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便是國事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封王拜相?”朝臣們除了驚訝,還能如何,每個人都羨慕劉楊,怎麼好事都攤他頭上了,所有的朝臣都到劉楊的鵲起太過突兀,有時
覺,他上一次在紫
城比武,贏得了神武太監,好像還是昨
的事情一般,而今年,竟然要給他拜相封侯了,人生幾何,風雲變幻莫測,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如今終於轉到了劉楊家,天要變了。
如今的天子再不是以前那些手裏有重權的大臣可以愚的。皇是什麼,皇是至尊,皇就是山裏的老虎,如今這隻老虎,已經安好了利爪,有了劉楊的鼎力支持,朝臣們
覺自己不過就是山林裏的一隻猴子罷了。
本影響不了大局,雍正説要給劉楊封侯拜相,當下紛紛支持,哪裏還敢有半句異議,只是這劉楊,曾經稱為神武將軍,現在的官稱又當如何安排呢?
***要封賞一個官,可不是隨隨便便就封的,特別是雍正的皇權並不是特別牢固的時候,這件事情更加不能一個人説了算,要封什麼都可以。
但必須要一眾大臣心服口服,不致落下隱患,但雍正想,如果為了劉楊去冒一點風險,倒是划得來,別人不知道劉楊是來幫助他的。
可是雍正自己知道,於是他大手一揮,悍然説道“朕思來,上將軍一心為國,不但一月拿下吐番,更是四個時辰平定廉親王之亂,堪稱古王今來第一人,他必定威名遠播,為我大清大大的震懾外敵,功當封王!”雍正的提議,立刻引起了渲然大波。
“一個上朝三次的人,出道才半年,竟然要封王?”早知道劉楊與雍正的關係不一般,卻沒想到這麼不一般,連劉楊都到震驚,要給自己封王?這沒聽錯吧?雖然也説得過去,但也太快了點吧。
不過他稍一轉念,便明白過來,雍正認定了自己的到來是為了幫助於他,因此才冒天下之大不韙。所有的大臣都覺得不可思議,沒有人願意看到劉楊崛起得如此迅速。
但很明顯,如今的朝堂是雍正的天下,是劉楊的天下,這對臣子往這裏一站,誰敢反對?有人敢,一個快死的人,廉親王。他哈哈大笑,像極了一個瘋子“封王?他憑什麼封王?
一場小小的勝仗,平定了一場叛亂便能封王嗎?可笑啊可笑,這便是我大清的皇帝啊,祖宗啊,你開眼吧,看看我大清皇帝是如何濫用職權吧。”廉親王是快死的人,誰都知道,他自己也知道,所以他不怕説任何要砍頭,甚至滅族的話。雍正怒了。
“八弟,這是朕最後一次叫你八弟了。”雍正一臉怒氣,朝庭上就像立刻降了一層霜凍,像極了這冬季的上京城,冷到了極點“朕為天下黎民百姓夜
勞,如今天下大平,四海歸一,五內皆歡,你卻無風起
,來人,把謙親王和伐南將軍費通古給朕押下去,明
午時,午陽門外斬首示眾。
李衞,朕命你為監斬官。”
“臣遵旨。”一句不合便要殺頭,雖然是一個遲早要殺頭的王爺,可是雍正這番動作也太過雷歷風行,以前的雍正一向温和,從不會輕易發怒,然而此刻,一怒,連王爺都不放在眼裏。大臣們震驚了,這才是雍正,以前的雍正只不過是偽裝罷了。
以前的雍正,外有重臣年羹堯和各將軍,內有隆科多,他的軟弱只是一隻矇騙朝臣的表皮,而現如今,這一切阻礙都幾乎挪平了,年羹堯有劉楊牽制,隆科多已經伏法,親王的叛亂也已經平了。
朝野內外,一派歌舞聲平,齊呼萬歲,他的權柄達到了最顛峯的時候,他已經不需要偽裝,立刻,雍正就迫不急待地撕去了他的那層偽裝軟弱的表皮,這才是真正的雍正。
大臣們暗暗地發抖,這是一位有野心的君王,配上了一位比猛虎還要兇猛,比豺狼還要狠辣的將軍。
而一直以為自己可以左右朝野動向,在大清舉足輕重的一些重臣們,瞬間明白了真相,雍正與劉楊這對君臣組合,已經初步確立了他們的統治地位,一個屬於他們的時代到來了。
這些大臣們都只是這個時代的一枚螺絲,一塊鐵片,不足輕重,從此再不敢夾雜着私心上朝,妄想左右朝政,妄想玩權術,妄想拉黨結派。
“來人啊,給朕下旨,廉親王叛亂謀反,危害朝庭,着李衞將廉親王一脈抄家滅族,對我大清不忠的人,引此為戒,去吧!”雍正肆無忌憚地要將廉親王抄家滅族,不講一分情面,這是權柄在握的自信。
