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55章這個簡單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记住【就要看書網】:91KS.ONLINE

他講話越來越不客氣,大殿之上直呼劉楊做這太監。

“放肆!”華妃鳳顏大怒“神武公公乃太后親賜,這大殿之上,當呼其神武公公,你不要忘記了你的官職!”華妃雖貴為貴妃,但她始終一介女,就算咆哮公堂,耍潑耍賴,也沒有人覺得有什麼不合適。

而且,一想到他有個年羹堯的哥哥,就再沒有人敢對她生起一絲責備的心思。這也是在這幹清門聽政之最高朝會之上除了皇帝以外敢斥責隆科多的了。

就算是年羹堯都未必敢直接説他放肆。

“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何況只是小小神武公公,更加不能破例!”隆科多對劉楊絲毫沒有客氣好説。

劉楊心裏已經對隆科多的為人徹底的瞭解了,外不能攘敵,內不服皇權,恃功自傲,雞腸小肚,他肯定不能成為百官的典範,否則雍正盛世將不復存在,而且,劉楊已經下定決心,一定要去除這顆毒瘤。

“哼!小小神武公公?你也只是小小太保,談何定罪他人?今天太傅在此,本宮在此,皇上在此,安未有定罪,你小小太保卻幾度定罪於神武公公,好生大膽!”華妃娘娘好生潑辣,已經多久沒有人敢在公堂之上這樣指責隆科多了“劉楊公公驚擾鸞駕是否有罪,自有皇上定奪,老臣不便多言。”隆科多料定雍正也不敢太過為難自己,所以又把球拋給雍正。華妃卻不輕易買帳。

“本宮深得人心,在神武公公暈倒之際,前來找本宮尋求庇護,談何驚擾。你這叫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你!”隆科多氣噎,只得冷哼一聲不再説話。雍正心裏暗暗好笑,今華妃突然到來,總算把隆科多打擊了一番,消一消他的氣焰。

“好了隆愛卿,既然並未驚擾鸞駕,便是皆大歡喜,太傅大人,你便給神武公公找一對應的官職吧。”

“神武公公既然以武揚名,即當以武將掛職,我看便那從九品的太僕寺馬廠委署協領倒是合適的!”九品芝麻官?劉楊知道這個官職雖小,只是從九品的武將虛職。

但卻是已經入了的職位,真正算得上是個官了,太傅已經夠給面子了,他要是想要刁難劉楊的話,直接給他一個什麼茶引批驗所大使、鹽茶大使、驛丞、土驛丞之類好聽又沒用的不入的虛職,那才叫悲哀。

“另外,我以為,神武公公宮中領事一職尚早,入宮時間尚短,可暫掌掌案之職,賜頂戴。”不同品級的太監,穿着也不相同,一般來説,賞有太監頂戴的稱為老爺,無頂戴的稱為師父。

這樣一來,劉楊的太監職位就算大不算小了,在壽藥房實際上已經和小敦子兩位領事的地位相當了“但可以賜爵恩騎!”末了,太傅又補充了一句,可以賜爵。這就不得了,朝中各大臣紛紛議論起來,反對的聲音一接一,但又沒有人敢出來反對和質疑太傅的舉薦。大清爵位分九等,最低等的爵位都是正七品。

而且是可以世襲的,多少人搶破頭都沒辦法到了個爵位,現在竟然要給劉楊這位壽藥房太監賜爵,一眾文武百官當然不願意接受。

“這有些太過了吧。一個擂台竟然讓他同時加官進爵,這可比升個太監領事強多了。”

“這能比嗎?意義多不同啊。”

“是啊,同時加官進爵,而且還是太監掌事,三位一體,雖説他是神武太監,但這皇恩也太浩蕩了些。”待到太傅説完,雍正滿意地點點頭,看了一眼華妃,兩人眼中都充滿了欣喜,太傅終於還是沒有被隆科多影響,這樣的決定可謂是公平。太傅親自己説了出來,隆科多也不好再説什麼,臉上像掛了霜一樣,冰冷冷地一甩袖子站回右邊最前面的位置上。

“着,今神武公公技勝一籌,慧眼多謀,大勝契丹扶桑武師軍團於永定門外,為我大清立下永世之功勞,朕甚,蘇陪盛,擬旨,就按太傅舉薦,朕準了!哈哈…”

“是,皇上!”蘇陪盛拂塵一掃,領命而去,不一會,拿了一封金燦燦的聖旨前來,讓雍正過目。

“好,好。”雍正連説了兩個好字,拿起身前的玉璽雙手彭的一聲蓋了上去,再次給了蘇陪盛。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蘇陪盛接過聖旨,洪亮的聲音傳遍了整個幹清門外。一眾朝臣紛紛跪下聽旨,並祝皇帝萬歲萬歲萬萬歲。

“雍正一年九月永定門外,神武公公劉楊一人破十名武師之詭計擂台,此智勇雙全之舉,當隆重嘉獎,以揚武德,示我大清武威!

