黛玉説:“不用了,我現在好了,不太暈了。”説着站起身,恍恍惚惚地往外走。她覺出馬勝利站在門口看着自己,走着走着,又清醒了許多。樓道里男生宿舍樓特有的氣味燻着她,一時間所有的覺都復甦了,她扶着樓梯一步一步下去,同時覺馬勝利跟了過來。她沒有回頭,接着下樓梯,在拐彎處看見站在上面的馬勝利。她沒説什麼,繼續往樓下走,走出樓道,上了路,在依然是鬧鬧嚷嚷的校園中穿行,馬勝利一直在後邊跟着她。
她站在了自己家的院門前,因為緊張,又出了一身冷汗。
院牆中間的鐵欄杆小門對開着,院子裏的二層小樓上下住着四家人,她家住在二層。
她回過頭,馬勝利就在身後站着。她説:“謝謝你。”馬勝利説:“謝什麼。”她説:“你到我家裏坐坐嗎?”馬勝利堅決地搖搖頭,説:“不。”李黛玉説:“那你回去吧,我上樓去了。”馬勝利看了看她,説道:“你爸爸的問題也很嚴重,我中午剛剛瞭解的情況,你要注意劃清界限。”説完,轉身腳步聲很重地走了。李黛玉扶着門看着他遠去,心中有一種難以理清的抑鬱。
進了清新幹淨的小院,通往樓門口的甬道兩旁是葡萄架,綠森森的,還有兩棵小樹,安安靜靜的。甬道的磚面乾淨而又濕,斑斑駁駁地滋生着些微的青苔。悉的環境給了她與世隔絕的封閉和安,她長出了一口氣,似乎將一天來難以承受的高度緊張吐出去了一些,然後慢慢上了樓。
父親在批鬥會上心臟病發作,被抬了回來,此刻很安詳地躺在牀上。血壓計打開着放在牀頭小凳上,幾個藥瓶放在血壓計旁邊。看到李黛玉進屋,父親問:“你今天去哪兒了?
是不是去學校了?北清中學情況怎麼樣?
“李黛玉沒有立刻回答,她絕對不能如實講出今天的行蹤,反問道:”爸爸,你身體不要緊吧?
“父親在牀上搖了搖頭,説道:”不要緊。
今天的場面太恐怖了,心臟不好的人確實受不了。
“李黛玉在牀邊坐下,安地將手放在父親蓋着的巾被上,神思恍惚地想起了別的什麼。她今天在暈暈乎乎的狀態中有了一點異樣的覺:自己像紙一樣薄,小院裏的葡萄架密得像一塊屏風,馬勝利的背影像一道生了鏽的鐵牆,場上的人山人海像沒大地的一片沒人高的荒草。她小時候特別喜歡童話故事中給小動物當遮雨大傘的碩大蘑菇,那些蘑菇像小亭子一樣有着圓圓的頂、大樹一樣的蓋。在大蘑菇下躲避風雨,小動物都很安全。自己像善良膽小的小兔子或小山羊,綠的草地,起伏的山坡,五顏六的大蘑菇,是小兔子的理想王國。此刻躺在牀上的父親是一個似乎能夠保護她又需要她保護的存在。她從小就渴望保護,然而經常缺乏可靠的保護。
父親總是顯得軟弱,總讓她生出同情的心理。
母親照例嘮嘮叨叨走進房間,矮胖的身體及慢慢挪動的步伐顯得很臃腫,下寬上窄的多皺的臉也總是蒼白浮腫。看到母親,李黛玉常常想到假面舞會上的大頭娃娃。母親站住了,恍惚無神的眼睛在肥囊囊的眼袋的包圍中將父女倆既看在眼裏,又不看在眼裏。她慢條斯理又源源不斷地説起話來,話總是以埋怨和訓斥開始,又在埋怨和訓斥中進行,最後以埋怨和訓斥結尾。她一出現,無論説話的聲音,還是直愣愣的目光,都讓李黛玉到不自覺的心驚跳,她從小的膽怯大概就和媽媽的嚴厲有關。
