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六百六十九章動盪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持續三個月的大戰才剛結束,戰爭的餘波還在震盪着遠東政局。這其中最混亂的莫過於中國,這個國家剛剛走出跟俄國之間的戰爭,不,現在説走出戰爭還有些為時過早了。因為雖然前線的軍事行動已經停止,依然有源源不斷的物資跟車列駛往邊境,據總統府新出台的規劃。年底前將有高達六個新兵師跟預備役將抵達前線增強中國對現有控制地區的控制力。

戰爭,不到中俄兩國簽訂協議,永遠不可能算是結束。

然而,就在這戰爭帶來的動盪未散去的時候,一波來自中國高層的更強大的動盪傳來。

國會幾乎全票通過了李大總頭的“國務院改革草案”據此法案規定,後被大為削減了權力的國務院將作為總統府跟內閣各部的對外政策發佈機構。同時,國務卿的地位跟權力也第一次得到了明確規定,雖然高於內閣各部總長之上,但已經遠遠沒有了唐紹儀時期,總理經濟建設跟指揮國內政局的能力!

除此之外,還有一樁大新聞震驚了民國國內。大總統李漢第一次在國會,當着八百多位國會議員的面,公然承諾不做獨、裁者,將在任內為後繼者鋪平道路,保證中國未來走上nzhu之道路。

“總統國會宣誓,不做獨。裁者!”此新聞一出頓時震驚整個遠東,不僅國內因為他的承諾引起滔天討論熱,就連海外也多有國家及政客對此多加關注。

作為民國第二任民國總統,年紀輕輕便白手起家從地方各勢力的掣肘以及惡劣的外部環境中穎而出,擊敗了眾多的對手成就民國大總統。不僅在國內他的對手都承認,李漢絕對是百年來中國誕生的最英明領袖之一,也是能力最強的政客。國外也對他多有讚譽,能在短短几年內為中國初步打下工業化的基,並且在民國新立五年內先後擊敗國內的全部對手統一中國,同時挫敗了本向山東擴張的戰略意圖,並在中俄衝突中再一次擊敗俄國,贏得輝煌的勝利。

儘管中國如今的國勢尚且不如本,但在亞洲尤其是遠東地區,無論東北亞各國還是印度支那半島各國,他的擁簇跟狂熱信仰者無數。比起本首相,帶領一個一窮二白的中國在完成革命後短短几年內便躍居東亞強國行列中的李漢,身上有個足夠多的讓遠東各淪陷為殖民地的國家跟勢力追捧、信仰的一切因素。

許是因為經歷了比歐洲更長久的封建時期,遠東地圖的各國甚至包括中國在內,都有一種渴望‘明君’跟‘聖人’在世的心理。明君統治下政治廉潔、天下太平、進入盛世,多麼美好的乞求。而聖人品質高尚,秉公守禮,也是普通平民最渴望出現的一類人。

而很明顯,當李漢在國會鄭重承諾,他本人不會成為dúcái者,同時也將為後繼者奠定下堅實的統治基礎,為中國走向nzhu掃平一切障礙之後,國民的‘聖人’跟‘明君’心理又爆發了,甚至比民國元年袁世凱剛剛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時還要強烈。

這也難怪了,袁世凱當年宣誓就職臨時大總統之初雖然也做了不少實事,但他比較挑起了國內內戰,也沒有在跟洋人的涉中佔據上風,讓國民看到他的強硬態度。與他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民國第二任民選總統李漢在宣誓就任的不足兩年中,不但大肆的簡跟撤銷繁重的税收,而且中國還趕上了歐戰的順風車,絕大多數的國民們都覺到了生活的改變,他們口袋裏的錢越來越多,身邊能夠買到的東西也越來越多、越來越方便。

作為一個幾千年來,已將讀書當成改變一生命運最主要途徑的國家。老百姓也有一套他們自己衡量國家是否賢明的標準,那就是他們的娃兒能否比前清事情更容易得到讀書的機會,從而獲得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這一點民國無疑做的是很好的,也是令國民最能覺到身邊變化的一點。

