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6章情人細語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在這種危難的時候,除了上天,誰也沒有辦法助他一把。可是偏偏上天就給他派來了徐子陵,一人可以帶一百多人出城,就可以把祖君彥六萬多人和五千多突厥人橫掃的奇人。在洛陽城破之時,他竟然還會聽從自己的命令,火速回援,甚至還稱自己為大鄭國主。
王世充不對自己的運氣不服都不行,他士氣大增,信心百倍。
此時皇城之內的大鄭士兵同樣士氣增千百倍,簡直動得無以復加,覺得熱血沸騰。第一次,他們對城下的瓦崗軍覺得似乎並不怎麼樣了,因為他們六萬人,竟然讓徐軍師用一百人大敗了。
沒有人細想過到徐子陵是如何用一百人大敗祖君彥六萬人的,他們想不通,也懶得想,他們只知道結果,只需要知道結果。
李密在城外足足還有三萬人,但多為工兵雜兵,稍有戰力的,也只是守糧的士兵。
如果説外面的雜兵工兵可以硬生生用他們的攻城器械攻破一座城池,那麼,徐子陵的五千騎兵可以在他們沒有擺好擋箭鐵牌車和投石車之前,將他們統統碾成泥,這就是騎兵和步兵的分別,也是兵和普通工兵雜兵的分別。
李密最少在外面還有五千以上的兵,可是他們誰也不敢出動。因為他們守着李密的糧營,一旦讓徐子陵的騎兵攻擊糧營,付之一焚,那麼李密大軍相信就會迫入絕境之中。
瓦崗軍唯一的安是,陳智略和樊文超兩部正接引兩萬多自翠雲谷的瓦崗軍偕糧草前來,相信這兩天就能抵達,如果有他們加入,相信城外的防禦會安全得多。當然,這得保證對方完全沒有發現並且偷襲這一支默然不知己方在偃師大敗的部隊。
李密思量再三,覺得得開城出兵迫退那五千暴肆狂着瓦崗軍心魂的騎兵,接應城外的部隊進城,否則城外的士兵崩潰是遲早之事。
出兵之時,李密覺得不宜遲,但也不宜太早,因為此時外面的騎兵士氣和氣力正盛,而己方的士兵士氣大跌,不宜馬上出兵。於是他親自到營中問一番,備下酒,讓士兵們飽食一頓,再一邊發士氣,然後讓士兵們休息半天,等到黃昏時出城。
有李密鼓勵,瓦崗軍士氣多少也回覆一些,特別是薄山公營和重甲步兵,完全無畏的出城,如果不是李密嚴令止,他們甚至想向那五千騎兵反衝鋒,把他們一擊而潰。李密的薄山公營也有三千餘騎兵,而且盡是鋭,不過在攻陷洛陽時已經摺損近千,剩餘兩千騎,他不敢讓這兩千鋭騎兵就那樣跟對方強拼而光,這可是他保命的本錢。
有重甲步兵上萬,又有騎兵兩千,甚至有弓箭手兩千,一起出城,徐子陵那五千騎兵倒也不敢造就。
不過此時在洛水駛來了一支船隊,距離千步以上,就可以用強弩殺瓦崗軍,而自己則停在水中,讓瓦崗軍徒呼奈何。除非用投石機推近對,否則無人能動這一支水軍,教李密差一點沒有鬱悶的吐血。陸上有數千騎兵,而水中有戰船重弩,難怪先前那個叫戰的騎兵口氣那麼拽。
幸好船上的弩箭似乎有一定的數量,倒了瓦崗軍一兩千人之後,那隻船隊就緩緩回航了。
正當瓦崗軍的士兵齊齊送了一口氣之時,遠方火把漫如火龍般出現,於昏暗中蛇延而來,近千騎奔馳如風般趕到,蹄聲震耳聾,會合了那五千騎兵,直向瓦崗軍而來。
為首騎着黑神騅者,正是徐子陵。
《拯救大唐mm》隔座送鈎酒暖第三百九十七章天險死地眼看對方來勢洶洶,李密無法,只得下令儘快把糧食運進洛陽,而一干等攻城器械,盡數銷燬焚燒。這些東西可不能落入徐子陵的手裏,否則那覺可不好受。雖然李密有信心守住徐子陵的攻擊,但久守之下,萬一讓城中內應打開城門的吊橋,重演自己攻陷洛陽那一幕,相信他李密會成為天下人的笑柄。
李密派出重甲步兵在前,騎兵守護兩側,弓箭手在後,工兵雜兵加緊運送糧食進城,少數斥候則加快速度燒掉軍營。對於破壞一切的攻城器械和焚燒的軍營,李密心疼得説不出話來,可是沒有辦法,敵方太強大了,騎兵足足有五六千人,不可能分兵組成犄角來對付。
再説,萬一城外的士兵譁變,或者守將受誘投降,那更是噩夢一場。
所以,李密決定整支軍隊撤軍回洛陽駐紮。
徐子陵率領騎兵在瓦崗軍的五六百步開外,緩緩停了下來,然後分兵為二,向李密兩翼運動,希望能找到一個突破口。但是李密久經沙場,也能輕易指揮大軍以逸待勞,轉為防禦,一邊護佑工兵雜兵們運糧進城。
雖然徐子陵無法找到一個突破口,可是不妨大鄭軍的士兵那種士氣高漲,第一次,威風凜凜的李密在自己的面前有如縮頭烏龜一般可憐。
徐子陵騎着未名,與宋師道和跋鋒寒三騎緩緩而出。
在萬人注目之下,徐子陵在微笑。
笑得紅齒白,陽光非常。
跋鋒寒則不,他一臉酷意,彷彿面前本就沒有幾萬大軍,而只是一羣可憐蟲一般,他不屑一顧。
宋師道一臉平靜。他斯文有禮,風度翩翩瀟灑儒雅的樣子能把最固執最嚴格的老夫子都點頭稱讚。
“密公近來可好?”徐子陵微笑道,他的聲音不大,可是整一個大軍上下甚至遠處的東城牆的士兵也能聽得一清二楚,他似乎帶一點好奇的問道:“怎麼密公的營房走水了?要不要本公子派幾個人提兩桶水來幫幫忙呢?要知道,本公子可是很熱心助人的。”
“徐公子客氣。”李密用他獨有温柔聲線平靜的道:“本公一向知道徐公子熱心,也慕名已久,只是時不合,不曾與徐公子心深談。如果徐公子有興,改本公於城中曼清院請公子一聚?就是不知熱心助人地徐公子有沒有膽量來赴會呢?”
“擇不如撞。”徐子陵一聽即大笑道:“密公不嫌棄,本公子在營中備些薄酒,不知密公現在可否賞臉?如果密公敢來,本公子回訪也無有不可。”閲讀,盡在。(。文。學網)“本公事忙。”李密微哼道:“多謝徐公子地好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