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四百七十五章滑頭之人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張居正的奏摺?”李太后跳過了正好接過奏摺的馮寶,直接將張居正的這份摺子拿在了手裏“説的什麼?”這句話李太后是對着馮寶問的。

畢竟馮寶如今是司禮監的掌印太監,朝中所有的奏摺搜要經由他的手遞上去。再加上如今新皇朱翊鈞太過年幼,平裏也只是一些重要的事情,才會由李太后親自出馬,閲覽之後向馮寶下指示。倘若是一些小事的話,本就不用遞上去,馮寶自己就可以直接決定如何批覆了。

所以説,李太后如今自然是會向馮寶詢問奏摺上都寫了些什麼。不過既然現在她已經將摺子拿在手裏了,自然是要自己看的,這句話只不過是她習慣的那麼一問罷了。

但是就是這麼一句問話,讓馮寶有些不知道應該如何回答了。不錯,所有的摺子都是要經由馮寶的手,很多事情,特別是像這種由朝中重臣所遞上來的摺子,馮寶也自然是不會遺漏的。

但是如今,他可當真是一點都不知道張居正的這道摺子上面究竟都寫了些什麼。説起來這件事情,壞就壞在如今的張居正和馮寶二人的關係上面。

扳倒高拱這件事情,雖説都是由馮寶一人出力,在李太后面前演戲,賄賂兩宮的近侍,讓他們在兩位太后面前説高拱的壞壞等等。這一切,馮寶可謂是煞費苦心啊。

但是,這一切也全都是有個前提的,那就是張居正首先是將這件事情告訴了馮寶。也正是因為如此,在馮寶看來,如今的張居正已經是完完全全地站在了他的這一邊了。

若是以前,張居正雖然也是非常地配合馮寶,但是馮寶還未能完全地相信他。然而現在,馮寶已經是完完全全地信任張居正了。這也為張居正帶來了一些便利。

要知道,當初這個司禮監的設立,以及皇帝將批紅的權利給他們,其實就是為了限制內閣的相權。但是如今,內閣首輔與司禮監的掌印太監是一條船上的人。而張居正往上遞摺子,雖然還是要給馮寶之後再上呈,但是馮寶也給了張居正很多便利。倘若當真是有什麼重要非常的事情,張居正也是可以直接將摺子送進宮中的。

這一次就是如此,面對這個情況,本來並沒有什麼的,而馮寶卻是覺得十分詭異。

“這,奴婢不知。”馮寶的面上冒着冷汗,特別是他在看到葛守禮和楊博兩人見到張居正的摺子到了之後,面上出了笑容,馮寶面上的冷汗更甚“想必張大人必然是有什麼重要的事情要啓奏太后才是。”李太后並沒有過多地去注意馮寶,而是打開了摺子自顧自地看了起來。

摺子上所寫的東西不多,李太后沒多會就看完了。但是就在這這麼短的時間裏面,這場面顯得相當的詭異。朱翊鈞還是一副興奮的神情,如今卻是帶上了許多好奇。

而這邊,馮寶似乎已經覺到了事情有可能不妙,臉上的神情很是古怪。而與之相對的,葛守禮和楊博二人的面上已經是出了喜,完全就是一副勝券在握的模樣。

至於張凡,又再次變回了那種事不關己的模樣。

“看來,張愛卿也已經得知了宮中的事情。”放下了摺子,李太后皺着眉頭説道“張愛卿,提請會審王大臣。”

“什麼!”得知了這個消息,馮寶竟然不顧如今他正站在李太后的面前,如此失態地説出了聲音。

而聽了李太后話的葛守禮和楊博二人,面上的喜更甚。他們明白,只要有了張居正的這道摺子,李太后的決議就幾本定了下來了。畢竟,如今的大明朝,當家作主的就是李太后。而李太后對於張居正的信任,要遠遠超過其他的任何人,對於張居正的很多提議,李太后都是不會去拒絕的。

“太后…”心急火燎的馮寶,當然是不願意看到有人阻擋自己的報復大業,趕緊就想要説話。

“不過…”李太后本就不打算聽馮寶的話,繼續説道“張愛卿提議的乃是三司會審。”

“太后,這…有何問題不成?”見李太后這麼一説,下面的葛守禮也有些疑惑了。三司會審沒錯啊!

