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九十九章鹽業4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歷史上應鹽曾經有過兩次大興之舉,一是天平天國時期初期,因為淮鹽、川鹽難入鄂中,應鹽曾經一度奪下鄂中半數份額。而另一次則是辛亥革命時期,伴隨着滿清大軍南下,為徹底打壓湖北軍政府,朝廷下令止淮鹽、川鹽入楚,尤其是四川(河蟹)獨立前的10。11兩月,雖有徽商、庭商幫偷運私鹽入楚,無奈江面有那海軍封鎖,所運之鹽僅能解除武昌三鎮之需,遠遠滿足不得整個湖北以及隨後響應革命的湖南所需。而這時應鹽再一次來了大興之機,可惜內有江湖幫會盤剝,大多鹽商缺少資金以及軍政府支持、加上練鹽之技術嚴重落後,外有徽商、庭商幫打壓,僅能重新佔領鄂中、影響臨近的鄂北、鄂西之地,雖有四川光復之後,又遭遇川鹽入楚,短短一月之間失去了方才佔領的全部領地,再一次失去了崛起的機會!

李漢對於這應城不甚悉,不過對於這應城鹽業史卻是知之甚深,蓋因他的爺爺李正樹曾經是第三任湖北省長,也是那位親手打造了應城鹽業的張體學將軍的警衞員,他曾跟在張體學將軍的身邊,親身經歷了從1957年發現應城地下埋藏的280億噸超大型岩鹽礦藏到1965年之間的應城鹽業發展,雖然不曾參與其間,不過從他還小的時候,爺爺便經常在他耳邊提起這件令他覺無比驕傲的事情,二十多年下來,導致他想忘記這應城鹽業史都困難。

“大帥您的意思是”鹽業利潤之豐厚,實在不是外人所知道的,尤其是這個年代,從生產到銷售之間,鹽業至少能夠產生高達800%以上的暴利,便是扣除了生產成本以及各地江湖勢力的盤剝,也能餘下近400%以上的暴利,因此越是實力強勁之鹽商,越能從中獲得鉅額之暴利。當然,這裏所言的乃是私鹽,並不是得了朝廷許可專賣的官鹽,因此帶有的危險可想而知。

“鹽”李漢肯定的説道“我的意思已經十分明顯了,軍政府需要應城的鹽業熬練儘快開工,並且需要大量的鹽足夠供給湖北全境、甚至還要更多的鹽”他話説的肯定,不過立刻就有人反駁了他:“大帥恐怕要失望了,在下趙瑜,數十年來都是與這鹽打道。我湖北一省一月所需之鹽最低也要10萬擔,這應城之鹽多為膏礦殘帶,即便得了大帥之令解除封令,再集合我等應城鹽商之力,也不過能將每月所練之鹽由3000多擔提到7500,便是加上大帥所獲之礦井,也不過每月再加兩千五罷了,一月所產10000多擔鹽巴也僅僅能夠滿足鄂中、鄂西之需,本無力再多一些!”説話的是個看上去有些老實的鹽商,旁邊就有軍官上前一部與他介紹了此人,原來乃是這應城本地之鹽商世家,原本倒是頗有些實力,只不過這些年來隨着彭水社佔去了縣內大量的私鹽礦井,因此家道也逐漸沒落了起來。到底這個時代的商人對於官員,尤其是他們心中的大官多有些畏懼,因此語氣倒是説得温和、誠懇!

得知眼前這位掌握了鄂中的軍政府大員似乎有將應城鹽引開放到全省的心思之後,別説是那所到之鹽商了,便是其餘商賈、甚至鄉紳之臉上不經意之間都閃過了一絲興奮,只不過還不確定眼前這位想法的他們只能靜靜地等着,等他開口詳細道明!

“如此説來還是達不到要求嗎?”李漢有些酸脹的腦門,發現自己之前的想法似乎有些太過樂觀了,此時之應城並不是後世那個輕鬆能夠年產百萬噸食鹽的鹽業化工之都,也不是抗戰之前曾經年產數萬噸的新型鹽城,看來想要依靠整合鹽商們手上的資源遠遠不能達到趁機壟斷湖廣兩省鹽業,只是一想到歷史之中,那徽商、庭商幫以及自貢鹽商五月之間自那湖北一省捲去的數百萬兩銀子,他便心中有些急切,隨着後世帶來的高仿真偽幣已經消耗了八八九九,身上雖還有些傢俬,不過對於在軍事上大手大腳慣了的他而言無疑只是杯水車薪。

車上的那台比黃金還要金貴的機器因為作比較複雜,李漢這些天來雖然每天都要出半個小時的時間研究,卻無奈的發現照目前的進程看來,等他搞懂了機器的使用之後,時間差不多要到幾個月之後了,加上還有大量的貨幣印刷材料需要去學習,縱使繳獲的物品中有相關的教材,但是時間他需要大量的時間。跟卡爾的易雖然給他帶來了急需的大量軍火,但是後續的機械維修廠卻依舊沒有實力組建。

甚至明明知道這應城之下埋藏着280多億噸的上等岩鹽儲藏,其中大多數都僅埋藏於地下340到570米不等處,是最易開採的存在。別説是國外的先進機械鑽井技術能夠輕鬆解決,便是國內早在清末鹽都自貢就有大能僅靠木石等器材得到了開鑿千米礦井之能,但是這一切都需要用到錢大量投入的錢“大帥,這應城雖説產鹽,不過畢竟只是膏礦附帶之物,比不得四川、安徽那般便利,也沒有臨海資源之豐富,況月產萬擔尚不敢保證,還請大帥見諒”李漢點了點頭“也罷,既如此所有原隸屬官鹽之礦井,在座可有興趣以我軍政府之信譽,要將縣內已發現的近三百做礦井一同拍賣,使用時間為十年,十年後列位可以優先與曾經購買的礦井續約再籤十年”

“報告!”話才説道一半,李漢不得不停了下來,原來適時有一參謀手持一份電報出現在了大堂門口。

“進來”會議是有馬榮成負責安排的,經過了昨,李漢發現了自己對於李東來太過依仗,導致他一受傷,身邊連個可以使用的人都沒有。加上最近馬榮成表現的不錯,便放權將這會議準備的任務給了他。李漢不相信他會不記得跟下面提醒一聲,因此會議之時受到打擾,必是有重要事情來報,便未作責怪!

“是”那參謀快走幾步來到他的面前,將手上的電報給了他。李漢接過電報細細看來,臉上先是眉頭微皺,不過很快就換上了一副興奮的神,他一抬頭瞧見大堂內一眾皆是面緊張的看着他,微笑着揚了揚手上的情報:“各位,一個好消息京山光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