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章華夏秘史-130章平淡歲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正文126章華夏秘史驚霓子嘿嘿一笑道:“瑤池一脈確為本派西宗,也與本派源出一支。只是裏面的諸多因果,囿於年代久遠,老兒也不大瞭解。”他聞得本門祖師非但並沒被貶低,反而大有身份,成了人界的創始者。這當兒,竟自眉飛舞,開心不已。
眾人一聽,心想,倒也是。畢竟相隔了數千年,而且老一輩也喜歡隱瞞,有些秘事也不願意讓後代知曉。久天長,當然是知者寥寥了。只是他們懷疑,何以這些介乎仙界與人界的隱事,姜神君會知曉?難道説,當一人修至天境,與天地共應後,便可知道數千年前天地間發生的任何事?這些人裏除姜神君外,無一人臻至天境,也無怪會有這樣的念頭至於小石頭本不曉得自己也到了修真者與武者的最大分界線——天境。
大夥的疑念,姜神君一目瞭然,笑道:“俟本君故事講完,大夥便可明白本君何以會知道得這麼清楚。”這會兒,人人不覺厭倦,即便對無極島素有怨隙的天羅所屬也是聽得專心致志,生恐聽漏片言只句。
“在黃帝一口應承下,西王母親自帶了九天玄女跟他到渭南。途經崆峒時,拜訪了廣成子。於是,經數年三山五嶽的一番訪道,黃帝終於集合夠了足以和天帝神農氏一拼的實力。”聽到這裏,小石頭想,原來這便是軒轅黃帝訪道的真相。不過也有疑竇,問道:“神君,既然天帝神農氏以仁政治理天下,這些三山五嶽的修道人應該擁護他才是,何以要造反呢?”姜神君頗是讚許地對他笑笑,道:“天帝神農氏是三皇的最後一皇,這點,大夥均是知曉的。可大夥並不曉得,三皇的前兩皇,燧人氏和伏羲氏和盤古氏一樣都是天上的大神,他們在教導完萬民如何生存後,便各自回到了神界。同樣,神農氏也是天上的大神。只是他的教導期限尚未結束,所以暫時留在了人界。”小石頭愈聽愈糊,心想,剛才是仙界,一會兒又多了個神界,真是糊里糊塗。他道:“既然神農氏是天神,那麼這些修道人更不該反對啊?”姜神君道:“這就是天神之間的矛盾了。要知道,這片人界本是盤古大神耗費心血才開闢出來。作為盤古大神的後裔和血脈,怎容忍別的天神統治這裏。何況,這些修道人和鴻鈞道祖、元始天尊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單為了替元始天尊討回公道,他們也決不甘心神農氏長期霸佔這片人界。須知,那會除了修道人祭祀道祖和元始外,天下萬民莫不歌頌神農氏。如此的局面,修道人自然要扭轉,固是血灑黃土,也決不回頭。”説罷,看看驚霓子,見他毫無開口的意態,又道:“這場大戰,堪為古往今來,第一次卑鄙的圍攻。直殺得天光無,昏天黑地。從渭南始,戰遍東南西北,最終在荊襄楚地,數千名已臻仙境的修道人,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後,擊斃了神農氏。此地,咱們這些後人均稱為神農架。因為神農氏死後,仍被那些詐卑鄙的修道人用三昧真火架烤,炙燒他尚未消失的元神。”説到這裏,姜神君的口吻極是沉重,顯是不忿那些修道人所為。
“啊!?唉…”眾人明明知道結局,但聽到大神神農氏的結局,仍止不住為之扼腕而嘆。
“既然神農氏斃,接下是輪到該有誰接掌天下?黃帝在渭北雖然威望極高,但在渭南卻不及炎帝。炎帝此人有神農氏的風範,情高尚,行事仁厚,渭南百姓無不敬重。所以,選舉的結果,大違黃帝本願,竟是炎帝。如此,爭戰又始,在阪泉之野兩族大軍會戰數月,最終炎帝敗戰被囚。至此,黃帝一嘗夙願,終於成為了天下共尊的天帝。他合併了華夏二族,統稱為華夏族。”眾人不知他講上述這些,到底出於何樣目的?雖然其間有些隱秘,頗讓人覺得好奇,但這些都是上古歷史,與今的四國爭霸顯無直接的關係。
“伊始,黃帝沒有殺死炎帝,眾人道他是仁德,念在兄弟情分上。孰知,過不多久,在他坐穩了天帝之位後,炎帝很快的病歿。當時,已經安心與華族合併的夏族部落的百姓羣情奮湧,為炎帝的死到傷心,同時也為黃帝的狠心,到膽寒。因為,炎帝是被黃帝毒死的。卻在外傳説,是他自己嘗藥草而死。你們想,炎帝有大神神農氏傳下的神器赭鞭,豈有被藥草毒死的道理?這樣的笑話,只是黃帝向來的愚政策。之後,他的幾位繼承者無不承續了這樣的品質。”眾人暗自搖首,覺得姜神君的話語越發荒謬。只是細細想,又有幾分道理。一時不知是否相信還是懷疑得好?
