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拜訪崔紹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ps:更新計劃:以後正常每兩更六千字,偶爾三更四更爆發,一連四五個月工作碼字,身體實在吃不消了,作者君必須得加強鍛鍊了,否則恐怕就要英年早逝了…
李愔為了這篇文章算是費勁了腦汁,王崢記錄着的時候也不慨李愔也並非傳聞中的草包,這篇文章洋洋灑灑一千餘字,辭藻華麗,思想明確,一眼就讓人明白其中的含義。
“殿下,我全部記下來了!”王崢説道。
李愔這些年也是勤於讀書,對自己這篇文章也算是很滿意,但是他不不是唐朝的土著人士,對一些東西還是比不上這些唐朝的士子的,他道:“你就幫我再潤一下吧。”
“這個…既然殿下説了,那我就獻醜了。”王崢説道。
李愔點了點頭,“嗯,那這件事就給你了。”
“殿下客氣了,這本來就是我應該做的。”王崢道。
文章事情妥當了,李愔離開了報社,年前還有一些事情需要他做,這第一件事自然是去一趟崔家了,自從和崔紹合作以來,崔家發生的情況李愔都是掌握在手裏的,包括太原王家的事情他都是一清二楚,而隨着他幫助李世民除去了草原的威脅這兩個家族對待李愔的態度也是發生了不同的變化。
“崔紹參見蜀王殿下!”得知李愔來拜訪,崔紹匆匆傳了官府出門接李愔來了。
李愔把崔紹扶了起來道:“崔侍中免禮,我們怎麼説也是親家,這些在外人面前行的禮就不必私下裏也照來了。”崔紹聞言,心下越加喜悦,這李愔對崔家的態度是越來越好了,他真是有些受寵若驚,心想,崔鶯鶯這丫頭總算是給他們爭了口氣。懷上了李愔的孩子,這才讓李愔對他們的更加親善,只是他希望崔鶯鶯還能生下一個男孩,這樣他們就徹底放心了,而崔鶯鶯的王妃之位也能夠安穩了。
“謝謝殿下!”崔紹引着李愔到了屋裏坐下,又讓人上了茶。
李愔抿了口茶水,又打量了一下客堂,見屋裏的裝扮十分簡樸,他早就聞言崔紹情淡薄,不貪財利。這看來是傳言不虛,對這個老丈人的好又加了一層,他道:“王妃現在身孕在身,很是想念二老,我就想着這回接二老去益州和王妃聚聚,也讓她的心情好一些,而且,這趟我是開着汽車來的,也是崔侍中昨天看到的那種東西。只需要兩天時間就可以抵達,十分的快捷方便,不知道崔侍中意下如何?”崔紹暗自高興,這益州他自然是想去的。只是路途遙遠,一來一回就得一個月有餘,十分的不便,現在有了李愔口中的汽車。這個就不是問題了,而且,既然李愔有這個想法。肯定會和李世民説的,這樣李世民説不得要給他一些子的假期了,“單憑蜀王做主了。”崔紹笑道。
李愔微笑道:“既然這樣那就説定了,二老這幾天就開始收拾一下吧,因為我並不打算在長安待很長時間。”
“這麼快。”崔紹有些意外。
李愔道:“我本來也打算在長安多待些子,但是我總覺這長安的氛圍有些不一樣,而且魏王遇刺的時期還未查清,我也不可不防。”李愔説出了自己的擔心。
崔紹聞言眉頭鎖了起來,“殿下説的是,魏王遇刺之事的確蹊蹺,事後據説太子發誓言明並非他所為,但是當時的情況不是他又是誰?”
