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一二二章第一套動作三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其實,如果嚴格點來説,那些線條還附帶了力度的數值。比如説,如果在某一輪的魔法陣測試當中,前方先後出現了三個分別代表五十斤、四百斤和三百斤三種力度的紅、黑和藍三靶子,而這三個靶子的位置大致上相應為一個鈍角三角形,並且角度的大小分別恰恰對應於魔法陣所要求之力度的大小。雖然這三個靶子是無序隨機的出現和移動着的,但是對於突破了音速的亞特蘭帝斯來説,完全可以輕易德在一擊的過程當中解決掉這三個靶子。如果只是僅僅只有三個靶子的話,那倒也好辦。從“角度”最小的點開始逐步加速來將那三個靶子逐個擊破無疑就是最簡單的,或者説是最高效的方法。可是,如果簡單的只是增加一個點,讓這個三角形變成了一個廣義上的四邊形,所產生的變數便不再是簡單的加一,而已經是呈一個幾何級數的增長了。完成這四個靶子的這輪攻擊可以是一個“z”字母,可以是一個“匚”字,也可以是一個“又”字…。

換句話説,在攻擊路線之上,每增加一個靶子就會出現一個幾何級數的增長。而目前來説,魔法陣所給出的每一輪的測試,靶子的數量向來無一例外的都是以十數個為單位的,那其中的變幻就猶如萬花筒一般讓人目眩神,琢磨不定。就算是到了現在,亞特蘭帝斯也只是知所傳回來的靶子方位而隨意的朝離得最近的靶子先攻擊過去,然後才見招拆招,把剩下的靶子再一一擊破。毫無疑問的是,這樣距離所謂的攻擊效率還是有相當遙遠的。但是別無他法,為了爭取在儘量短的時間裏面完成擊破靶子的目的,很多時候是本就來不及思考的,僅僅是隻能憑藉着本能去作出攻擊而已。

而,每一次在休息恢復的時候重新將攻擊路線或以文字表述,或以帶箭頭的路線象的進行表達,都會發現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如果當初能夠稍微仔細考慮哪怕是多上一秒半秒,當時所選擇的攻擊路線便會和後來冷靜考慮之下的最佳路線之間發生翻天覆地的差異、變化。這個倒也不是説就是這一秒半秒之間,靶子發生了多大或者説是多複雜的變化,而是説在一應到靶子之後所有的攻擊便似乎已經形成了,並且自然而然的就發動了對那些靶子的攻擊,甚至是連一點點的思考時間都沒有給自己留下…

這樣來説,難道“謀定而後動”才是這個所謂的第一套動作的髓?畢竟從一個月多一點的修煉時間和實踐下來,亞特蘭帝斯已經是發現了一個問題,往往是為了搶那靶子在應範圍出現之後那一瞬間的攻擊先機,時候分析總結時基本上鐵定會發現如果稍微等上一時半刻所發現的攻擊路線便會更加的合理,或者説是更加的高效。

於是,接下來的修煉當中,亞特蘭帝斯會刻意的將靶子出現在應範圍之內後的攻擊時機稍微有意識的拖慢那麼一點點。可是,實際情況並沒有改善哪怕是一丁兒點。每一輪魔法陣所給出的評分依然是維持在百分之三十左右而已。這樣看來,似乎和靶子出現然後自己正式發出攻擊的時間並沒有太大關係?

又過了幾天之後,亞特蘭帝斯突然發現這個魔法陣由頭至尾似乎從來都沒有要求過自己是從靶子出現的第一時間就發出攻擊!一切都只是自己想當然而已…

那麼,現在如果這樣理解,攻擊效率指的是從正式的發起攻擊從而成功的擊破所有的靶子這短暫時間的長度以及攻擊的路線的綜合值?似乎可以這樣理解,在觀察了那些個靶子的運動規律和路線之後,作為學員的亞特蘭帝斯可以在自己認為是最適當的時候發出攻擊從而將靶子全部擊破,這樣才會產生一個所謂的攻擊效率?要知道,突破了音速之後,在那個最小的魔法陣當中的十數個靶子其實確實是可以在非常非常短的時間內被全部擊破的,關鍵其實只是體現在路線的選擇之上而已…

