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八章:卓巴歸心二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卓巴跪天跪地,跪明王、跪佛祖。但不會跪漢人的皇帝。”卓巴雙目直視朱影龍道,顯然沒有把周淮安的提醒放在心上。

“卓巴,你不得無禮!”周淮安見卓巴如此無禮。頗為惱火。即便他對這個老人還有一絲好。也容不得這麼忤逆犯上的話語,這是他所堅持的哪一種本。不會因為什麼人而放棄地。

“無妨,周淮安,你暫且退到一邊,朕有話跟這位卓巴老先生説。”朱影龍並沒有生氣,換作這個時空任何一個做皇帝,即使是大肚能容,以後也必心生芥蒂,他沒有,他和卓巴其實是同一類的人,以前的他做不入的寫手地時候也是這個脾氣,自以為自己天下無出其二,不肯合,最後一次一次的仆街,為的就是一個堅持自我,眼前的卓巴很像以前那個臭脾氣地自己。

周淮安悻悻退到一邊,而朱影龍和卓巴各自從對方的眼神中看到一絲欣賞,頗有惺惺相惜的覺。

“剛才卓老説朕是漢人地皇帝,這話是不是説錯了吧?”朱影龍問道。

“難道不是嗎?”卓巴很平靜地對視着朱影龍道。

“是,朕地確是漢人的皇帝,但卻也是你們苗人地皇帝。”朱影龍一樣以清澈的眼神平視對方笑道,居然沒有一絲火氣。

“荒謬!”卓巴有些生氣。

“自三皇五帝后,經歷夏、商、周到秋戰國,再到秦始皇統一中國,漢高祖推翻暴秦,其實漢人不過是諸多種族的融合的一種泛稱,許許多多消失了的種族其實都一直存在着,只不過沒有人肯追本求源罷了,你們苗人之中還有李唐後裔,李唐曾經是一個強盛的王朝,請問,李唐是不是漢人的皇帝?”

“這…”卓巴有些語,他想不到朱影龍會跟他講歷史,追溯民族的源,而且抓住了話中的字眼。

“其實漢、蒙、苗、回、藏追究底都是炎黃子孫,卓老一味的強調漢、苗之分,千年的紛爭,都是自己人再打自己人,卓老認為這值得嗎?”站的高度不同,看問題自然不同,卓巴雖然這這個時空也是一個卓越的智者,但他看問題的眼光侷限與苗、漢本身,當然這也是社會環境造成的,在那樣惡劣的生活環境下,首先想到的是改變自己的生活,然後才會想到其他,卓巴雖然是大智者,但也不得不面對現實。

卓巴一時找不到一個合適的詞語來稱呼朱影龍,如果稱呼其“皇上”就等於認同了他也是苗人的皇帝的這種身份,也等於承認自己以前所做的一切都是一種造反逆天的行為。

朱影龍看出卓巴的這種窘迫,出口解圍道:“卓老如果不知道如何該稱呼朕,可以喚朕為朱公子就是。”卓巴心下,不過嘴裏並不輕易放棄,冷靜的質問道:“誠然如朱公子所説,漢、苗本屬炎黃子孫中的一員。地位就應該是平等的,那麼漢人為什麼要欺壓苗人呢?難道就因為是漢人做了皇帝,就可以為所為了嗎?”

“這個問題朕先不回答,但朕到要問一問卓老,如果是苗人佔了這中原錦繡江山,做了皇帝,他又怎麼對待漢人呢?”朱影龍反問道。

卓巴神情一呆,這個問題他似乎本就沒有想過,到底是學過幾天辯證法的,看問題從正反兩個方面來看。果然將卓巴繞了進去,一上來朱影龍就抓住了主動權。

卓巴地反擊很快就到了,只聽他道:“如果我苗人佔了江山,做了皇帝,自然不會欺壓漢人以及其他種族的人,這種被欺壓的痛苦,我們苗人自己親身嘗受過了,切身之痛,又怎麼會強加到別人身上呢?”

“好,眼前就有這麼一個例子。兩百多年前,太祖皇帝起兵反抗暴元,建立大明王朝,建國初期太祖皇帝曾説:“如蒙古、目。雖非華夏族類,然同生天地之間,有能知禮義、願為臣民者,與華夏之人撫養無異。”但是後來。洪武元年二月,太祖皇帝下詔復唐式衣冠,即用“胡服、胡語、胡姓”許多蒙古、目人入仕之後。紛紛改用漢姓漢名。後來。太祖皇帝覺得此舉有悖“先王致謹氏族之道”才又下令“蒙古、目人更易姓名”太祖皇帝還止蒙古、目人在本民族內部自相嫁娶,《大明定:“凡蒙古、目人。聽與漢人為婚姻,務要兩本類自相嫁娶。違者,杖八十,男女入官為奴。其漢人不願與回回、欽察為婚姻者,聽從本類自相嫁娶,不在限。”卓老學識淵博,相信這些比朕還清楚吧,而你們苗人內部更是有苗漢不通婚的習俗,用這個例子來説明即使苗人坐了江山,幾百年後還是會別的民族取代,或許是漢族又或許的別的民族,就這麼週而復始,卓老認為這樣的結果就是我們這些炎黃子孫想要看到的嗎?”朱影龍説完之後,就這麼對視着卓巴,其實這些考慮也並不成,只不過他想到的就先説了出來,對於卓巴,也只能算是點撥一下,真正理解只能靠他自己,其實有漢以來,不管誰做皇帝,對少數民族都採取地是懷柔羈政策,表面上是為了和睦共處,實際上一方歧視。另一方先是自我保護,等發覺生存不下去,就會反抗,這個結果就是每隔幾百年中原大地就需要亂一次,然後來一次巨大的權力洗牌,當然這種週而復始的輪迴也大大的增強了民族的融合還有對外來勢力的抗擊的韌,也造就了燦爛的軍事文明,就連後世的史學家也説不清楚這究竟是好還是壞,至少朱影龍認為他的好處應該到了盡頭,而壞處逐漸凸顯了,應該結束這週而復始地輪迴了。

