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七百三十九章抉擇上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4月15,德軍死心不息,發動第六次攻勢,但在損失15個師後,一無所獲,己方軍力反而消耗殆盡,只得撤退至齊格菲防線,西線大勢已掌握在我協約國手中,全面收復法國領土只是時間問題。然而,就在歐洲局勢逐漸顯黎明曙光之時,在亞洲,一場巨大的風暴已經爆發,中華民國跟本帝國,這兩個遠東亞洲最強大的國家,在1**4年之後再一次走到了戰場上!”

“黑雲沉沉的壓在東亞版圖之上,當新大陸的美國被捲入了歐戰中之後,人們開始將亞洲尤其是亞洲的東亞當成最後的淨土。這裏沒有戰爭,中國跟本兩個國家開始走出野蠻走向文明,他們尊重比他們更加強大的白人,白人在這裏過着遠比美洲更幸福的生活。但是,可能連上帝也覺到了,這個糟糕的世界因為人類的貪婪已經到了必須毀滅的時候。在歐洲的戰事才剛剛出曙光時,屬於亞洲跟黃種人的戰爭拉開了序幕!”

“遠東秩序只有在大英帝國的領導下才能獲得和平,我從來沒有懷疑過這一點。中國作為遠東的傳統強國,而本則是近些年來快速收我西方的先進技術跟軍事科技走上強國之路的新晉東亞強國。但遠東就只有這麼大,北方可能成為殖民地的遼闊領土已經全部被那頭赤的北極熊併,所以新崛起的本作為一個海島國家,它只能效仿我大英帝國,通過對外擴張殖民地,壯大成為世界強國!”

“但放眼全球,整個世界都已經被瓜分完畢,已經沒有足的地方,這個國家環顧四望之後,最後只能將刺刀對準了它的鄰居,昔的老邁帝國!”

本和中國的衝突是天然不可調和,這是我在中國幾年間的唯一覺。翻開歷史,過去的幾十年裏雙方大小摩擦十數次。就是最近幾年,本人甚至還試圖趁着中國人進行內部革命的時候,手干涉中國,並趁機奪去山東地區跟滿蒙。可惜,本人的意圖落了空。革命之後的中國雖然經歷了短暫的陣痛,但是在德奧美等國家的扶持下,快速完成了對國家政權的重組,以一個嶄新的姿態出現在世人面前。在新的領導層領導下,還很弱小的中國在數場衝突中挫敗了本人,不僅保證了革命之新政權的穩定,也迫使本人無法過度干涉中國內政。而在此過程之中,我大英帝國處於本國利益的需要,一直都是站在中國這邊!”

“一個強大的中國不符合英國的需求,所以在當年我們扶持了本,遏制了中國崛起跟北極熊的南下!但是,幾十年之後,這種戰略又到了必須改革的時候,因為隨着本崛起成為列強國家之一,中國通過革命國力漸堅實,軍力逐漸壯大。艱難維持的亞洲和平體系已經頻臨崩潰,大英帝國又到了需要重新選擇的時候了!”

“亞洲和平體系的崩潰,如果僅僅放在四年前,或者一年兩年以後。對於我大英帝國及歐洲其他國家而言,無疑是非常樂於見到的。當年德國及奧匈帝國選擇了中國,一如我大英帝國選擇本一樣,他們的意圖不外乎是希望通過扶持中國崛起,遏制我帝國之盟友沙俄及本在遠東的擴張,迫使本跟沙俄不得不將更多的警力投在遠東大陸之上,而他們不但可以從中分享中國重新崛起所帶來的暴力,同時也能牽制我國之兩大盟友!”

“從過去幾年的發展來看,德奧兩國的決策者毫無疑問走了一步好棋。中國跟本、沙俄有着巨大的領土跟利益糾紛,一旦中國崛起當其衝的就是兩個國家。而在過去的幾年裏,不需要德奧兩國繼續挑撥,這個國家的統治者便做出了讓他們最滿意的選擇,他們先後跟沙俄及本之間的矛盾被計劃,從而引發了一場有一場的戰爭。但是,德奧兩國的意圖也沒能完全從這個國家得到實現,他們很可能曾經寄希望能夠將中國拉入同盟國的行列中。但這個國家的革命新政權領袖有着自己的看法跟決策,就如同德奧兩國在利用中國,中國也在利用他們。”

“那個叫做李漢的年輕領袖借用了德奧兩國的技術跟軍事扶持,只用去了幾年時間便一一擊敗了國內的阻撓着,成功獲得了這個國家的最高權力。他對內利用德奧兩國的技術發展本國工業,對外外態度趨強硬。在依附於德奧兩國的同時,他也不忘記聯絡其他國家,比如美國…正式這種靈活的有傾向的外手段,令他遊走於幾個妄圖手遠東的國家之間,獲得了無數的好處!而自始至終,哪怕是同盟國對其許諾的利誘遠超奧斯曼土耳其,他們都能忍住,始終與同盟國之間表現的若即若離。”