所謂的三司,也就是葛守禮和楊博剛才所提議的三法司,為刑部、督察院以及大理寺。如果朝中遇到了什麼質重大的案子,就會由這三個衙門進行會審,也就是所謂的三法司會審,或者三司會審了。

而李太后這麼一説,好像張居正的奏摺中所説的並不是這麼回事一般。

“問題倒是沒有。不過張愛卿所提議的三司,並非是刑部、督察院以及大理寺這三個衙門,而是…”李太后話説到這裏,停了停,思量了一番才繼續開口説道“而是會同督察院、東廠以及錦衣衞三方,共同審理王大臣一案。”李太后將張居正所要説的話説了出來,場面頓時又再一次安靜下來了。

聽到了這裏,馮寶已經完全能明白這到底是怎麼回事了。他剛才還在對為何張居正會上摺子和自己作對而心中疑惑,如今卻已經是完全明白過來了,張居正必然是受了什麼人的指使才會這麼做的。這也是為何張居正會要求由督察院、東廠和錦衣衞來共同審理王大臣一案。

而張凡三人,特別是葛守禮和楊博二人,也都是吃驚。

只不過,張凡所吃驚的是,他已經猜測到,那時葛守禮讓他在楊博家中等着,自己卻是出門去了,過了近兩個時辰才回來。張凡本就對此非常地疑惑,如今他也能想得到,葛守禮必然是去找張居正,讓他幫忙了。雖然張凡不知道葛守禮究竟用了什麼法子,才讓被張凡好説歹説都沒有回心轉意的張居正幫忙,不過張居正總算是幫了。

而葛守禮和楊博二人所吃驚的是,他們當真是沒有想到,張居正真的會如此在乎馮寶。那時候,葛守禮向楊博説出了王大臣一事,而楊博給葛守禮的其實是張居正與馮寶之間所做過的一些事情的憑據。雖然那些都只不過是一些小事,而且就算是葛守禮將那些事情公佈於眾,張居正也不會受到什麼實質的影響。只不過那些事情的數量當真是不少,倘若公佈出去,必然是會對張局長的威信和名聲造成極大的損害。

但是沒有想到,即便是張居正已經同意了幫忙,卻還是留了一手,想要向馮寶示好。

瞧瞧張居正所提議的,讓督察院、東廠和錦衣衞這三個衙門來共同審理王大臣一案。

這在馮寶看來,讓由葛守禮所執掌的督察院參與,明顯就是為了給葛守禮面子。而後面,東廠和錦衣衞,在如今的馮寶眼中,張凡還是應該站在他這一邊的。所以説,這也算是給了馮寶非常大的面子。

而在葛守禮和楊博二人看來,不由得覺得張居正當真是有些滑頭了。不錯,若是由着三個衙門會審的話,督察院和東廠也就無關乎權利的大小了,可以分庭抗禮。這麼看起來的話,張凡這個錦衣衞都指揮使的話似乎就成了左右這件事情的關鍵了。

但是他們倆知道,張居正也知道,這件事情是張凡告訴他們的。而且張居正還知道一點,那就是葛守禮和楊博的為人,特別是葛守禮,他是絕對不會讓張凡在此時站出來冒什麼風險的,尤其是對方還是此時權利如中天的馮寶。所以説,錦衣衞參與進來,最多也就是起到一個平穩的作用,倘若兩方有了什麼爭執,張凡就得站出來做和事老了。

“不知太后是何意?”馮寶在一旁小心地問道。

“這件事情畢竟關係重大,會同三個衙門共同審理也是應該的。”李太后想了想,説道“哀家倒是無所謂,如今所要緊的是乾淨查出來這件事情的來龍去脈才是。不知葛愛卿和楊愛卿二位,可有什麼提議?”

“一切全憑太后吩咐。”葛守禮和楊博一同説道。

“既然如此,此事無需再議,就這麼辦吧。”李太后下了結論“明就由督察院、東廠和錦衣衞同審王大臣。”

“太后,微臣還有一事。”楊博站出來説道“既然已經決定由三個衙門共同審理此案,那麼犯人王大臣就不應該繼續呆在東廠,因由刑部看管才是。”

“楊大人,你這是什麼意思?”馮寶自然是不願意,陰陽怪氣地對楊博説道。

“本官是什麼意思,你馮寶心中一清二楚,又何必來問本官!”看來楊博如今當真是和馮寶卯上了,爭鋒相對。

“你…”馮寶又想要説什麼。

“好了!”李太后開口制止了他們“馮寶,楊愛卿説的也是,既然是會審,就要公正一些。你東廠裏有什麼勾當,哀家不清楚,也不想知道。事情就這麼辦吧,將那王大臣送到刑部看押,明會審。”

“微臣遵旨!”在場的三人趕緊叩拜謝恩。

“哀家還要和陛下説會話,你們都下去吧。”李太后似乎是有些不耐煩了,揮了揮手。

“奴婢告退了。

“馮寶率先説了一聲,就移步離開。臨出門之前,他還兇狠地看了看葛守禮和楊博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