1913年全國共有專科以上的學校52所,其中,大學12所,dúli學院26所,專科學校14所,共有72個學院,195個系,在校生13922人。與此同時,民國全國共有zhèngfu承認之初級學堂1742所,中級學堂341座。

但是到了1916年8月中俄開站前,zhèngfu已經明確規定了全國教育等級,分別為小學(5年)、中學(5年,包含中學三年跟預科二年)、大學(3年)。國內的教育環境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全國共有zhèngfu承認之小學8478所、中學1483座、大學144所。共有126萬學生同時在接受國家扶持之免費教育。同時,國內尚有不計其數的私塾仍在運營中,保守估計受教育之人員接近兩百萬之眾,比11年的清朝統計數據幾乎翻了一倍。

中國儘管還有很多的不足之處,但在過去的幾年中,民國持續向教育中撥發了約三千萬左右的教育扶持經費。當然,zhèngfu的大量教育經費是傾斜向西部跟中部地區的,在東南沿海等富裕地區,zhèngfu以減税免税等措施鼓勵實業家、地主鄉紳投資教育,同時對於大量投資教育之地方鄉紳,給予zhèngfu頒發的勳章、獎狀,李漢甚至親自上陣,動員內閣各部總長為對教育有功者以親筆簽名的獎狀勉勵之。

教育環境的改善,都讓國民們覺到了現在zhèngfu跟過去的不同。大量的民眾從被動革命中分享到了革命勝利的果實,開始又被動被革命變成了現zhèngfu的擁護者。甚至現在就連一些革命之初敵視革命zhèngfu的地方鄉紳,也開始承認革命之後來自官吏對於他們的欺壓越來越少,税收越來越寬鬆。隨着zhèngfu的不斷削減農業税的措施,有不少人都自覺的響應了zhèngfu的號召,減免了租憑農户的税收,讓大家都過上了好子。

李漢還有兩點是袁世凱無法與他相比的,那就是建設大工業的決心跟魄力,以及對外強硬的態度。

前清事情曾經興起過一波打着洋務旗號的‘工業化’運動,可惜,中國自古以來的外行指導內行的慣例,一羣對洋務知之甚少的官員甚至洋務派大員盲目指導、規劃,花去了幾乎相當於本工業化的資金,卻只勉強取得了不足本一半的成績。而且隨着一個個洋務大臣的去世,逐漸老舊的機器跟工廠斷去了資金,到了1911年革命之初,中國的工業化發展速度已經遠遠落後於本,甚至不敵這個國家總體規模的十分之一。

李漢改變了這一切,沒有人比他更清楚大工業的力量了,未來時代裏的中國已經成為世界工廠。儘管在軍事工業、跟高科技上的發展短腳明顯,依舊少有國家敢主動挑起戰爭,不僅是畏懼中國的核武庫,還是擔心那個臃腫怪獸的龐大製造能力。

從一開始便將改良過的蘇聯模式用在民國身上,又先後藉助德奧美三國之手獲得了啓動的發展資金。隨後歐戰爆發,大量的歐洲技術人才為了躲避戰爭紛紛離開了歐洲。有了李漢的手,這一次他沒讓美國專美於前,大量來自盧森堡、比利時跟荷蘭的鋼鐵、造船業等重型工業的數萬技工被高薪挖到了遠東,充實了中國的重工業之基。又經歷了幾年的發展,現在的中國工業總體規模已經逐漸向本靠攏。儘管在造船業等行業,中國跟本之間的差距仍然在十年以上,但鋼鐵跟採煤兩個行業,中國已經無限向本靠攏、發電規模已經本的二分之一,航空製造業更是超越了本。

底氣的越來越足,都讓李漢在國際舞台上的聲音越來越大。無論是之前的提心吊膽跟本打得一場山東保衞戰。還是自信滿滿的,下令全殲俄國遠東集團軍。都跟前清及袁世凱時期的zhèngfu表現行程了鮮明的對比,國民們很容易便分得清,哪個zhèngfu更加合格。

這是一位聖人、明君式的總統!

李漢在國會公然表態,宣誓永不獨。裁後,國內一股聲音越來越大。甚至有些狂熱的個人崇拜的味道!