“當時炎帝部落有位勇士叫蚩尤,同時也是黃帝手下六相中的首相…”眾人想,連大魔神都出來了,而且,還曾當過黃帝的官?這當口,小石頭想起那蚩尤神盔,只是這事尚沒來得及與眾人敍述。
姜神君也不顧眾人想法,兀自説道:“蚩尤為報炎帝之仇,自號九黎君,率領炎帝部落的勇士,兵分三路,左右兩路各由祝融和共工率領,中路則以自己為帥。向黃帝的駐地涿鹿發起了復仇的攻擊。蚩尤有弟兄八十一人,役龍使豹,呼風喚雨無所不會。而且,蚩尤還穿着大神神農氏留下的神之鎧甲——烜煚神甲。”
“神話,神話,全是神話…沒想在咱那空間裏直到明清兩朝,經過無數文人墨客熬心瀝血才有的小説,在這裏竟有個武學大高手隨便臆造臆造,就出現了。唉…實在太厲害!”小石頭下意識地胡思亂想着。究其因,聽着姜神君滿天墜花的敍述,只要是人都會思緒飛揚。
又想,怎地這世間的上古歷史雖與我以前相同,可裏面的秘辛卻是多不勝數?莫非這世間的史官分外正直,所以很多隱秘內情可以傳下來。就像今南唐皇子所説的商周之爭,咱那史書上就沒有,完全就是一片歌功頌德。
他思忖時,姜神君仍在説着:“黃帝與蚩尤在黃河域打了九仗,仗仗皆輸。實在無可退下,西王母遣九天玄女授黃帝三宮五意、陰陽之略,太乙遁甲,六壬步鬥之術以及陰符之機。黃帝又殺夔制鼓,用以增威。而當時的蚩尤遠離家鄉,傷兵得不到治療,且環境生疏、氣候不適、語言不通、敵情不明、糧食缺乏、武器殘損。在此種種的不利下,黃帝遂克蚩尤於中冀。”小石頭止不住地尋思,軒轅與蚩尤的涿鹿大戰,他倒沒亂説,與咱那裏的神話傳説還算符合。又想不對啊,他如今是在歷史,可不是在講神話。
“囿於蚩尤身着烜煚神甲,黃帝懼其復生,裂身為四,各分四相方位安置。之後,黃帝又令大將應龍,領兵擊潰蚩尤的另兩路大軍,其中的夸父共工尤其死得壯烈,一路浴血奮戰,在函谷關地段,東拒黃帝,西擊應龍。最終,寡不敵眾,被應龍殺。只是後人以訛傳訛説他是逐而死,未免可噱至之。從此黃帝九合一匡,定鼎中原。但是,炎帝部落的復仇仍未結束。十數年後,葬於東部的蚩尤雙手受大神女媧眷顧,衍化為人。世人喚其為刑天。”眾人的思路此刻已然麻痹,在愈聽愈懸乎的狀況下,已不覺絲毫愕然。琢磨着,眼下固是再有奇怪萬倍的事從他嘴裏説出,自己都不會驚訝了。小石頭卻想,這老傢伙太會胡掰了,先説黃帝誅殺國家珍稀動物“夔”又把後世一段美好的傳説,類似體育競賽的夸父逐,説成是轉戰東西而死。
