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498章喧賓奪主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前來參加蘭亭之會的人都是來自會稽和建康兩地的名,説起作詩誰也不會怯場。

王羲之是這次蘭亭之會的發起人,又是他提出的賦詩行酒令,人們於是起鬨請王羲之先來。

王羲之哈哈一笑:“那逸少就拋磚引玉,獻醜了。”王羲之走到案牘前,伸手抓起狼毫,沉思片刻,一邊詠唱着,一邊落筆在蠶繭紙上寫下一首四言詩:“代謝鱗次,忽然以周。欣此暮,和氣載柔。詠彼舞雩,異世同。迺攜齊契,散懷一丘。”一詩落成,人們轟然叫好。

謝安在一旁呵呵笑着説道:“如此盛會,逸少單作一首四言詩,又只是聊聊數句,未免有些應付的嫌疑。”人們跟王羲之都是稔的,聞言之下也跟着起鬨,要王羲之再來一首。

王羲之一笑,來回踱了幾步,自然已經有人伸手撤下那首四言詩。

王羲之站住腳步,衝着謝安説道:“安石兄,可願為我研墨?”謝安笑道:“求之不得。”謝安挽起大袖,細細的研出了一硯好墨。

王羲之哈哈一笑,説道:“不夠不夠。”你不是説我作的四言詩寥寥數句是在應付麼,我就作一首長篇大作,不過卻要累你親手為我研墨了。

王羲之意氣風發,手執狼毫揮毫潑墨,在蠶繭紙上落筆寫下:“悠悠大象運,輪轉無停際。陶化非吾因,去來非吾制…”王羲之一邊書寫,口中一邊詠着,越寫興致越高,轉眼間已經寫滿了三張蠶繭紙,謝安研好的那一硯墨已經見底,王羲之依舊沒有收住筆勢的意思。

謝安呵呵笑着趕緊另研了一硯墨,他跟王羲之私甚篤,知王羲之的脾氣,他知道王羲之必定是因為剛才唐豆那一首《陋室銘》而被起了好勝之心,想要做出一首同樣能夠傳世的佳作來。

已經換過第四張蠶繭紙,王羲之終於誦着寫下了最後一句:“…誰能無此慨,散之在推理。言立同不朽,河清非所俟。”王羲之擲筆於案,呼出了一口大氣,臉上卻並無多少的興奮。

人們轟然叫好,王羲之這首五言長詩共二十六句二百六十字,其中不乏可圈可點之處,不過也只能説這首詩作的中規中矩。

不過王羲之的名聲卻並非是因為他的文采,而是因為他的書法,他這首詩剛剛作罷,就已經有人想要開口向他討要了。

王羲之有些意興闌珊,今天作出的這兩首詩算得上是他平生的佳作了,可是這兩首詩跟唐豆的那首《陋室銘》比較起來,意境上相差甚遠。

唐豆那首《陋室銘》可以傳世,而他這兩首詩卻只能傳時。

傳世、傳時,相去甚遠…

唐豆也跟着人們一起叫好,兩個巴掌都拍紅了。

親眼得見王羲之揮毫潑墨,這眼福世間幾人能有?

而唐豆最大的收穫是從王羲之書寫這兩首詩的落筆手法上獲得了不少的靈,現在他就已經手癢難耐,想要動筆試一下剛才觀看王羲之書法所獲得的那些心得。

王羲之似乎知道唐豆的心意一般,望向唐豆笑道:“子豆,你是否再作一首佳作,讓我等一起傳唱?”唐豆此刻真想抱住王羲之,在他臉上狠狠的啃上一口。

兄弟,你可真是太善解人意了,我剛才悟到的那點心得正需要馬上提筆書寫一番,只有這樣才能牢牢抓住這一閃即逝的靈,將這靈鞏固到自己的書法之中,以免錯過此時,再也尋找不到了。

唐豆哈哈一笑衝着王羲之抱拳説道:“逸少兄既然有命,子豆焉敢不從,那我就獻醜了。”不會又是一首傳世之作吧?

