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紀二十三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记住【就要看書網】:91KS.ONLINE
庚戌,指揮使馬翰請揖捕在京羣賊。帝謂輔臣曰:“朕尹京,聞翰以緝賊為名,乃有三害:都市豪民懼其糾察,常厚賂之,一也,每獲賊贓,量以當死之數送官,餘悉入己,二也;常蓄無賴十餘輩,偵察擾人,三也。顧其事未彰敗,不
去之。自今捕賊止委開封府,勿使翰復預其事。”是月,選河南民丁為兵。西北邊屢請益兵,輔臣請以河北強壯充選,帝曰:“初置強壯,嘗諭以永不充軍。”呂蒙正曰:“闕兵非取於民,不可得也。”乃於河南籍丁壯為之。侍御史知雜田錫上言:“點集鄉兵,人情不安,實傷和氣。”六月,以陳若拙為工部郎中,知處州。若拙自京東轉運使被召,時三司使缺,若拙自謂得之,及至,授刑部郎中,知潭州。若拙大失望,因對,固辭,且言嘗任三司判官及轉運使,今守湖外,反類責降;又言父母年老,不願遠適。帝曰:“潭州大籓,朕為方面擇人,所委不在轉運使下。輔相舊臣,固亦有出典大籓者。”若拙懇請不已,乃追新受告敕而有此命。
帝謂宰臣曰:“士大夫修,必須名實相副。頗聞若拙有能幹,特遷秩委以大籓,而貪進擇祿如此,固當譴降。朕之用人,豈以親疏為間,苟能盡瘁奉公,有所植立,何患名位之不至也!”癸酉,李繼遷復以二萬騎進圍麟州;詔發並、代、石、隰州兵援之。
乙亥,以王超為定州路駐泊行營都部署,王繼忠副之,入內都知韓守英為鈐轄。
己卯,以知樞密院事周瑩為永清軍節度使,充高陽關都部署。
乙酉,詔益兵八千分屯環慶、涇原。
李繼遷率眾二萬攻麟州,四面負板薄城者五。知州、閤門祗候衞居實,屢出奇兵突戰,及募勇士縋城潛往擊賊,賊皆披靡,自相蹂踐,殺傷萬餘人。丁丑,繼遷拔寨遁去。
帝對輔臣於便殿,出《河北東路地圖》,指山川要害曰:“契丹入鈔,濱、棣之民頗失農業。今冬若再來,朕必過邢、洺之北,驅逐出境,以安生聚。”呂蒙正等鹹請選將帥,責其成效,車駕毋勞自行。帝曰:“若此,卿等宜各畫必然之策以聞。”壬辰,帝始聞麟州之捷,以衞居實為供備庫使,通判以下並進秩。
秋,七月,甲午朔,有食之。
丙申,以鄧州觀察使錢若水為並代經略使,判幷州。帝新用儒將,未使兼都部署之名,而其任實同也。
丁酉,遼以邢抱朴為南院樞密使。
己亥,保靜節度使王漢忠,坐西討違詔無功,責左屯衞上將軍。逾月,出知襄州,未上,遽暴疾卒。帝甚悼惜之,詔贈太尉,命中使護喪事。
漢忠深沉有識略,輕財好施,賓禮儒士,居常讀書,手不釋卷,以是自矜尚,故羣帥不悦之。殿直安守忠、鄭懷德,皆乘驛詣邊受事,漢忠待之不厚,遂相與捃摭漢忠密事以聞。漢忠黜死,二人之力居多。懷德、守忠,皆襄邸攀附者也。
乙卯,募河北丁壯。
丙辰,遣使齎詔就終南山召种放赴闕,仍賜絹百匹,錢十萬,以張齊賢復條上放行,請加旌賞故也。
壬戌,遼大林砦使王昭等來降。
八月,羣臣三表上尊號,不允。
丙子,沙州將曹宗壽殺其節度使曹延祿而代之,遣使入貢。以宗壽為歸義軍節度使。
九月,癸巳朔,遼主謁顯陵。
先是麟、府屯重兵,皆河東輸餉,雖地裏甚邇,而限以長河,土人利於河東民罕,至則芻粟增價。帝嘗訪使邊者,言河廣才數十步;乙未,詔轉運使鄭文寶於定羌軍、府州河上經度造橋樑,人以為便。
