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六章-軍情局出擊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瞿鴻機乃是江蘇學政,鹿傳霖是巡撫,與按察使陳湜,布政使鄧華熙構成江蘇一省民政的首腦階層,自新政以來,新設之清政,工商,教育的省級行政機構由於江蘇一省地位超卓,於是由江西任上調來原江西布政使胡聘之任工商使司主官,清政方面由聶台陳湜監理。故而以鹿傳霖為首,省級行政首腦形成了一個五人的小團體。
鹿的妹妹乃是張之的正
,如今
舅位居中樞,得意雖是有點,但是他平
裏為人還算廉潔,也有厭憎墨吏的名聲,出身同治年進士的他又有過一段在咸豐年重臣勝保轄下的軍旅生涯,於清剿捻子出力不小,也正是在那期間,與如今的皇貴妃生父榮祿結下友誼。身入宦海以來,歷任桂林知府,福建四川等地的臬司,到了前兩年江蘇巡撫出缺的時候,才由慈禧調任江蘇撫台,成為封疆大吏。要説他這樣的人,生活清貧自然是談不上,但是如瞿鴻機劾章上所言每
由遼東八百里加急運送熊掌供其饕餮,一來他沒那個能量,二來他也沒那個張揚的膽量。
而瞿鴻機一直是以清廉自守的形象在世人面前,與翁同龢關係非同一般,要説這人與同僚相處愉快不起來我相信,但是要説他以捕風捉影來攻訐自己的一省最高民政長官,他還不至於。這裏頭到底是怎麼回事,梁啓超呈上來的密摺也説得不甚明確,只是説鹿貪彰納賭,生活奢侈逾制,與布政使鄧華熙一同貪枉,擠佔教育經費。這裏並詳細列了一單江蘇一省教育經費的開支,與省藩庫的劃撥數對比。以及縱向與前些年份。橫向與其他省份的對比,條條目目都清清楚楚,江蘇一省教育實際花費達到了一百五十七餘萬兩。其中省藩庫劃撥數僅為五十五萬兩。其餘均為各地士紳自募而得。總之。言之鑿鑿,巡撫與布政使貪墨了教育經費。
因為是密摺,所以並沒有見到有兩位被告鹿與鄧的自辯折,這裏頭到底有什麼名堂,一時之間也分辨不出名堂。因為是涉及到我地教育改革內容,貪墨教育經費是我絕對不能容忍的。我不能讓我的國家裏出現官員們一邊喊着再窮不能窮教育地口號,一邊行着再苦不能苦幹部的事情。所以。這件事情不敢真假如何,查是一定要查的。
看了看梁啓起道:“這個摺子,轉給容閎,劉光第。朕沒有別的章程。學政狀告巡撫,這一省的教育還辦不辦了?江南人文薈萃,剛剛出了個蘇州府冠蓋全國的好事,如今又出了這麼件醜事,這江蘇合省的臉面還要不要了?朕就一個字。查。”
“皇上,是要明查麼?”梁啓超出言提醒。
我頓了頓反應過來,板着臉道:“你説地有道理,你傳旨給劉光第,讓他私下裏先問問臬司那邊,京裏要派人去,該派誰去,劉光第拿主意。對了。那個岑煊既然有心要調清政,定下他一個,其他再補兩個老成些的去。就這麼辦了。”打發完這個事情,我正要轉身出門,梁啓超提醒道:“萬歲,康師所言編撰語錄事,萬歲爺還沒有欽定…”
“照準,你將這些年跟着朕地所得一一轉給他。這個事情不要單純的朕説什麼就記什麼,要讓教化部寫出心得指導來。新政幾大方面,其一為農,我朝以農立國,近來與法蘭西合作治農雖然屢有停頓,但是這條路子沒錯,要繼續搞下去。其二為工商,這個事情,讓康有為多跟張謇溝通,他們是同年,多多有好處。其三就是教育,教育乃國家之
本大計,這個事最近朕還要下大力氣抓,再次就是兵制,這些都是國家
本大計,
好這個東西,不是為朕一人立萬年之言,朕貴為天子,富有四海,還要那些個虛名?而是這些道理要由上諭語錄發出教悔天下萬民,開啓民智便由朕始。聖人説民可使由之,不可始知之。朕看不然,聖人兩千多年前説的,真能放之四海行法萬年?朕看也不見得,所以,這個工程,要與教化部新儒家的着書立説結合起來看,結合起來辦,孔令貽是衍聖公,他擔這個尚書職也是個虛地,康有為才華橫溢,多擔待些沒壞處。好了便是這樣,你擬旨吧。”説完我抬腳出門,換了便裝,出宮往城西的軍情局而去。軍情局乃是國家極機密的所在,所以我也不想大肆張揚我的行蹤以免
了機密。雖然
後這個機構遲早會曝光,但是能遲延一
便有遲延一
的好處。
這次來,是心懷袁世凱近在
本地一系列動作的成效。從汪鳳藻陸續傳回來的種種訊息來看,初步的效果是看出來了,政府各級官員對於天皇的絕對
信已經被動搖,而軍界強硬勢力通過政變走上了前台,山縣有朋出任了臨時內閣的首相,陸軍系統出身的各官員紛紛走上前台。當年的維新派地核心階層既西南戰爭之後又一次出現了分裂的跡象。預料未來的
本政局將有一番大的調整,屆時如何應對,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
軍情局內,善耆正在對載灃近來的異乎尋常的熱心思索着,這個尊貴無比的鐵帽子親王,皇上的親弟弟對於李鴻章到底有什麼打算,摸不清半點頭緒。自從載灃推薦了幾個人去了暹羅安南錘鍊之後,連來載灃都表現出了非凡的權力**,德國回來的三百多人是他手中的一隻力量,將來這支力量必然會成為帝國的中堅,但是到那時候,李鴻章怕是早已入土了,那麼他現在就表現出對李鴻章的懷疑有什麼目的?
