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回龍鳳琴2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方國渙此時但耳中如有無數黃蜂紛飛,“嗡嗡”哄響,皮麻,頭腦昏脹,茫坐呆觀,恍惚然不知所以。
那條高聳的蟒身立了片刻,忽如擎天立柱倒塌一般向後摔去,“撲通”一聲,整個蟒身癱軟地上,暴出的雙目中已然滲入血來,碩大個蛇頭晃動了一下,便徹底斃命了。
冷飛凌安琴收手,回頭再看方國渙時,不由大吃一驚。只見方國渙坐在那裏,呆呆然,神情漠漠,顯是竟未掩耳,空受了自家的奪命琴音。冷飛凌心中大駭,急呼道:“方兄弟!方兄弟!”方國渙此時從恍惚中緩過神來,茫然地晃了晃頭,又用手拍了拍雙耳,長吁了一口氣道:“我無事。”冷飛凌見方國渙安然無恙,心中一喜,暗裏鬆了口氣道:“好險!”隨又驚異萬分道:“方兄弟未掩雙耳,如何受住了我這琴上的殺伐之音?”方國渙歎服道:“冷大哥好本事!琴上竟然能奏出如此厲害的琴聲!小弟險些受曲不住,後來穩住心神,倒也境意化去了。”冷飛凌聞之,驚訝道:“本以為方兄弟能境我高雅之彈,已是知音難覓了,沒想到還能意化我震懾之曲,殺伐之音。”接着搖頭驚歎道:“方兄弟化境之高,可和萬物!實出冷某意料!”方國渙抗住了能殺死蟒蛇的龍鳳琴音,欣之餘,問道:“冷大哥如何能在琴上奏出有如此殺伐之曲?”冷飛凌肅然道:“這是先人為卻強敵,防身自衞,從風雨雷電、鐵甲殺氣中,演化出的一曲‘雷霆天音’。此曲音急聲厲,可懾人心神,散殺魂魄,至極時有毀萬物之威,自不同於《高山水》、《陽白雪》之雅調。”方國渙聞之,驚訝道:“沒想到琴曲之中,竟然有防身禦敵之法,殺人毀物之能,真是不可思議!”接着又道:“冷大哥琴聲殺伐之威,可否能施於百萬軍中?”冷飛凌笑道:“當視百萬敵眾如山中鳥獸爾!”方國渙聞之嘆然。
冷飛凌又道:“不過這曲‘雷霆天音’,殺伐之力甚重,非龍鳳琴不能奏出。”方國渙笑道:“若非冷大哥此琴,此琴也自不能奏出此音。”冷飛凌聞之一笑,起身拉了方國渙道:“方兄弟既是冷某知音,所謂相逢不如偶遇,煩請到山中草吧一敍如何?”方國渙聞之喜道:“能再聽冷大哥扶琴一曲,當是人生極樂之事,拜訪仙居,實為幸甚。”冷飛凌聞之一笑,負了龍鳳琴,然後道:“琴斃蟒蛇於此,不久腐味必,我等這就去罷。”説完,引了方國渙往山中走去。
行了一程,二人來到了一座山峯之下。冷飛凌道:“方兄弟,此為紫石峯,冷某便山居此間,也是遵先父遺願,葬骨黃山,故在此守孝三年。”方國渙道:“冷大哥隱居此地,是為了盡人書孝道,實令人敬服。”這時,方國渙見旁邊有一處泉水,水面上散冒着温熱之氣,不由訝道:“這可是一處温泉?”冷飛凌道:“不錯,此泉又名‘靈泉’,傳説軒轅帝曾在此洗浴,竟使白變黑,似有那返老還童之功。”方國渙驚訝道:“倒也神奇!”近前看時,但見熱氣輕飄,水清底赤,伸手進去,極是温和舒適。