戊申,种放以幅巾入見於崇政殿,命坐,詢以政事。放曰:“明王之治,愛民而已,惟徐而化之。”即,授左司諫、直昭文館,賜冠帶、袍笏,館于都亭驛,太官供膳。己酉,放表辭恩命,帝令宰臣召問之;又知放與陳堯叟遊舊,令諭旨。放言:“主上虛懷待士如此,放固不敢以羈束為念。”宰臣以聞,詔遂不許其讓,居數
,復召見,賜緋衣、象笏、犀帶、銀魚及御製五言詩,又賜昭慶坊第一區。
冬,十月,癸亥朔,遼主至自顯陵。
丁亥,向中罷為户部侍郎,張齊賢責授太常卿、分司西京。
先是左領軍衞將軍薛惟吉柴氏,無子,早寡,
改適齊賢。惟吉子安上訴其事,下御史台,鞫得齊賢定娶柴氏狀。柴因上書訟
中違詔賤買惟吉故第,又嘗求娶己不許。帝問
中,
中言實買安上居第,近喪
,不復議姻,未嘗求婚於柴也。鹽鐵使王嗣宗素忌
中,因入對,言:“
中議娶王承衍女弟已定。”帝惡其不直,遂罷相。翰林學士宋白嘗就
中假金,不與,及草制,力詆之,有云:“對朕食言,為臣自昧。”
中讀之泣下。
田錫言:“訪聞密院、中書,政出吏胥之手。吏胥行遺,只檢舊例,無舊例則不行;樞相商議,別無遠謀,無遠謀則多失。失於邊計者,去年失清遠軍,今年失靈州。失於邦計者,不知府庫有無,不知倉廩虛實。戎夷深入,則請大駕親征;將帥無功,則取聖慈裁斷。所以倉廩虛盈,過不在密院;邊防動靜,事不屬中書。因此相承,浸已成例。聖恩若且任用,則不失享富貴;聖旨若令罷免,則不過歸班行。昔漢之三公,罷免則放之歸農,誅戮則賜其自盡。其任用既重,則黜責非輕,國柄者所以不敢不用心,持兵權者所以不敢不盡節。今則不然,臣下得優逸而君上但焦勞,故陰陽不順,水旱不調,法令滋章,盜賊多起。尚率京城父老,上章請加尊號,賴聖君英睿,力斷來表。由是見宰相以甘言佞上求聖知,以國計軍機非己任,蓋自來任重責輕之所致也。今帑藏無餘財,倉廩無積粟,但急備邊之用,不思經國之謀,地愈荒而黎民愈貧,事彌繁而資貨彌少。官吏救過不暇,若加以水旱之災,乘以戎夷之患,不知在廟堂者用何智略,總軍兵者作何籌謀!望陛下聽臣所奏,賞罰二柄,不必一一問中書,通變萬機,不必一一由密院;然後辨認讒謗,察訪忠良,速究危亂之萌,則天下幸甚!”十一月,壬辰朔,詔麟州給復一年。
癸巳,命度支員外郎李士衡、閤門祗候李溥詣陝西諸州增酒榷課。自是歲益錢二十五萬。
辛丑,享太廟。壬寅,合祭天地於圜丘,大赦,除天下逋負錢糧。
丁未,白州民黃受百餘歲,賜粟。未幾,復賜京城百歲老人祝道嵒爵一級。
己酉,封皇子元祐為信國公。
癸丑,以職方員外郎樂史直史館。史年七十餘,帝嘉其筋力不衰,且篤學著書,故授以舊職。史與其子黃目俱直史館,時人榮之。
庚申,河陽節度判官清池張知白上疏曰:“臣聞《周禮》秋官主刑。《月令》孟秋中氣之後,則命有司繕囹圄,具桎梏,斷薄刑,決小罪。秋分則申嚴百刑,斬殺必當,無留有罪。此並順上天行肅殺之令也。今命使決獄,多不拘於此時,或在三,或在九夏,雖勤恤庶獄,慮有滯留,其如未順四時之令何!慾望自今除盛夏仍舊降詔恤刑外,每歲自孟秋中氣後、秋分前,遴選周行,分道決獄。如此,則順天行刑,萬務必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