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643章示意起來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夏冰、碧玲荷和樂丹她們三個出宮的目的卻不是為了逃難,而是為了兒子的皇位做萬全準備,因為現在宮裏危險頻頻,教高手不停在皇宮裏面殺戮,她們生怕自己出意外,耽誤兒子的登基大事。

其中碧玲荷與樂丹,她們兩個的家族勢力龐大,所以在京城裏都有自己的豪華宅院,又有親人和手下們的嚴密保護,這樣更有利於她們行事。最可憐的還是東宮皇后夏冰,她的家族充其量就是個小家族,就算這麼多年發展下來,也不過是中型的規模,而且還不在京城,所以她幾乎沒有什麼可倚仗的,但是牽涉到自己的兒子,而且是自己離開大元國之前為兒子做的最後一件事,一向温柔婉約的美人兒皇后也展現堅強和聰慧的一面,趕在碧玲荷之前,緊隨着樂丹的步伐,直接帶着心腹侍女出宮而去。

她第一時間就來到江南總商會在幽平城的駐地,其實她本來想來寧遠庵,但因為我早已派人進宮去告訴她我平安無事,所以她才選擇這個地方,讓外人也看一看自己雖然沒有孃家的支持,但富可敵國的江南就是自己的後盾。

幽平城江南總商會的總管事,因為早就得到上官小憐和慕容蕊的吩咐,也就大張旗鼓的了夏冰進去。

雖説他和其他管事都知道江南其實在意見上還沒有統一,但有着江南雙驕的命令在,誰又敢不遵從,誰又敢不聽話?如此一來,當初小看夏冰的大臣們都不覺暗自佩服,太子李羣登上江南這條大船,也就是登上走向皇位的捷徑啊!

比起其他三位皇子,他的優勢頓時多了不少。她們雖然出宮了,可是宮裏的動靜她們仍舊關注着,特別是秉筆太監曲田虎忽然權力大增,立刻讓兩宮皇后惱怒和慌張不已。

被碧玲荷和夏冰怒罵的樂丹,其實現在心裏也很不安,她關心的並不是兒子江夏王李道能不能登上皇位,而是李道登上皇位後怎麼處置這些教的人^有了教的幫助,皇上最後肯定會傳位給李道。

這一點就算是兩宮皇后再怎麼折騰,也無關緊要。真是想不到啊!連任蘭亭和關婉兒都被暗算,只能在最後靠着任蘭亭拚着重傷才衝出重圍,看來教的傲世高手的數量比自己想象的還要多,勢力比自己想象的還要大。

一時之間,樂皇妃不覺有些擔心,自己的兒子以後恐怕真的會被控制住,然後成為一個傀儡皇帝。拋開樂皇妃的擔心不提,就在曲田虎權勢大漲的第一一天,昭宗又加封工部尚書鍾華建為太子太保,爵位更進一步為一一等候爵。

工部尚書鍾華建和曲田虎一樣,都是支持江夏王李道的重臣,這麼兩個明顯的信號一出,大家就有些明瞭了。

皇上果然寵愛小老婆,想要立江夏王李道為皇啊!江夏王李道其實也是一個非常聰明的孩子,小小年紀就讀詩書,通道理,可惜年齡是他最大的弱點。最簡單的一點,小皇帝很容易讓人有不安全,很容易想到他背後的外戚和太監等等,這些都是朝臣們最頭疼的人物。

因此,就算皇上已經開始為江夏王李道鋪路,還是有很多朝臣倒向兩位皇后。三月十三曰,昭宗召開傳聞受傷後的第一次早朝。積壓的公務倒是不算多,有高太師和顏宰相兩人督促着六部辦理,再加上子太平,所以基本上都能解決。太監剛宣佈“有事啓奏,無事退朝”工部一個侍郎就跳了出來。

懇請皇上為江山社稷着想,早設立一個賢能的皇子為儲君,這樣才是皇族之幸、大元國之幸,如此明顯的話語,讓旁邊站着的幾個御史氣壞了。

太子又沒有失德,品行又端正,你這麼説是什麼意思?不擺明了是想要硬推李道上位嗎?這李道是黃口小兒,有個能耐坐穩皇位啊?

於是,一位白髮蒼蒼的老御史就站到大殿中央,中氣十足的大聲怒斥這個侍郎大逆不道,想要讓大元國的基業毀於一旦,懇請皇上直接將他抄斬。説話的工部侍郎嚇得臉都白了,心道:“我只是幫人説幾句話,用不着這麼狠吧?”事實證明,昭宗沒有那麼狠,他想了想就直接撤除老御史的官位,讓他回家養老…對了,大家沒有聽錯,昭宗撤除的是老御史的官位,而不是這個率先挑起爭鬥話題的侍郎。宣佈這個旨意時,老御史還得意洋洋的看了看工部侍郎。

