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論古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等到嬴政的最後一個字吐出,會議室中鴉雀無聲,所有人再一次陷入了石化狀態。雖然已經有了心理準備,但是怎麼也想不到聽到的事情會這麼離譜!
好半晌,回過神來的林風平艱難地了口唾沫,充滿期待地道:“您能讓我們看看元龍嗎?”嬴政知道對於被稱為龍的傳人的炎黃子孫來説龍意味着什麼,所以他喚出了暗夜。
龍!真的是龍!
緊盯着盤繞在嬴政左臂上的暗夜,所有人都動至極,那是華夏的象徵,是這個東方古國膜拜的圖騰!想不到啊,今竟能讓他們親眼看到那傳説中的龍!而且從嬴政剛才的敍述中知道,元龍遠比傳説中要來得高貴,是高據在宇宙萬物頂端的存在,那些神話中什麼仙神之類本不夠他一尾巴掃的,怎麼可能騎到他的頭上去?
不過傳説倒也並非全無據,只是張冠李戴了而已,那什麼四海龍王、八部天龍還有被神仙佛魔們收為坐騎的倒也是龍,只不過都是蛟龍、蛇龍、魚龍之類的靈獸,因為形象與元龍相近所以被冠上了龍名。那些修為深厚被加升為仙職佛果的稱為真龍,但是無論是形象與稱謂再怎麼接近,這些靈獸仙獸魔獸們和元龍是完全不能比的,那種本質上的差別是天上的白雲和地上的泥沼般本無法彌補的差距!而人類怎麼可能得清其中的差別,所以想當然地將兩者給搞混了,卻不知此龍非彼龍,本就不是一類。
看着眼前無比神聖的存在,眾人心中充滿了驕傲和自豪,這才是我華夏的圖騰,如此強大與高貴,豈是那些仙神的寵物坐騎可比的!看着暗夜親暱地挨蹭着嬴政的肩膀,幾人的目光重又回到了嬴政的身上,神情複雜地看着他,怪不得他會被稱為祖龍,有一條元龍做兒子,這個稱謂可説是當之無愧!
“那個…。傳國玉璽是怎麼回事?歷史上這方玉璽有確鑿記載的最後出現時間是在元朝至元三十一年,那時您的皇陵早已被封印,與外界隔絕,它怎麼又跑回了您的手裏?莫非是您復甦重入人世之後得到的?”陳明宇好奇地問道。
鎮國九鼎在秦朝之後就已不見了蹤影,會在嬴政的掌握中還能理解,可是傳國玉璽也在他手裏就奇怪了。這方被無數帝王爭奪的皇權象徵不知輾轉了多少人之手,就算在失去了確切的蹤跡之後的明清兩個朝代也是時有出現的傳聞,什麼時候回到了他的手裏?難道真的是神物擇主,這方新中國成立後就一直在致力尋找的國寶,作為第一任主人的他卻才回人世就已重新得回?
嬴政微微一笑,道:“傳國玉璽從來就沒有離開過朕的身邊,又何來重新得回之説。”
“什麼?這…。這不可能!明明…。”嬴政打斷了陳明宇難以置信的駁斥,淡淡地道:“難道到現在你還不明白史書的記載有幾分真實?當年朕一統山河、開國稱帝之時共制了七方玉璽,各專其用。其中最重要的傳國玉璽是朕以雪寰玉親手煉製而成,其實它真正的名字應該是鎮國龍璽,它的重要不只是因為它是代表着朕的信物,更是因為它是啓動守護神州的終極屏障鎮國九鼎的鑰匙。傳國?得以分享暗夜無盡生命力的朕已是不老不死,可以永掌乾坤,本就沒想過要退位傳國。可是朕想不到的是竟然會那麼早就接觸到了火之本源,再加上徐福的背叛,使得朕的所有計劃都被打亂,只得另行謀劃。李愛卿忠義無雙,為了朕的安危甘冒奇險使用李代桃僵之計,只是其餘六方玉璽都沒問題,只有這方鎮國龍璽有朕的元神烙印,再無他人能用。好在朕當初曾用和氏壁雕琢過一方私印,大小樣式澤等都和鎮國龍璽相差不大,略加修改再將印面磨平重新刻字之後也可混充得過去。後來朕的替身在沙丘病勢,胡亥繼位,將這方玉璽改稱為傳國玉璽,作為皇權傳承的象徵,其實他所得到的不過是一件贗品罷了,真正的鎮國龍璽已隨朕入了皇陵。”眾人聽罷不由苦笑,原來本從一開始所傳下的那方玉璽就已經不是真貨,想到歷史上每次異族入侵給華夏帶來的災難和巨大傷害,眾人看着嬴政的目光中不由出強烈的不滿和責難,如果他傳於後人的是真正的鎮國龍璽,那中華何至於如此多災多難,甚至一度陷於滅族的危境!
對於他們如此明顯的怪罪之情嬴政怎會不清楚,苦笑着道:“朕知道你們在怪朕不該留下一方假印,可是當時朕的元神被本源之火所困,就算朕想拼着傷損元神抹去玉璽之中的烙印傳於後世也無力辦到。而那方複製的傳國玉璽雖然只是贗品,但是朕卻一樣給了它能夠召喚鎮國九鼎的能力,而且為了讓沒有力量的凡人也能借之啓動九鼎,朕用預先留在玉璽中的能量來代替使用過程中使用者需要消耗的巨大能量。”一聲輕嘆,他續道:“可是當時朕和暗夜所有的力量全都用來壓制體內的神火,本擠不出多少餘力來煉製這方新刻的玉璽,使得留駐其中的能量只夠使用三次。而且雖説朕已儘量壓低了使用者的資格界限,但依然不是誰都能用的,使用者可以不必有多大的力量,甚至手無縛雞之力也無妨,但是他必須要有龍氣!真龍天子之説並非都是愚民的妄言,有着九五命格的皇者血脈中都含有龍脈的氣,只是濃淡有別而已,帝王血中的龍氣便能與朕的龍氣產生共鳴,從而開啓玉璽的召喚功能。這是朕所能想到的唯一辦法,只是朕的命格本就是極之罕有的九九之數,血中龍脈氣極是濃厚,再加上用瀝血之法孵化暗夜,血脈之下以至血本就如化的龍氣。雖然在玉璽中預留的開啓血印只是用了三滴鮮血所煉就,但是每化開一滴鮮血就需要注入達到血本身含量三分之一的龍氣,這對於別人來説已經是個極恐怖的數字了。”
“所以每次召喚的代價都是極大的,就算是龍氣最足的開國之君只怕也需要全身三分之一的血才能令玉璽發揮作用,至於那些不爭氣的末代子孫,可能得用整個宗族來獻祭才成了!可是越是高位者便越惜命,如此高昂的代價非到萬不得已誰肯輕易付出?開國的君王都是才雄智深的雄主,基本上不會遇到外敵滅國的險狀,而庸主昏君則個個怕死,更無用命救國的可能。更不用説傳國玉璽時常所傳非人,到元后乾脆消失無蹤,以至三次機會竟是一次都沒用上!”説到後來,他的臉陰沉了下來,一股怒意掠上了眉梢。
聽完他的話,所有人都低下了頭,卻原來玉璽雖假,但依然也有護國之力,只是後人不爭氣,空有寶物也無人能用!暗自嘆息,眾人心中不期然地升起了一個念頭:如果當初嬴政沒有被神火所困,一直是他在坐鎮山河,那麼華夏的歷史會變成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