也許有些人會指責,拿着李漢的‘軍政、訓政、憲政’三部曲,指責他獨攬大權干涉國政,尤其是總統凌駕於zhèngfu的訓政期,更是不少反對者的有力證據。

但在國會之上,李漢已經詳細的就‘軍政’、‘訓政’時期的必要,進行了一番闡述。民國建立最初的階段,中國內部動盪、外部不穩,為了儘快的統一全國,集中中國的力量發展國家,收攏全**政大權於總統一身,維持一個強有力的領導核心是必不可免的。

訓政也是一樣,現在的中國外部環境依然不好。洋人依舊在中國作威作福,中國依舊要履行前清時期的不少不平等條約,並恥辱的眼看着一部分國土被分裂,也只能幹看着。因為當前國內的政黨跟官員甚至法律都處於不成的時期,所以,一個強權總統以個人能力指責政治,帶領跟指揮中國走向更正確的道路,是國民完全可以接受的。

是的,剛剛走出封建王朝的中國。比起那些虛無縹緲的nzhu,國民反而更認‘皇帝’,歷史上的袁世凱之所以會稱帝失敗,主要還是因為他對北洋軍的控制力下降,馮國璋、段祺瑞等的崛起,分走了他對北洋軍的控制能力,同時南方的派系沒能從他稱帝中得到實質的好處,自然要站出來反對他。

道理是最不怕辯的,因為只會越辯越明。

李漢也是考慮許久之後,才想通了一切,在國會內向眾多反對他的勢力攤牌。

李漢掌握着一手好牌,他本不害怕自己的‘軍政、訓政、憲政’三部曲被打亂。經過了幾年的發展,他對軍隊的掌握已經很高。原本派系分明併入國防軍內的武裝力量,都被他打亂重編,大量的投降的將領不是被他束之高閣,便是給了個有名無權的官位,已經徹底收攏了兵權。

而隨着對革命的經濟及工業的規劃發展,加上軍民分治等措施,也都沉重的打擊了南方革命派跟北方的北洋派系。如今的爭鬥反而逐漸轉向了政黨之間的衝突,轉向了各地議會甚至國會。雖然因此指責他聲音越來越多,但這是好事。

現在就宣佈結束軍政時期是有些危險的,按照李漢之前的規劃,軍政時期應該在一戰結束的18年前後結束。這樣,有了幾年的充足準備,他在國內的統治也將更加穩固的。不過,中俄戰爭的爆發給他提供了便利,現在在國內他的威望已經搞到讓人無法直視的地步了。這是好事,雖然現在結束軍政有些早了,但也能減輕一些人對他獨。裁的恐懼,免得一直在背後想着如何的從他手裏分權,不斷的給他下絆子。

至於自己會不會因此而失去對中國的控制力,這一點李漢本不擔心。為什麼要擔心,中國總統的任期為五年,他的第一任任期是從1915年元旦到1919年年底,現在第一任合法任期也才剛剛過半而已。之後他肯定還是要謀求連任的,然後又是五年的任期。以中國目前的發展速度來看,十年的時間,經過了兩次五年計劃之後,中國足以成為世界排名前十的工業國,國防軍事力量也將徹底成型。而此時,按照記憶中的軌道,中國未來的大敵之一的蘇聯,也不過才剛剛走出干涉戰爭不久,國內一窮二白的情況。

中國的總統並沒有強行規定最多隻能連任一次,這也是當初李漢留下的暗手之一。就是擔心到時候,中國的發展速度遠遠低於預期,他也完全可以再謀求一屆連任,在培養下一任接班人的同時,為中國進一部的掃除內憂外患。

李漢雖然已經做了幾年的大總統,但權力對他的誘惑沒有外界擔心的那麼大。他更多的還是對這個國家跟這個民族的愛,不希望這個國家再經歷歷史上的動盪,走向多災多難。

國會會議上李漢的宣誓引起的餘波,仍然在各處盪漾着。李漢的大段演説,動了全國人民的心。隨着英美兩國外大臣跟國務卿先後抵達中國,如今關注中國的目光越來越多,不僅有來自俄國的,還有來自本。

