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航海日記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徐婷説:“古先生果然是快之人,那好,我們就這樣定了。”我點頭稱好説:“願意效犬馬之勞!嗯,您那裏真有徐福航海記?!別誤會,我不是不信,是實在太驚訝了!”我怎麼能不驚訝,兩千多年的神話,突然被證實確有此事,任何人都會有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眼睛或者耳朵的覺。
徐婷微笑説:“古先生,您是想看看這卷竹簡吧?”她的話説得很直接,如果是地道的中國人的話,一定不會這樣説的,但我知道她並沒惡意,搔了搔腦袋説:“就是不知道,徐小姐方不方便,我知道我本不該有這樣的要求的。”徐婷説:“呵呵,沒關係,既然您答應幫忙了,那大家就是一家人了,我沒什麼好隱瞞的,您稍等片刻,我去去就來。”我一聽“大家都是一家人了”覺得有點逗,哪有這樣的説法,又不是什麼男女關係或者親屬關係,只是合作而已,但想到她是本人,也就釋然了,既然她當我是“一家人”我自然也很的説:“不好意思,那麻煩您了。”徐婷一笑,站起來往內屋走去。
見她走進去了,一直沒開腔的潘老這時悄聲説:“這女娃不錯吧,那麼快把你當成一家人了,小老弟,想辦法真把她搞成一家人哦。”我臉一紅説:“她只是口誤而已,您老誤會了。”潘老説:“不是哦,我看她真是把你當成自家人了哦,加上你我一共給她推薦了四個人,前三個她都很謹慎的沒讓他們看那捲竹簡,唯獨讓你看,這不是明擺着對你還是有點意思的,好好把握哦!”聽他這樣一説,我的心莫名地像小鹿一樣的亂跳,為了不讓潘老看穿我的心思,我故作沒在意説:“這能代表什麼,她不是一樣讓您看了嘛!”潘老笑得有點,正要又説點什麼的時候,徐婷捧着個美的盒子出來了,他當即乾咳了一聲,把到嘴的話給嚥了下去了。
徐婷把盒子放在桌上,然後從盒裏拿出了一卷竹簡,小心翼翼的遞給我説:“古先生,聽潘老説,您是考古出生的,您看看這些竹簡有什麼問題不?”我接過之後,説了一聲“豈敢”隨後便翻看着那捲竹簡,竹簡估計已經經過特別處理,外表雖然殘破不堪,但是裏面的字跡還是清晰可見,上面的字線條勻圓,疏密勻停,這正是當時秦朝免費的小篆。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了中央集權的封建王朝。為改革“言語異聲”和“文字異刑”的狀況,秦始皇採納丞相李斯的建議“罷其與秦文不合者”由大篆改為小篆,統一了文字。
我以前的書也不是白讀的,捧着竹簡看了看,立時判斷出來,這確實是秦代之物。沿着上面的小篆一路看了下去,上面的文字由於年代久遠,有些地方成了空白,有些地方甚至剝落了,所以我也僅能窺其大概,具體怎麼樣,不是很清楚,不過儘管如此,還是能很肯定的認定出來,裏面記述的事情確實與徐福和長生不老藥有關。