直到旁邊的侍衞走上來請他離開,他才發現自己聽錯了,不敢相信的老御史跪在地上,連連磕頭請求,連額頭都磕出了血,昭宗卻一點也不為所動,直接下令侍衞拖他下去。

“陛下!陛下!您不能這樣做啊!這是將大元國置於危險之地啊!陛下…”老御史蒼老淒涼的聲音迴盪在大家的耳邊,讓大家心有慼慼焉的同時,也對這個比之前還要強硬的皇帝多了一分畏懼。

不管怎麼説,至少在幽平城裏,特別是在皇宮中,昭宗皇帝還是擁有絕對的權威,誰都無法冒犯!有了皇帝的支持,江夏王李道的這一系人馬立刻安心許多,紛紛跳了出來。

大肆宣揚着江夏王李道的出眾之處,並拿着好幾個少年即位、最後大展宏圖、成為一代霸主的皇帝做比較,昭宗皇帝聽得微笑不語。

對於這種程度的比喻和比較,有點見識的朝臣們都不屑一顧,你們怎麼不拿那些少年即位、最後直接被篡奪江山、或者被太監毒殺的皇帝出來比較呢?

這些皇帝的數量可遠遠大於你們説的那些有為聖君啊!

“傳旨,太子李羣,謙和卑躬,仁愛友善,文韜武略,俱有所攻,特命為雲州刺史、軍務都督,總領軍政大事,負責清剿彝人叛逆,功成之,朕在這金鑾大殿上親自為太子祝賀!”待到眾人對江夏王李道的吹捧結束,昭宗就立刻下了這樣一道命令。這話一出,在朝上的兩個宗室王爺、兩個尚書和幾個御史,統統面如死灰,驚駭的看着昭宗。

去雲州清剿彝人?不是這樣玩自己兒子的吧?雲州在大元國的西南部,面積倒是頗大,但大部分地方都是茂密的森林和連綿的羣山,窮困程度居大元國數十個州的前幾名。

彝族在這裏一共有數百個部落,總人數達到兩、三百萬,他們子過得非常窮苦,所以一旦遇到災荒年景,就大肆出山來搶劫外面的民眾,這種每隔幾年就會發生的事情,每次都會造成成千上萬的民眾離失所、死於非命。

朝廷對彝族的圍剿一向不遺餘力,但由於羣山峻嶺之中,樹木太過茂密,氣候太過濕熱,本不利於大軍作戰,所以每次的成效都不大。

又窮困又有少數民族作亂,雲州刺史這個位置一向是大元國的官員們所畏懼的,這不,去年年末的時候,雲州刺史和雲州都督兩人就齊齊上奏,稱年老多病,乞求回家鄉養老。這麼一個地方,而且在皇位爭奪最關鍵的時候,昭宗皇帝居然把太子李羣派到那麼偏遠的地方,其中的含義不用多説,金鑾殿上的每一個人都已經瞭然於心。

“陛下,此事萬萬不可!”眾人議論紛紛之際,一個四十多歲的彪壯大漢站了出來,大聲的反對道。太子李羣一系的官員看到了他,不覺神一振。他叫李公正,是宗室中一位德高望重的人物,人如其名,為人處世非常的公正,就連高太師和顏宰相兩個對彼此看不順眼的人,也對這位王爺稱讚有加。

正因為李公正是一位非常公正的人,所以他一向主張讓温文爾雅又宅心仁厚的太子李羣登基,對有些暴戻的桂王李猛和滇王李成有些看不順眼,因為他覺得大元國不需要喜歡武力的皇帝。

這樣會讓大元國陷入災難。至於説江夏王李道…哼,那就是一個笑話!看到他站出來,昭宗皇帝並沒有像之前那樣和顏悦,而是徑直道:“公正,你在幹什麼?質疑朕的旨意嗎?難道朕要做什麼還要你來教?來吧,你來坐這個位置!”説着,昭宗皇帝還真的從龍椅上站了起來。

可以説,皇帝這個動作,不只是李公正,所有的人都看得驚呆了:“這到底是皇帝,還是一個市井無賴啊?”幸好李公正的應變能力非常強,一看到皇帝的旨意不能改變,馬上就跪了下來:“陛下,臣弟的意思並不是反對,而是雲州本來就混亂,兵力也明顯不足,您這樣派太子孤身前去,他再有天大的本事,也沒辦法完成任務啊!”

“真是厲害啊!,高太師和顏宰相同時在心裏暗贊這位王爺一聲。知道事情不可為,馬上趁機替太子索要起好處,本來就有些愧疚的皇帝肯定會順水推舟的答應下來。

“嗯,公正此語甚好,只是朕剛才還沒有説完呢。”昭宗皇帝笑了笑,示意他起來,自己也坐回龍椅:“傳旨,盤州、昆州、湘州各調集三萬軍隊,歸屬雲州都督管轄。

江南出糧一百億斤、金幣兩億,供軍需所用。另外,雲州免賦五年…嗯,朕再讓太子兼任諒州刺史和都督,這樣也多一點回旋的餘地…公正,你覺得這樣行不行?”雲州是典型的內陸州府,且是窮山僻壤到了極致,去那裏是個苦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