“這也是我擔心的,我和三哥都可以確定沒有這樣做,那麼就剩下一個人的嫌隙最大了。”自從發生了這件事以後,李愔一直在思考着所有的可能。
“殿下的意思是李佑。”把所有人排出了了,只剩下一個人付出了水面。
李愔沉道:“這也是隻是我的猜測,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當時的情形若非母后及時阻止,李泰和李承乾難免會兵戈相向,而一旦父皇從懷遠城中回來,他們二人就徹底失去了爭奪皇位的資格,那麼一直不被看好的李佑也就有了爭奪皇位的資格。”崔紹輕輕地點了點頭,道“我聽説齊王在齊州召集了不少好勇鬥狠之徒,整在齊州和他們廝混玩鬧,對皇上派去的先生權萬紀屢次不敬,並且還揚言要殺他,我和權萬紀私甚好,上次在長安喝酒的時候,他喝多了後還説齊王有謀反之意,我只當他是醉後胡言,但若刺殺魏王這件事若真是齊王所為,那麼這件事就嚴重了。”李愔無奈地搖了搖頭,“這個倒是並非我擔心的,李佑掀不起什麼風,只是他刺殺魏王的事情,恐怕會讓其他人效仿,學來對付其他皇子。”崔紹的神凝重,他想起了什麼道:“殿下的意思是太子可能會對你不利?”
“沒錯,如今的形勢就是傻瓜都看的出來,何況是他李承乾,我擔心他會狗急跳牆學習當年的玄武門之變,對我下手,所以不願在這裏多待。”李愔説出了心中的擔憂,見崔紹臉有些發白,李愔又安道:“崔侍中也不必過於擔心,這只是我的猜測而已,而且,我也是做了萬全的準備。”
“殿下,防人之心不可無,既然這樣,殿下還是儘早離開長安就是。”崔紹道。
李愔起身離開椅子,道:“其實本王這趟來不僅是為了讓二老去益州這件事,還有一件事就是希望崔家可以盡以前的樣子,再和太原的王家聯合在長安形成偏向於我們益州的勢力,崔侍中現在也應該明白我如何和太子,魏王不可能再和平相處了,那麼他們登上皇位也不是我想看到的。”李愔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他現在是要明着手皇位之爭了,事到如今,他似乎也沒有別的選擇了,而且以李愔今的勢力,這個選擇也是十分容易的,“殿下,我們崔家一向是支撐殿下,請殿下放心,我會盡快整合崔家,為殿下效力。”
“那就多謝崔侍中了。”李愔道,其實李愔這樣做也是不想和李世民直接起衝突,萬一後李世民真的選了李承乾,突然發現大臣們都不同意,那麼也不由他不重新考慮了,到了那個時候,李愔就可以通過這些大臣左右太子的人選。
又和崔紹閒聊了一會兒,李愔離開了崔府,有了這個第一望族的支持,他在長安也算是進了一隻腳。
傍晚時分,王崢把印出來的報紙拿去了太極宮,按照正常的程序給李世民審閲,現在隨着報紙越來越普及,李世民也漸漸明白李愔口中的輿論的重要,因此對報紙的審核也越加嚴格,對一些不適合的內柔都要裁減掉,當然,如今的李世民也學會了利用報紙對付官員,比如適時讓報紙報道一些對官員捕風捉影的問題,以警告某些官員。
接着報紙,李世民仔細地看着每一個報道的內容,當看到李愔刊登在報紙上的文章時突然一愣,讀完之後,他的嘴角揚起一抹笑意,對王崢道:“這期的報紙朕覺得非常不錯,加緊刊印出來發行吧。”
“是,陛下!”王崢鬆了口氣,以前李世民可是從來沒有這麼鄭重地表揚過他的,他心中又多麼高興就不難猜出來了。
在王崢拿着報紙離開後,李世民高興地站了起來,心中頓時輕鬆了很多,彷彿卸了重擔,楊妃猜測的一點都沒有錯,李世民內心中深處對李愔還是有些顧忌的,畢竟益州軍隊的恐怖力量他是真切的見過的,至今他還經常想起突厥人被炸飛的場面。
第二天,盛唐商報開始把新印出的報紙迅速傳遞給了大臣,接着就是對民間的發行,而這份報紙的發行又是私下引起不少非議,騷動的長安官場因為這份報紙也是安靜了不少。(未完待續。。)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