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聰明還是笨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二天胤進宮議了會事,就過來看蘇荔。蘇荔便把頭一天的的事跟胤説了一遍。怎麼説胤比自己的鬥爭的經驗豐富,問他總沒錯吧。
胤正在喝冰鎮的酸梅湯,沒聽完便一口水噴了出來,心肝兒坐在胤的膝上,忙低頭伏在胤懷裏以躲開荼毒;蘇荔跳開了,看來這些年的馬沒白騎,身手非常利索;最倒黴的算是寶寶了,酸梅湯是他端給胤地,正好在胤的面前,總算這些年的武沒白練,沒被噴得一臉,但還是沾了點“便宜”!
“你出的主意?”
“只是閒聊説到的,李諳達説人家可能來不了,説都是有身份的人。荔兒想想,就隨口説了,這些人有身份了,那麼一定好面子啊。如果真的給個天下第一的招牌,還是皇帝親提一定很多人往這兒跑,連皇上的盤纏都省了。荔兒是不是有點多事?”蘇荔想想輕輕地問道。
胤無語的看着這個看着聰明的笨娘們,早上他進宮,正好碰上張、馬二位,老張同志對他笑得很温和;馬齊看到胤打個千兒“王爺,側福晉的菜做得真好,人人都説她做得好,奴才還不信的,昨兒吃了,真是好。”胤聽着直犯愣。但還是拱拱手,算是還禮,正好李德全來宣了,解救了他。走在路上還犯嘀咕,馬齊平時雖跟自己關係不錯,但還沒親熱到可以到這個地步吧?到了康熙的書房。張庭玉從袖子裏拿出了個摺子,遞給康熙。
“臣昨兒連夜調來工部的記錄,原來自古以來,有鐵礦砂的地方便會出名匠,只是…致明後,我朝亦無名師。”
“一個也沒有?”康熙愣住了,原以為蘇荔的主意很不錯,任誰也不能説自己想借鑑人家地技術了。沒想到張庭玉此時竟來説沒有。
“歷史上倒是名匠倍出,只是卻傳承無續。幾朝磨礪之下,所剩無幾。”張庭玉原也沒想到,一查之下。倒真是一身地冷汗。他是文人,書香傳家,書是念了不少,只是沒有關注這與科考無關的條目,昨晚找不到大師,一着急,把幕僚全起,去查書,把從古至今與之相關地都摘了下來。寫成摺子,今兒一早遞給了康熙。康熙看了,也覺得背後冷溲溲的。等摺子到胤手上,也嚇了一跳,那自己現在軍隊裏配備的大刀算什麼?如此一來,找大師就更加刻不容緩了。可是現在咱們這兒一個也沒有,怎麼辦?
“皇上真是聖明啊,依奴才的,先去朝鮮幾個來。奴才就不信,咱們這兒這麼多人,難不成還不如朝鮮人?”馬齊才不管那些呢,馬上言道。
胤當然知道,可是不是沒面子嗎?想想,再看看摺子,已經明白了康熙原想着捧個大師出來,再把這位大師和天下第一的封號當魚餌,把天下的鑄劍師傅都釣到大清來。倒是好主意。奈何無餌啊!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兒臣想不如先下旨各地,選送鑄劍師傅來京。沒名師先選一個出來,捧也捧成大師。”胤想了想,繼續説下去“再就是,兒子雖不懂鑄劍,但總是一法通萬法通地,這麼些工匠湊在一塊,總能有所得吧!”
“四爺這話是老誠謀國之言,只是可能就趕不上今年的發兵了。”張庭玉躬身説道。
“本就不是可一蹴而就的事,老四的法子不錯,先把這些人聚在一起,敲敲打打的,總能敲出點東西吧。”康熙點點頭“張庭玉擬旨。”張庭玉忙到邊上的小書桌上,寫下旨意,康熙看了一眼,蓋上自己的大印。這事就定了下來,胤看沒事了,等康熙沒事了,便過來看老婆孩子。路上還在想,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萬一真的和倭人與朝鮮人打起來,還真是會死人的。只是沒想到這主意是蘇荔這笨傢伙地提的。
“一個所謂的大師都沒?”聽完胤地轉述,連蘇荔都合不上嘴了“那咱們平時用的誰做的?”