遠東集團軍遭全殲,普拉托夫上將的投降震動了整個俄羅斯。近二十萬軍隊在遠東折戟,俄國現在可真是偷雞不成蝕把米,謀奪中國的外蒙古,並試圖打壓中國的發展勢頭。結果反而被中國趁機消滅了遠東地區的絕大多數的武裝力量,爭霸東北亞霸權的基反而遭到了動搖。

俄**事上的失利,令俄國國內的衝突跟斗爭加劇。

拉斯普京掌握着對皇后的巨大影響力,甚至官員的任命都要先搏得他的同意,由其遊説皇后來得到批准。許多官吏和貴族因為得罪拉斯普京而被罷免,如外務大臣伊茲沃利斯基、俄羅斯東正教最高會議檢察總長盧基揚諾夫等。

由於早年遊歷時曾目睹伏爾加德意志人的富裕生活,拉斯普京憑藉其江湖遊歷的直覺,在1914年曾極力反對俄國與德意志帝國開戰。但是由於與德裔皇后的密切聯繫,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被公眾指責為德國間諜、以及宮廷反動政治的中心人物。普拉托夫上將是通過拉斯普京的關係,才得到的遠東集團軍的指揮權。在他以俄國陸軍上將的身份向中國人投降後,一種恥辱令俄國人軍方高層幾乎羞愧死,整個國內全部都在指責他們,認為是軍隊的無能,才導致他們在遠東輸給了一個過去只配被他們欺辱加掠奪的三國家。

1916年的戰爭失敗責任,軍方很快便把它推給了普拉托夫,甚至尼古拉二世為此大發雷霆,他認為是普拉托夫軟了庫洛帕特金,令他派遣到前線去的司令官失去了對遠東集團軍的控制權,才導致的俄國輸給中國。

因為沙皇尼古拉二世的憤怒,讓俄國貴族們看到了有利的機會。他們相互勾結在一起,密謀趁機除掉拉斯普京。因為皇后的德國身份,加上對拉斯普京權勢的羨慕跟嫉妒,到1916年末,俄國上層統治集團中已經出現了許多反對皇后和拉斯普京的秘密集團,其中最著名的一個由費利克斯?尤蘇波夫親王領導。尤蘇波夫對拉斯普京對沙皇施加的惡劣影響深惡痛絕,決心通過暗殺拉斯普京來肅清宮廷中的惡勢力,恢復沙皇的聲譽。

1916年11月5(俄歷11月2),駙馬費利克斯?尤蘇波夫親王、宗室成員狄密翠大公、帝國議會右翼議員普利希克維奇、尤蘇波夫的密友蘇霍金大尉和一名醫生在彼得格勒的尤蘇波夫宮設下陷阱。尤蘇波夫以子伊琳娜公主的美豔。**為美人計誘餌,將拉斯普京誘來尤蘇波夫宮,設伏將他殺死。

貴族團殺死了拉斯普京之後,趁機聯絡軍方高層,向沙皇尼古拉二世施壓,要求他廢除亞歷山德拉皇后,並將遠東跟東線的戰敗責任悉數推到了皇后跟拉斯普京的身上。只可惜,他們太低估了亞歷山德拉皇后對尼古拉二世的影響力,加上尤蘇波夫親王和狄密翠大公聯合軍方高層向沙皇威已經惹怒了沙皇。沙皇並不喜歡拉斯普京,但當年拉斯普京曾經預言,一旦他死掉,皇族也將為他陪葬。對神秘主義十分密信的尼古拉二世對自己的安危十分擔心,而且,拉斯普京掌握着一種神秘的藥方,他能緩解跟治好大皇子的血友病,再加上皇后對拉斯普京的寵信,這些都是尼古拉二世放縱他的原因。

現在拉斯普京被殺死,尼古拉二世震怒之下一邊下令忠於他的軍隊向彼得格勒靠攏,一邊派遣近衞騎兵在尤蘇波夫親王和狄密翠大公還未反應過來之前便軟了兩人,隨後在皇后的建議下,大肆逮捕跟處置兩人的黨羽,他二人發配到外地。短時間內便重創了貴族的勢力,以至於俄國國內本來能夠壓制住資產階級及革命分子再也沒有了牽制勢力,平衡被打破。

越來越多對沙皇不滿的勢力走到了一起,一場驚動世界的革命即將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