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一百七十九章斗膽直陳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因大明太祖高皇帝是九月十八的誕辰,且今年又剛好是整整三百年。

朱由校因此便下旨要親自去祭祀孝陵,想着藉此機會向天下士民宣揚大明朱氏王朝的正統

隨着皇權被文官逐漸架空,以及多年來的階級矛盾積累導致朱家王朝的民心基礎已經開始動搖。

也正因為此,使得不少投機取巧或只注重個人功名的漢人開始背離自己的統治,甚至還投靠韃子。

朱由校要做的就是通過這次祭祀孝陵來告誡天下士子,他們真正該效忠的君王只能是大明的皇帝,也就是朱由校,因為只有朱由校才是華夏最正統的君王。

誰若是背叛朱由校就是背叛就是背叛整個華夏正統,是不忠不義之徒。

既然要祭祀孝陵,那就算得上是南巡,朱由校並不是想簡單的去一次南0京。

朱由校發現隨着大明曆代君王被裹足在京城的子一久,現在的南方的士民幾乎已經忘記了他這個君王的存在。

這些士民似乎已經不知道是誰守在燕山之下,無數次以天子之身守着國門,從而抵擋住胡騎,使得他們有了現在紙醉金的生活。

不能讓南方的人忘記了是誰打下的這太平江山,是誰庇佑了他們數百載。

因而,他要以一個君王的姿態去一次江南,去這個反動勢力最強大卻又是大明生產力最發達,社會經濟形態最具有活力的地域。

朱由校在此之前就已讓工部尚書霍維華疏通漕運和整改天下馳道,如今建立皇家工程院後,在進行京城改造後的第一個項目就是對南方水陸要道進行全面擴寬,這既是為了方便南北經濟通和為後迅捷地軍事調度打下基礎也是為朱由校後南巡鋪好路子。

且朱由校嚴令,不準地方各省州府以自己南巡祭祀為由進行攤派,一切行程安排由禮部負責,而道路整改和行宮建設則由皇家工程公司全部負責,銀子則也由朝廷出。

因朱由校啓程去江南的時間在即,所以在朱由校從軍事學堂回來後沒多久,負責此次行程的東閣大學士兼禮部右侍郎李明睿和負責此次道路通管制的工部尚書霍維華就遞牌子求見,向朱由校稟報此次南巡安排。

聽了兩人的安排後,朱由校倒也沒覺得有什麼大的問題,李明睿之前在底層蟄伏多年,心早已磨得沉穩內斂,如今即便已入閣,一國執宰,也沒有表現出絲毫的得意之,做事依舊是親力親為,考慮周全且細緻入微。

而霍維華也算是老成持重的三朝元老,且做事並不呆板僵化,如今管着幾乎等同於國庫半年收入的工程款倒也沒出現虧空之象,也奇蹟般地只用了不到兩月的時間完成了御道整改和行宮建設的任務。

不過,朱由校還是提出了一些補充的建議,並道:“此去江南,不單單只是祭祀孝陵,為教化地方,除了孝陵,前朝的忠臣良將尤其是抗擊外侮有功的英雄,朕也會去他們墓前觀瞻一番,如西湖邊的嶽武穆公和於少保的墓,還有戚少保與俞武襄等,工部和皇家工程公司得對這些忠臣良將的祠堂和陵墓好好整修,找專人守護打掃。”霍維華應了一聲,道:“陛下聖明,以敬重忠臣來教化士民實乃善政之舉,如今世風下,人心不古,微臣想着是不是乾脆就在西湖這等既埋有忠臣硬骨又葬有臣賤骨的風景優美之地,再建一忠臣祠,集合古往今來之英雄,特別是一些下落不明,被人忘記之英雄,以供天下百姓敬仰。”

“准奏!不要怕花錢,這些事比給朕多修幾座宮殿前”朱由校這麼一説,霍維華不由得地有些動,朝朱由校深深地鞠了一躬,在他看來,一個君王能有這覺悟,自然是江山社稷之福。

這邊,朱由校也向李明睿囑託道:“你們禮部也得趁此鼓勵天下士民用詩詞、話本、戲曲等方式多多的去謳歌這些忠烈之士,報刊也得多宣傳這些人物的正面故事,另外,對於那些詆譭前朝忠臣如王安石王等的,你們禮部也要嚴加懲處,嚴重者可直接報給刑部或東廠。”

