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紀十四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癸未,皇太后造寺五台山,摘軍六千五百人供其役。時太后幸五台。言者請開保定五迥嶺以取捷徑,遣使偕總管吳鼎視地形,計工費。鼎言:“荒山陡入,人跡久絕,非乘輿所宜往。”還報,太后為寢其役。
宣徽使特們德爾,出為江西平章政事,旋拜雲南行省左丞相。時特們德爾猶未用事也。
閏月,乙丑,以大都米貴,發廩,減其價以糶賑貧民。民有鬻子者,命有司贖之。
乙未,厚恤故丞相鄂勒哲之家。
丙申,罷江南進沙糖;止富民輸粟賑饑補官。
丁酉,江西、湖廣、汴梁私捕鴐鵝。
乙巳,中書言:“回回商人,持璽書,佩虎符,乘驛馬,各求珍異,既而以一豹上獻,復邀回賜,似此甚眾。虎符,國之信器,驛馬,使臣所需,今以畀諸商人,誠非所宜,請一概追之。”制可。
罷順德、廣平鐵冶提舉司,聽民自便,有司税之如舊。
甲寅,太傅哈喇哈斯薨。
哈喇哈斯之在和林也,帝賜以大帳,如諸王、諸籓禮。及寢疾,語其屬曰:“吾不復能佐理國事矣。行省之務,汝曹勉之,毋貽朝廷憂!”帝聞其歿,驚悼曰:“喪我賢相!”詔歸葬昌平,贈太師,追封順德王,諡忠獻。
是歲,太師伊徹察喇言:“察巴爾諸王之在邊境者,素無悛心,倘諸部合謀,必為國患。請撫安都爾斡之子庫及處諸部來歸者於金山之陽,遣軍屯田山北,彼有謀,吾已搗其腹心矣。”帝稱善,趣進軍攻之。察巴爾等果奔庫,庫不納,遂相率來降,漠北悉平。
◎至大二年,正月,乙丑,從皇太子請,罷宮師府,設賓客、諭德、贊善如故。太子知禮部尚書王約之賢,乞以自輔,帝以約為詹事府丞。
庚寅,越王圖喇有罪賜死。
圖喇居常怏怏,有怨望意。去年秋,帝幸涼亭,將御舟,圖喇前止之,言涉不遜,帝由是銜之。及御萬歲山,圖喇醉,起,解帶擲地,瞋目謂帝曰:“爾與我者止此耳!”帝疑其有異志,命省臣鞫之,辭服,遂伏其辜。
者、方士出入諸王、公主、近侍及諸官之門。
辛卯,皇太子、諸王,百官上尊號曰:“統天繼聖欽文英武大章孝皇帝。
乙未,恭謝太廟。太廟舊嘗遣官行事,至是復如之,李邦寧諫曰:“先朝非不親致享祀,但以疾廢禮耳。陛下繼成之初,正宜開彰孝道以率先天下,躬祀太室以成一代之典。循習故弊,非臣所知也。”帝稱善,即備法駕,宿齋宮,且命邦寧為大禮使。親饗太廟自此給。
丙申,詔天下弛山澤之,恤移,毋令見户包納差税。
己亥,封知樞密院容國公綽和爾為句容郡王。
初,帝在海上,綽和爾請急歸定大業,帝納其言。及即位,封為公。至是入朝,晉封王。帝曰:“世祖徵大理時所御武帳及所服珠衣,今以賜卿,其勿辭。”翌,又以世祖所御安輿賜之,且曰:“以卿有足疾,故賜此。”綽和爾叩頭涕泣固辭曰:“世祖所御,非臣所敢當也。”帝顧左右曰:“他人不知辭此。”命有司別置馬轎賜之,俾乘至殿門下。
乙巳,塔思布哈、奇塔特布濟克言:“諸人恃恩徑奏,璽書不由中書,直下翰林院給與者,今核其數,自大德六年至至大元年所出,凡六千三百餘道,皆乾田土、户口、金銀鐵冶、增餘課程、進貢奇貨、錢穀、選法、詞訟、造作等事,害及於民,請盡追奪之。今後有不由中書者,乞勿與。”制可。
丙午,定製:大成至聖文宣王、秋二丁釋奠用太牢。
二月,戊午,賜真定路飢。
癸亥,皇太子如五台佛寺,以王約從。既至,約諫不可久留,太子然之,即還上京。
罷行泉府院,以市舶歸之行省。
乙丑,以和林屯田有收,給賞官吏軍士有差。
壬申,令各衞董屯田官三年一易。
甲戌,弛中都酒。
三月,己丑,遼陽行省右丞洪萬訴高麗國王王璋不奉國法、恣暴等事,中書省請令洪萬與璋辯對。敕中書毋令辯對,令璋從太后之五台山。
以梁王在雲南有風疾,命諸王婁都爾代鎮雲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