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一千零五十八章消除間隔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一次的試探,張凡雖然只是抱着試一試的心態。畢竟,趙子傑他雖然瞭解的不多,但是正是因為了解的不多,對於張凡來説,也就意味着這個趙子傑能夠將自己隱藏的很好。也就是説,這個趙子傑是個非常難對付的人。

所以説,這一次的試探,也就當真只是試探了。對於能不能夠得到什麼消息,老實説張凡也是本就沒有抱着什麼希望的。但是,當趙子傑當真是不為所動的時候,張凡心中還是覺到了一絲失望。

而之後,説到這個地方的話題,卻是被趙子傑自然而然地轉變了。只是他轉變的方向,卻是放到了朱宣圻的身上。這就讓張凡心中生起了興趣了,畢竟他來這裏,包括接觸趙子傑,其本的原因,還不是為了朱宣圻嘛!如果説能夠從趙子傑那裏得到什麼消息的話,自然是再好不過了。

而且,趙子傑所説的話題,也的確是讓張凡比較興趣的。並非光是指張凡所提起的這個地方會不會讓他產生什麼想,更重要的是,他説朱宣圻曾經有段時間經常會來這裏喝悶酒。

所謂喝悶酒嘛,那自然是因為有什麼煩心事才會這麼幹的。説到底,朱宣圻喝悶酒,張凡可管不着。但是,朱宣圻因為什麼事情才會去喝悶酒,這才是張凡所關心的。

並且,雖然還不知道具體如何,但是據趙子傑所言,這個時間應該是在三年前的時候。三年前,正是隆慶五年。朱宣圻繼承蜀王的王位是在嘉靖四十年,而道隆慶五年,正好是十年的功夫。老實説,對於這件事情,張凡是覺得有些奇怪的。而且,他也並不覺得趙子傑會騙他,或者説在這種事情上面,趙子傑也實在是沒有任何騙他的必要,甚至於騙了張凡還有可能會產生誤會。趙子傑可沒有那麼笨。

朱宣圻的過去,張凡雖然沒有親眼見過,但是卻是瞭解的很的。他作為蜀康王朱承爚的庶一子,即便是他自己還沒有什麼爭位的想法,即便是那個時候他的年紀還比較小,但是朱承爚自己就開始覺得將來他會覬覦王位了。所以,朱宣圻那個時候的子並不好過。這些在之前都已經有過待了。

但是,這麼一來的話,他朱宣圻之前越是不好過,等到他登上王位之後,就會變得越加乖戾。總覺得自己總算是有了出頭之,待人處事即便是還能夠按照正常的程序來辦,但是內心當中總是會對於其他人自然而然地產生一種瞧不起的想法。

這麼一來的話,即便是他還會有自卑的情緒,但是絕對不可能會表現出來。像是喝悶酒這種事情,就算是想要這麼做,也絕對不會在外面什麼隱蔽,但是可能會被外人看到的地方。絕對是躲在房間裏,在一個什麼人都看不到的地方這麼做。

或許會説,十年的時間,登上王位已經十年的朱宣圻,早就已經過了那一段飛揚跋扈的階段,變得平穩了下來。這麼一來的話,若是遇到了什麼煩心事,或許會做出這種事情才對。

但是張凡心中明白的很,本就不是這麼回事。十年的時間,看起來很長,實際上卻是一眨眼的功夫就過去了。有所謂十年寒窗苦,的確是讓天下讀書人都勞累的很。但是實際上,當真是讀書讀出成就了之後,這麼十幾年的時間本就不會放在眼中。

而他朱宣圻,也絕對不是那種用十年時間就能夠改變做事態度的人。

為什麼這麼説?其實很簡單。朱宣圻自從登上了王位之後,就做了很多事情,其中不乏又對他封地上的百姓説事好事的事情,但是其做事的方式,卻是有些不敢讓人恭維了。而這段時間持續到了什麼時候呢?

張凡還沒有忘記,之所以他如今會人在四川,不就是因為李太后想要對付朱宣圻嘛!而李太后之所以想要對付朱宣圻,就是為了震懾大明如今其他的幾位藩王。而之所以選擇朱宣圻來做這種標誌的工作,卻也是因為當初隆慶駕崩,朱翊鈞登基的時候。即便是面對這種必然之舉,本不會有任何節外生枝的局面,但是他朱宣圻還是帶頭上了一份奏摺,想要攝政!