朱影龍的話雖然不算是指路的明燈,但倒是讓卓巴看到一條本看不清的道路,他不知道這條路究竟能不能走,還有,朱影龍地話中似乎還有一絲對自己祖宗的否定,有點讓卓巴摸不着頭腦了。似乎眼前這個年輕人比自己看的更高更遠,這樣荒謬但好像又是事實的情形居然出現在一個不到二十歲地年輕人身上,實在令人不可思議,不知不覺卓巴發現自己居然被人左右自己的思考了,這令他到一個後怕,同時有多了一絲期待,他知道身為一國之君沒那麼多時間跟一個階下之囚閒扯,決定自己命運就在此刻。

其實朱影龍是仗着後世的一點認識加上自己地思考,已經三百年拼湊出來地一點華,才能出現這樣地效果。

“朱公子既然知道這些,為何還要令苗、漢自相殘殺呢?”卓巴問了一個很‘昏’的問題。

“卓老,朝廷大軍進軍湖廣平叛,朕還特地下旨,讓左良玉繞道湘西,這其實是你們先挑起來地,吳黑苗此人野心極大,格乖張,實非明主,苗人跟這他造反,只有死路一條。”朱影龍哈哈一笑道。

卓巴老臉微微一紅,戰爭是他們一方先挑起來的,他那個時候還是投的贊成一票的。

“朱公子準備如何處置我們湘西苗疆內的苗人?”卓巴問道。

“難道黃宗羲沒有對卓老提起過嗎?”朱影龍很是詫異,他以為洪承疇、黃宗羲他們應該會跟卓巴提起過那個民族政策的。

“卓巴是欽命要犯,尋常人連見一面都不可能,朱公子説的那個應該是那個年輕的苗務大臣吧,我只見過他一面,後來就沒有再見過他。”對於黃宗羲,卓巴的記憶到還瞞深刻的,他似乎能從黃宗羲的身上看到有朱影龍的影子存在。

“原來是這樣,朕明白了。”朱影龍恍然大悟道“黃宗羲臨去湘西前,朕給了他三道民族政策,當時時間倉促沒有細定,第一,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都是大明的百姓。第二,各民族在一切權利上的完全平等,包括教育、科舉等等。第三,各民族都必須履行朝廷規定相應的賦税和兵役。”

“朱公子説的可都是真的?”卓巴知道吳黑苗必敗無疑,但這樣以來苗疆的百姓又將不知道要受多少苦,他的內心也是相當關心的。

“自古道,君無戲言,卓老難道不相信朕嗎?”朱影龍知道卓巴心中的那道防線有些鬆動了,雖然他們剛才談論的東西都是虛無縹緲,但這三道民族政策卻是實實在在的,如果正要落實了,民族大融合的趨勢勢不可擋,再現大唐盛世,萬國來朝並非空中樓閣。

“朱公子若能真心實意的推行這三道政策,卓巴願意給你三叩首,並且永遠不再回苗疆。”卓巴説的很是決然道。

“叩首就不必了,永遠不會苗疆,豈不是讓你落葉不能歸,朕豈不是很殘忍,這樣的事情朕做出來,不過朕身邊倒是缺少一個國策顧問,不知道卓老有沒有興趣屈就?”朱影龍拋出橄欖枝道。

“國策顧問?”卓巴顯然沒能明白這個新名詞的意思,而朱影龍表現出來的氣度遠不是吳黑苗能比擬的,可惜怎麼沒有讓他早一點遇到對方。其實卓巴已經悄悄的在心裏認同朱影龍了。

組建智囊團的想法,朱影龍早就有了,一個人的智力總有限,孫承宗他們又有職務在身,忙都忙不過來,哪有時間幫他出主意,而最近他又覺到自己腦力不夠用,如果有那麼一羣智慧超羣的國策顧問隨時可以詢問,豈不省去了許多煩惱,還能幫忙找出自己不足之處,卓巴就是他招攬國策顧問的第一人。

“就是朕有什麼疑難問題,可以向卓老你這樣的智者詢問怎麼解決。”朱影龍通俗的解釋了一下。

“不就是軍師嗎?”

“是軍師,但沒有決策權,只有建議權。”朱影龍點頭道“而且無官無品,不過每個月朕會從體己銀子中給你發生活津貼,多少視能力而定,如何?”卓巴思考了半晌,最終還是點頭答應了下來,他是衝着那三條民族政策才點的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