“微臣領旨,且微臣已着禮部會同翰林院準備在這段時間內對歷朝歷代忠臣良將進行一次家譜修訂和其英勇故事整理,凡是失落無考者,則着人訪查務必使得檔案齊備,以供天下士民領略他們昔的風采。”李明睿説後,朱由校連忙點了點頭:“很好,翰林院的老學究們也該做些正事,不能只去對那些四書五經追問底,哪怕他們讀的再深,也成不了孔老夫子,倒不如去多學學先賢們踐行的故事。”通過對忠臣良將的宣傳和敬重來強化忠君思想,是朱由校此次南巡的重要目的,特別是在他即將實行改革之際,通過思想去束縛士民無疑是一個很好的措施,當然,朱由校也不能指望靠着這個去讓那些既得利益者心甘情願的把蛋糕分出來。

隨着皇家工業公司和皇家銀行的發展,朱由校現在已經開始逐步控制着特別是整個北方的商業經濟,財政基本上擺了靠着可憐兮兮的農業賦税來維持軍事和民政開支的窘境,同時隨着衞軍在各地的募兵擴充,以及軍事學堂的培訓開始進行,朱由校也不用擔心自己沒有軍隊做保障。

對於改革,朱由校在此之前就已經秘密召見了保皇黨的重臣,商量了如何改革,即如何朝這天下士紳們動手,如何讓強制或威這些特權階級放棄自己的特權地位,並同樣為大明王朝做出自己的貢獻。

最終朱由校和一干同他同樣更看重國家利益的保皇黨大臣們一致決定先選三個地方進行試點改革,實施者就選擇同樣是保皇黨且同樣有志於行大刀闊斧之策且敢向頑固勢力動手的循吏。

在經過一番商討後,朱由校和一干保皇黨的重臣決定暫時在秦地實施攤丁入畝政策,秦地商業經濟不發達,無論是普通百姓還是士紳都以土地為生,但土地幾乎都被士紳或富農佔有,而承擔着賦税繳納任務的百姓則佔據着少量的土地。

正因為這樣,造成百姓一直無地可種,而朝廷也一直無賦税可收,孫承宗也在摺子裏説過,庶民中,有田者十不存一,無田者卻佔據十九的數,而且很多時候已經沒辦法找到田地主人,按户收税已然不現實。

而通過按田畝徵税的方式來代替按丁徵税的方式則可以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並可以使得大量無地農民免掉徭役賦税的負擔,能更自由的將勞動力發揮在其他行業,逐漸由農民向工人轉換。

當然,朱由校沒有打算在按田畝徵税時就加派賦税,依舊對秦地實行低額度的徵税模式,這樣可以減輕對富農的剝削,不使得他們也放棄土地去給地主家當佃農或者進城做工,那樣整個秦地的農業經濟只怕就全被士紳階級控制了。

在沒有廢除所有士紳階層的特權之前,朱由校還不能指望在秦地能增加多少收益,凡是循序漸進,此次攤丁入畝先解放大量秦地無地百姓也算是第一步了。

除此之外,朱由校還打算在山0東實行官紳一體納糧,之所以選擇在山0東,是因為現在朱由校控制力比較強的北方諸省中,山0東的士紳集團最為強大,且很多都是多年來深蒂固的大鄉紳,同時也是最難對付的幾個大鄉紳,如孔衍聖公府,因為幾乎每個朝代都對他們恩寵有加,包括後世的清王朝。

山0東的孔家算是天下士紳的代表,在朱由校看來,只要在山0東得孔家等大鄉紳承認官紳一體納糧,以後推廣到其他省份時,遇到的阻力才會小。

再則就是徵收商業税,朱由校沒打算在火耗歸公上去動天下官員們的錢袋子,因為那樣不但得罪了天下士紳還會得罪所有官員。

畢竟這是官員們的錢袋子,自己若是動了,就等於破壞了整個官場的潛規則,當然更關鍵的是,即便同後世清朝那位較有見識的酋長雍正一樣用養廉銀來代替火耗紅利,也沒有阻止住官員們對民眾的索取,反而使得民眾在受到朝廷的加派即火耗未免只是歸功的同時還要收到官員們各種藉口的加派。

