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章所謂計策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什麼叫做計策?什麼才是謀略?如何能夠想人之不敢想,算人之不能算?怎麼樣才能夠做得到出其不意?
關於這些東西,其實無分中西,不論古今,似乎都有着他們別有特的一種認知方式。當然,似乎除了這一片神奇的土地之外,也並沒有哪個國家的人會把這種事情總結成冊,出一本書。當然,這片土地上類似的書籍,也並不僅僅是一本。
不過,如今並不是要討論《孫子兵法》,亦或是《三十六計》這樣的謀略總綱。畢竟,眼前遇到的事情,不可能總是在書本上出現,或者可以説,大部分你所遇到的事情,都是書本上見不到的,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出入的事情。書本,僅僅是給你一個大概的方向,讓你知道遇到這種類似的事情,應該從什麼地方入手罷了。但是到底應該怎麼做,還是要看你人怎麼辦了。
如今,面前就擺着這麼一件陰謀氣息的味道非常濃重的事情。很顯然,現在康二這麼個人找不到了。這麼一來就給張凡審理丁光友的案子帶來的巨大的阻撓。所以,乍聞此事之時,不明就裏的人會覺得,這件事情很有可能就是曾省吾乾的,是他讓康二消失了。
但是,這只是那種毫不知情,不明白這裏面到底有什麼事情的人才會這麼去想的。對於稍微知道一點此中內幕的人來説,這些人全都明白,如果説康二消失了的話,的確是會給張凡查案帶來阻力。但是錦衣衞的勢頭,依舊是常人難擋的。到時候,事情必然會有個水落石出。這其中,所需要的也僅僅只是時間上的問題而已。
而以如今事情發展的態勢來看,等到那個時候,一切都水落石出了。如果説找不到康二這個人來頂罪的話,這所有的責任全都要算到曾省吾的頭上去了。這麼一來的話,原本就是已經被這件事情得心力
瘁的曾省吾,卻還要揹負上一個大大的罪名。這麼一來,實在是對他大大的不利。
所以,如果這麼一想的話,在常人看起來,康二消失這件事情,絕對不會跟曾省吾有什麼關係,畢竟如果他那麼做了,豈不是將自己陷於危地嗎!
如果事情是這麼來想的話,張凡在知道了這種情況之後,很有可能會免除了曾省吾的罪名。畢竟,有些事情,即便是找不到替罪羊,但是也不能夠算到一個無關緊要之人的頭上去。尤其是對方還是個朝廷的二品大員,一省的巡撫,如今更是立了大功,一個前程無限好,而且還跟張凡的老師張居正關係不錯的人。這些條件,無論是哪一條,都會讓張凡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將曾省吾論罪。
甚至於,原本如果康二在的話,曾省吾還要擔負一定的罪責才行。而這麼個情況一出來,很有可能曾省吾就不用擔任何罪名了。而不論是朝廷還是官府,也會將力全都放到追捕那個康二的身上去。這麼一來,倒也算是個皆大歡喜的局面。
雖然説,如果這樣的話,有些對不起丁光友了,畢竟這案子牽扯到兩條命,全都是丁光友的親人。這麼樣結束的話,沒有找到仇人,似乎會讓丁光友不好受。但是,畢竟沉冤得雪,抓不抓得到人是一回事,最起碼名譽是保住了。他丁光友,也算是能夠安定下來了。
但是這些,説到底,也並不算是什麼陰謀論,甚至連陰謀、計策這些東西的邊都沾不上。而如果再往深一層去想,想到更多的東西的話,事情就會又不一樣了。
上面的這種情況,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如果事情當真是如此,那麼上邊的這種情況就是接下來應該要發生的情況了。雖然到最後可能會因為人為作的原因,與想象中的有些不同,但是卻無法改變事情的大方向。
但是如果説,有人早早地就想到了這一步呢?那情況又會如何了呢?上面的事情,只要是稍稍有些頭腦的人都能夠想得出來。但是跟這件事情有牽連的人,又有哪一個是沒有頭腦的呢?
他們能不能想到這種情況?答案是肯定的,這裏面的人,不論是任何一個,全都能想得出來。於是,事情是不是能夠反過來考慮呢?之所以想到了這種情況,從而利用這種猜測來提前做些什麼。
就比方説如今,丁光友再一次闖進了曾省吾的家中,指着曾省吾説他是主謀一般。或許,這一切當真是如同丁光友所説的那樣,是曾省吾在背後所為呢?
