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重置高句麗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二上將軍薛仁貴、諫議大夫麥仲肥躬身領命自尖準備卻説百濟和高句麗原先並沒有接壤的地方,這塊邊境線本來是屬於新羅,被高句麗和百濟硬是給打下來,這段土地便被高句麗和百濟兩國瓜分。而現在這塊邊境線上,百濟將領蒼依佐帥領着百濟的二萬五軍隊和僂國的五千人正在構築陣線。在他想來,唐朝軍隊打高句麗一年多了,糧草不濟,早已經人困馬乏。正所謂強弩之末,怎麼可能丹來攻打百濟呢?之所以陳兵邊境也無非就是做個樣子而已?
可惜他只猜對了前手段,卻沒猜對後手段;確實,唐軍打百濟全境可能有些艱難了,但打這樣的局部戰爭,還是小菜一碟。當薛仁貴和麥仲肥帶着五千二百唐軍出現在不寬的邊境上時,他才驚慌起來。急忙整頓兵馬準備開戰。僂將小義犬養他老爸的想象力真好小姨子和狗養的?看着對面唐軍的裝備同樣分外眼紅,上前道“將軍,請派五千兵馬與我等協同出擊,保證可以將對面之敵擊敗”他看到唐軍不過五千之數,自己帶的五千再配合上五千百濟兵以2敵”應該完全沒有問題。
蒼依伎巴不得有人打頭陣,連忙答應“好,就依閣下之言。”僂將小義犬養帶着這一萬人整隊準備衝擊唐軍。
看着對面突前的萬數敵軍,薛仁貴猜到應該是敵人的前鋒軍,正準備命令隊伍衝擊時,麥仲肥對薛仁貴道“薛將軍,先別急,等我的擲彈兵攻擊後在突擊。我們這次來是恐嚇百濟的,只要讓他們害怕,把高句麗王高藏和泉蓋蘇文給我們就行了倆人一路行軍,一路閒談。早已經成為朋友,何況麥仲肥的官階高於薛仁貴卻甘於做副手,這點也讓薛仁貴對方仲肥大生好?聽完麥仲肥的話後慨然應允道“那好!就等麥大人攻擊完,末將再突擊説完命令全軍戒備,二百擲彈兵炮兵向前。
青華山的炮兵曾經都是擲彈兵出身。
後來發明火炮後一部分轉行當起了炮兵。這二百炮兵對擲彈卻也不陌生。紛紛打開箱子,每人兩顆手雷,裝好後點燃火把。
唐軍這二百人點燃火把的舉動另對面的敵人莫名其妙,大白天的點火把做什麼?卻也不管這許多,在僂將小義犬養的帶領下,一萬人排成兩個方陣,成密集的攻擊陣形。開始突擊。
看看敵軍快要進入投擲範圍了,麥仲肥一聲令下,二百擲彈兵分成兩夥,各自照顧一個敵軍方陣,二百顆冒着青煙的手雷砸向方陣的中間。
隨着“轟轟”的爆炸聲,手雷在方陣中間爆炸,彈片橫飛。敵人方陣中一下倒下了不少人。唐軍和敵軍都沒見識過這種東西,就在雙方都驚愕之中時,第二波手雷又砸了過來。
等第二波手雷爆炸後,麥仲肥一捅還在發愣的薛仁貴道“薛將軍,該衝鋒了!”薛仁貴這才清醒過來,急忙把手一招大喊“全軍突擊!”這五千唐軍吶喊着衝向敵人。敵人被這突如其來的兩撥爆炸得恐懼萬分,眼看着身邊的戰友隨着這爆炸聲倒下去,以為唐軍在使用妖法,發一聲喊,丟下地上的千數傷兵死屍象見鬼一樣,轉身向後方自己的陣地跑去。
