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一百四十五章滅門之禍二更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三人正説得開心,突然之間聞得一股奇異的香味,沁人心脾。

李鎮是那風月場上的老手,可着勁兒的鼻子,“天哪,這是什麼香味,咱們晉陽天香樓的小娘,沒有一個有此等幽香。”沈澤卻是皺了皺眉,對李世民説道:“小心為上。”三人出了營帳,卻發現在朝華的大帳門口竟然突然長出了一株火紅的蓮花,那香味,便是從這裏冒出來的。

李世民的哥哥李承乾正一臉驚喜的看着那花,對李淵大喊道:“父王,這可是祥瑞啊!上天都預示着我李唐定天下,紅紅火火江山萬年長。”一時之間,整個軍營裏都是歡呼之聲。

只見朝華拍了拍手,“今如此開懷,不如暢飲?小妹恰好釀了一大缸兵糧酒,如今正是開壇之,飲完一起大殺四方。”李淵也很高興,喚人取了酒碗,席地而坐,一邊賞花一邊飲酒。

也不怪唐軍如此鬆懈,長安城如同孤島,他們又有無堅不摧的唐炮,破城只是遲早之事,江山已在碗中了。

今夜月甚美,才飲了幾口,竟然就醉了。眾人一夜好睡,等再次醒來,一看那長安城樓,沈澤當場吐血,跪倒在地。

一夜之間,唐王府一脈的人頭,已然掛在了城牆之上!

他硬撐着,從間拔出長劍,對着趙義一劍刺去,趙義卻是沒有躲閃,一旁的朝華長鞭一甩,將沈澤的劍穩穩纏住。

“你這個無恥小人,想要黃袍加身,所以才殺了主公?什麼祥瑞?我看都是你們的陰謀詭計。”他的話音剛落,唐王死忠們都反應了過來,紛紛拿起兵器,對趙義怒目而視,而令人驚訝的是,整個軍營裏的兵將,竟然已經有十之**是趙義的人了。

剩下的那些都是晉陽舊部,或者受過李唐恩惠的人,還有一些心高氣傲的世家子弟。

李唐大勢已去。

趙義卻突然對着長安城樓猛地跪地痛哭,頭戴重孝,手持白幡,一連哭了三三夜,哭到幾次昏厥過去。

這一下子,之前那些站李唐的人,都紛紛動搖了。

而那長安城樓上的大將,竟然哈哈大笑起來,“我當李唐有什麼三頭六臂,還託塔李天王轉世呢!不過是一羣草包,半夜裏醉酒,被人割了頭顱都不知道。我大隋的天下,是如此好奪的嗎?還有那個哭暈了的孬貨,這種沒種的傢伙,還不回家喝去!”正在這時,晉陽急報,“吐蕃大軍圍了晉陽,城就要破了。”趙義大急,“阿鎮,你快帶人去晉陽,務必救出各家的家眷。一家老小,就全部給你了。務必保住義父的血脈。”李鎮一愣,他動嘴是行,可是動手,有點不行啊…

趙義見他不動身,又派了另外一個經驗豐富的晉陽老將,一同前去。

沈澤本來也想去,卻被趙義攔住了,“世民大仇未報,屍身仍高掛堂前,你不相信我,難道還不相信阿鎮麼?”李鎮向來都是李世民的小跟班,所以沈澤遲疑了片刻,還是信了他。

李唐舊部為了搶回主公的遺體,與隋軍大戰三三夜,終於鳴金收兵,全軍舉孝,在長安城郊外尋了一地,修了唐王墓。

不久晉陽便傳來了消息,晉陽城破,吐蕃殺入唐王府中,女眷為了一證清白,投繯自盡,全家只剩下貪玩偷跑出去的李括,和不知道從哪兒跑來的李貞貞。只是李括見到恐怖景象,嚇得痴傻了。而李貞貞受了侮辱,當夜裏趁人不備,一白綾將自己吊死在了趙義門前。

沈澤一聽,萬念俱灰,對着跑回來的李鎮,就是狠狠一刀,淚如雨下,“你我世民兄弟三人,自幼一起長大。世民以兄長自居,護着你。可是你這個小人…有何顏面,去地下見他。今一刀,我沈澤與你,割袍斷義,從此不見。”李鎮只是跪在地上,雙手發抖,抿着嘴不説話。

説完之後,沈澤便吐血暈了過去。而李鎮,哪怕後當了鎮平王,也再不敢見沈澤。

只要是有沈澤的地方,便沒有李鎮。

從此之後,別説攻佔長安城裏。李唐軍隊全都各自為陣,誰也不讓誰了。其中以趙義的勢力最大。畢竟他有唐炮,本來就戰功赫赫,還是李淵的義子。

而另外一些對此事有懷疑的死忠之人,則擁戴李括,這一部分人裏,手下兵馬最多的就是烈火雲魯家軍以及程知節。雙方誰能勝出還不好説。

沈澤突然想起之前李世民説的那個胡姬之事,連夜趕往晉陽,希望能為李世民尋到一絲血脈。

可是他怎麼找都沒有找到。

他當時絕對不會相信,李鎮竟然有那麼無情,投了趙義,眼睜睜的看着唐王府被滅門,也沒有想到,他竟然會來那麼一出,將孩子揣在懷中帶走了。

沈澤在晉陽夜尋找了整整一個月,都一無所獲,反而因為心力瘁,生了一場重病。很快,他卻是在魯萍的閨房裏,發現了一封信,是魯國公寫給他的回信。

他一看,整個人都心灰意冷了。魯國公在魯萍的勸説之下,投了趙義。

“阿萍,你為什麼要這樣做,你明明知道,若是你父兄投了趙義,那世民的李唐,就再也沒有希望了。”魯萍卻是失聲痛哭,“李唐李唐,李世民和李貞貞都已經死了,還有什麼李唐!你不忍心看着李唐沒有希望,我卻不忍心看着我的父兄白白去送死!那個賤人就那麼好,值得你拿我父兄的命去抵?你想當李唐的女婿,可惜了,你的岳家如今姓魯!”沈澤卻笑了,“阿萍,你可真傻。你以為趙義是什麼好人?三姓家奴,可不是那麼好當的。不信你就等着看,狡兔死,走狗烹。李唐的今,就是你魯家的明。”魯萍卻是不信,説起來,還是她先認識趙義的,那是一個非常重情義的。若是有魯家軍相助,趙義的大楚就能奠定勝局,良禽擇木而棲,她的父兄,怎麼可以為一個沒有前途的傻子效力。

魯家軍投了趙義,原來的李唐舊部也都心灰意冷了。有一部分與沈澤一樣,卸甲歸田,從此繼續尋找李唐遺孤也好,相忘於江湖也好,總歸是再也不談國事了。

而另外一部分,則是順應形勢,隨了大楚。

沈澤在青山書院,以前常常與李世民一起唸書的地方,蓋了一草廬,再也不願意見魯萍。

次年,魯萍產下一女。沈澤為其取名為琴。琴者,也。惡,歸於正道,故謂之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