“我們必須警惕一件事情,那就是中國的崛起已經不可阻擋。在過去的幾年裏,因為歐戰帶來的機遇,這個國家的工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已經不弱於歐洲一些二工業國家,同時在某些軍事工業上,甚至已經近跟趕超了本等強國。比如陸軍軍械尤其是輕武器工業,比如航空飛行器製造業。大使館的武官喬布斯中校告訴我,在過去的幾個月裏,他跟他的手下通過種種渠道,收穫了很多的消息。”

“他們甚至認為這一場中之間的戰爭,中國已經預謀了兩年、三年甚至五年以上,按照規定他們給了我一份詳細的戰況分析報告。在不宣而戰跟充足的準備之下,中國人在半個月內收復初大連跟旅順外的全部遼東半島的可能高達80%,在三到四個月內將朝鮮半島的戰事推到平壤城下,令本陸軍傷亡二十萬的可能接近70%。”

“至於台灣,我們並不看好中國人在台灣的登陸,他們沒有一隻強大的海軍保證登陸艦隊的安全,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本人則可以利用自己的海上優勢,源源不斷的將本土跟南洋的陸軍運送往台灣島!”

“中校先生告訴我,中國人可能在過去的幾年裏,生產了接近一千架的飛機,我覺得他會有這種不切合實際的猜想,大概是因為中國的zhèngfu機構跟情報組織對於軍事數據的封鎖。但中校先生的一句話與我不謀而合,我們都認為中國人已經掌握了遠東的天空,這個自革命以來一切以德國為師的國家,在掌握了遠東天空的同時,也組建起了一隻由兩三百萬可戰接受過一年以上軍事訓練的士兵組成的龐大陸軍。”

“中校跟他的同僚認為,陸地上除非本人能在半年內保住朝鮮半島,並在東北或者南方沿海開闢第二第三第四戰場,將至少六十萬以上的軍輸送往中國大陸,利用士兵的訓練優勢迫使中國在數條戰線上與它同時戰,否則,掌握了天空又擁有運輸優勢的中國收復遼東半島只是時間問題。至於朝鮮的戰爭,在我看來那不過是中國人的一種手段,他們真正的目標很可能是台灣島。”

“即將過去的十年裏,中國的發展速度雖然很快,但是欠缺一種積累跟時間。綜合國力上,比起本中國人的總體實力明顯略遜。倘若中國全力一戰,也許擁有在朝鮮半島擊敗本人的能力,但自己的損失也絕對不會低於三五十萬人,而打下了朝鮮半島之後,就算是恢復了對這個國家的宗主國身份,也難以遮掩中國人的損失。以我對中國那位年輕總統的瞭解,他不會做這種虧本的買賣,所以,我認為中國之所以現在強攻朝鮮半島,第一是為了迫朝鮮半島的軍無法援助關東州,第二則是為了在隨後的談判中,迫使本人讓步還台灣島。”

“是的,我跟我的同僚們多次換過意見。大家都認為,一邊是從會隨着中國的壯大而持續醖釀矛盾的從中國割佔的台灣島,另一邊則是更加遼闊肥沃、且距離本土較近的朝鮮半島殖民地,如果是在局勢嚴重不利於自己的情況下,本zhèngfu會做出符合中國要求的選擇。前提是,中國人需要贏得這一場戰爭,最低限度的也要重創本的軍事力量!”

“兩個東亞強國為了爭奪遠東未來的領導權的戰爭才剛拉開序幕,從目前來看不宣而戰的中國顯然佔據了上風。從旅順那邊傳過來的消息顯示,由於中國人瘋狂的向原本屬於他們的城市大連接連兩天內投擲了上百噸的燃燒彈跟毒氣彈,還有各種航空炸彈近千噸,令城中的軍損失慘重。大連這座當年本人用去了六天,付出了數千人死傷才拿下的城市,而中國人僅用去了四天三夜的時間便拿了下來。放眼整個遼東半島,目前尚在抵抗的就只剩下旅順要內,那不足六千的本軍人了。倘若中國還將使用對付大連的手段,不顧城中死傷的辦法轟炸旅順,則這座要別提像本人叫囂的堅守一年,便是一個月都困難。”

“遠東已經到了最混亂的時候,從中國人那裏我們得到了一個很不好的消息。為了解除跟赤化的北極熊之間的矛盾,全力應付同本之間的戰事,中國人已經開始組織派遣一支規模龐大的代表團,前往俄國同蘇俄政權進行談判。兩個國家同為革命之政權,很顯然在過去的半年中,蘇俄主動向中國釋放的和平信號令中國高層對待蘇俄的態度有所軟化,倘若彼得格勒與中國簽署了協議,承認了中國自沙俄政權出奪得的領土,那麼我將失去遠東上萬英里的防禦圈,蘇俄的影響力很有可能從中亞到遠東不斷的滲透、溢出!”

“這種不安我們已經從其他方面得到了一些證明,我們有理由相信,在過去的幾個月裏,中國默許了多達三千名以上的蘇俄軍人通過其控制區域進入東西伯利亞地區同本人戰,很顯然為了收復失土跟擊敗本人的戰略得到滿足,中國這個國家不介意與惡的紅蘇俄政權合作,一如當年他們接受惡的同盟國扶持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