她出生在歐洲,母親原本不想要孩子,及至生下來,也便無奈地接受了事實。不到一歲時,媽媽有一次抱着她走路,不小心腳下絆了一跤,把懷中的她摔在地上。每次説到這件事,媽媽總顯得十分像母親地笑着,説:“當時真把我嚇了一跳,以為要把你摔死呢,可是抱起來一看,什麼事也沒有。再哄一鬨,拍一拍,你哇哇地哭起來。”每當這時,爸爸就會在一旁揶揄道:“那一摔,一定把黛黛摔暈了,拍一拍才醒過來。”她的小名叫黛黛,表明父母對這個獨生女兒的疼愛,然而,母親的嘮叨現在又是“不盡長江滾滾來”像大頭娃娃一樣目光茫然地説道:“你有心臟病,怎麼不和他們事先説明一下?説明一下,至少會得到寬大處理。”對母親不切實際的思路,父親顯出不滿,他躺在那裏説道:“這是什麼形勢,能夠提出這樣的要求?”母親照例不理會別人的話,她不緊不慢拖腔拖調地説:“不管他們怎麼做,你應該提出合情合理的要求,這樣,你接受批判時,他們反而會認為你態度老實,這就和帶病工作一樣,總是革命的表現嘛。”父親顯然對母親的嘮叨司空見慣了,他抬起手向外擺了擺,意思是説:別説了,説這沒有用。母親本不受干擾地往下嘮叨着:“你可以多寫一點書面檢查,多取得造反派的諒解。説你身體不好,大會不能參加,用大字報自我批判嘛。
反正這次你也當場暈倒了,心臟病也發作了,他們知道再批鬥不好會出人命的。你也要戒驕戒躁,耐勞耐怨,接二連三地寫大字報批判自己,讓黛黛幫你抄。你這樣以身作則帶頭革命,説不定還能立新功呢。
“李浩然實在不耐煩聽這種庸俗不堪的數落了,他抬起手接二連三地擺着:”好了好了,少説兩句行不行?求你了,茹珍,你不是知道我現在剛剛好受一點嗎?
“母親叫茹珍,她眨着眼思索地停頓了一下,又無動於衷地説了起來:“你趁現在大多數批鬥對象都心懷牴觸,帶頭站出來自我革命,這不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嗎?還有,你可以讓黛黛沒事多看看大字報,把那些揭發批判你的大字報都抄回來。只有多瞭解他們批判的口徑,你的自我批判才能和他們對得上,這也是為了緩和敵對情緒嘛。”李浩然又不耐煩地擺擺手,自覺無效,便唉聲嘆氣地搖了搖頭。李黛玉只能低着頭無奈地聽着,眼前止不住又浮現出白居易《琵琶行》中的“低眉信手續續彈”來。從小母親的教訓常常讓她到渾身發冷,有時還讓她渾身輕微打顫。她知道自己是母親親生的,然而,母親的身體從來不給她親切,當她看到蒼白而浮腫的母親在屋子裏移來移去時,常常想到舞台做佈景的假人:身體一動不動,腳底下有小軲轆,可以平平穩穩穩地推來推去。
母親的目光又轉向她了:“黛黛,你今天本來不應該去學校,應該到批鬥大會現場。這樣的大革命你也要關心,要知道怎麼緊跟形勢。北清大學的今天就是全國的明天,也是你們北清中學的明天。提前一步看清形勢,對你會有好處。”當這樣的數落源源不斷地過來時,她自然沒有權力揮手,只是更低地垂下頭承受着。倒是做父親的偏袒道:“中學有中學的文化大革命。”茹珍顯然對丈夫話不滿了,她一句不停地把話鋒又轉向了丈夫“你從小就是溺愛,得她像温室裏的鮮花,都上高三了,還是一點都不大方。”李浩然只能用手拍拍自己的身體搖頭嘆氣了。茹珍對丈夫的任何反應都不為所動,接着説:“還有,江小才怎麼最近不來咱們家了?你應該多和他聯絡呀。”李浩然已經轉身背對子了,這時轉過頭很不耐煩地用勁拍了拍牀,説道:“這個形勢你還能要求人家來嗎?”