人們望向唐豆時,目光中已經多出了幾分期待。

王羲之心中微微有些吃味,卻替代了謝安的位置,挽起大袖,再次親手為唐豆研墨。

今天的蘭亭之會是王羲之發起的,而唐豆卻突然從天而降,搶去了王羲之的風頭。

而唐豆此刻竟然沒有一點喧賓奪主的自悟,他伸手抓起王羲之剛剛擲下的狼毫,舉到眼前除去峯,微一沉,飽蘸濃墨,落筆在紙上書寫起唐伯虎那首膾炙人口的《桃花詩》。

跟隨着唐豆的筆勢,圍觀的謝安、孫綽、孫統、支遁等人輕聲詠唱了起來:“桃花塢裏桃花庵,桃花庵裏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半醒半醉,花落花開年復年。但願老死花酒間,不願鞠躬車馬前…”如此朗朗上口快意縱情的詩句,已經令這些名們喜不自勝,更有很多人引起了心中的共鳴。

一生鞍馬勞頓,出入前呼後擁,終錦衣玉食,卻不如唐豆筆下的桃花仙人活得那般快意灑

如果不是唐豆依舊在奮筆疾書之中,謝安恐怕就已經率先拍案叫絕了。

謝安出身於氏族大家謝家,十六歲即已入仕,今年雖然只有三十四歲,卻已經看破了官場中的沉沉浮浮,如今辭官不做,整裏與王羲之、支遁僧人等人詩作畫,縱情山水,想要過的不正是唐豆筆下這首桃花詩中桃花仙人過的那種生活麼?

大家都在為唐豆正在奮筆疾書的《桃花詩》而心澎湃,而此刻正在為唐豆研墨的王羲之卻是盯着唐豆的筆走龍蛇,渾身上下竟然起了一層細細密密的雞皮疙瘩。

唐豆依舊是模仿的蘇東坡書法,可是他在書寫蘇東坡書法的時候,竟然將剛才悟到的王羲之的筆意神髓也融入到了蘇東坡書法之中,在蘇軾書法迅疾穩健中多出了王羲之書法的輕鬆寫意。通篇詩作一氣呵成,寓情於點畫線條的變化中,或正鋒,或側鋒,轉換多變,順手斷聯,渾然天成。結字或大或小,或疏或密,有輕有重,有寬有窄,參差錯落,恣肆奇崛,跌巒起伏,變化萬千。

‘吧嗒’,一滴豆大的汗珠從王羲之額頭滴落,落到了硯中的濃墨之中,王羲之卻渾然不覺。

“…車塵馬足貴者趣,酒盞花枝貧者緣。若將富貴比貧賤,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將貧**車馬,他得驅馳我得閒。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落下最後一句,唐豆擲筆於案,縱聲哈哈大笑。

痛快,自從學習書法起,唐豆還從來沒有過像今天這般暢快淋漓的覺,這首《桃花詩》一路寫下來,唐豆竟然覺渾身上下三萬六千個汗孔都跟着他一起歡呼雀躍一般。

“好詩”看到唐豆終於擲筆,早就已經按捺良久的謝安終於暴喝出口,將一大觥酒硬到唐豆手中,用手中的酒罈跟唐豆猛的一碰,哈哈大笑着説道:“賢弟,此詩當飲此酒,痛快。”唐豆也正需要以酒助興,聞言毫不遲疑的舉起手中酒杯一飲而盡。

那謝安更是手捧酒罈仰頭灌下,鬚髮飛揚,酒花四濺,更是狂態畢現。

無數人擠過來跟唐豆對飲,正在興致上的唐豆自然是來者不拒,酒到杯乾。

人們沒有留意到王羲之此刻呆呆的站在案牘前,望着案牘上唐豆那幅筆走龍蛇的《桃花詩》,眼中出痴,如同中了魔障一般一動不動。(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