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115章綢緞千匹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對於已經在壽藥房工作了幾個月的劉楊來説,要到到藏紅花塗抹在千年人蔘上,這不是什麼難事,別説一個晚上,就是一柱香的時間,也足以完成這個栽髒。他明知道這是陷害,可這是雍正默許的陷害,那麼,便是盡情地表現便可以了。

到底還是隆科多自己把自己到了這樣的地步,自以為位高權重,皇帝也不能把他怎麼樣,越來越擺不正自己的位置,這就好像是二十一世紀的一個車間主任,權限沒那麼大,卻總是要管廠裏的財務支出與收入細節云云,沒有擺正自己的位置,以致最後不能善終,需知皇帝如猛虎,隆科多既然沒有擒虎的利器,便遲早要被虎吃掉。

劉楊只不過是作為這一場隆黨與雍正爭鬥的武器罷了,一個終結了隆科多生命的虎爪,是不需要承擔什麼責任的。

朝庭上一些比較明瞭雍正心思的官員,已然大概猜到了雍正會極力保住劉楊,否則,不會如此一味的只聽劉楊在這陳述。

這一類官員裏就有太傅還有李衞等一些實權官員,他們是真正的皇帝的嘴巴和眼睛,代表的都是皇室的真正利益。有了這些親皇黨,加上劉楊這隻虎爪,雍正已經牢牢地控制住了朝庭的説話權,再也不用受制於人。

可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在瞬息間,通過短短的幾個劇情便能觀察到整個全局。有人聽完劉楊陳述之後便大為光火,站出來發表了疑議“敢問劉楊將軍,如何證明你所説的話都是實話!”劉楊側身,看向後方,又是一員文官,年歲沒有剛才的那位大,四十歲左右的中年官員,頭戴上京地方官員一品頂戴,應該是上京城的一些地方高官,平時與隆科多走得甚為接近,因為康熙年代起便養成了百官議政的風氣,所以官員們遇到疑問都敢直接走出來向別的官員發出質問。

這一點本身倒沒有值得苛責的地方,只是難免有些削弱了皇權的威嚴,致使一些黨派領頭的人,比如此前的隆科多,在外征戰的年羹堯等人,在朝堂上的言語比皇帝本身還要大聲,甚至有時候,他們的命令比皇帝親自下達的命令得到執行的程度還要徹底。

“本將軍所説的證據,已經為內務府帶走保管,加了藏紅花的千年人蔘此刻正在內務府中,大人若是不信,儘可差人前去索要。”

“這…如何得知不是別人栽髒陷害?”

“這位大人,在沒有證據之前,請您不要胡亂地發表猜測!”劉楊直接回轉過身去,怒目圓睜,大聲呵斥,樣子甚是兇惡,沒出過徵的文官哪裏見得這樣的場面,一下失腳差點就要跌倒。

“你…”

“你什麼你,那隆科多見事情已經敗,便出寶刀,要加害於我,不小心跌倒,撞到了自己的刀口,自取滅亡,事情就是這樣。”劉楊一口氣把事情吐出來。

這些都是經過他心策劃的説法,當真是滴水不漏,雖然許多人包括太傅,還有李衞等人都不甚相信,可這又有什麼關係呢?

只要能把皇上撇清便行了,至於會不會把自己定罪,那倒無所謂,首先不説自己在吐番建立的奇功還沒有進行表彰,單是自己身上的免死金牌就有兩道,劉楊一點也不擔心自己會成為保隆黨的眾矢之的。

“你説隆科多大人是自己失足撞到了自己的刀口上,那麼劉楊將軍請問,隆科多大人的五名親衞都被一杆長槍貫體而過,難道當時隆科多大人隆了帶去一把寶刀,自己還帶了一把大槍不成?”

“哼,隆科多沒有帶去大槍沒錯,但他的五名親信試圖圍攻我,按你的意思,本將軍只能捱打,不能還手?”劉楊絲毫不客氣,小小的辯論可難不倒這位昔在大學裏屢屢獲得辯論隊金牌隊長的未來者。

“哼,胡扯,下官卻知道,隆科多大人掌握了徵西將軍犯上作亂的證據,要前去擒拿,卻被你反手陷害於壽藥房罷了,劉楊,今3你若是認了,本官尚可不追究你,你若不認,今本官定不饒你。”又是一名高官站了出來。

“來者何等官職?”劉楊不急不緩,問道。

“微臣京都知事、上京城步兵副統領劉徵。”原來是隆科多的副手,怪不得能知道當晚隆科多的本身意圖,其實劉楊當然知道,這位劉徵所説的更接近於事實,而自己所説不外科就是胡編,可又怎麼樣,既然隆科多選擇了站到了對立面,便要承擔起這樣的結局。

“劉徵將軍,你説你知道隆科多掌握了本將軍犯上作亂的證據,那麼,本將軍向皇上審請,給你一柱香時間,務必把證據呈上朝庭來,不然你誠心誣陷本將軍,本將軍定不饒你!”

