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父母之命難違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浙江提督卻勒兵二萬,駐守金華府,本意是想離郭離遠點,圖個自在,不料陰差陽錯,逃過此劫。
金華府的南面,還有浙江省的龍泉、衢州、東清三個建制完整的總兵府,手下各有兵萬人,又路途遙遠,若是勞師遠征,浙江提督,必會合三路總兵府,集五萬兵敵,要下三地,則必先克金華。
克金華,必要攻城,然趙五手下的烏合之眾,別説硬攻堅城,就是和浙江提督兩陣對圓的打正規戰,也是不敵。
更何況是打攻城這種硬仗,久克不下,定然被人尋了隙去,大敗之勢就定了,到時軍士四散,他和牛展幾個,就算是霸王再世也是無可奈何。為今之計,只有先出奇兵,掩襲離的最近的寧波總兵府,滅了寧波兵將,可以再得一大塊地盤。
然後向東打到大海,北上打到長江,盡收東吳、東越之地。同時向西繞着太湖,把一些小城、小府打下來,連成一片,派大將西抗應天、江西的兵,南阻浙江提督和其他三個總兵府,甚至閩粵節度使的兵,用水師在北面、西面擋住山東、直隸的千葉散花聖教和青龍山應鴨子的反王兵馬,提防給反王們在後面來一下,拾了麥子去。
同時殺光領地內的大户和官僚,盡收其田產、金銀、妾,金銀自然充入府庫,以備不虞。田產全部平均分給江南失地、破產和北地來逃難來的百姓。然後量情收取糧米貨物,以供軍用。
同樣,州府內的店鋪、房屋,也要一併分給市井裏的百姓,令他們安居樂業。官宦、大户、地主豪強的妾,全部充為營,一可勞軍,二也有接待普通百姓,大賺銀錢,三也能促進領地內的繁榮和安全。
至於以前的營、樂户、雜户,則統統去除奴籍,發為良民,也同樣分給他們田產店鋪營生,以前的營可以選配自嫁,來去自由,不得強迫!
漸漸遣散所收的四萬餘降兵,在外省願意回家的,發給路費,由他們自去,留下來的分給田產,讓他們娶生子,解甲歸田。
這四萬降兵本就靠不住,若是留着,指不定哪一天忽然又背反了過去,順了朝廷,變生肘腋之下,他們五個大混混,就死無葬身之地了。
另從北地來的難民和本地的貧民百姓中間,重新招募壯從軍,嚴格整訓後,待得今年稻,兵強馬壯之時,再向東,出其不意的先克最驍勇的一萬應天軍,全佔江南省在大江南面的州府,同姑蘇、杭州的領地連着一大片,再南下同浙江提督的五萬兵會戰,徹底擊破浙江兵,牢牢的佔據吳越。
然後率得勝之士,出擊江西,以窺天下。趙五思慮已定,也不等天明瞭,急傳令,要人把湯林、張杆等混混召上廳來,宣佈自此以後,他自稱為吳越大將軍,牛展、湯林、王富、張杆四人為吳越將軍,伏連城、葛英義、時天俊等十個混混和歸降的陳解、袁亮、朱渾、王起、張系等,都稱為吳越都尉,以下眾人,各有名稱,以便於今後調配指揮,令歸降的杭州給事郎唐橋為大將軍府主薄,將所議之事,一一記錄,以便後查驗。湯林笑道:“大哥!半夜把我們叫起來,就為這事?既如此,大哥不如和其他的反王一樣,直接稱王得了,還轉彎抹角的叫什麼大將軍?”***趙五道:“這事只是順便,某無才德,權且先稱個大將軍吧!大將軍之職,已經不小了!你和張杆守城,我連夜領着陳解、朱渾、袁亮、王起、張系,帶三千人,備六千匹戰馬,去搶寧波,事不宜遲,勿必要搶在那些逃散的敗兵和商旅前面,奇襲寧波!”張杆不解道:“三千人為何要六千匹馬?”降將朱渾低聲道:“張爺!大將軍這是換馬不換人的一種長途奔襲的方法,當年曹大將軍,就是用此計,大勝大烈國的三十萬兵,為我們大晉和大烈國的和談,打下了資本!
