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千里之堤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李子期頗有興致的衝着十八娘點點頭,他雖然使用過兩次如意珠,但都是重生,並沒有見過由別人開啓的如意珠是如何的強大。
十八娘走了過去,牽起李子期的手,心中默默的想着如意空間,只覺到微光一閃,他們二人便都進入了空間裏,原來這個如意空間是真的能夠帶人進入的。
也不知道朝華夫人的腦袋是怎麼長的,能夠想出一個這麼神奇的地方。
李子期也被眼前的場景震撼得無法言語,這裏有各種各樣神奇的物品,朝華夫人想出來的那些烈酒,鏡子等各種神奇物事的配方,在這裏幾乎都能夠看到。
只是有些格子裏頭已經空空如也,想必被朝華夫人拿出去用了。
李子期快步的看了一會兒,心中升起豪氣萬丈,“終有一天,我們大唐也會如同朝華曾經在的那個世界一般富庶,至少如今我們有了這個如意空間,可以少走很多彎路。”尤其是那些織布的機器什麼的,雖然他並不知道這是什麼東西,但是都看起來很厲害,像是神話中的仙術一般。
由此可見,朝華夫人雖然腦袋中有許多的奇思妙想,可是她到底魄力不夠,野心太小,或者説她從來都沒有將如今的世界當成自己的世界,所以很多東西,她壓兒就沒有想過要拿出來用。
李子期拍了拍十八孃的肩膀,“咱們出去吧,一口氣也吃不成一個胖子,咱們還是按之前説好的,一步一步的來,先解決吃飯問題吧。”十八娘點了點頭,兩人閃身出了空間。這夜裏,兩人都一身輕鬆的安睡着。
十八娘覺得,這是她重生以來,過得最無負擔的一,一夜好眠。
翌一早醒來,李子期已經上朝去了,十八娘喝了一盞燉蛋,又去抱了李景來,便在宮中擺好了牌局,等着人前來。
不一會兒,就看到門口她要等的鄭夫人,盧國公府程夫人,還有**郡主來了。
鄭夫人一見李景,眉開眼笑的,説句不怕逾矩的話,這李景可是她親手接生的,同她的孫兒沒有什麼不同,她快步的走了上前,“快讓我瞧瞧,小景兒長得可真壯實。我家小兒媳前兩也生了,得了個小娘子。”十八娘有些黑線,裝作不懂鄭夫人的言下之意,李景才兩個多月,就有小娘子要排着隊給他當娘子了。
“能吃能睡的,倒是讓我少了不少心。不然也不能有時間約您幾位來推牌九不是。”來的都是長輩,她們就是行禮,十八娘也不敢全受了,好在她們吃鹽多過十八娘吃米,都知道怎樣才能最親近又不失禮。
鄭夫人也不在意,逗了逗李景,便拉着盧國公夫人上了牌桌。
十八娘瞧她沒打采的,顯然是已經得知程三郎非娶徐竇之事了。
她是晚輩,又是徐竇的摯友,不方便開口,看了鄭夫人一眼,鄭夫人立即心領神會,遞給盧國公夫人一片胡瓜,“我倒是沒有想過,竟然有朝一,能來這皇帝的寢殿之中推牌九。咱們這都一把年紀了,該樂呵就樂呵,兒孫自有兒孫福,你家三郎好歹還願意娶,我家慧,我看見他我眼都瞎了。”藥王常駐長安之後,鄭慧的身體一好過一,雖説可能比常人壽命短一些,但也不至於年紀輕輕就要早夭了。
可是他就是硬頂着不肯娶,先前鄭夫人還勸,到後來孫子都一大堆了,也就懶得理他了。
更何況,她瞧瞧的看了看十八孃的手,見她手上還戴着當初她送的那支玉鐲子,在心中嘆了一口氣。
盧國公夫人一聽,心裏好受了不少,反倒是安起了鄭夫人,“慧是個好孩子,若我還家還有小娘,就許給他了。”**郡主這時候找到了話的當口,“姐姐若是還想生一個,我有藥!”盧國公夫人老臉一紅,出了一張牌,“都一把年紀了,孫子都有了,也沒有那個臉生啊!再説了,等我將她養大了,慧説不定閨女都能打馬球了。你若有藥,不若給英娘留一顆備着,她這肚子一直沒有動靜…”**郡主聞絃音知雅意,忙説道:“這有什麼好急的,我看阿庭自己個都還像是個長不大的孩童呢。英娘年紀小,待過些時,緣分到了,自然就有了。”盧國公夫人見親家都不急,這才放下心來,她這些子是碎了心,一是因為徐竇,二就是因為程處英舊不懷孕了,如今沈十八當了皇后,沈家自然也就水漲船高了,她怕沈家因此欺負自己的女兒。
幸虧都不是這樣的人。
又打了個八圈,十八娘見氣氛正好,忙開口説了今的目的,“母親和嬸嬸們可還記得冬的時候,咱們一道兒賑災做善事?如今這有個極大的善事,十八娘一人做不來,還想請母親和嬸嬸們出手相助。”三人一聽,心中瞭然,皇后若是閒得無事叫她們來推牌九才是奇怪的事呢,這不正事來了。
“我們這一把老骨頭了,能做得了什麼,幫你出點主意還成,十八娘且説來聽聽。”鄭夫人永遠都是最捧場的那個。
“大唐初立,經過一場戰事,有不少將士陣亡,有些孩童便成了孤兒。我自打有了景兒之後,就見不得孩子受罪,便想着在各地建善堂,先從這長安城郊開始。”
“但我卻不想讓他們無所事事,又想着建所學堂,給孩子們開個蒙,會讀書的可以科舉,不會讀書的尋師傅教他們一些手藝,後也好有了安身立命的本。嬸嬸們幫看着可不可行?”盧國公夫人來了神,他家是行伍出身,自然是知道那些將士們都是家中壯丁,雖然大唐是府兵制,能當軍户的家中都有薄產,但是也有些例外的,這不家中便有了孤兒。
“若是能成,自然是大大的積德。光為我家老程手下的兄弟着想,這事兒我幹了。只是光給他們一口飯吃,自然是容易的,可是學堂…那可是花費不小。”寒門學子為何少?那是因為讀書實在是貴啊,光是給夫子的束脩,還有趕考的路費,書本費都是用銀子堆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