而唐軍尾隨着潰兵追擊,一路狂奔的潰兵直接衝己方的陣形衝去?同樣被爆炸聲嚇到的百濟兵,被這些面帶恐懼的潰兵一衝,頓時亂了陣腳。恐懼是會傳染的,在這些一路大喊“有鬼”的潰兵帶動下,百濟的三萬人徹底亂了套,四百顆手雷徹底炸散了百濟的軍心。
尾隨而來的唐軍,大肆砍殺着這些已經沒有戰鬥力只知道跑路的百濟軍。於是戰場上出現奇怪的一邊倒局面。五千唐軍攆着跑的比兔子還快的三萬百濟軍後面砍殺:而前面逃跑的三萬人卻本不回頭,任由唐軍追趕。
一直追出十幾裏地的唐軍。再也跑不動了。這才轉身回來打掃戰場。這一戰以唐軍零傷亡的代價殲滅小義犬養在內的百濟僂國聯軍二千三百人。俘虜包括百濟將領蒼依佐在內的一千六百人。
押解着俘虜回到高句麗的王都,麥仲肥把其中的三百多僂國俘虜和那五千多僂國戰俘關押到一起後。才隨着薛仁貴上殿面君。
太宗皇帝對薛仁貴和麥仲肥兩人這一戰很滿意。同時命令把蒼依佐帶上來對他説“聯現在放你回去,你去告訴扶余義慈,讓他把高藏和泉蓋蘇文給聯送過來,聯就對他所犯的錯既往不咎,如果他還不識時務,聯也不介意把百濟納入大唐版圖低眉順眼、唯唯諾諾的蒼依佐急忙叩謝,表示一定把大皇帝陛下的話帶到,併力勸百濟王把高藏和泉蓋蘇文送回來?太宗皇帝命人送蒼依偵上路不提。
卻説邊境兵敗的消息傳回百濟王宮,扶余義慈大是驚慌。百濟沒有和大唐過兵那七千老弱和僂國兵此時正在俘虜營裏勞動叭二池本不知道大唐的戰鬥力和唐軍已經裝備有火器的鼎毖蕩泉蓋蘇文為了自己的目的自然也不會主動去告訴他。就在扶余義慈膽戰心驚、惶惶不可終的幾天裏,蒼依伎回來了。
蒼依佼把太宗皇帝的原話告訴了扶余義慈,並勸説扶余義慈道“大皇帝陛下確實是個,仁盛之君,我們真不應該聽信小人之言,與大皇帝陛下開兵見仗。唐軍的戰鬥力本不是我們能抵擋的。何況他們還有秘密武器,會發火、會爆炸。中者立斃!以末將看王上犯不着為了高藏和泉蓋蘇文得罪強盛的大唐扶余義慈聽了蒼依佐複述的戰場情況,才瞭解唐軍只用了五千人就把自己的三萬大軍打的落荒而逃後,嚇出一身冷汗。急忙命令蒼依佐為特使拿着自己的手令去把高藏和泉蓋蘇文抓起來,送給大皇帝陛下。還特意修書一封。説明自己是被佞盅惑。才貿然犯下如此錯誤。為了表示自己的誠意。還主動提議把自己與高句麗兩國一起佔領的新羅國沿海一線讓出來。便於新羅國去大唐納貢等等。其實扶余義慈主動讓出沿海一線還是想離大唐遠點,他這一讓百濟徹底隔絕了大唐的陸上威脅。大唐如果想進攻百濟。只能借道新羅或走水路來攻取。
蒼依佼押解着高藏和泉蓋蘇文帶着扶余義慈的認錯書來到高句麗王宮朝見太宗皇帝。太宗皇帝大悦命人重賞蒼依佐。至此東征高句麗圓滿畫上句號。
而新羅聽説此事後。趕緊派兵佔領了百濟退出來的土地。新羅國王金秋這個,摳門的傢伙卻只派人送來了二十車糧草前來勞軍,還找藉口説國家連年征戰,開銷很大。為了答謝大皇帝陛下為新羅復仇,特送”厚禮”答謝!
