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西北烽火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二慶示年正月。朝中講行了一系列人事調整。度支侍郎杜丫比為黃門侍郎,禮部尚書許敬宗授紫金光祿大夫,刑部尚書崔義玄為紫青先,祿大夫,大理寺卿王玄策改任户部尚書正議大夫,鴻驢寺承黃飛鴻改任度支侍郎,左拾遺段寶玄任大理寺卿,御史中承袁公喻任左拾遺,侍御史王義方任御史中承,尚藥員外郎蔣孝章進郎中令。
又:門下令崔敦禮為太子少師,中書令麥仲肥為太子少保授紫金光祿大夫。
以太尉長孫無忌為主,太常博士肖楚才、國子監承徐波都為輔,修訂唐禮。凡武德、貞觀、永徽年間禮儀冠飾等皆須重新修訂。
三月,一騎快馬風馳電掣般馳騁在剛有些泛綠的西北茫茫荒原上。馬後蕩起的煙塵如同一條黃龍一般翻滾而去。
馬上騎士身穿號坎,身後斜揹着一節火漆封口的竹筒,前背後各有一個斗大的驛字,昭示着他是一名送信的驛卒。
這名驛卒不惜馬力地揮鞭驅策着坐下已經口泛白沫的坐騎,看的出來他身後揹着的竹筒裏的文件非常重要。
漸漸遠處出現一座小鎮,驛卒更是打馬狂奔,目標是一處飄揚着一杆同樣有着驛字旗幡的地方。
這裏是設在小鎮上的一處小小的驛站。原木搭建的柵欄正中是一個,同樣原木搭建的一個拱門,門前幾支早開的野花隨風輕搖。那杆隨風招搖的旗幡就是豎在這個拱門的一邊。被柵欄圍起來的院落裏坐北衝南一字排開的三間幹壘茅草房乾淨整潔,西北角上的一間馬廄裏,兩匹駿馬正在安靜地吃草。
驛卒騎馬衝進拱門後。大喊道“八百里加急軍情,八百里加急軍情。”馬蹄無情地踏在隨風輕搖的野花上,幾片破碎的花瓣隨着馬蹄帶起的疾風飄蕩起來,緩慢地飄落在黃土與黃沙混合的地面上。
驛站正中的房間裏奔出兩人,一個與送信驛卒同樣打扮的小夥子接過這名驛卒遞過來的火漆封口的竹筒,撒腿奔馬廄而去,另一名驛承打扮的人拉住這名驛卒的馬繮繩,把驛卒從馬上摻下來,扶着他回屋休息。
那名接過竹筒的小夥子,從馬廄里拉出一匹快馬,把竹筒背於身後翻身上馬,打馬揚鞭,衝出驛站,向着東南方向絕塵而去。這是八百里加急軍情,他必需要用最快的度把這節竹筒送往下一個驛站。這類似於接力賽的傳遞方式,就是古代傳遞消息的通訊手段。
十幾天後,這份被密封在竹筒中的八百里加急軍情就擺在了李治的書案上。
這份軍情是劍州刺史西羌領凍舊寫來的求救文書。言:三月初,西突厥沙缽羅可汗阿史那賀魯結兵二十萬突襲劍州,劍州所轄控弦之士不足五萬,劍州危在旦夕,請求皇帝陛下天兵平亂。
三後另一封從西北來的緊急軍情又擺在了李治面前,是疏勒州都督沙枕諾的奏章,言:劍州已經被西突厥併,刺史凍舊身亡。金滿州刺史處月部酋長珠舉州叛投沙缽羅,西突厥大軍已經進疏勒州與弓月城,懇請朝廷火兵救援。落款赫然是三月十五。
這一前一後兩份奏章説明了問題的嚴重。也就是説西突厥在十天內連續佔領大唐新設立的兩個州郡後並沒有卑止進攻的步伐,而是在繼續南下的途中。
這不是擺明了挑釁大唐領袖地位的舉動嗎?這下李治大為光火,緊急召集所有宰相級大臣於太極殿商討此事。
這種事情也沒什麼好商討的,一致通過:揍他這個不知死活的傢伙個生活不能自理。但如何揍他卻有了分歧,長孫無忌與老臣韓緩、來濟提出調洛陽留守程知節回京,動用京城衞戍部隊與安西都護府府兵聯兵進剿,把阿史那賀魯捉回長安作人質,這是大唐一貫使用的手段。
麥仲肥卻知道,大老程就是栽在進剿西突厥一戰中,致使本應圓滿的一生,最後在這一戰中以畏敵不前,私分財貨為自己本應光輝的一生畫上了一個羞恥的句號。而且麥仲肥也知道這一戰將是西北乃至整個草原上的最後一戰,此一戰結束後,整個草原上將沒有了大的戰事。
因此他提出:京城出兵勞師遠征,且耗費空靡。何況捉阿史那賀魯這老頭子回長安作人質用不了多久那老頭一死,西突厥依然是個麻煩事。與其這樣不如一舉蕩平西突厥,效薛延陀例,滅掉所有頭人貴族,劃地自治移民進入兩廂雜居,逐漸同化,成為大唐與西亞的緩衝地帶。有了漠南的經驗,麥仲肥相信只要所派人員得力,並按照自己的部署逐步進行,絕對用不了十年的時間,西突厥的地區也會出現和漠南、漠北草原一樣的絡果。
