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十二章赤壁初交鋒曹操大意失利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不必了。”劉備不討這沒趣——你們私下串通好了不説,即便派到我那兒又有何用?又問“我家孔明先生呢?”

“孔明先生高才,又有結好之功,被我家主公留下款待,過幾自會回來,請您放心。”劉備倒是放心,八成仗打完諸葛亮就回來了,那還問什麼呀?他真拿這個周公瑾沒辦法了,索敞開窗户説亮話:“周都督,您似乎千萬百計不讓我知道用兵細節,這是為何?”

“不假。”周瑜也不隱晦“末將也不明白,劉豫州似乎千萬百計非要清楚用兵細節,這又是為何?”其實道理很簡單——彼此間並不信任。雖説兩軍聯合,難免考慮私利,戰時誰損失多誰損失少,誰擔子輕誰擔子重,乃至戰後獲利大小。周瑜要是都告訴劉備,倘劉備從中取巧,豈不是耗江東之力反為他人謀利?反之,劉備若不打聽明白,怎知周瑜葫蘆裏藏的什麼藥,若是把江夏賣了怎麼辦?

這場會晤就此僵住了,劉備心中忽生厭惡之,但畢竟身在人家地盤上,忍了忍氣,沒有糾纏下去:“未知都督帶來多少兵馬。”

“三萬。”

“恨少矣!”周瑜卻道:“確實少了些,聽聞劉豫州與公子帳下還有兩萬兵,可否暫時撥與末將調遣?”哪有張嘴要人家兵的?劉備懷疑自己聽錯了:“都督何意?”

“請劉豫州將麾下兵馬借與末將,我統領這四五萬眾與曹賊周旋,豫州但觀瑜破之。”劉備再能忍,話説至此也不泛出怒意:“都督此舉不合適吧?”周瑜嫣然一笑,微微拱手:“豫州勿怒。用兵之道貴在同心,若你我各自為戰,只恐競相逐利不能得勝。若由末將…”

“憑什麼由你統領!”亭外趙雲怒衝衝了言。

“放肆!我與周都督説話,豈容你多言?”劉備嘴上申斥,心裏卻暗暗稱快。

周瑜斜了趙雲一眼,並不理睬,卻對劉備道:“劉豫州若信不過末將,我也可將江東之兵盡數您統領,如何啊?”劉備萬沒料到周瑜還有這一手。由他管轄江東之眾本不可能,且不論統軍之才,江夏之兵僅僅兩萬,而且練不勤相對疲軟,真正的驍勇之士不過數千,而且還得分派守衞郡縣,怎壓得住人數、船隻都多於自己的江東軍?就算周瑜肯給他,他也接不住。

周瑜見劉備啞口無言,才把話往回收:“既然如此,那還是偏勞末將吧。”劉備擠出一陣無奈的笑容:“周都督,兩軍聯合理當彼此相敬,可不要人忒甚。”周瑜連連搖頭:“陳力就列,不能者止。現在只有末將能統率全局抗擊曹軍,那我只能當仁不讓。我想您一定會答應。”

“你怎麼知道我一定會答應?就不怕我反目?”

“不會的。您劉豫州是何等人也?您是識大體、做大事的人,若但逞匹夫意氣,早就在當陽拼殺至死了。您既然奮力逃,必有縱橫之志!豈會因一時屈伸而敗大事?”説這話時周瑜的表情分外凝重,似笑非笑雙眼滿是真摯,緊緊注視着劉備。

劉備與他對視半晌,默默點了點頭:“公瑾真知我者也!”

“過譽了。這麼説劉豫州答應了?”

“嗯。”劉備的底線都被人家看穿了,焉能不答應“不過…”

“我知道。這些兵馬只是暫時配合我行動,等戰事完畢還叫他們回到江夏,另外貴軍糧草皆由我方支應。這總可以了吧?”劉備聽他把自己想説的全説了,卻仍不示弱:“還望都督説到做到,戰事之後務須完璧歸趙。”

“哈哈哈…”周瑜仰天大笑,一擺衣袖站了起來“劉豫州太多心。設使戰事不利,貴軍果真喪失殆盡,恐怕那時我周瑜早就喪於曹兵刀下啦!”直到這時劉備才到,這個貌似文雅的年輕人實是一個鐵骨錚錚的漢子,一個可以信賴的盟友,或許更是一個強敵…