劉楊虎虎生威的立在朝堂之上,他沒有説話,沒有勸阻,也沒有表情,可就是他在這一站,雍正的所有旨意便沒有大臣敢阻攔,也沒有大臣敢勸阻,什麼手下留情、什麼同出一脈相連等等一概不敢提,這對君臣目的很明顯,就是要燒把火立威,誰出來勸阻,就是往這把火裏投入薪柴,成為雍正劉楊這場立威的政治手段的犧牲品。
劉楊站立當場,看到大臣們終於大氣都不敢出,更別提有人膽敢指責、反對,他的心終於安定了下來“你們這幫兔崽子,真是不打不乖。”就在太監擬好了聖旨,準備宣讀的時候,劉楊作揖道“皇上,廉親王不知好歹,挑戰皇庭,罪該當誅,但臣以為這誅九族的事情,當請求太后娘娘。”
“這…”雍正沒想到劉楊突然來這一着,轉念一想也對,廉親王畢竟也是叫太后一聲母后的人,這説誅就誅,做兒臣的也應該請示一下母后,而且雍正地嗅到了劉楊的另外一層意思,看來,以後這朝堂想,他雍正誰都可以不放在眼裏。
但在後宮的那一位,只怕他需要永遠敬畏,這是阿拉摩佛的旨意“對,對,看朕這記,一時倒是忘記需向母后請示一番,來人,將廉親王打下天牢,聽候發落,待朕親自前去請示母后。”劉楊心想,自己給了雍正這個暗示,料想他也不敢有什麼意見,自己以後終究還是要到邊疆之地帶兵開拓領土的,這朝庭之中,不方便安
信得過的人,保護太后冪冪的事情,就讓她自己來好了。
只要雍正畏懼於她,便不用擔心她的安全了,二來,也可以讓她好好地考察一下雍正,是否真的值得扶持,一旦紫城裏有什麼風吹草動,也好有個反應。劉楊連連的幾番動作,終於把朝庭安頓了下來,如今再也有沒功高蓋主的朝臣膽敢在朝庭中指手劃腳了。
冪冪也安排妥當,她自然是不方便跟隨他出去開疆擴土的,後宮中的其他虎狼,也是時候去看看他們了,劉楊舒展了一下筋骨。上次那個妙音娘子,真的不是一般的,下了朝,該去再“看看”她。
就在這時候,天上下起了初冬的雪花,洋洋灑灑。第二卷:天大地大,縱情瀟灑***劉楊下了朝,緩緩的穿過宮庭的樓台亭院,雪白的北國,到處是冷清的氣息。
不過他的心裏卻和這天氣不一樣,熱氣騰騰的,想到妙間娘子那緊緻的腹肌,有力的腿雙,他嘴角不自覺的輕微笑了笑。
記得在未來看電視的時候,這妙音娘子也曾受過皇帝的寵幸,得意了一陣子,不過最後也難免在宮庭的你欺我詐中隕落,成為了驚鴻一剎的美麗,但既然自己來了。
自然是要改變這些狀況的,首先她不再是受皇帝的寵幸了,而是得到了自己跨下雄物的滋潤,比電視中看到的愈加美麗和嬌媚,其次,她不到再和甄嬛等人爭寵等勾心鬥角,他劉楊是何許人?
後宮佳麗三千?盡皆放馬過來便是,八尺男兒,九寸長槍,足以讓一眾美人嬪妃們滿足不已。
劉楊一路慢走,一路盤算着,離開了吐蕃也有些時了,這紫
城裏,大致已經安定,斬了隆科多,至於廉親王,雖説只是關押,但離斬殺他的
子已經不遠了,果不其然,劉楊還沒走到虹霓閣,太后那邊就派來了親信小太監,找到了劉楊。
“稟告上將軍,太后命小的前來傳命,説是對廉親王已經做了決定。”
“哦?是何決定?”
“廉親王犯上作亂,手足相殘,無德無仁,假面濟私,有失皇統,當斬,誅其族系。”劉楊心裏暗暗吃驚,想不到冪冪竟然這麼果斷,還真敢下命斬了廉親王,並絲毫不留情面的要誅滅他的族系,要知道太后威望雖高。
但自從冪冪來到以後,如非必要,極少在宮中走動,已經在後宮中逐漸的消隱了下去,並因為這種低調與之前的強勢形成的反差,招來了一些宮女太監的私底下非議。這下好了,一來就是斬殺親王,在劉楊的扶持下,太后的威嚴又要重新建立起來了。
“有冪冪如此,夫復何求啊,這皇宮之中,我又得一得力助手了,哈哈…”劉楊心情暢快,但面上自然不會有任何表。
這件事情並沒有這麼簡單,雖然現在自己身在這皇宮之中,權勢如中天,外面大軍駐紮,軍功震天,上至皇上太后,下至官衙小吏,支持自己的人比比皆是。
但自己的強勢崛起,有利自然有弊,自己的弱點就是反對自己的聲音也不小,特別是一些迂腐的文臣,見不得這種接連提拔,升官像坐了火箭一樣的方式,在他的思想裏,永遠是資質與官位同步,年輕人就算立下再大的功勞。
也不能一而再,再而三的破格重用,哪怕賞再多的金銀財寶,可是劉楊從後宮之中走出來,又破格當上了將軍,這一回來,還手了皇家之事。
雖説劉楊無可非議的撥除了廉親王這樣禍害社稷的毒蟲,可這並不是一些文臣看到的,在他們的眼裏,廉親王就是天子家庭中人,天子的家事,便是國事,國事也好,家事也罷,一名武將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