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嚴陣以待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及至看完,左賢王已癱坐在地上,表情複雜的説道:“這次我要親自出馬。”
“就你現在這樣,還行嗎?”鐵面將軍輕蔑的説道。
“會有機會讓你知道的。”左賢王緩緩的説道。
鐵面將軍聳了聳肩,可有可無的説道:“無所謂,反正算也來我也是你的手下,史大人也沒説過你不能帶兵。”
“我得去準備一下,失陪了。”左賢王站起身來,向外走去。
“不送。”鐵面將軍淡然説道,拿起几案上的酒壺,自酌自飲起來。
左賢王走了幾步,停下來恨聲説道:“知道部落裏的百姓怎麼叫你的嗎?”
“殺人惡魔嘛。”鐵面將軍不以為然的説道。這三年來他每次來枴子湖,便會帶走數百匈奴騎兵。雖然勝利的消息不斷傳回,但每次帶走的匈奴騎兵,都沒有幾個能再度踏上枴子湖的土地。久而久之,只要他一來,整個部落就會知道,又有一批匈奴的勇士倒在了異國他鄉的土地上。再加上他那副面具就是一個匈奴傳説中的凶神,使得匈奴人把他當惡魔來看,人人畏懼。
左賢王當然知道鐵面將軍是在慢慢的侵蝕匈奴的基,三年來不論他如何發展,部落的士兵從來沒有超過八千之數。但隨着部落的壯大,已經沒有時間讓他親自帶着騎兵們遠襲涼州,這個由無數零散部族組成的匈奴部落,還遠遠不能讓他放心到可以一連數月的在外征戰。而且更讓他無奈的是,經過王庭一戰,匈奴戰鬥經驗豐富的戰士幾乎傷亡殆盡,更不用説帶兵的將領。在自己手下將領遠沒有成長到可以獨擋一面時,他也只能無奈的看着鐵面將軍肆意而為。
“副統領才能卓越,這幾年死在副統領手下的匈奴和大陳人不計其數,本王也極為佩服。只是當這面具下的真面目,被世人知曉時,恐怕副統領就…。”左賢王意味深長的説道。
“我真的好怕,不過有些人恐怕首先要考慮,在多嘴前自己的腦袋還有沒有生在自己的脖子上。”鐵面將軍殺氣騰騰的説道。
楊誠立在豐城堡十里外的長城之上,看着遠處一片荒涼的景,默然不語。
“誠哥在想什麼?”張識文站在一旁輕聲説道。楊誠從羅城撤走時,已將他提升為涼州行軍司馬,跟隨楊誠左右,共參軍機。雖然一下子升了好幾級,但他卻並不滿意。倒不是嫌官職的大小,而是希望楊誠把涼州行軍司馬改成州行軍司馬。不過楊誠卻覺得張識文畢竟是涼州官員,若不取得潘宗向的贊同,在情理上難以説過。
“我在想,這連綿萬里的雄偉城牆,到底有什麼作用呢?”楊誠慨的説道。
“為了抵禦北方匈奴和其他部族對我中原的侵犯啊。”張識文看着楊誠,奇怪的説道。
楊誠看了一眼張識文,淡淡的説道:“有用嗎?”張識文開始還奇怪楊誠為什麼問這樣的問題,聽到楊誠的反問,不由沉起來。這個問題看似簡單,但卻將他難住。若説沒用,那數百年來這歷朝歷代的帝王無不非常重視長城的修補和完善,沒用的東西,怎麼會讓這些君王樂此不彼呢?但要説有多大的作用,卻也不盡然,以現在大陳的國力,即使沒有這條長城,也可以將這些異族擊退;但歷朝國勢衰微之時,北方異族卻能毫無阻礙的進犯中原,這雄偉的城牆,再難發揮半點作用。這便是個矛盾,國力強盛時,這長城不用起作用,而國力衰弱時,這長城也起不了作用。
“有沒有用,還是看所用之人吧。”張識文略有遲疑的説道。
“在我眼中,這長城本毫無用處,徒勞民而已。”楊誠肯定的説道。
“願聞誠哥高論。”張識文饒有興趣的説道。
“中原人口百倍於北方異族。以一百敵人,竟會需要築牆自守,豈不可笑?偏偏中原與異族征戰數百年,竟然仍是持平之局,王庭雖已覆沒,但匈奴仍在犯我涼州之地。長城,又起到了什麼作用呢?”楊誠慨的説道。
“不錯,所謂眾志成城,若是軍民一心,匈奴本不足為患。只是這個道理雖然人人皆知,但做起來卻非常困難,若要永遠如此,更是不可能。”張識文點頭説道。在涼州三年,他觸頗深。涼州雄兵十五萬,而進犯的匈奴不過數千之數,但卻屢遭敗績,被屠戳的村鎮不計其數。雖然他中有無數應對匈奴的方法,但卻一直不能施展,及至遇到楊誠,這才有了一線曙光。
“不過這長城這次倒可以起點作用。”楊誠無奈的笑道。
“誠哥何以如此肯定這次匈奴一定會襲擊運糧隊?”張識文疑惑的問道。
“文弟怎麼了?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歷史上無數戰役,皆是因糧草而決勝負。”楊誠説道。
“但這批糧草以用來補給徵西軍之用,匈奴用不着冒這麼大的險,來幫助姑師吧。”張識文不解的説道。
楊誠搖了搖頭,説道:“以匈奴的實力,即使涼州毫不設防,他也不會有攻佔之念。現在他們如此襲擾,不過是想禍亂大陳而已。姑師卻不同,只要徵西軍一敗,恐怕就會長驅直入,到時戰火便會遍及涼州,甚至威脅長安。這豈不正落入匈奴的下懷?”當然還有一層楊誠並沒説出,那便是其中牽扯到的世家間的爭鬥。
“武威至玉門近千里之遙,恐怕防不勝防啊。”張識文憂慮的説道。
“不然。”楊誠搖頭説道:“涼州雖然地勢狹長,但只有武威至張掖這段,最為靠近匈奴,若是快馬疾馳,可一來回。一過張掖,匈奴便需要冒險深入了,而且形蹤將再不能藏,是以匈奴要麼不出手,要手出便定會選擇永昌堡至山丹一線,而這一線又以豐城堡這一帶地勢最為開闊,最宜匈奴騎兵奔襲。所以就算匈奴知道我們在此設伏,也會冒險出擊。”
“如此一來,從永昌至豐城堡這段長城,便可以發揮極大作用了。”張識文思慮道。
“文弟果然聰明,雖然我們並不能長城為守,但匈奴騎兵不可能越過長城而進襲。反而需要繞過長城,奔襲糧隊。”楊誠笑着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