漢民族的融合能力十分驚人,但當自身強大的時候卻本不屑去融合其他民族,而是將其他民族作為獵物對待。
這在李世民執政時期情況比較好,這都與李世民那句“自古貴中”分不開,李世民死後,以後的統治者依然延續着李世民的這種理**,一直到李隆基倦政,重用儒生治國,華夷之防被再次提出,以至於出現楊國忠反安祿山後突厥人,本名扎渾山史思明突厥後裔,本名翠幹,致使生安史之亂,之後又錯誤地進行了民族清洗政策,偌大的唐帝國一下子縮小了一半有餘。
歷史上漢族的每次民族大融合都是作為戰敗一方被迫進行異族融合同化,本民族所具有的先進完全得不到應有的結果。
五胡亂華時如此,元、清時也如此,而由此帶來的屈辱,卻更加加深了華夷之防,在這種骨子裏帶着的自傲情緒指使下卻從不在自身政策上找病。其實真正的漢族在五胡亂華後已經基本不復存在,所以史學家稱隋唐以後的漢族為後漢族。再加上元、清兩朝後,我們這些户口本上寫着漢族的人血管裏的血裏究竟還有多少純正的漢族血脈已經成了個謎團。
而現在麥仲肥正好趁着大唐強盛的國力支撐,來個勝利大融合,使東方只有一個強大的羣體那就是唐人,:二民族都會以自只是唐人到驕傲與自聽了麥仲肥的闡述後,曾經指揮過剿滅薛延陀戰役的李績很有興趣地問道“依仲肥的意思該如何部署這次戰役?”
“我覺得,府兵的行動力遠不如草原騎兵的行動力,應由安西都護府所轄的府兵以及西北四軍鎮守使所轄的府兵負責堵住西突厥逃亡的道路,而由漠南的鎮北軍與漠北的部落軍聯合行動,配以少量火器與西突厥在荒原沙漠之中展開騎兵對騎兵的大決戰,用移動力對抗移動力。爭取一戰徹底解決掉西突厥這個麻煩。
“不可!一旦鎮北軍與部落軍落敗,西北地區的局勢將徹底糜壞。聯契的漠南、漠北的局面也將是一團混亂長孫無忌到底是帶過兵的人,他指出的問題確實存在。不論漠南的鎮北軍與漠北的部落軍也好,西突厥的騎兵也好,都是在當時屬於高機動部隊,如果鎮北軍與部落軍進剿西突厥,而西突厥突然改道去進攻漠南、漠北,已經傾巢出動的漠南、漠北還真將面臨一場劫難。
本來已經被麥仲肥的説法打動了的李治,聽了長孫無忌的話也不由得有些遊移。漠南、漠北現在可是京城長安的北大門,一旦那裏被西突厥攻破,西突厥甚至可以繞過長城威脅長安以及周邊城市的安危。
遊移不定的李治把眼光轉向身經百戰的李績身上。李績此時大腦裏就像過電影一樣西北以及漠南、漠北的山川、河以及各方勢力,都一一過了一遍後,緩緩睜開眼睛道“太尉的擔心雖有道理,但並不是就沒有解決的辦法眾人的眼光都看向李績,等待他的下文。
“仲肥所説的戰略確實是最好的方法。西突厥以其機動優勢,確實很容易擺府兵的追擊,要靠府兵來消滅西突厥很難實現,只能擊潰他們。用機動強的鎮北軍與部落軍來與西突厥的騎兵對仗,西突厥的優勢就已經不存在。況鎮北軍一部分曾參加過東征戰役,對府兵作戰技巧有所瞭解,戰法上也正在接近府兵。實際鎮北軍已經是具有某些府兵特徵的馬上部隊。老臣覺得用他們為主攻當可承擔,而且由漠南、漠北出兵也確實比從長安出兵近了不少,何況他們有他們的特點,這種無重或輕輻重奔襲作戰對他們來説是家常便飯,這好處就是集結大軍的時間大大縮短李績分析完鎮北軍與府兵對付西突厥之間的優劣後,繼續説道:“至於太尉所説的西突厥威脅漠南這種可能確實存在,但漠南這幾年的展,太尉應當不甚瞭解。漠南現在已經是以城池為依託的防禦體系,且佈局很合理,攻一城其他城池都可在短時間內趕到解圍。而且”李績説道這裏看了麥仲肥一眼後説道“漠南的鎮北軍人數似乎並不是兵部我們所掌握的人數。似乎還有後備部隊的存在。而且後備部隊的數量還不少麥仲肥大為驚奇,李績只是隨同太宗皇帝去草原上渡了一次假而已,怎麼對漠南如此瞭解?甚至連漠南的防禦體制以及鎮北軍的底細都知道的如此詳尉難道他也在漠南安有人手?