“刑天因為九黎君蚩尤的雙手所化,所以神力無窮。他率領的軍隊直掏黃帝都城。可那會,黃帝本身也是修道有成,而且,黃帝身邊尚有着數以萬計的修道人。一場大戰,刑天被鉞去腦袋,屍身懸於宮門示眾。黃帝雖以強權和暴力君臨天下。但仔細説來,他並未得萬民歸心。終他一生,大戰小戰,整年不斷。每裏均是戎裝裹身。這樣的子,他漸漸厭了。於是在君山鑄鼎修煉,終得大道飛昇。”小石頭愕然,心想,飛昇大道就這麼簡單?一個雙手血淋淋的傢伙,也能成仙?他覺得上天之事還真是玄乎,忽仁忽暴,忽善忽惡,真是難以捉摸至這會,姜神君微笑一下,瞧大夥盡皆聽得痴,又道:“黃帝飛昇之後,便輪到他的子孫顓頊和帝嚳君臨天下。其間,炎帝部落仍有多次反抗,只是那會缺少真正的有魅力和實力的領袖,是而反抗很快就被消滅。直至堯帝即位,昔蚩尤被葬於北地的頭顱,囿於封印消失,開始復活為人。此人便是大名鼎鼎的舜。”
“舜是蚩尤的頭顱所化?”小石頭問出了大夥的心聲。一個個駭滿面的看着姜神君。
“不錯,舜就是我中原姜氏的始祖,他的生平事蹟,本族都有記載。”對於大夥的驚訝,姜神君很是滿意。
又道:“舜是蚩尤的頭顱所化,是以,生像極為醜陋,遠沒刑天那般威武。他長得短胖,高僅及幼兒,皮膚很黑,腦袋很圓很大。不過,他的智力卻是非同凡響。想當年,蚩尤還曾是黃帝六相中的首相,可見蚩尤的智力並非像後人所説的那麼愚蠢。他是智力和勇武的化身,可惜身不逢時,遇到了更為詐的黃帝軒轅。”在為蚩尤表白了一番,姜神君再次敍述到舜的身上:“舜在十六歲那會恢復了蚩尤的記憶,可當時,天下歷經顓頊、帝嚳和堯等華族首領的統治後,一片盛平。百姓多不願再次遭遇戰亂。故而,舜便改轅易轍,從敵人的內部着手。為了接近堯,舜便苦練製陶的技術,因為堯喜好製陶,天下皆知,即便他的都城,也命名為陶!”原來堯是個製陶的發燒友。小石頭如是思慮。但不須臾,自己都失笑出聲,心想,自己怎地會有此怪異想法?又想,難道是受了姜神君的染,以致,思緒飛揚到了一個不可思議的地步?
他噗嗤笑出,在此靜謐氣氛裏,人人皆聞,不過沒人理睬。
姜神君朝他看看,尋思自己的話語莫非很詼諧?考慮不出結果,索不想,便道:“由於舜苦練製陶的技術,不久便天下聞名,同時也傳到了堯的耳朵裏。作為酷愛製陶的天帝耳聞臣民裏有此天才,自然樂與一見。於是召見了舜。在舜一番湛的製陶表演下,堯佩服得五體投地,竟想把女兒嫁給他。當時,有臣子反對,説舜是夏族人,豈可當皇親國戚?此事,遂即作罷。但堯並沒死心,舜的表現,實在留給他太深刻的印記。而且,隨他年齡漸老,國事乏力,久處東南方的夏族又開始動亂。在他頭疼如何平反之際,舜買通了一位臣子,向他建議,用夏人制夏人。這一提議,當時被堯認為是極好極善之策。那麼到底用那個夏人呢?製陶技術湛的舜自然被視為頭號人選。不過堯仍不放心舜,他派了兩位女兒娥皇和女英偷偷去監視。但他的兩位女兒很快便傾心於舜。從此,舜得到了堯的重用。於是,在舜一天天受到提拔的同時,堯的臣子結構也產生了細微的變化。夏人開始大量地進入華夏族的統治圈。當舜完全掌握了政權後,便讓那時已經是無力返天的堯禪位。”聽到這裏,眾人啞然。誰會想到被傳為古往今來聖明君主的舜,竟是一個處心積慮篡位奪權的逆臣?