曾省吾明明知道,這件事情如今有了張凡的介入,將來水落石出只不過是遲早的事情。而事情一旦清楚了,就得要有人站出來認罪才行。
如果康二在的話,到時候只需要將所有的罪名全都推到他的身上去就可以了。而他曾省吾,雖然也會受到管教不嚴,用人不當等等罪名,但是卻本就無關緊要,這些事情朝中哪一個人沒有犯過。並不是他們想這麼做,只不過是人心隔肚皮,誰知道自己的手下心裏面到底在想些什麼,會不會做什麼對自己不利的事情呢。這些都是可以原諒的。
但是如果康二找不到,那他曾省吾就得來揹負所有的罪名了。
而正是因為曾省吾想到了這一點,明白自己不論從任何方面來説,都不可能讓康二消失。他卻是反其道而行之,故意將康二走了。等到這邊找不到人的時候,前來質問,曾省吾完全可以一問三不知,而且他也沒有任何讓康二離開的理由。
這麼看起來的話,曾省吾就跟這些事情沒有關係了。甚至於,張凡還會為了今天前來質問的事情而心生愧疚,等到案情水落石出的時候,不讓曾省吾承擔任何的罪責。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在場這麼多人裏面,跟康二消失這件事情關係最大的人,那可就要非曾省吾莫屬了。
丁光友當着這麼多人的面,神動地説出來這麼一番話,着實是讓在場的人全都鎮住了。或許是因為丁光友所説的事情,實在是太過出乎他們意料了。但是下一刻,出了曾省吾之外,其他人就開始了對丁光友的指責和謾罵。這些人相當地
動,甚至於口吐髒字也是絲毫不猶豫,哪裏還有一點點讀書人的文雅在其中!
只不過,這些人就算是在聲討丁光友,但是他們的心裏面,就當真沒有一點點認同丁光友的話的心理嗎?不見得,甚至是肯定有的。丁光友的觀點,不無道理,到時候找不到康二的話,張凡未必會讓曾省吾來擔罪。這麼一來的話,曾省吾就連那一點點名聲上的損傷都不會有了。如果是這樣的話…所以,眼前的這些人,雖然嘴巴上在罵着丁光友,但是心中卻也有這麼個想法。以至於,這種想法讓他們罵的更加烈了,與其説是在聲討丁光友,倒不如説是在告訴張凡,讓張凡認為
本就沒有這麼回事。實際上,他們還是在幫助曾省吾罷了。
然而,曾省吾對於這件事情,卻是沒有發表任何意見。他自己的事情,他自己最清楚不過了。自從張凡説了要重審此案之後,曾省吾就明白康二是個關鍵。但是他從來都沒有去找康二説過任何話,也沒有讓人這麼做過。今天聽到康二消失不見的消息,曾省吾自然是大吃一驚,也心中覺得要壞事。
但是之後,等到張凡到了這裏,對他一番斥責之後,他心裏面也突然覺得,這件事情對他或許並不是什麼壞事也説不定。康二的消失不見,或許能讓他免除任何一丁點負面的影響。
所以,現如今,丁光友指着曾省吾的鼻子説,這一切都是他做的。正是因為曾省吾想到了這一點,知道張凡到時候會覺得自己不可能做不利於自己的事情,所以他才反其道而行,這麼做了。
而張凡到時候則會是覺得,曾省吾不可能那麼做。事情的發生其中另有別情,從而到最後,降低了對於曾省吾的責罰。這麼一來,曾省吾的目的可就算是達到了。
這麼想對嗎?很對,而且可能更是非常巨大的。
曾省吾正是利用張凡的想法,來做對自己有利的事情。
而之所以曾省吾現在沒有説話,實在是因為,他的心裏面,也是想到了這種可能。甚至於,他都在考慮,如果説之前的自己並不是因為這件事情而被得如此
動的話,恐怕他也會考慮這種辦法的。
但是,沒做就是沒做,曾省吾心裏面明白,自己本就沒有做過這樣的事情。
而且,曾省吾心中也想到了另外一種可能。
這件事情,如果再往深一層去想的話,還有一種解釋。有人想到了這種情況,覺得他曾省吾會這麼做來罪,從而利用這一點,
走了康二。而再在這麼個時候,站出來説出這麼個道理。
這麼一來的話,他曾省吾的罪責,就是更上一層樓了。
如果事情是這樣的話,那麼那個人…
想到了這一點,曾省吾將目光看向了丁光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