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150章洛陽會戰-153章杏黃旗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其間,崆峒掌門散桑真人老遠便道:聞王爺今攻城,貧道等特來襄助。他與符斐矜異常,又是符震的師傅,可謂老相識。何況符斐常年鎮守西涼,與崆峒一脈當真是輔牙相倚,河同水密。但今場面正式,禮數卻不能缺了。落下飛劍,急行上前,打一稽首,很是恭敬。

緊跟着,其餘僧道也是合什的合什,稽首的稽首,對符斐也極尊敬。

眼見如此陣勢,符斐那敢承受,急忙下馬,走至眾人身前,做扶手禮,微笑道:諸位真人和聖僧客套了,今能得諸位拔刀相助,孤可為大旱雲霓,旱苗得雨,何其幸也!請受孤一拜!説完,當真跪。

眾僧道驚愕,忙自散開。這些人裏除了兩大掌門金蟬和散桑,再及閔一得和崆峒耆宿六壬以外,也惟有華嚴宗主持法藏,身份稍高。其餘的無非是小門小派的潛修者或是煉氣士,對於大秦楚王的一拜,畢竟不敢大大咧咧的承受下來。

散桑袍袖輕拂,託符斐起身,肅容道:王爺是未來的九五至尊,貧道等均是紅塵界外之人,焉能受此大禮。王爺莫要折煞我等!秦國兩位皇子在長安城內私鬥,置國家大事予不顧,又致無數百姓離失所。他和金蟬瞧在眼內,心下甚是不滿。此時逮着機會,居然以言語試探符斐,看他有沒爭位之心,若真有,崆峒與峨嵋必然鼎力扶持。

接着,又道:貧道等人今之舉,實乃東周大權已被魔人掌控,若不予以剷除,只怕生靈塗炭,萬民遭殃。是以不得不出自下策,以暴制暴。

後面的話,符斐曉得這梆修道者無非是尋個門派互斗的藉口。便如世俗間的國與國,即使要打仗,也要寫個讓人聽得舒耳的討伐檄子。但前面之語,卻讓他開心不已。情知散桑這是表明態度,示意自己儘管放開手來做。

欣悦之餘,他子沉穩,並沒顯面上,只道:暴周無道,征伐天下,想魔統大地。孤又何嘗不知?只可惜孤才學淺陋,賜牆及肩,始終無能為力。今得諸多賢聖襄助,孤必是踔厲風發,鬥志昂揚。而且,諸位請看…他迴轉身,手指背後大軍,又道:我大秦數十萬雄師眼見賢聖們的神奇,也是歡忭鼓舞,士氣大振。有此雄壯之師,何愁魔氣不消,魔道不滅?

一番話既奉承了僧道,又表明了自己的立場,可謂左右得宜。

僧道們有須的捋須,無須的頷首,聞之欣,想之歡喜。望着眼前這位未來的秦君,竟是愈看愈欣賞。內心均贊,好一位有道明君,大仁大義,大德大智。天下若能由他掌控,實為萬民之福,眾生之幸。這些人為一己之見,偏聽偏信不説,短短時辰裏,已把紛擾天下,芸芸眾生悉數賣予了符斐。

在旁的雷嘯嶽卻是暗自蹙眉,心道,昔皇上在世,對兩大門派何其優遇,孰料,如今屍骨未寒,這梆修道人竟已另行物人選,置皇上骨於不顧。這般的現實,不得不令人嘆,所謂不在五行,跳出三界,這樣的佛道之語,是否純屬胡扯?念及此,心下又不對那兩位皇子,哀其不幸,怒其不爭,若非他們胡作非為,自行作孽,單憑秦皇往的威望,又有誰敢興風作,妄圖篡位?

眼看秦軍果有諸多修道者助陣,且不但崆峒、峨嵋兩派,更有那佛門中人也橫一腳,形勢益漸危急。洛陽城頭上的天羅無極眾人非但沒覺居喪,反而士氣愈振。然而也擔心下屬周兵被對方的聲勢唬住。偷眼望去,只見他們站得筆直,立得身,臉上洋溢着無畏生死的淡然。一時均

互視一笑後,神目道:各位,看來今此仗即便想藏起通臂,也不可能了。

多聞嘆道:也惟有如此了。敵方勢大,單神君一人,怕是獨木難支。我等樗櫟庸材,看看能否化腐成奇,枯樹開花了。

廣智斥道:多聞,怎又説喪氣話?

多聞點頭,當下不語。

這會,眾人愕然發現姜神君面笑容。

廣智詫問:神君因何事發笑?

姜神君道:諸位不知,適才本族族長傳音於老夫,説他們已到左近,只待秦軍動手,他們便立時偷襲符斐,教他亡於當場。你們説,老夫該不該歡喜?

眾人一聽,驚喜集。

胡長老更是大聲道:該、該…神君是該笑。哈哈…尚沒説完,他自己已忍不住放聲大笑。廣智嗔道:莫讓秦軍生了疑心,胡長老留心一些!胡長老一愣,登時閉口。只是臉上喜容未失,心下正覺舒暢,要他笑,當真難過得死。

始終未語的塗長老,拍拍他肩膀,道:忍住,忍住了才能勝利!

胡長老驚急,沒想他趁機打趣,只得用眼瞪他。

這當口,秦軍陣前忽然霞光飛掠,瑞藹蒸騰。十數位修道人駕雲御劍而來。當先領頭的是散桑與金蟬二真人。散桑乘劍滯空,袍袖飄舞,鬍鬚飛揚,揮灑若真仙,確不愧為清修道人。離城頭約莫百丈左右,他大聲道:喚那暴無道的仁秀帝出來,貧道有事問他!

眾人望望,樂在心頭,暗道,還仁秀帝呢?那小子早被囚秘處,做了階下徒。旋即,廣智上前,傲然答道:本國皇上乃天下聖尊,豈是一道人尋常可見?散桑掌門真是有些不自量力啊!

這話氣人得很,且貶低已極,直聞得正道中人無不澀澀顫抖。散桑怒,喝道:魔頭休要猖狂,不怕死得儘可站在那裏,待貧道刺你一劍。

廣智仰天大笑,竟自彎捧腹。隨義正詞嚴道:爾等本為符翕景的清修之士,怎奈好為事端,介入世俗紛爭不説,更與那禍國殃民之小道弟稱兄。想秦周兩國本為近鄰,通誼世好,被爾等癰患挑撥,竟是肝膽楚越,反目成仇。老夫勸諸位好自為之,還是回山各自清修,繼續餐葩飲,免得落了凡塵,受輪迴之苦!

你、你…論口舌犀利,散桑差及遠甚,焉是廣智對手。剎那氣得是口滯舌礙,吐吐。就像真被廣智一言中的,一語成讖。

金蟬眼見不妙,搶上道:人説摩天峯的廣智天王,足智多謀,才藝通玄。今看閣下顛簸嘴,舌鼓,多半就是了?

廣智一笑,道:不敢、不敢,在下是見了何人便説何樣的話。今見得諸位,屐齒之折之餘,自然鄙吝復萌,想與諸位好生聊聊。誰想散桑真人多年清修,竟是枉費工夫。被在下數語便駁得啞口無言,令在下實難相信,如此襟之輩,豈能執掌一門一派。莫非正道一脈當真惟有崑崙才算鼎天之柱,而你們皆為欺世盜名,搖旗吶喊之徒?他言裏故意捧高崑崙,讓正道之人心生忌憚,後崑崙派縱然不助己方陣營,但想與正道中人和好,卻也難之已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