冷飛凌一旁道:“此泉可飲可浴,久旱不涸,冷某身居此間,每一浴,全天都神清氣。”方國渙點頭道:“冷大哥氣質凡,長飄逸,乃是得了此水之養。”冷飛凌笑道:“黃山温泉怡人,方兄弟若喜歡,就與冷某一起沐浴一回罷。”方國渙大喜,了衣衫先自跳入水中,覺果比那客棧中的浴桶裏舒服得多。冷飛凌此時也自寬衣入水,二人見彼此赤條條一絲不掛,相視大笑起來。方國渙心中尤自暗笑:“高人也就這個模樣!”二人洗浴完畢,上岸着衣。方國渙尤神然,不由嘆道:“黃山景奇秀,風光絕美,是為人間仙境!冷大哥身居此間,盡山水之情,天上神仙也要妒嫉的。”冷飛凌笑道:“覽山川之秀,觀草木之美,自令人闊心安,尤生妙境。境由心生,也需借外界之。”二人隨後一路説笑,來到了兩間草舍前。
方國渙見了,笑道:“可是冷大哥仙居處?”冷飛凌笑道:“正是,方兄弟請進。”引了方國渙進入室內。
此草舍內雖然簡陋,卻也潔淨,桌椅中置,琴案旁設,且有香爐一盞,此外別無長物。冷飛凌讓請方國渙落了座,隨後將龍鳳琴安置於琴案上,轉身取了一盤野果及一壺茶來,謙意道:“山林野居,別無美味,但以茶果招待方兄弟罷。”方國渙笑道:“如此清淡,正合雅意。”冷飛凌聞之一笑,回身燃了香爐,數縷青煙繚繞飄出,立時異香滿室。隨後二人對坐品茗,暢談天下事。
談笑間,方國渙問教以冷飛凌琴藝之道。
冷飛凌道:“琴乃伏羲所琢,見五星之飛墜梧桐,鳳凰來儀。鳳乃百鳥之王,非竹實不食,非梧桐不棲,非醴泉不飲。伏羲氏知梧桐乃樹之良材,奇造化之氣,堪為雅樂,令人伐之。其樹高三丈三尺,按三十三天之數,截為三段,以分天地人三才。取上一段叩之,其聲太清,以其過輕而廢之;取下一段叩之,其聲太濁,以其過重而廢之;取中一段叩之,其聲清濁相濟,輕重相兼,正合之用。於是送長水中,漫七十二,以應七十二侯之數。後取出陰乾,選良時吉,遣高手匠人劉書奇斫成樂器,此乃瑤池之樂,故名瑤琴,是為琴之始。其形長三尺六寸一分,以應周天三百六十一度。前闊八寸,按八節,後寬四寸,應四時;厚兩寸,應兩儀,渾成一體,取太極。有金童頭、玉女、仙人背,龍池、鳳沼,玉軫、金微。那微有十二,應十二月,又有一中微,取閏月。先是五條弦在上,外按五行金木水火土,內應五音角徵宮商羽。堯舜時五絃琴,歌‘南風’詩,天下大治。後因周文王被囚羑里,弔書伯邑考,添弦一,清幽哀怨,謂之文弦,後武王伐紂,前歌後舞,添弦一,烈揚,謂之武弦。先是宮商角徵羽五絃,後加兩弦,稱為文武七絃琴。非琴心境意相融,形神合一,不能奏出妙曲,應天地,顯象萬物,故成琴藝之道尤難。樂器中有‘吹簫引金鳳,彈箏喚鬼神’之説,乃是技達形化之境,與靈物通。而琴之玄妙,仙人不能至極也!”方國渙聞之,讚歎之餘,點頭道:“聞冷大哥論以琴藝之道,乃與棋道相似,都是應天而成。”冷飛凌道:“願聞其詳。”方國渙於是道:“圍棋一道,古傳為帝堯所明,教其書丹朱以斂其。其三百六十一格應先天河圖之數,合周天三百六十一度,黑白分陰陽以象兩儀,立四角以按四象。中腹為天,邊角為地,統之**,以應人事。棋勢上千變萬化,鬼神難測,趣味無窮。不但有明心開智之能,更有那移情易的教化之功,古今盛行,代有國手。所謂世事如棋,天下人多以勝負輸贏論短長,一着贏來千古業,一書爭得萬世名。真正的棋道,當化合於棋盤內外,以棋濟世,方是棋家大德為!”冷飛凌聽罷,點頭道:“萬物一理,道與術合,琴棋之藝,涵天地萬物之奧,育鬼神造化之機,雖少有達其極者,也為人生之雅業。一技之長,但行宇內!”冷飛凌又道:“琴棋之道,修為之大小,又因人而宜,若為閒時遣興之娛,學學尚可,以增些雅意。若非天具稟賦,可至極者,不可以之為業,免廢時務,因為琴棋之道,非它藝可比。