看着這二十車糧草的厚禮。太宗帝哭笑不得。卻也懶得和他計較。命人在鬧市處斬了泉蓋蘇文。併為前高句麗王高建武在金剛山上修建了衣冠冢。
封高藏為懷慶郡王,大軍班師時隨御駕一起回京。將鴨綠江入海口的一個小村落命名安東縣在此修築軍港。命左武侯中郎將蘇定方帶一萬水軍駐守。
於安市城設立東夷都護府任命右驍衞將軍平壤道行軍總管程名振為東夷都護,總領鴨綠江以西所有遼東地域。遷徙遼、蓋、店三州七萬户入中原,發青、徐、幽、並四州十萬户填充遼東。
另冊封高思腮的孫子,三十四歲的高無忌為撫宣王,立為高句麗王。大唐與高句麗戈江鴨綠江而治。
高句麗國為鴨綠江以東的幕高句麗領土。鴨綠江以西重歸大唐版圖。高句麗從原來朝鮮半島最大的國家變為最小的國家。而新羅卻一躍成為半島最大的國家。
太宗皇帝還聽從了諫議大夫麥仲烈的建議,命遊擊將軍薛仁貴帶五千兵駐守平壤城,保護高句麗撫宣王的人身安全。所有軍需物資由高句麗國供給。新立的高句麗王高無忌自然沒有異議,高句麗新敗。自保都困難,他也怕新羅會報復高句麗;無事可做的麥仲肥卻在私底下開始了遊説活動。首先和東夷都護程名振搭上了關係。通過程名振結識了武侯中郎將蘇定方,並和他們探討起海軍的發展。這兩人一個是前徵東水軍先鋒,另一個是現任東部艦隊司令;麥仲肥把後世的一些海軍理念強行灌輸給這二人,並提出了把子母膛火炮搬上海船的設想。
他這一套説辭令程名振和蘇定方聽的耳界大開,尤其是剛接手水軍的蘇定方更是聽的如醉如痴。看到兩人被自己忽悠的找不着北了。麥仲肥乘興提筆發出後世風帆大航海時代的戰艦樣式”他知道遼東多的是原始森林,比他那找棵樹都困難的漠南草原可闊氣多了。但怎麼造這樣的戰艦麥仲肥不知道,只能提供隱約還記在大腦裏的這種風帆戰艦的長寬高等數據。剩下的只能靠這兩個人自己去研究解決了;即使是隻有個,草圖,也另這兩位看的心馳神往,如此巨大的戰艦,如此威猛的炮火配置。想不稱霸海上都難啊!程名振一邊看着草圖一邊説道“昔,隋焰帝下江南所乘龍舟當可與此圖戰艦類似。老夫一定稟明陛下,找到那些造船的工匠。將這種造船工藝保留下來。”這兩人並沒見過火炮攻城的情景,但火炮的威力已經在軍中被傳的神乎其神,對方仲肥所畫的戰艦上如此之多的炮孔很不以為然。蘇定方就認為裝這麼多火炮純屬費。他認為一艘戰艦上裝一到兩門火炮就完全可以勝任。
害的麥仲肥不得不再次給他們解説關於火炮的常識和目前火炮的弊端。這才讓兩人逐漸明白了原來火炮不是無所不能的,它還是有不完善的地方。最後。程名振照着麥仲肥畫的示意圖臨摹了一張,揣進自屍,懷裏,而麥仲肥那張被蘇定方收起,兩人聲稱,待稟明陛下後,在遼東試着先生產這樣的小型戰艦二事後倆人拿着草圖飛示二工宗皇帝,大宗皇帝看了眾草圖後也是心為點動,但束。太宗皇帝怕再勞民傷財。提出以現有的艦船進行改進,製造新艦等以後再説,還破例給蘇定方的水軍留下了三門子母膛火炮若干子膛炮彈和十個炮兵,用於實驗把火炮裝載到戰船上的實驗。
忽悠完這兩人,麥仲肥又馬不停蹄地去忽悠薛仁貴。這薛仁貴畢竟剛升官。正是想建功立業雄心薄薄的時候,可比程名振好忽悠,幾杯酒下肚後。麥仲肥引導着薛仁貴的思路在軍功路線上一路前行。
聽罷麥仲肥的啓發,薛仁貴滿是慨地道“如今大戰已經結束。再想立軍功可就不容易了“所以我才在陛下面前保舉你留守平壤城。如果你隨陛下一起回京。那軍功基本不可能再有了。但在這裏,軍功卻時救都存在!”