徐婷見我看完了,一笑説:“如何?”我點頭説:“從竹簡的樣式和文字來看,這卷東西應該是真的。只是奇怪的是,裏面記述東渡的內容只是一小部分而已,其他大部分講述的是雲南,山海關兩地,更讓人驚訝的是所提到的這兩地,居然也跟長生不老藥有牽連!徐小姐,能冒昧的問一下您這卷竹簡從哪裏得來的?”徐婷説:“古先生,你也發現了,呵呵,確實如此,竹簡裏記載尋找長生不老藥的事情,東渡只是冰山一角,其他大部分講的是雲南和山海關兩地,説真的,當我發現裏面的內容居然是這樣的時候,吃驚度比您還嚴重,因為在我們家族的族譜上記載祖先當年東渡的原因,一直是以避禍為名的。我抱着懷疑的心態,經過再三比較祖先的遺留下來的字畫,最後確認了竹簡上面的字跡確實是出於祖先徐福之手,我這才相信裏面記載的事情。至於竹簡的來源,那是從我祖先的墓中得到。前陣子,我們本發現了一次地震,不知道古先生,聽説過沒?”我説:“上個月八號,本歌山地震吧,知道,知道,據説你們那次地震,破壞嚴重的,有好幾百個人受了傷,十幾個人失蹤了。我記得徐福的墓貌似你們就在歌山縣新宮市裏,難道…”她一提地震,我突然想起這碼事來。
徐婷説:“對,就是那次八級地震,地震過來還來了一場海嘯,以至當地損失慘重,我祖先徐福的墓也很不幸給震出來了,這卷竹簡,我就是在清理現場的時候,無意間得到的。”潘老這時也開口説:“小老弟,你問徐侄女竹簡的來歷,我知道你的意思是想確定一下到底這卷東西是不是真的,其實我當時也有點懷疑它的真偽,但是據徐侄女所説和我那個搭檔楚王的查證,竹簡裏所記載的事情應該不假。現今關於徐福尋找長生不老藥的故事都是後人據傳説編寫的,他們不是當事人,自然所寫的東西會跟真實的事件有些出路。”我點頭稱是説:“是的,據現有的材料顯示,當年徐福是在琅出的海,去蓬萊、方丈、瀛洲等地尋找長生不老藥,與雲南,山海關本沒有什麼關係,但是這卷竹簡裏卻明顯多次提到了這兩個地方,這不能不讓我產生懷疑,而然,竹簡又確實是秦代之物,裏面的內容雖然斷斷續續,但是記述的事件卻是一波三折,看起來很有探險小説的覺,所以我懷疑它是當時秦人據徐福東渡的事情改變成的小説,因此向徐婷打探竹簡的來源,想確認一下,竹簡記述的事情究竟是徐福手記還是秦人小説。聽徐小姐那麼説來,我想這卷竹簡應該是她先祖徐福的手記。”潘老説:“嗯,竹簡裏的內容,裏面好多重要的地方剝落掉了,我們現在是無法真實還原當時的情況,只能靠推測了,我在楚天研究的基礎上,再進一步推敲,我覺得徐福尋找長生不老藥的路線是這樣的,他是首先去了雲南,接着是山海關,然後是東海諸島,最後因為沒有找到長生不老藥,擔心秦始皇責罰才落到本的。他之所以沒找到長生不老藥的原因,那是由於沒找到相應的寶物,得到相應的提示,以至在東海失了方向,最終一無所獲。我總結了一下竹簡上提到的寶物,一共有四件,其中三件是三種叫‘冰魄’、‘白’、‘黑寒’的珠子,另外一件是一種叫‘靈虛鏡’的鏡子。照徐福行走的路程來看,那三顆珠子應該在雲南某地,而‘靈虛鏡’則是在山海關長城下的秘道里。據竹簡上的提示,長生不老藥是生長在東海一個叫‘贏洲’的島嶼上,要想找到這座島嶼,必須先得進入雲南得到那三顆珠子,接着開啓山海關長城下的秘道,取得‘靈虛鏡’,然後深入東海,就能找到贏洲。綜合這些,所以我和徐侄女商量過了,我們先從雲南入手。”他分析不無道理,雖然我沒有仔細研究一下竹簡上的內容,但是裏面確實有好幾次地方提到了“冰魄”、“白”、“黑寒”三珠和“靈虛鏡”以及榆關(山海關)。當他説要從雲南查起的時候,我不由皺眉説:“您的説法,我極為贊同,但是我記得竹簡上關於雲南那一段最關鍵的地名已經剝落了,我們無法知道它確切位置,雲南那麼大,找那三顆我們誰也不知道到底是什麼樣的珠子,無疑是大海里撈針,這個…”後面的話,我雖然沒説出來,但是意思已經很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