“都是一般的鐵匠打的,然後一些珠寶師傅找人磨磨,配上咬口、劍柄、劍鞘什麼的,就是把好劍了。”蘇荔聽着快暈了,越聽越像後世的工藝美術品,給老頭、老太在公園鍛鍊的那種。唉!
“對了,娘娘説讓我回去,説荔兒昨多嘴了。”
“那回去吧,至於説多嘴倒是娘娘太小心了,你的主意也沒用上,老爺子心眼也沒那麼小,説不定還會有賞,怎麼説沒你想要銀刀地話,也想不到騙他去鐵匠,不然也不知道咱們差這麼遠,倒是真有些大意了。”
“説得對,不是你的無心之矢,朕也沒想到我朝工匠潰乏成這樣了,朕自是要賞的。”康熙老爺子又來了,背後還跟着笑盈盈的李德全。
“奴婢惶恐!”蘇荔嚇到了,馬上跪下。
德妃被人扶出來,也給康熙行了一禮,坐在炕邊上“這是怎麼啦?”
“朕説要賞她,看把她嚇得。”
“賞什麼,不過小孩子亂説,也就是陛下聖明,去偽存真,是陛下睿智,小孩子懂什麼?”德妃雲淡風清的笑笑,示意蘇荔起來。
“倒是腦子靈得很,老四跟她説了工匠的事沒?”
“説了,正在敲打她,以後不懂再不可亂説了,看把人忙的,又沒用。”胤笑着回答父親,康熙笑着搖頭。
“也不是完全沒用,荔兒,你再想想,老四的那個主意,把天下的鐵匠都到京城來了,怎麼辦?”
“一堆?全國地?”蘇荔就覺得腦子一嗡了,就怕人多“得準備食常,還要蓋茅房,不然京城得亂成什麼樣啊!”胤輕輕的咳了一下,康熙和德妃卟的笑了出來,蘇荔似乎什麼時候都最先想到吃喝拉撒的事。
“嗯,朕讓人一定管好了。”康熙笑逐顏開,更像是哄孩子。
“真的,陛下,別小看這些事兒。您想大家湊在一塊兒,京裏一下子就得多出一堆人,怎麼住?萬一這些人拖家帶口的來呢?再就是來的都是鐵匠,他們又不是武林人氏,擺個擂台就能開比,比個十天半月的就能走人的。所以想想,這是很麻煩地一件事兒。康熙和胤想想,也是啊,鐵匠地比試是要場地的,不是哪哪地都能比,總不能跟考狀元一樣吧?
“皇阿瑪,不如別讓他們進城了,在城外劃出一塊地方來,起些作坊,這樣他們來了,可以比賽,再有就是,蓋些房屋,集中起來,也好管理,省得跑進城來鬧事也不好。”胤馬上想到,忙説到,蘇荔點頭,拿筆準備寫,但看看邊上的寶寶,把筆直接給他“把皇瑪法和阿瑪的話記下來。”自己抱起蕙芷送出去,讓人看着,省着她給寶寶搗亂。再回屋,寶寶已經在小桌上寫了一張紙了,有些字不會寫,他就空着,還有就是同意字來替,字雖不怎麼好,倒已經有體了,再修煉就成了,蘇荔眼中滿是得意,特意給德妃看,德妃看看字,也是滿眼有慈愛,遞給康熙。
康熙剛剛倒是聽到蘇荔讓寶寶記錄了,也故意想試試寶寶,於是沒理,專心的和胤議事,這麼會功夫,看看寶寶記下的,大體都記下了,而且很重要的一點是,寶寶一句話裏只記重要的幾個字,憑着這幾個字大約都能知道全句的意思。
“你教的?”康熙遞給胤,胤看看搖搖頭。
“陛下,這是荔兒的兒子,當然是荔兒教的才對啊!”蘇荔那個無語啊,很得意的晃着腦袋。
“怎麼教的?”
“奴婢腦子不好,只相信爛筆頭兒,於是平時就讓寶寶給奴婢用筆記下來,奴婢也好用。效果很好對不對?”胤再咳嗽,唉!輕輕同情的摸摸寶寶光光的前額,滿是同情啊,怎麼有這麼不靠譜的額娘啊?
康熙也笑了,唉!這丫頭倒是聰明還是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