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七十六章所謂意外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要説這整件事情,還要從朱翊鈞的婚事開始説起來。不過説到朱翊鈞的婚事的話,那麼張凡那自然是不會忘記的。畢竟,當初張凡可是跟着一同走完了全程的。出了那些當真是分身乏術,實在是沒忽悠辦法的地方,張凡都去了。實際上,就算是連這方面,張凡也都是好好權衡了一番,看哪邊更有“看點”然後才來決定自己到底要去哪邊的。
這麼做並不光只是因為張凡作為一個後世之人,這種事情,只是聽過沒有見過的緣故。實際上,即便是在朝中的這些人,能夠見到皇帝大婚的,也當真是少得很。
為何這麼説?
想想看,當年嘉靖皇帝登基的時候,還並未封皇后。因此嘉靖大婚之時的光景,那自然是全都看到了。可是,那畢竟也是好幾十年過去了,而當初能夠在場見證的人,如今還能在朝中的,幾乎是沒有了。
實際上,皇帝大婚,本來就非常難見。只要稍微算算就知道,皇帝在登基之前就大婚的,相比起來登基之後再大婚的,那可當真是要多得多了。而即便是他將來必定能夠成為皇帝,但是最起碼在他沒有登基之前,他也還是個太子,有的是王爺。雖然説不論是太子還是王爺,這大婚的場面,雖然也是非常豪華,很是難得一見的場面。但是相比起來皇帝大婚的場面,那也自然是要降低許多標準了的。
而皇帝,乃是天子,是統領整個國家的一人,權力至上,無以復加。這樣的任務大婚了,那可不僅僅只是成家這麼簡單的事情,當中更是包含了許許多多的東西。就比方説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皇帝要傳宗接代,為了好讓自己家族的統領大業能夠繼續下去。所以,可以説皇帝大婚,那自然是用不着説的,非常重要的。
所以,真煩就是因為這個原因,他才不想要錯過這一場婚禮當中所有的場面。甚至於哪怕是一個再小的事情,對於張凡來説,從他的眼光看起來,都是極為珍貴的。
實際上,張凡之後不僅僅是找禮部專門記錄此時的人要了一份當時場面的描述,就連他自己都親自謝了一份。雖然説張凡的記憶力當真是不錯,什麼事情,只要是他看過的,都記得清清楚楚的。但是即便是如此,這件事情對於張凡來説,他覺得還是有寫下來的必要。雖然説由他本人來這麼想當真是非常奇怪,但是也不得不説,即便是他親自所寫下的,到了多少年之後,也就會是無價的珍貴資料了。
且不説這些。總之朱翊鈞在大婚之後,實際上他的確是並不怎麼喜歡他的這位皇后。只不過因為他很是聽從張凡的教誨,就算是不喜歡,這最起碼的和睦,也還是能夠做得到的。總之,是少了很多冷眼相待。
而,且不管朱翊鈞到底喜不喜歡自己的這位皇后,可是既然是他的皇后,那麼有些事情,可管不着他喜歡不喜歡,那都是要做的。就比方説生下子女這種事情。
而朱翊鈞和他的皇后倒也不負李太后的期望,在大婚之後沒過多久,太醫也就診斷出來,皇后王氏懷了身孕了。
對於這件事情,李太后自然是高興非常的。不只是她能夠抱孫子了,更加重要的是大明的江山後繼有人了。能夠將大明江山延續下去,這是李太后最為看重的事情,所以這件事情她也自然是高興非常的。
因此,皇后懷了龍種,這件事情自然是值得好好慶賀一番的。所以,那段時間,宮中也當真是宴席不斷。好在那個時候,大明的銀錢還是很充裕的,不管是國庫還是皇帝的內庫都很富裕,所以這連番宴席,不僅僅內容是相當奢華的,也並沒有讓下面的大臣,包括張居正在內的一些人反對什麼。
但是,有的時候,就很能夠體現“樂極生悲”這句話的意思了。在如此大肆慶祝皇帝能夠誕下繼承人,可是王皇后的肚子可並不爭氣。十月懷胎,滿滿辛苦的結果,卻是生了個公主下來。
當時,等着皇后生下孩子的人當真是有不少,甚至於如同張居正和張凡等人,都是獲准能夠進入宮中等待。就等着太子降生的那一瞬間,變馬上昭告天下,普天同慶了。但是誰知道,結果卻是如此,這當真是讓人們有些接受不了了。