小石頭道:“神君,照你這般説法,那麼炎帝部落的復仇終於可以告一段落了。”
“不然,此事遠還沒完!”姜神君搖頭道:“舜雖然掌握了天下,但蚩尤善良的懷也藴藏其中。是以在他君臨天下的那一刻,並未對華族展開報復,反而更好地想把華夏兩族融合。可惜,他的努力,誠然微有結果,但在華族另一人的搗亂下,很快便篡奪了他的果實。”
“此人是誰?”小石頭很是着急。對這尚沒聽見人名的傢伙,已是憤恨填膺,認為他豈可詐地篡奪旁人辛勞後的果實。
他的急切和為舜擔憂的神,完全落在姜神君的眼內。笑道:“這人也是個大名鼎鼎的傢伙,後人尊他為禹王。”
“啊!?是他?”小石頭瞠目結舌。
姜神君道:“當時天下大水難治。而大禹治水,是舜所派。是以,這樣大規模的工程,需要整個帝國的所有部門與其合作。其間包括人事上的生殺予奪、升遷貶黜,以及財物資源的調移使用。同樣,誰掌握了這個權利,也就無形中掌控了整個天下。大禹在治理了天下之水後,很快學舜堯,威迫舜禪位於他。但舜即便值此危機,依舊英明異常,他當機立斷的賜封當時與大禹同樣治水有傑出貢獻的子契、后稷、伯益為諸侯,各賜子、姬、嬴三姓予他們。這三人便是大禹夏朝之後的三個朝代,商、周、秦的三位祖先。”眾人聽得是驚心動魄,沒想那遠古的大同盛世在姜神君口裏殊然相反,成了一個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的時期。
“當年舜堯禪讓,之後囚了堯,並沒殺害。舜怕自己落得與堯一樣的下場,便借巡遊之機,離開京都,直下江南,想與兩妃子共度餘生。”驚霓子忽而笑嘻嘻地道:“江南風光綺麗,不定是舜帝想出來玩玩呢?”他氣悶了半晌,如今好不易逮着個反駁姜神君的機會,自然立即開口。
姜神君冷聲肅容道:“上古時候的南方像現今這樣温柔富貴麼?哼,即便秦漢之時,南方依舊是罷黜官員的絕境。而且,舜帝當時到了九疑山。此山,那會到處是毒蛇猛獸,且散佈各種制人死命的毒瘴。一個本來享受富華生活的帝皇,會傻得到那裏去度假避暑麼?”驚霓子愕然,張口結舌。
姜神君又道:“舜到了九疑山,以為可以暫時擺禹的追捕。不曾想,禹派出的殺手隨後就至。他們在九疑山殺害了舜。可憐,舜帝雖是戰神蚩尤的頭顱化身,但只得了蚩尤的智力,至於武力卻是毫無所得。而且最氣人的便是,大禹殺害了舜後,竟不允舜的兩位帝后娥皇和女英去探墓。因為,娥皇和女英是堯帝的女兒,在天下有着不下於舜的威望。他怕她們曝出自己殺害舜的真相,以致天下萬民憤恨。兩位帝后非但蒙塵南荒,更不能陪伺丈夫的墓前,其中不盡的憤懣可想而知。倆人瘋瘋癲癲地亂跑,在湘水岸邊抒發內心的悲哀,直哭得天昏地暗,淚水淌在青竹上,印出斑斑的血紅痕跡,這便是九疑山有名的湘妃竹。二人最後投湘水而死。就這樣,重瞳舜帝死得不明不白,悽悽慘慘,家破人亡,離子散。而咱們這一支姜氏商君血脈,繼承了舜帝的重瞳,在荊襄一代發源蔓延,散花開葉,衍成了如今的中原姜氏。”在他説完之後,眾人良久無語,都為舜帝的悲慘遭遇到無限惋惜。
至此刻,小石頭更覺得政治一項確實殘無人道。無論誰深陷裏面,都會千方百計地設陷旁人。遠到舜帝篡位堯帝,大禹再弒舜;近到自己之前在摩天峯的遭遇以及仁秀帝明明曉得自己是假冒貨,偏是毫不猶豫地拘押了震北王妃。這些均是政治鬥爭的結果。勝利的人誠然可以享受陰謀的果實,但你能保得住一輩子麼?即便繼承了蚩尤聰慧的舜,到最後,也無外的被大禹解決。愈想愈覺得政治的可怕,愈想愈覺得世道的艱險。
便在這時,廣智忽道:“神君所講的故事,確實很動聽,也很曲折。但與咱們眼下,似乎沒有直接關聯。難道,神君是想説服咱們幫你對付華族?”説到這裏,他笑笑,又道:“時至而今,天下爭霸,各國百姓奔奔湧湧,那還分得清誰是華族,誰是夏族?”姜神君突然大笑,直笑得眾人愕然無措際,又驀地戛然而止,沉聲道:“在場人裏除了驚霓子老兄,本君不曉以外。其餘人莫不是我夏族之人!”眾人怔忡,本不曉得他何以這麼肯定地説自己等人為夏族。當下又自側耳傾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