“此話如何説起?”薛仁貴被挑起了興趣。
“如今最大的高句麗成了最小的家。其他兩個國家難道真的沒什麼想法?不要忘了,高句麗和新羅的仇恨。何況還有一邊虎視眈耽的百濟和僂國。據我分析。只要我大唐大軍一撤。這裏仍然是個三國混戰的局面。而你的任務就是保護這個弱小的高句麗薛仁貴沒聽明白“他們來打高句麗,我肯定要幫高句麗防守,這是我的職責,在職責範圍內那裏有什麼軍功?。
“那要是新羅和百濟聯合打高句麗呢?那就是再起爭端!到那時程都護也要出兵干涉,你不就可以有軍功了?甚至會有滅國的大軍功等着你“你是説新羅和百濟聯合?怎麼可能,新羅和百濟也是冤家對頭,他們怎麼會聯合?。薛仁貴懷疑地問。
“國與國之間那裏有什麼永久的仇恨?利益永遠是第一位的。現在高句麗武備不整,但在三個。國家中可用耕地卻是三個國家裏最多的,刻這一項也構成了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的結果“道理!如果真出現兄弟你説的那樣。哥哥我該怎麼做?。薛仁貴覺麥仲肥説的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聯合程都護和蘇中郎,以快速突進的方式先滅了新羅”麥仲肥堅定地説。
“為什麼是新羅而不是百濟?新羅可是我們的附屬國啊!”薛仁貴不懂了。
“新羅是附屬國不假,但他只要敢進攻高句麗刻,是背叛。那滅他刻,是應該的。別忘了,現在的高句麗是我們的保護國。其次新羅的國王善於見風使舵,如果先滅百濟,他會馬上投降,那時候你想滅他就沒機會了薛仁貴連連點頭,但隨着疑問也來了“照兄弟你的謀發。我這點、兵本不夠啊!”麥仲肥鬱悶的很想用頭撞牆。道“我大唐的軍隊撤離後。這裏不刻你説了算了嗎?你可以讓高無忌重組軍隊,由你派人去練他們,這樣你不就有了僕從軍了嗎?”薛仁貴連連點頭嘿嘿笑着説“麥兄弟,你真是足智多謀!其實陛下應該留下你在這裏才是最佳人選!我寧願任你的副手。”
“不是兄弟不想啊!我漠南草原上還有一攤子事情呢!”麥仲肥確實不忍心放棄自己在漠南草原的基業。那裏可是自己準備政教合一的地方啊!
薛仁貴唷然長嘆一聲道“還是兄弟有本事啊!早就聽説過兄弟的手段,用蠻夷部落起家。八年時間創出鞘州輝煌,再一統北疆,小小年紀已經是封疆大吏。哥哥我可真是羨慕啊“仁貴兄其實也不用羨慕我。我那也是被出來的你現在所處的環境和我當時一樣。還更優越。那時我手下只有四百唐軍,而你現在手下有五千唐軍,只要善於利用周邊的勢力。經營得法,仁貴兄未嘗不可成為封疆大吏呢?。麥仲肥很誠懇地説。
麥仲肥這一席話説的薛仁貴心裏暖暖的。同時中也是豪氣萬丈。
是啊!只要自己經營得法。自己也未嘗不可以做封疆大吏。
“借兄弟吉言,為兄定不會讓陛下和兄弟失望”倆人一頓酒喝的盡歡而散。大有相間恨晚的意思,情卻也越加深厚了許多。
貞觀二十年二月,太宗皇帝帶領凱旋的東征隊伍,返回大唐。此次戰役共歷時一年零三個,月,算上籌備期共一年七個月。共出動陸軍十五萬人。海軍四萬人。被殺的高句麗軍在四萬以上,俘虜不計其數基本就地遣散。唐軍損失二千多人,鎮北軍損失四千多。士卒損失雖不太多但走出征戰馬的損失率卻極高,回到國內的戰馬數量不到出征前的三成。尤其鎮北軍戰馬的損失數量更是高的驚人。只有不到二成回來。大部分鎮北軍成了真正的步兵。
這一戰一舉奠定了大唐東部的安定。自漢代失去的遼東版圖重新回到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