“這…皇上饒命,昨太保大人出發前,確實是如此對下臣説的呀!”那劉徵卻是哪裏知道隆科多所説的證據是什麼,隆科多可從來不會把這樣的證據告訴別人,哪怕是他的副手,他原來以為自己這一次出動,絕對是功必克,只要當場把劉楊抓住或者殺掉。

之後要怎麼樣的證據都拿得出來,朝庭也沒有人敢説他半句不是,所以壓連隆科多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所説的劉楊犯上作亂的證據是什麼。

無外乎也就是一兩個小官員作證的證詞,什麼徵西將軍徵練私軍,等等各種子虛烏有的罪名罷了,此刻劉楊突然發難,他確定劉徵無法拿出更進一步的證據,哪裏肯依。

“你以下犯上,不顧官職大小,公然誣陷本將軍,來人,拉下幹清門,立馬斬首!”劉楊得理不饒人,既然這惡人雍正不能當,那麼便由自己來當,好好地壓一壓隆黨的氣焰,現在隆科多已經死了,再有看不形勢的,就該好好地想想自己的下場了。

當下,便有數名壯碩的御林軍上前,拖位劉徵,往外走去,不一會,便傳來了一聲慘痛的呼叫。

“啊!”那劉徵已然人頭落地。就在剛才,他還一路罵罵咧咧,又是咒罵劉楊,又是大聲地呼喊不服,忽而又大聲地求饒。終究逃不過被斬首的命運,許多人恍然覺得,這朝庭已經變天了,不再是隆黨的天下了。

或者説,隆黨已經被清理了,從劉楊主動呼喊御林軍上前抓捕劉徵,到劉徵被拖出去當場斬首,雍正都一直默不作聲。

這也讓許多隆黨中人人人自危。甚至有的已經雙腳打顫,如今的朝庭,年羹堯不在,便已經被劉楊與雍正徹底的掌握,誰人還敢有一句異言。

“既然事情已經追查清楚,大家已經沒有異議,那麼便議論一下此次吐蕃之戰,加上昨晚的壽藥房發現有人下毒之事,如何表彰功臣徵西將軍吧。”***劉楊膽大至此,朝庭大員不問官職,和句不和説殺就殺,如此的殺伐,一時間朝庭之上人人倒一口涼氣。

“此子竟然如此兇狠,簡直兇殘!幸虧剛才我沒有強出頭。”一些官員摸摸自己的腦袋,發現還掛在脖子上,不由得一陣慶幸“變天了,徹底地變天了!”劉楊的暴戾恣睢或許是恐怖的,讓人擔心吊膽的,這甚至已經大大地超過了隆科多的年代,劉楊在用一種極其極端的方式宣告着,我的時代已經來臨了。

令眾人更加提心吊膽的不止是劉楊膽敢在朝庭之上咆哮,並且大放厥詞,甚至大家都懷疑他有些胡編亂造,是誰給了他這個膽子,雍正的默許,讓劉楊活活地就斬了一名朝庭大員,雍正也在用他的方式在警告着朝臣,是朕給了他這樣的膽子,一切都在朕的掌控之中!

試想如果沒有雍正的默許,劉楊的罪名也不會被他自己兩句話就能説過去的,不但無罪還要進行封賞,而且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劉楊竟然有了在朝庭朝會的時候,公然斬殺朝庭高員的權利。

這樣的特權甚至已經超過了前太保大人隆科多,隆科多雖然囂張,甚至連雍正都有些不放在眼裏。

但真正在朝庭上動刀殺人,還是沒有試過的。沒有人敢有異議。劉楊故意在隆科多的死因上留下了破綻,就是要引人上鈎,一舉斬殺,從此在朝庭之中樹下威名,一舉多得。

那保隆黨的劉徵,不知覺成了劉楊立威的棋子。斬殺了劉徵之後,在雍正的主持下,繼續商議對劉楊嘉獎。在李衞與太傅等一眾文臣武將一番烈的商議,引經據典之後,劉楊官升三3級。

上一次劉楊得勝永定門,為大清避免了一次嚴重的政治風暴,得以受封為從九品太僕寺馬廠委署協領,賜九品海馬補,朝冠陽文鏤金頂,吉服冠用鏤花素金頂。壽藥房掌事職,賜頂戴。爵位恩騎。另賜上田百畝,黃金千兩,綢緞百匹,丫環十名。

外隆科多太保大人送朱雀大街大宅一套,之後又封軍職徵西將軍。這還是二個月以前的事情罷了,經過吐蕃一役,劉楊又建立了不世奇功,加之剛才在朝庭上直接立威,使許多本來想在劉楊封官這一件事情上多加阻撓的人不止步。

如此一來,劉楊的封賞得以豐厚起來“奉天承運,皇帝召曰:着徵西將軍征討吐番,大勝而歸,為我大清收復疆土,平復叛亂作出豐功偉跡,官升正六品:大理寺左右寺丞、賜六品四爪八蟒補,硨磲金頂,吉服冠用繡鴛鴦,鏤花硨磲頂。另賜爵恩騎尉,正七品。

賞京中官宅一處,良田上千畝,黃金萬兩,綢緞千匹,丫環百名。封為神武上將軍!

“一長串的封賞,接踵而來。首先是官升三3級,從原來的九品升到了正六品,連爵位也連升了兩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