不然的話,敵強我弱,大烈國又怎麼會和我們談?只不過當年曹大將軍用了十四萬匹戰馬,七萬兵,自曹大將軍去後,就沒有人會有這種戰陣了!”大晉朝皇帝還在,大多數百姓雖遭茶毒。但是他們的內心深處,還是視大晉為正統,皇帝沒有過失,致所以如此,全是因為朝中有九大權當道,內廷有九大太監權,皇上只是被小人蒙敝,終有一天會覺醒,剷除內外廷的櫱黨,還大晉百姓一個朗朗幹坤。
趙五私佔江南數州府,在大多數人眼中,還是名不正而言不順,視其為反賊,不會長久,趙五心下明瞭,所以只稱大將軍而不稱王。
一路上,趙五悄悄安扶朱渾強等降將,情真意切的道:“某帶人謀亂,實則是隻為求活命,情非得已,然事已至此,為保活命,攻州掠府,也只得咬牙而已,將軍們忠義,某家也自知曉,待尋個時機,多備金銀美女,託合適的人央請朝中大官,勸當今聖上,招安我等,封我們一個大官,豈不美哉!
但若此時歸順朝廷,不但是某,就算將軍們,也不免身有大禍,還望將軍們三思忍耐,以待天時!”朱渾、陳解、張系、袁亮、王起聞言,無不大喜,見他面目嚴肅,説的誠懇,方才又只稱大將軍,不敢稱王,只道是趙五真是生活所,並無反意,故意調開他們一起去打寧波,實則是為了避開張杆、湯林等人,和他們説這番話,當下齊聲道:“大將軍用心良苦,某等知道了!
這寧波城要攻下也不難,只用三江節度使的金批令箭,就可賺開城門!”趙五笑道:“金批令箭我已經帶在身上,這三千弟兄也臨時穿的是餘杭軍的號甲,哪位將軍常來寧波公幹?不如幫我賺開城門如何?”袁亮笑道:“郭離前幾還命我,去寧波催海鮮水產,以供享用,説好了過幾派人來取,正好就着這個由頭,衝進寧波城中,他必然無備!”趙五大喜,就令袁亮為前鋒,一奔行六百里,襲了寧波總兵府,又令陳解、朱渾、張系,馬不停蹄,星夜向東,直至大海,用定波總兵府的將令,賺了鎮海、中宅、鹹詳三個大軍港,盡收沿海等地,得了一百八艘海鰍戰艦,糧草海貨無數,就令袁亮守寧波,卻使人把韋明成,倪峯海,從餘杭大營調來,令他們帶了他們悉海戰的本老婆紅音瑩、大澤佑香,率領有一百八十艘海鰍戰艦,守在東海之上。
自己帶了張解、朱渾、張系、王起,率寧波總兵府的一萬兵,馬不蹄,一路北上,直打到大江邊上,再折向姑蘇,一路殺來,並無大的鋭部隊阻擋,直至姑蘇城中,大勝而歸。
與此同時,刀橫天王富兵進丹陽,牛展兵進建德,湯林兵進宣城,都是大勝而歸,自此太湖、東海一片,盡歸吳越大將軍趙五。
這一,姑蘇城中,張燈結綵,鼓樂喧天,歡聲笑語不斷,數百名混混,全着大紅的新郎紅裝,手中有牽一紅帶的,有牽兩紅帶的,歡喜喜的辦着喜事,樊若蘭俏生生的立在知府衙門大門中,對身後的趙五笑道:“也是怪事了!自古只有英雄配美女,哪有美女嫁混混之説!”趙五笑道:“我的弟兄,全是英雄,哪裏是什麼混混?若蘭!不如我們兩個也同眾家兄弟一起,成了好事吧!”樊若蘭的笑靨暗了下來,低聲道:“五哥!這事早該和你説的,我自小已經許了人家,乃是當朝禮部侍郎杜公之子杜盡忠,本不該瞞你的,只是怕你不高興,所以一直沒和你説,父母之命難違,你可別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