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誰説話不算數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當"人而無信,不知其可"這句話傳承了數千年之後,在我們這泱泱大國到底有多少人做到了言而有信呢?誠信該是什麼人的事?成人?小孩?
椐2005年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在全國的調查中意外的發現了有高達43。6%的中學生認為自己的父母"説話不算數”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為什麼會對自己的孩子説話不算數呢?甚至於認為這是無關緊要的?相信他們都明白“言而無信,不知其可”的道理,也相信他們不會用這樣的態度去對待身邊的成年人!
我只是個帶着四、五十個小學生的班主任,沒工夫去深究成年人之間的誠信問題,然而我這幾十個學生的誠信問題就已經讓我吃不消了。可知道"老師,那個老師也和我爸爸媽媽一樣説話不算數。”這句話時常在我耳邊縈繞。
眾所周知,小孩,往往最信賴、崇拜自己的父母和老師,認為他們都是對的,會模仿他們的言行舉止,從而漸漸形成自己的個、奠定自己的品。父母、教師往往會用表揚帶“哄”的話去勵孩子,但“哄”不外乎只是一種手段,而這中手段卻產生了兩個不可相提並論的詞——“哄逗”、“哄騙”
“哄逗”只是用言行或行動引人高興,而“哄騙”則是用假話或手段欺騙人的不道德行為。
“乖,不哭,不哭,等你把你藥吃了,我就給你買新衣服。”一句哄話只是為了讓小孩把藥吃了,在大人眼裏也許無關緊要,但説者無心,聽者有意。小孩則認為只要吃了藥,就有新衣服,藥再苦吃了也值。可事後,眾多父母卻把“承諾”拋於腦後了,這對小孩來説意味着什麼?這就是一次用實際行動教育了孩子不必講信用,若長期的潛移默化,孩子將再也不是一塊可以成材的玉石,縱然你後再怎麼去雕細琢也是徒勞,因為他們早已腐朽變質了。
“教師”讓人立馬想到的字眼不是“奉獻”而是“為人師表、以身作則”吧,他們往往會用獎賞的手段去管理和教育學生。某些教師允諾了給優秀的學生獎品,卻因為工作繁忙未能及時去兑現,致使後漸漸淡忘了,失信與人。獎品雖然不是怎樣的貴重,但那卻足以讓學生獲得一種讓自己充滿自尊、自信的鼓勵。
人以信立,想當年商鞅若非立木為信,又怎能折服國人,推行新法,富國強民?一言既出,駟馬難追,成年人一旦對小孩作出了承諾,就應該努力地去實現自己的承諾,要知道小孩也是人,是需要成年人去引導、去開發的和成年人平等的人!別再讓孩子們回你一句“爸爸媽媽,你們什麼時候才能買回允諾給我的新衣服啊?”
“老師,您為什麼總是説話不算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