當然他説得沒錯,恭親王奕忻眼看就要不行了,他的退出中樞勢必留下一個空當,目前來看是李鴻章填補了這個空當,而從歷來的用人角度來講,必須有一支勢力來制衡李鴻章。否則眼下正在進行軍制大改。放眼全國,四處皆是李鴻章的淮軍系統出身地將領統率着全**馬,這萬一出點亂子。李鴻章在朝中登高一呼而全國景從,若是有人再打出什麼興復漢家天下的旗號,不測之事也不是不可能。
眼下看來皇上是想用聶士成來制衡李鴻章,不過聶也是淮軍出身,雖説自從聶屢蒙超擢之後已經漸漸成長起來,李鴻章也對他有所防範,但是這裏面誰又能真正看得清楚呢?從這方面來説。他內心還是贊同載灃的意見,他們兩個鐵帽子王。以及將來要襲爵地載瀅,必須要掌握一支親衞力量在手裏。而滿蒙鐵騎自從僧格林沁及勝保的垮掉之後,早已經成為廢物了,眼下什麼都要靠新軍。而新軍如今以龍旗軍為頭一號。以下各省都是初建,成效還沒那麼明顯,時間久了容易落到個地方大員手裏,所以,皇上這釐定新軍制當真是聖明無比啊…正胡思亂想間。戈什哈來通報我的到來“載灃是上過這麼個摺子。”善耆就這一樁好處,凡是有關國家的,他有什麼説什麼,我剛一坐下,善耆就呈奏了載灃所説的,以及他私心所想的這些事。我點了點頭表示知道,示意他坐下道:“朕也不諱言,恭親王眼看是不行了。我大清又要少一個鎮得住天下的賢王。載灃上地那些個話,也有些道理,但是不宜滋長,所以朕就留中了。載灃年輕,看事情不深,你平裏多提點些。李鴻章是國家長才,朕是信得過的,用人不疑嘛。載灃那什麼都好,就是一樁心思太小,若是他來主理政事,那好了,天下無可用之人了。”
“皇上教悔地是,只是載灃心還是好的。”善耆賠着笑臉為載灃開解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這是至理,但是制衡還是有必要的。從這點上來説,載灃那麼想也沒什麼錯。”
“錯是沒錯。”我搖了搖頭,笑道:“他是隻見樹木不見森林,他以為朕就沒制衡了?這事不要攤在明面上説,肅王你知道我大清沒有錦衣衞,那東西也不好嘛。你這軍情衙門朕看也就是個錦衣衞,當然沒錦永衞那麼招搖,王公大臣你不是也看着嘛,這事啊,還是要講一個忠信,為臣者忠,為君者信,君臣一體興邦,在家裏頭搞那些個東西沒意思。載灃近來請旨,要他帶回來的留學軍官團一體赴川中改軍制,朕允了,這是個好事。”我雖然沒明着説什麼,但是我地行動還是表現出了我的意思,搖頭笑了笑道:“這個事體便是這樣,朝中要講究一體辦差,如今內閣各大員都身領方面,李鴻章只是總領而已,就有那麼好防的?朕信得過他,他年紀不小了,兒子也沒什麼出息。重要的是他也知道我大清的局勢,如今大清,誰不一心圖強國就是中華地罪人,搞什麼名堂都是假的。強夷在側,還在窩裏鬥,有什麼出息?窩裏鬥了也就罷了,説不準還要拉列強來助陣,那陣就是那麼好助的?”話説得有點重,我也收了收笑了笑道:“倒不是説就有這樣的事,朕這個話也是一個虛頭,撂這話也是為了警戒後人,回頭你把這話給梁啓超説了,讓他加到語錄去。”
“皇上聖明。”善耆點了點頭道:“奴才知曉了,只是奴才常思量着我大清以滿蒙立國,如今天下大變,自嘉靖爺鬧白蓮教,而後道光爺西夷入寇,又長矛捻子匪亂,漢人已然為我大清主體,奴才説句不知輕重的話,醇王爺有此一念,怕也是由之於此。”我心頭一震,善耆能有這個見識是個好事,不如探探他的口風:“肅王你説的是啊,朕也跟恭親王説過這個事情,讀史書魏孝文帝故事,朕心裏也在犯難呢。恭王的意思是朕從並撤滿蒙八旗開始,你看呢?”説完雙目直視善耆。
“回皇上話。”善耆想了想道:“恭王老成謀國,這地確是個至理。滿蒙八旗如今早已經沒了大意義,幾個老王公也只是在盛京養老罷了,依奴才的小見識,皇上一道硃諭下去,這事情沒什麼可難得。有個半年工夫也就辦完了。只要掌好遼東就行了。”跟我想的差不多,我點了點頭道:“嗯,是這麼個見識。朕的意思是先從滿蒙八旗撤併開始,而後推展全國。滿漢一家,滿漢一家,從大清立國時就開始説這麼個話,在朕手裏能實現了他…”抬眼瞄了一下善耆,疑問道:“肅王,你説朕要是這麼做了。往後能去見列祖列宗麼?”