這個時候都已經是朱宣圻登上蜀王王位的第十一個年頭了。而即便是到了這個時候,他還是想要這麼幹,還是有這麼一份想法。這樣的朱宣圻,怎麼可能會改變,本就還是跟之前一模一樣,甚至於可以説,隨着他當王爺的時間變長,他的這份跋扈的脾氣是有增無減的。

這麼一來的話,趙子傑説朱宣圻會一個人到這裏來喝悶酒,這件事情就讓張凡覺得有些好奇了。不過,雖然他好奇,但是追問之下,趙子傑説他什麼都不知道。張凡不知道他是騙自己,還是説當真不知道。不過他既然不説,張凡也就沒有再繼續問下去的理由了。

所以,張凡雖然心中覺得失落,但是他並沒有停下來,而是打算接着之前的話題繼續往下説,問問趙子傑的事情。

“既然大人想聽,那在下自當從命。不知道大人想聽些什麼。”趙子傑卻是對於張凡的話並沒有什麼避諱,聽張凡還想繼續問些什麼,他倒是有些來者不拒的意思。

“倒也沒什麼。”張凡説道“我也並不是想要打探什麼隱私,只不過對於習武之人的事情比較有興趣而已。”

“聽來,在下倒是覺得有些奇怪了。”趙子傑説道“他人乃是讀書人,還是本朝第二個連中三元的狀元郎,怎麼會對這種舞刀劍的事情有興趣呢?雖然當着大人的面説出這麼一番話實在是有些不合適,不過如今本朝的狀況,想來大人心中也是有數的。朝廷重文輕武之下,讀書人本連在朝為官的武將都瞧不起,跟不要提如同在下這種習武之人了。為何大人卻是這麼興趣?”

“這説起來倒是有些緣故的。”張凡見趙子傑説起這件事情,心中並沒有生出什麼不快,反而是有些高興。畢竟不論他是什麼人,但是習武之人這個身份是不會改變的。而張凡正好是可以趁着這個機會拉近跟他之間的距離“説起來,初時就如同子傑所言一般,我也是瞧不起習武之人。我家住在陝西北邊的慶陽府,常年能夠聽到韃子前來劫掠的消息,也看到過不少次遭災之人拖家帶口過來,哭着説家中的人被韃子殺了。那個時候我總覺得,這習武之人跟韃子沒什麼區別,形同野獸一般,仗着自己有幾分武力便去侵凌、殘殺弱小。

“但是那一年,正好是我中舉的第二年。那年韃子來的很猛,當時寧夏衞的王崇古大人準備派兵深入河套,直擊韃子大帳。因為缺少隨軍的主薄,所以打算臨時尋一個,正好是找到我了。

“説起來,當時我也是覺得韃子該殺,但是説到底,也對身邊的這些武夫並不放在眼中。但是那一此隨軍出征,讓我的想法改變了。其中確有生死存亡的關卡,也算是踏過了生死邊界。我突然間就明白了一件事情,或者説是明白了一件以前就知道的事情的真正含義。所謂天下沒有相同的人事便是如此了。説到底,讀書跟習武都沒什麼分別,俗話説,學成文武藝,賣與帝王家。雖然説這話實在是對皇家不利,但是卻也有道理的很。

“讀書和習武並沒有什麼分別,關鍵是看人怎麼去用了。習武之人,有行俠仗義之輩,亦有恃強凌弱之徒;同樣的,讀書人有學成之後為國為民之人,也有那種之位自己之私慾,什麼壞事都乾的。説起來,讀書人若是作惡起來,比之其他人更是不堪。習武之人或許靠着武力,能夠殺了幾個人。但是讀書人若是這麼幹的話,可能一次就有許多人要跟着一同遭殃了。

“不過這些倒也只是我自己所想的。但是我所見到的習武之人,卻無一不是為了各種理由才拿起刀劍的。雖然其目的都有些不同,但是卻也大同小異,大都是為了保護自己罷了。當真是大大惡之徒,自然也有,卻也並非如同頑固的讀書人那般,一點也説不通的。”張凡的這番話,實際上就是從趙子傑那個近在眼前的身份,一個習武之人出發,説出來的話,總是會讓這種人覺得親近。

“大人所言,確實讓在下耳目一新。”趙子傑坦然説道“雖然大人所説的話,在下全都明白。但是像大人這樣一次就説出來,也實在是讓人聽得真切。不錯,讀書和習武並無高下之分,若是習武之人一心向善,而讀書之人一心為惡的話,孰是孰非,不必在意。”

“不錯,所以説關鍵,還是要看怎麼去用己所學了。”張凡笑着説道“如此説來的話,我算是回答了子傑的問題了。這下該子傑回答我的問題了。當初子傑習武,不知是出於什麼目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