看着周圍滿是質疑的眼光,尤其是長孫無忌幸災樂禍的眼神麥仲肥坦然地説道“司空所言非常準確。鎮北軍人數確實並不止十萬。確切地説應該是二十萬麥仲肥説完周圍出一些嘰嘰喳喳的低聲説話聲。
麥仲肥沒理這些人,繼續説道“當初漠南網立府,手頭兵力不足以震懾周圍部族,故以解州五萬騎軍為基礎組建起二十萬鎮北軍。後來隨着漠南逐漸平穩後,草創的漠南不足以養活二十萬軍隊。所以我裁撤了十萬人用來軍屯、軍牧,也就是説這十萬人已經撤出鎮北軍序列,作為地方民團使用了聽完麥仲肥所説李績點頭道“恩,漠南本就是遊牧部落為主體建立,這些人上馬即是戰士。如此説來,鎮北軍出征後,這些被裁撤下來的民團就將是漠南的守衞力量?。
“正是,而且我還想請旨,令涼、靈、武、勝接壤四州出動一些府兵協防漠南,並從雷部調十四門前裝向炮置於漠南七州城牆之上以加強防禦,好使鎮北軍無後顧之憂,一心殺敵建功。”麥仲肥以一種完全開放漠南的語氣説出這些話來,就是為了打消一些人心裏所想的漠南隱兵另有圖謀的判斷。
司徒兼雷部尚“陛下,前裝向炮因自身過重作費時,且程短已經被子母膛高火炮所替代,剩餘向炮作為陳舊武器封存,沒有了實際使用價值,臣已經把不少前裝向炮回爐另鑄,既然漠南需要,庫存還有十八門這樣的炮,一併送與漠南使用吧。”李治聽完又看向李績,李績點頭道“陛下,如此一來,漠南絕無隱憂。臣同意中書令麥仲肥的方略,由鎮北軍與部落軍為主剿滅西突厥。”既蔡這位身經百戰的老軍務已經認可了,李治自然也無異議。點頭道“就按司空所説,擬詔:於雷部調十八門向炮與相應炮兵士,並五千枚手雷解往漠南付鎮北大都督府安排使用。
令安西都護、伊州刺史韓威並西北四軍鎮折衝府起所轄府兵,封堵所有西突厥可能西逃的道路。
鎮北副大都督、右驍衞左領軍大將軍席君買起鎮北軍十萬,漠北狼山都護府都護、忠武將軍蕭嗣業起漠北部落軍十萬,出陰山前去爭剿西突厥麥仲肥領旨後回中書省擬旨。並往門下省審核。門下令崔敦禮也參與了會議,自然是沒有異議。
辦完這些後,麥仲肥起大都護手令,快馬送與漠南,要求領兵出征的席君買與蕭嗣業盡斬西突厥貴族,一個不留,同時命大都護府長史麥天,長安送來的五千手雷除大都護府留下五百枚外,其他四千五百枚盡數付與席君買所帶的鎮北軍使用。
猖狂的沙缽羅可汗阿史那賀魯因為自己的野心,給所有歸附他的部族貴族帶來了滅頂之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