而徵收商税,自然是針對南方越來越發達的商業經濟動手,在商業規模已經大於農業規模的晚明,不徵收商税簡直就是對這些江南財閥們的縱容,不能讓他們享受着國家紅利的同時,卻半點血都不出。

朱由校打算在鳳陽巡撫管轄的長江以北的南直隸地區先試點徵收商税,這裏是南北通衢,經濟繁榮,且又是大明王朝龍興之地,對自己大明王朝的忠誠度自然要高一些,實行起來阻力相對較小。

不過,朱由校沒打算直接點明要在鳳陽試點徵收商税,他先是下旨以在此太祖高皇帝即朱元璋誕辰三百週年之際,且鳳陽又為龍興之地,便着減掉鳳陽百姓賦税之一半,且直接除掉徭役,並明旨要求鳳陽地主所徵收鳳陽佃農之租十年內不得加徵,其租子標準當由當地州府劃定。

朱由校此舉自然是為了在鳳陽地區徵收商税之前通過在對普通農民的恩惠來拉攏底層百姓,以進一步孤立商人地主和士紳。

且在此之前,朱由校已經與孫承宗、登萊巡撫袁可立、鳳陽巡撫馬士英通了風,三人歷任地方已久,自然也知道地方的弊端,對於朱由校的一系列計劃也表示贊成,如今也只等着親自來朱由校面前面議具體試點改革細則。

一想到自己即將要南巡,朱由校便不由得問向了同在西暖閣內伺候的司禮監掌印王承恩:“三邊總制兼陝0西巡撫孫承宗、登萊巡撫袁可立、鳳陽巡撫馬士英出發沒有?”

“回稟陛下,司禮監剛剛收到他們的摺子,三人約莫此時也才出發沒幾”王承恩回了一句,而朱由校聽後便道:“讓他們不必來京城,直接先去濟0南等朕,另外,立即傳旨給盧象升,騎兵第一營立即結束休整期,升朱由檢為指揮僉事,帶領騎兵營隨扈,步兵三個營頁遊各自留京的指揮僉事帶領隨扈。”王承恩和李明睿以及霍維華三人皆是一驚,他們沒想到陛下會帶如此多的鋭出城,連帶信王朱由檢也得跟隨,但自古皇帝出巡在外,京城必須留一監國,而現在三人皆是緘默不語,不敢詢問朱由校為何不留信王留京監國,當然他們內心裏也不願意信王監國。

作為保皇黨的大臣都知道自己和陛下都是一條繩上的螞蚱,也都擔心着陛下若是無子,後是信王朱由檢登基的話,他們必定落不了好下場,這也是他們很想讓陛下殺掉信王的原因之一,但同時又不敢真正的諫言陛下殺掉信王,因為陛下一直無子,後若真是信王登基,那麼誰做了這個諫言殺信王的出頭鳥,那麼誰以後就死得最慘。

不過,有時候有些事必須得問,畢竟京城不能一無主,三人互相看了看,都決定咬牙站出來詢問朱由校讓誰監國,但他們見另兩人也站了出來便又默契地又都退了回來。

朱由校見此不由得笑罵道:“一羣明哲保身的老狐狸,不用你們説,朕也猜到你們的心思,但朕也把話説明白,無論如何,信王不能監國,而且必須跟着朕,不能讓他留在京城!”

“陛下所言甚是,但不知該讓誰監國?”霍維華仗着自己是三朝老臣還是站了出來,詢問了朱由校一句。

“李明睿,你是內閣大學士,你來擬旨,着謹身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錢謙益加太子太保銜、武英殿大學士兼兵部左侍郎加少傅盧象升、御馬監掌印兼司禮監秉筆劉若愚三人留京,小事可先裁斷後上報,大事可先請示!”朱由校這麼一説,三人都應了一聲,但同時卻又都嘆了口氣。

李明睿甚至直接跪了下來:“陛下,微臣斗膽直陳,陛下雖與皇后娘娘伉儷情深,但也請為江山社稷着想,請陛下下旨選民間才德俱優者以充後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