且琴上又有六忌、七不彈、八絕之説,六忌者,一忌大寒,二忌大暑,三忌大風,四忌大雨,五忌驚雷,六忌疾雪。七不彈者,聞喪者不彈,旁有雜樂不彈,事冗不彈,不淨身不彈,衣冠不整不彈,不焚香不彈,不遇知音不彈。故習練琴藝尤難。”方國渙聞之笑道:“琴上如此考究,冷大哥可遵此六忌、七不彈否?”冷飛凌笑道:“琴為雅樂,人亂奏,故有六忌、七不彈之説,其為古法而已。冷某自琴撫曲於得意之處,不為其限,若循此訓,世上當無彈琴之,奏曲之時,琴本清心,琴家焉能耐此寂寞。”方國渙又道:“琴有八絕又怎講?”冷飛凌道:“八絕者,取之清奇幽雅,悲壯悠長。琴若撫到盡善盡美之處,嘯虎聞而不吼,哀猿聽而不啼,自可曲合天地,音應萬物。反之,除危去險,止亂避禍,也有奇功。”方國渙聞之嘆然。
方國渙這時望了望龍鳳琴,不由走到琴案旁,用手輕撥了一下琴絃,隨聽一種悦耳心的清音盪出,方國渙神意一暢,不由大奇。
冷飛凌一旁笑道:“方兄弟倒也與龍鳳琴有緣,在此琴上能彈出這種音調者,就是高手琴師也未必如此,看來方兄弟的棋境自能應琴的。”方國渙又用手摸了摸龍鳳琴的龍頭處,但斛手滑潤,龍顏動,不由自語道:“此龍額若嵌上一珠,更為好看些。”隨手從懷中取出一枚天星棋書,遞於冷飛凌道:“冷大哥且把這枚棋書鑲在龍鳳琴的龍額部如何?”冷飛凌聞之一怔,也自上前伸手接過,不提防小小的一枚棋書竟奇沉壓手,如無意中託了塊重鐵一般,險從冷飛凌指掌間滑墜。冷飛凌當時一驚,反應得極快,手掌一沉之際,五指一併,便將這枚天星棋書着力托住。再看時,方見這枚棋書不但奇沉壓手,而且質異常,圓潤剛亮,隱有光閃動,大異普通的白棋書,知為奇物,也知方國渙此舉乃是別有深意,顯對龍鳳琴至愛之極,情有獨鍾。
冷飛凌驚奇之餘,詫異道:“此棋書質地罕見,非石非鐵,當非人間所有,不知方兄弟哪裏得來這種奇物?一書千金不易,實為棋中至寶!”方國渙笑道:“冷大哥所言卻也不差,昔曾有人慾以一座價值千金的酒樓兑換小弟的一枚棋書。”冷飛凌聞之,一怔道:“方兄弟可換過了?”方國渙笑道:“此棋書是小弟的貼身之寶,焉能與人輕易換了。”冷飛凌聞之,點頭道:“如此最好,這般寶物,當有不凡的來歷,願聞其詳。”方國渙於是道:“這種棋書名為天星棋書,乃為天外星雨墜落而來,惟有百餘枚白棋,而無黑書相對成副。”冷飛凌聞之訝道:“果非世間之物,原從天外而來,不可思議!”方國渙接着道:“小弟也是偶然間才幸得此棋,一位棋道上的朋友,因見小弟棋上有些修為,故而相贈。此棋是其先人在野外無意中見星雨飛墜落地,從而獲得,是為天外隕石,擇其百餘枚大小如棋書者,名為天星棋書。小弟不才,在棋盤上悦動其後人之心,也就是那位棋道上的朋友,便承祖訓,贈於小弟。”冷飛凌聞之,驚歎道:“天降棋中至寶,而又寶隨其人,真乃是方兄弟的造化!”接着又惋惜道:“可惜不是一副整棋,並且僅百餘枚白書,更不夠一局之數。”兩天將會暴五萬餘字。還請訂閲。
本書。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__^*),都會成為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為作者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