老實説,當初就發生了一件事情。王皇后嫁入宮中之後,也就是明白過來,皇帝並不是很喜歡自己。而且她也是知道,是因為張凡的緣故,所以朱翊鈞對她這才是還能夠保持這種夫的關係。當然,皇帝和皇后的這種關係自然是跟普通的不一樣的,不過這裏倒不是要討論這個。
王皇后明白皇帝並不喜歡自己。但是她為人很是低調,她雖然也想要引起皇帝的注意,但是她生怕自己做的太過火,會讓宮中的人討厭自己。雖然自己是皇后,但是有些事情,當真是難辦的很。因此,王皇后實際上心中也就是在指望,如果説這一次她能夠為朱翊鈞生下個男孩的話,那麼可以説,基本上所有的問題都能夠解決了。
她是皇后的身份,而皇后所生的男丁,不管如何,都必將能夠成為太子,然後將來坐上龍椅。如此一來,只要她平裏不要太過盛氣凌人,那麼她的地位也就
本不可能動搖。總之,她就是這麼考慮的。
但是,所謂天不從人願,那就是如此的。
在她知道,自己費了這麼大的心思,忍受了這麼多的痛苦,卻是生下來一個女兒的事情,她當時當真是覺得天都塌了。動起來的王皇后,甚至差點就要將自己的女兒活活掐死。好在當時在場的人不少,就連李太后都在,她自然是沒敢造次的。
不過若僅僅只是如此的話,那倒還沒什麼。就算是第一胎生了個女兒,那麼將來再生個男孩就好了就是了。可是問題就在於,她的這第一胎,也就是她的最後一胎了。
這種事情,或許不論是看史書還是小説,都覺得很奇怪,為什麼好多皇宮中的皇后之類的,都是生完了第一胎就不能再生了。其實道理很簡單,因為古代的婚姻年齡,女方實在是年紀比較小,僅僅是成長到了剛剛能夠生孩子的年紀。因此,第一胎生下來的話,很有可能會出很多問題。
總之,當王皇后聽到這個消息之後,那可是當場昏了過去,將在場的人都是嚇了一跳,就連李太后都是如此。
實際上,李太后又怎麼可能會想不到她聽到這個消息之後的表現呢。但是這種事情又本瞞不住,所以也就只能説出來了。
或許,皇后生了個公主,而且皇后以後再也不能生產了,這種事情對於皇后,甚至於包括皇后的家人來説,都是一個重大的打擊。但是這件事情,對於皇帝和太后來説,那自然是沒有任何負擔的。
人人都説皇帝三宮六院七十二妃,要這麼多女人做什麼?還不就是為了給皇帝傳宗接代,好讓帝位能夠傳下去的嘛。因此,就算是皇后沒有生下男丁,但是還有其他的女人來做這件事情,沒什麼問題。
一直到了這裏,都還沒有任何的問題。而對於朱翊鈞來説,也是因為他看到自己的皇后沒有生下男孩的那副模樣,對她也是起了憐憫之心,打算以後對她好些。當然,這是一件事情。
但是另一方面,朱翊鈞也明白,自己作為皇帝的重要,那就是要傳宗接代。而實際上,在皇后沒有能生下男孩的時候,朱翊鈞就已經給自己找好了打算了。那就是那個很早就進宮來服侍自己的那丫頭了。那個小丫頭,實際上早就已經被冊封為淑嬪了。而這鄭氏,也當真是有這份心思,所以在許多事情上面也都是非常
合朱翊鈞,深得朱翊鈞的喜歡的。而如此下來,皇后沒有生下男丁,將來也不會,朱翊鈞也希望鄭氏能夠給自己生個兒子,將來封他為太子,讓他繼承皇位。
雖然説,張凡對於這位鄭淑嬪並不是很喜歡。雖然説也是看不出來到底有什麼問題,就算是很喜歡在宮中爭權奪利,但是這也並沒有什麼問題。
不過,朱翊鈞在跟他提了這件事情之後,張凡從一開始的猶豫,也是考慮過來了。這件事情説到底也沒什麼。如果説鄭氏當真是能夠給朱翊鈞生下男孩的話,將來讓這男孩當太子,甚至做皇帝,倒也沒什麼。畢竟做皇帝的是她兒子,又不是她。
原本,這一切都已經是被計劃好了的,本就沒什麼問題。甚至於連張凡,也是支持朱翊鈞的這種想法。就包括對於鄭氏的看法,張凡也是有了不少改觀了。
但是問題,就出在朱翊鈞的身上了。
朱翊鈞早就已經成年了,也已經大婚了,就連嬪妃也都已經封了好幾位了。而他本人,也是從剛剛登上帝位的一個孩子,成長成了一個青年。而在經歷了房事之後,朱翊鈞也是對於這件事情有了一些興趣。這並沒有什麼,很正常的事情。
朱翊鈞對於自己的母后是極為孝順的,他幾乎每天都要去慈寧宮請安。而這麼長久下來,跟一隻在慈寧宮中服侍太后的王淑媛見面,也就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了。