有了如此想法的亞特蘭帝斯在接下來的魔法陣的測試當中,刻意的將靶子出現在自己知範圍內後隨即進行攻擊的模式給改變了。取而代之的是,後面的每一次攻擊都是在大致判斷出了每一個靶子的運動軌跡和規律之後才發出的。

然後,據實踐證明了,亞特蘭帝斯的想法是對的。魔法陣對於所謂的效率的要求時間確實並不是從那些個靶子從魔法陣當中出現的時間為標準的,因為最經典和具有代表的是有一次亞特蘭帝斯曾經試過觀察靶子的運動軌跡超過三分鐘才發出了攻擊,結果魔法陣給出的評分居然也達到了百分之三十二(幾乎是平了亞特蘭帝斯的當時最佳紀錄)…。

那麼,現在看來,關於攻擊效率的統計時間恐怕是從魔法陣所給出的第一個靶子被擊破之後才正式的開始計算的。

如此下來,就算是原本以為絕對不會再次重複的那些靶子的移動軌跡,無論是新舊,在亞特蘭帝斯的眼中卻總是會有那麼幾分似曾相識的覺。既然似曾相似的覺仍在,而順手發出的攻擊基本上在很短很短的時間內都可以將靶子盡數擊破。而第一次出現這樣的情況之時,其實是亞特蘭帝斯第一次從魔法陣所給出的評分當中獲得了百分之四十三的高紀錄。

這樣一來,亞特蘭帝斯卻是基本上確定了自己在這個古怪的魔法陣上所消耗的時間和方式了。首先呢,這個所謂關於攻擊效率的測試並不是要求學員在靶子出現的第一時間就發起攻擊,而是允許進行數分鐘的考慮。當然“考慮”的時間過長的話也是不允許的。亞特蘭帝斯曾經嘗試過觀察靶子的運動軌跡超過了五分鐘,然後魔法陣直接無視實際完成效果如何,直接給亞特蘭帝斯評分給出了一個“零分”

其次嘛,自然就是真正的“攻擊效率”了。

於是,類似這樣的,讓某人相當的困惑的情況一直持續了前前後後總共兩個月零四天的時間。直到了那一天,亞特蘭帝斯在一次極其意外的情況之下,在將最近一週時間的絕大部分的分析總結的圖紙混淆在一起。看着散落一地的紙張,居然發現了所謂的事後分析總結的、改進的攻擊效果路線(這裏所説的改進路線和該輪亞特蘭帝斯實際所作出的攻擊路線略有不同。實際的攻擊路線亞特蘭帝斯是用虛線表示的,而分析總結後覺得可以改進的效果路線是用實線)居然就是一段又一段、大大小小、方向各異的圓弧…。。

站在修煉房當中的空地上,亞特蘭帝斯靜靜的看着這些被意外拼湊出來的“圓弧”眼神當中隱約閃動着興奮的光芒。過了好一會兒,亞特蘭帝斯隨手拾其一段“圓弧”的幾張圖紙,在圓弧之上隨意的選了一個點做出一個切點,而在這個切點之上恰恰就是那一輪魔法陣所要求的力度的靶子所在的位置。然後,順着這個切點做出了一條切線。再然後仔細的觀察並且在腦海當中把當時在魔法陣當中的攻擊情景回憶了一遍。結果,竟然發現這條切線就是當時靶子下一刻的運動軌跡方向!而且,經過再三的確認之後,亞特蘭帝斯發現哪怕是隻有三個靶子所構成的一段很小的圓弧,一樣是適合這個無意間突破而得的結果…。

這樣看來,似乎只要是能在短短的一瞬間之內,把看似雜亂無章的所有靶子給“聯結”成為一段一段的“圓弧”那麼憑藉破突破了音速的駭人攻擊速率(那些叢五十斤到四百斤的力度靶子,亞特蘭帝斯早就修煉到了疾如入閃電可以擊破之,慢似蝸牛一樣可以擊破之的境界了),應該是可以在發現了“圓弧”之後立刻展開並完成攻擊?這個就是魔法陣所一直強調的攻擊效率?

圓弧?圓?

亞特蘭帝斯突然聯想到,自己前世某位武俠小説鼻祖的一本名著當中,曾經出現過關於一位張姓年輕少俠習得了父親門派最高深的劍法之後,用一柄桃木劍劃出一個又一個“圓”從而將當時名滿天下的一柄神兵倚天劍給壓制得死死的場面…。

難道這當中有什麼關聯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