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五十三章喜日將近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遠德,喬遷新居啊!”張居正對張凡説道。新家才剛剛安頓好,張居正就來了。

“看老師説的,還不都是皇上的賞賜。”張凡説道“不過學生也是受之有愧啊!”

“這也是陛下做裕王時被先皇出的病。”張居正嘆了口氣説道。

“陛下平用度頗為奢華,這點學生也是知道。”張凡説道“只是陛下也不是那種賞罰不分的,這次卻突然如此賞賜學生,很是讓人不解。”

“陛下賞你必有用意,我也能稍微猜到一些。”張居正説道。

“還請老師相告。”張凡謙虛求教。

“還不是因為你與老師的矛盾。”張居正説道“你和恩師之間的事恐怕這京裏的大小官員都知道了,雖然他們都不知道是為什麼,可是恩師不喜歡你,這是事實。”

“這些我也知道,可是這與陛下賞賜我這些有什麼關係嗎?”張凡還是有些不解,問道。

“你要想想恩師的身份。”張居正提醒道“恩師兩朝重臣,當今內閣首輔,聲望在外,自然有很多人對老師十分恭敬。”張居正這麼一説,張凡就明白了。徐階畢竟是首輔,就是不去主動聚集也是有不少人攀附其下,張居正説恭敬二字也只是對自己老是的尊敬罷了,説白了就是由很多人巴結着這位首輔。張凡雖然不怎麼在朝間走動,但是他和徐階的事鬧的眾人皆知還是知道的。那些人雖然不知道為何徐階不喜張凡,但是為了討好徐階自然會來對付張凡。

“陛下估計也是聽到了什麼動靜,才會有這番動作。目的是要提醒這些人,你是陛下看好的人,叫他們少打主意。”張居正説道。

“陛下的心思學生也清楚,上次老是也為我分析過了。”張凡想了想説道“只是陛下這麼做固然能解學生一時之困,卻難免然那些人更加挖空心思來對付我了!”

“其實陛下也是在為身後事做打算。”張居正説了句聳人聽聞的話。

這句話可是把張凡嚇到了,看着張居正的臉,緩緩説道:“老師這是何意?”

“我並非在詛咒陛下。”張居正説道“先皇和陛下之間的事情想必你也知道。”張凡點了點頭,等待着下文。

“先皇對陛下的猜疑不僅使得陛下心中很是厭煩,甚至陛下的身體也受到了影響。”張居正説道“陛下身為裕王之時,時刻擔心不知何時會遭先皇的懲治,那時的陛下只得把這份力花在女人身上。

“只不過陛下也是凡人,那時候開始服用**,接着量是越來越大。先皇歸天,陛下登基之後,這服食**的習慣也已經改不了了,凡兒愈演愈烈。經過太醫的調養,陛下如今的身子算是好了些,可內裏的本無法治癒。陛下心中十分清楚。因為我那時也在裕王府供職,知道這事,陛下也是時常找我前去商談此事,只不過朝中的人都不知道而已。”張凡聽了他的話,意外之中帶着果然。他前世並非歷史專業,但是也知道些。他記得朱翊鈞這位萬曆皇帝登基之時不過十歲,而如今的朱翊鈞已經快八歲了,這樣一來,隆慶最對也就剩下三年的時間了。只是這件事不能跟張居正説明白了。

“恩師的意思是,陛下想用餘下的時間栽培我?”張凡問道。

“恐怕不只是栽培這麼簡單。”張居正説道“陛下可能是想讓你在台子登基之時,可以輔佐在其左右。”好嘛!先是做了內定的狀元,如今又做了內定的顧命大臣。不過張凡是一點心喜的覺都沒有,反而有種大麻煩將要來臨的不安。就算隆慶活滿三年,張凡也不過二十三歲,二十三歲的顧命大臣,不知把他擺在風口lang尖了嗎!

“老師,陛下的心思我能理解,可是天下像我這般的人何止千萬,為何偏偏挑中了我?”張凡問道。

“是啊,這天下的能人何止千萬,比你更好的不是沒有。”張居正説道“但是陛下挑中你並非沒有原因的。這次殿試你如此顯眼,加上之前你隨軍出征,陛下也是知道你的。更加重要的是,太子殿下很喜歡你,而你待太子很好。”張凡一聽,這算是水落石出了。隆慶並不只是要找個有能力的人,還要找個不僅有能力,還要對朱翊鈞好的人。張凡的文章,為人處事的能力,隆慶都是讓人考察過的,雖然他自己不知道。可是他和朱翊鈞之間的關係卻是實實在在的,朱翊鈞很喜歡張凡,張凡也很遷就朱翊鈞。這點恐怕才是隆慶下這份決心的主要動力。

“陛下就不怕我心生歹念?畢竟人是會變的。”張凡半開玩笑的説道。

“陛下知道這一點,自然會有所防範。”張居正説道。

“哦?”張凡疑惑地看了看他,發現張居正臉上隱隱有些笑容,恍然大悟,説道“原來是老師啊!陛下是想讓老師監督學生啊!”張居正笑而不語。

“陛下這心思當真細緻。”張凡説道“不過如此一來,變革之事不是就有了辦法了嗎?”

“此事關係重大,還是要從長計議。”張居正説道。

二人沉默了一陣,張居正突然説道:“遠德,聽説你快要成親了。”張凡聽到這事,臉上也出了笑容,説道:“正是,如今送親的隊伍估計也快要到了。”

“呵呵,這事大喜事啊!”張居正也很高興。

“到時候還要麻煩老師做學生的證婚人。”張凡也笑着説道。

“這是自然,到時候我必然要來。”二人又説了會閒話,張居正就告辭了。張凡一個人想着事情,説實話,上位沒有哪個人不想,張凡也很高興。只不過高興之時還有憂慮。

,送親的隊伍到了京城,陳文川和馬縣令也跟着來了。二人來到張凡府上,趙氏很是熱情地接待了這位準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