王淑媛,在宮中的名聲雖然有些,但是卻並不響亮。要知道,她從進宮之後,這麼多年都是服侍在李太后身邊的。而李太后執掌朝政,本就權力在手。並且,她對於王淑媛這個丫頭很是喜愛,從不張揚,也從不會憑藉着自己服侍太后就在宮中耀武揚威的。長得也是甜美的很,卻沒有那種妖媚之氣。可以説,李太后對待王淑媛,當真是如同自己的女兒一般的。
如此脾氣好的一個姑娘,再加上面容又很是漂亮,被朱翊鈞看到了之後,他也自然是起了那份心思。而雖然王淑媛是在慈寧宮中服侍,但是畢竟要是宮中的宮女,而且還不是一般的宮女。但是,既然是宮中的宮女,若是被皇帝看中了,那也是要聽憑的。
所以,當朱翊鈞有一次再見到王淑媛之後,也是壓抑不住那種衝動,臨幸了她。
這本來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沒什麼好奇怪的。
而即便是對於王淑媛本人來説,她也是早早就知道了自己的命運,不外乎這兩種,要麼在宮中呆到年紀了,或許還能夠出宮,亦或者就這麼老死在宮中;要麼就是被皇帝看中,僅僅一夜臨幸,便也不再過問。
但是這當中是有個問題的。李太后很是喜歡王淑媛,對她很是看重。而這一點,朱翊鈞也是知道的。所以,他雖然是起了這種心思,但是卻也並不想要讓自己的母后知道。因此,他也是代過王淑媛,讓她不要説。而王淑媛雖然覺得這種事情發生在自己的身上,很是淒涼,但是這也是她早就準備好的,所以也就答應了。
並且之後,朱翊鈞或許是這一次,也就足夠了,便不再來找她了。平裏就算是他來慈寧宮中,即便是見了面,也是裝作不認識的模樣。
原本,這一切或許就會這麼着結束了。但是結果卻是出了問題了。朱翊鈞這一次,那當中是“百步穿楊”一下就中了。王淑媛僅僅只是被朱翊鈞臨幸了這麼一次,就懷上了朱翊鈞的骨了。這種事情,幾率當真是很小,但是畢竟是發生了的。但是迫於朱翊鈞的
代,她這個做宮女的也不敢違背,只能這麼沉默着。
可是顯然,這種事情實在是不可能瞞得住的。隨着子漸漸過去,她懷了身孕的身體,也是漸漸起了明顯的特徵。
而她又是服侍在李太后身邊的,李太后又並不是老糊塗,這種事情一看,她就明白王淑媛懷孕了。
而整個後宮之中,或許她也會召見朝中的大臣。可是説到能夠讓宮女懷孕的人,也就只有朱翊鈞一人,本不做第二人想了。更何況,皇帝臨幸了宮女,這種事情,雖然説有可能是皇帝一時興起,但是對於宮中的人可不是。因此,這件事情也是被記錄下來了。而李太后在發現王淑媛懷了身孕之後,也是讓人將記錄拿來,這麼一看,再一算,這時間更是正正好的。也就是説,這筆賬,朱翊鈞是
本就賴不掉的。
剛開始的時候,李太后也是有些責怪朱翊鈞的。畢竟她很是喜愛王淑媛,但是朱翊鈞卻是如此,她當真是有些不高興。但是轉眼一想,皇后剛剛生下個公主沒多久,王淑媛就懷孕了。或許,王淑媛能夠讓她抱上孫子呢!如此一來,王淑媛又是自己極為喜愛的,這不更是兩全其美嗎!
而且,這當中還有一點。王淑媛的懷孕,也是讓李太后觸良多。要知道當年,她也只是裕王府中的一個宮女,也是因為被朱載垕看中了,才會如此的。而這當中有過多少辛酸,她自己最是清楚不過的。
所以,對於王淑媛懷了身孕這件事情,李太后是極為看中的。
不過,她倒也是沒有急着就馬上找朱翊鈞來把事情説明白。畢竟這件事情是早晚要説的,不可能迴避,卻也沒必要着急。
而之後,在一次酒宴上,李太后就對他説起了這件事情。
當時,朱翊鈞很是驚慌,他還以為是事情被王淑媛説了出去,母后要怪罪自己,很是不安。而不安之下,他也就矢口否認起來了。
這一下,當真是讓李太后非常生氣。宮中的宮女都是皇帝的女人,若是被皇帝看上了,臨幸她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但是你一個做皇帝的,居然幹這種吃幹抹淨就不承認的事情。這不僅僅是朱翊鈞作為一個皇帝的不得體,更是讓李太后在同王淑媛所遇之事的憤怒。所以,李太后當真是非常生氣。
而當場,李太后便讓身邊的太監拿來了《內起居注》,叫朱翊鈞自己看。朱翊鈞一看,何時何地他臨幸了王淑媛,上面本就是記得清清楚楚的,知道自己跑不掉,只能承認了。
不過,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