“皇上要是問奴才,奴才只有一個字:能。”善耆堅定的點頭道:“如今這已經是明擺着地形勢。再不改,大清必生禍端,奴才想都不敢想…”
“被趕回滿洲去嘛…”我嘆了口氣起身道:“朕怕那都算好的咯。”笑了笑道:“得,打過了年起。朕就要撤併八旗,滿洲人就是滿洲人,不分旗籍,這事今兒個就議到這。朕來這本是要問問你倭人那裏,接下來你們有什麼安排?”我既已起身。善耆不敢再坐,起身恭敬的跟在我身側道:“回皇上話,倭人那裏如今大多是由袁制軍在主理,袁制軍地意思是倭人向來以倭酋為尊,一國為一體,一體為一教,在倭國圖利,首先就是要破除了他們這個殼子。”
“嗯。這個王八殼子一定要破。”我點頭,深有體會的道:“袁世凱應當有這個見識,朕才能把東面的事情給他。第一步他做得很好。”善耆頓了頓,接着説道:“如今倭酋被架空,軍隊掌握了局勢,這於我有利。然凡事有一利必生一弊,袁制軍的意思是軍人主政,國家必然走強勢路線,首要的是要挫一挫他們的鋭氣。打仗他們怕是不敢的,我們加強點戒備也就夠了,也沒必要貿然啓釁,靡耗浮財不説,還圖惹列強側目,不是好事。故而袁制軍地意思是從民間入手。”
“好路子。”我點點頭,這正是我當初提醒的意思。袁世凱地理解能力足夠了“倭人以武士道為榮,破其武道,則倭民亂在必然。”善耆看我出一絲微笑,改了語氣道:“皇上聖明,燭照人心。”我笑了笑道:“這個路子走對了,朕這是欣
。好了,倭人那裏有袁世凱,朕是完全不用再費心了。你心思近來放在歐洲,這裏也是朕的關念所在,近來有什麼打算?”
“回皇上話,梅施米特此人能力當真是極強,最新的奏報回來,雲説英國已經快要動工開建一艘新型鉅艦,若是需要的話,有把握在三個月內拿到圖紙。”善耆臉
喜
回奏道:“奴才最近地心思是放在保加利亞那一片,俄國人自從在那裏縮了手之後,最近一直沒有什麼動靜,奴才怕他們回頭再把心思放回到我大清來,所以,正準備在那裏給羅剎人上點眼藥。”我哈哈一笑,暗道善耆進步不小,點了點頭道:“有什麼打算説説看?”
“如今保加利亞已然獨立,驅離了俄國人的勢力,黑海之南便是土耳其,英土英俄俱是盟邦,怕是俄土之間恐怕也會走到一起去。奴才的心思是讓土耳其人的勢力向北邊走一走,看看羅剎人會有什麼反應?”我思索起他的話來,這個主意看起來不錯,但是實現起來很難,土耳其怎麼會貿然北上?沒有英國人地許可,他寸步也不能動。
看我皺眉,善耆笑了笑道:“皇上,還是上回那個借刀殺人的法子,冒充土耳其人,或是找土耳其國內的進派,幹上幾件漂亮事情來引人注目就夠了。咱們的
本目的還是
引俄國人的注意力,免得他們沒事情幹,又要給萬歲爺添麻煩。”我頓時有所想法,這土耳其目前的局勢,正有可利用之處,阿布杜爾哈米德二世蘇丹的統治不得人心已經很久了,土耳其又是個內外
困地局勢,國內必然有大批的
進派可以利用。若是做得好的話,很有可能讓英國人和俄國人忙活一陣子。
而眼下意大利人正在動手揍埃俄比亞的非洲黑兄弟,遠東以外的局勢是越亂越好,越亂才越能
發英德矛盾,才越能讓我從中取利。而俄國人嘛,最好不要讓他的視線往東方轉移,雖然我不是很怕他,但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能和平的發展幹嗎要打仗呢?
於是點了點頭道:“這個法子行。朕還有一條,前些子在聖彼得堡資助的那些人,也可以讓他們給沙皇添點亂子了。”我想着那幾位導師,不
出了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