“軍中設宴,請劉豫州享用。”劉備本沒心思吃他這頓飯:“軍務緊急不便討擾,我這便回去調兵。請周都督代我致謝吳侯,就此別過。”説着話已起身。

“既然如此…末將恭送劉豫州。”周瑜也沒打算真挽留,兵都要到手了。多少大事等着,哪有工夫瞎客套?他畢恭畢敬轉出亭外,想親送劉備登舟,哪知剛邁出亭子就見派去的童兒回來稟報:“黃老將軍所部人馬已到,他正在船上休息。”

“為何不到中軍待命?”周瑜跟劉備説話,眼睛可沒閒着,早把山下情形看了個清楚。

這童兒方才伶俐,這會兒卻吐吐:“老將軍説他連行軍身體不適,不能立刻聽用。”

“那程都督呢?”童兒越發語無倫次:“程老將軍…也病了。”

“都病了?”周瑜不皺眉。

劉備雖未聽懂他們説什麼,但卻瞧出周瑜臉不好:“都督軍務繁忙,不勞您相送。一水之隔後會有期。”説罷搶先施了個禮。

“怠慢了…”周瑜滿臉堆笑趕緊還禮,眼瞅着劉備漸漸下山遠去,才轉臉吩咐童兒“你帶幾個親兵把劉備送來的酒牛羊都抬到幾位老將軍營中,並替我轉告他們,軍務繁忙有失拜望,請他們安心養病,晚間我過營探病,這幾我處置有何失當之處還請他們不吝賜教。”生病只是託辭,其實是程普、黃蓋這幫老將不滿周瑜自專。他們都是跟隨孫家兩代浴血奮戰之人,資歷高威望大,怎甘心聽一個晚輩全權指揮?尤其程普,按理説應該是左右都督並駕齊驅,而孫權明顯更器重周瑜,這口氣更是難順。周瑜深知其中利害,大戰在即,若不把這些老爺子哄好了,何談齊心破曹?打發走童兒,他默默展開地圖,直勾勾看着那個硃筆圈好的地方,陷入沉思——捍衞江東的魄力他是有的,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決心更是不缺,拒敵地點也大致選好了,但面對十多萬敵人,這仗究竟怎麼打?孤注一擲可沒有賠的本錢啊!外人看來周瑜舉重若輕坐談歡笑,可其中艱辛又有誰知…

周瑜望江沉思之際,劉備已經登船,水手一陣搖櫓,那葉扁舟飄飄搖搖又向江北擺去。時至深秋,西風強勁,自樊口回夏口是向西北行進,幾個水手頂着大風奮力划船,累得汗浹背。劉備看在眼裏急在心頭,周瑜要主動出擊,爭取隔江相鬥,這主意是不錯,至少可以避免曹軍打到自家門口。但曹軍是自長江順而下,孫劉聯軍卻逆而抗,若再頂着強烈的西北風,單就天時而言,完全不佔便宜。孫權處在江南多少還有個地利,可江夏處在曹勢力的半包圍中,也無地利可言,倘若周瑜有個閃失,江夏又再無兵可派,就只能坐以待斃了。

着急又有什麼用?劉備只能採取一貫的選擇,隱忍和等待。他回想方才與周瑜的涉,想起那個年輕人英俊的相貌、瀟灑的舉止、透着些許傲慢的話語,心中竟莫名其妙生出幾分嫉妒。曾幾何時自己也是這般風倜儻,可如今呢?

想至此,劉備不免苦澀,輕輕梳理起鬍鬚,似乎想讓自己看起來更體面,不經意間瞅見一白鬚,便用力將它掐斷;可剛剛掐完又發現一,連忙再掐。如是者三,他終於罷手了——奔波已經忘記,自己早就年逾四旬了,白鬍子、白頭髮還數得清嗎?年輕時常聽人言“英雄老矣”今天他算是切身受到這種悲涼了。曹雖然是宦豎子弟,但早年就躋身官場小有名氣,度盡劫波成就霸業;孫權雖英姿發英雄氣概,但若非繼承父兄基業又有何能為?唯獨劉備出身草鞋販子,天天喊着漢景帝玄孫,卻是白手起家未得祖上絲毫恩蔭,辛勞半生卻一事無成。眼看年近五旬白髮叢生,與劉琦共據半個江夏尚且朝不保夕。人與人的命運如此迥異,老天爺,你公平嗎?

“主公快看!”陳到手指北方打斷了劉備的思緒“關將軍的船!一定是大家不放心,趕來咱們。”劉備那股悲意漸漸釋然——我也並非一事無成,輾轉逃亡大半個天下,但還有一幫兄弟死心塌地追隨我。曹孟德、孫仲謀,你們有這福氣嗎?你們一個佔天時,一個佔地利,我劉備靠的是人和。有人斯有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