為示公正於天下,今賜於神武公公從九品太僕寺馬廠委署協領,賜九品海馬補,朝冠陽文鏤金頂,吉服冠用鏤花素金頂。

賜壽藥房掌事職,賜頂戴。賜爵位恩騎。另賜上田百畝,黃金千兩,綢緞百匹,丫環十名。外隆科多太保大人送朱雀大街大宅一套。為表我皇恩浩蕩,加送劉楊卿家修繕老宅費用黃金千兩。

望眾臣以為效仿,百姓共擁舉之。欽此!

“那一套宅子是隆科多出了血本的新宅,被雍正就這樣要了過去,送與了劉楊,甚至那次在欽安殿外,隆科多也準備虛與偽蛇罷了,甚至偷樑換柱,另外再在朱雀大街相鄰的地方買一棟差的房產送與劉楊,於此應付過去算了。

但是現在這樣一來,雍正乾脆寫進了聖旨當中了,那這套房產從這一刻起便已經完全不屬於他隆科多的了,他怎能不心痛,但又只能忍在心裏面。劉楊環望四周,不停地有官員拱手道賀,劉楊一一還禮。

這時候他緩緩地走到隆科多的面前,大聲地説道“下官謝隆科多太保大人賜宅!”他刻間在下官兩字上加重了語音,氣得隆科多鬍子一抖一抖説不出話來。

“報…”就在這時候,朝堂外響起了傳令軍官的報告聲。

“宣!”雍正手一擺,蘇陪盛大聲地把人宣了進來。

“小臣拜見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平身,有何要事啓奏啊?”雍正玩味地把玩着龍椅上的玉珠,淡淡地問道。

“前方緊急軍事!”

“哦?可是那青海羅卜藏丹津戰事告捷?年愛卿真是越來越能幹了,這才兩個月時間便有捷報傳來。”十三王爺往前踏了一步“依臣看並非是捷報啊。還請皇兄細細聽來!”

“哦?”雍正看着跪在地上不敢抬頭的傳務官“你細細與朕報來,大膽地説,我饒你無罪。”***“哦?”雍正看着跪在地上不敢抬頭的傳務官“你細細與朕報來,大膽地説,我饒你無罪。”傳務官這才抬起頭,顫微微稟報道“青海羅卜藏丹津戰事已經開始,和談正式宣告決裂,年將軍大軍在西風坡吃了個大虧,被火燒去了數萬軍馬,現在不敢冒然進攻,正徐徐推進中。”

“這…”雍正轉身看了一眼華妃,她正緊張地盯着那傳務官,生怕聽到一點什麼壞消息來“這也不算得什麼失誤,戰場失策也是情理之中。回去告訴年羹堯,不必介懷。”

“是!小臣尚有其他要事稟報!”

“説。

快説。”看這架勢,並不是什麼好事。

“年將軍八百里急報,説…説在青海羅卜藏丹津一役中雖獲敗跡,但抓捕了其中要員,塔默罕世子,從他的口中,他們已經聯合了吐蕃軍方,準備雙管齊下,前後夾擊年將軍部,情況屬實,萬分火急,請皇上急發兵駐防吐蕃,鎮壓反叛!”

“什麼,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雍正龍顏大怒。若不是有戰事傳務官前來報信,劉楊深居宮中,而且近期為了準備永定門擂台的事情,一直沒有時間身他顧,想不到竟然發生了青海羅卜藏丹津叛亂,這比歷史來得要早些,難道是因為自己的穿越使這個歷史發生了扭轉嗎。

劉楊接過了聖旨,即起也算作朝廷官員之中的一員了,只是還有些手續要過罷了,所以他收起聖旨站到了一旁,靜靜地觀察場中變化。

“再無事稟報的話,你先行退下吧。”雍正把那名傳務官吩咐到了驛站休息,略微有些着急地看着下面的文武百官“諸位愛卿,有何看法,詳細奏來。”太傅往中間挪了一步,率先説道。

“青海羅卜藏丹津與吐蕃軍聯手,互成犄角之勢,大勢將成,年將軍分身乏術,若是整兵逐個擊破,只怕首尾不能相顧,若是分兵同時攻擊,卻不是穩妥之策!情況甚為不妙啊。”太傅也是經歷過多場戰爭的人物,當時一下便把千里之外的形勢分析清楚來。

“那年羹堯手下不是兵多將廣嗎?有什麼蔣衡、孫菡這等能謀善策之輩,還有勇冠三軍的李川、費廣,英勇善戰的老將楊烈、坤奎,怎麼現在分兵不開了?李衞,你給我説説。”李衞,江蘇豐縣大沙河鎮人,康熙捐資員外郎,雍正朝署刑部尚書,授直隸總督。李衞深受雍正皇帝賞識,歷任浙江總督、直隸總督等職。李衞年方三十,已經深得雍正重用,也是一名能臣,只見他往中間走了一步,大聲説道“年將軍手下多能臣,這是人盡皆知之事。

但是,此番藏丹津叛亂非同小可,他們早有預謀,而且多年歸於我朝,對我大清兵力分佈甚為清楚,這次謀而後動,年將軍便處於絕對的被動,能在此番情況下獲得兩番勾結的情報已經實屬不易,看將軍如此作為,也是為了穩妥,以保全我軍實力。”雍正想了一會,點了點頭“好吧,那麼,他年羹堯把這個球踢給朕,你們告訴朕,當如何處理?”

“皇上,這個簡單,派人去打就是了。”説話的是隆科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