茹珍只是拿丈夫的話當做説話的必要背景,她慢條斯理地接着説道:“他不是武克勤家的女婿嗎?”李浩然説:“還沒結婚呢。”茹珍説:“未來的女婿也一樣嘛。武克勤現在是主席支持的人,一言九鼎,北清大學的事情還不是她説了算?你不會通過江小才溝通溝通嗎?你是研究哲學的,説不定還能給武克勤提個合理化建議呢。”李浩然對這有增無減的胡言亂語實在忍受不住了,長嘆一聲,坐起身來説道:“你還讓不讓我活了?”茹珍這才罷不能地停住話。李黛玉在一旁勸道:“爸爸,快躺下吧,待會兒你心臟又不舒服。”李浩然雙手相握放在腿上,身子前傾,氣呼呼地説道:“我能躺住嗎?我受得了批判,受不了這個嘮叨!”茹珍的眼睛又活動過來,理由充分地説道:“我是告訴你,要懂得各種人的心理。”李浩然不耐煩地擺擺手,頭也不抬地説道:“你那叫什麼心理學?算了吧,連你自己的心理都搞不清楚。”茹珍是作為心理學家與丈夫一同回國參加社會主義建設的。
李黛玉生怕母親又接上話頭,趕忙輕聲説道:“媽媽,今天晚飯吃什麼?”茹珍眨着眼似懂非懂地看着女兒,過了幾秒鐘反應過來,扭頭看了看窗外,已然是暮蒼茫了。她慢條斯理地呼喚保姆:“阿姨,今天吃什麼飯哪?”正在這時,外面響起了敲門聲,阿姨不及回答這個問題,先跑去開門,隨着一陣小心客氣的説話聲和腳步聲,聽到有人要來看望李教授。阿姨走到房門口,雙手在白圍裙上擦着,説道:“飯是做好了,不過那個江小才來了,説要看伯伯。”這位四十來歲的保姆稱李教授為伯伯,稱茹珍為阿姨。茹珍忙招呼道:“快請他進來。”同時向丈夫擺手示意,李浩然深明大義地躺下了。
江小才客客氣氣地頂着一副大眼鏡走了進來,他的短腿總是給人屈膝行走的謙遜印象。
往裏,茹珍對這個丈夫門下的研究生總是斷不了家長般的訓導,此刻臉上卻堆出了誇張的笑意,滿臉皺紋的微笑反而使她一頭花白的頭髮顯出寒傖和零亂來,她甚至有些討好地看着這個年輕人,説道:“李教授今天心臟病發作,你是頭一個來看他的,真是真金不怕火煉,久見人心。”李浩然當着客人顯得心平氣和多了,他輕輕擺了擺手,笑道:“你回國這麼多年,對漢語還沒有通,真是有點語無倫次。”茹珍立刻顯得很愉快地笑了,説:“我可能還沒有找好語。”她示意保姆給江小才搬來椅子,讓江小才在牀邊坐下,親熱地問:“你吃飯了沒有?要不和我們一起吃吧?”江小才依照過去的相互關係,顯然有些受寵若驚。可據對現在形勢的領會,又覺出是自然的變化。他搖搖頭説:“我吃過飯了,食堂早就開過飯了。”茹珍又搭訕地説道:“女朋友呢?哪天領她一起來。她叫陸文琳吧?”李浩然生怕子再説出不得體的話,連忙攔住説:“茹珍,你告訴阿姨,客人是吃過飯來的。
飯等一等,客人走了再吃。
“今天,當着這個研究生,茹珍顯出對丈夫心平氣和的服從來。
江小才看着李浩然問道:“您不要緊吧?”茹珍剛要走,馬上扭回頭看着丈夫,李浩然嘆了口氣,説:“暫時不要緊吧。”覺得丈夫的回答沒有紕漏,茹珍這才放心要往外走。江小才又看着牀邊的李黛玉,説道:“聽説你今天在會上暈倒了?”李浩然一驚,茹珍也停住腳步,兩個人的目光都轉向了女兒。
“黛黛,批鬥大會你也去了?”茹珍滿腹狐疑地看着李黛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