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163章停戰談判回國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回到開城,明軍碧蹄館大捷的消息傳開,朝鮮各地又是一片歡騰。

軍近萬,斬殺軍大將十餘員,這可是難得的大勝,不説平壤城的朝鮮君臣歡呼雀躍,朝鮮百姓燃香禱告,就是經略宋應昌也是歡喜無比,又急報萬曆帝,言其碧蹄館大捷之事。

明軍如此大勝,各方都要求李如松乘勝追擊,急拿下王京。不過李如松此時卻是陷入了煩惱。

一方面,參加碧蹄館之戰的各將回來後,對於這一萬軍級該如何分功,各人爭個不可開。一方面,通過碧蹄館之戰,李如松認為軍頑強,不可小視。加上王京敵人眾多,如要硬攻,己方傷亡慘重不説,攻得下攻不下,是個問題。

經過仔細思考,李如松做出如下部署:麾下三萬多明軍,李如柏率軍鎮守寶山、楊元率軍鎮守平壤、查大受鎮守臨津、李寧,黃來福鎮守開城。/除了黃來福外,餘者眾人都是對李如松的佈置莫名其妙。就在朝鮮君臣上書萬曆帝,請求天兵繼續進軍。大明各御史爭先恐後彈奏李如松畏避不前時,時間來到了萬曆二十一年的三月初。

這天,李如松密令查大受和李如梅率領一支明軍敢死隊奇襲龍山大倉。龍山大倉本為朝鮮國倉,積貯了朝鮮數十年的糧食,王京被軍佔領後,龍山大倉就成為王京眾多軍的軍糧庫,後來軍運來的糧食都存於此地。

當天晚上,明軍敢死隊到達龍山,他們用火箭向糧倉。/十三座大倉,數十萬石糧食,一夜間被燒的乾乾淨淨。除了糧食被燒外。當晚。軍龍山倉庫軍被明軍殺死三百餘人,倉庫指揮官本多重葵自殺。明軍約傷亡五十餘人。

之所以這麼順利,是因為碧蹄館之戰後,軍己不敢與明軍野戰,所以明軍僅僅百人的敢死隊就可以深入軍腹地,燒燬龍山倉庫。

龍山倉庫被燒燬,震驚了各方。一時地集體失語後。朝鮮君臣及大明官員們,先反應過來,他們是對李如松好評如,贊他計謀如神。

而龍山倉庫被燒燬,朝鮮的軍則是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之中。由於缺糧,萬曆二十一年四月十八軍全軍撤出王京。退往釜山。十九,李如松入城,王京光復。/四月下旬,軍繼續撤退至蔚山,東萊等朝鮮海域,全軍八萬餘人渡海回國。僅留四萬人防守。

至此。軍地第一階段侵朝戰爭,可説是慘敗。

萬曆二十年四月時。軍攻入朝鮮,所向披靡。猖狂不可一世。不料自萬曆二十年十二月明軍入朝起,短短半年時間,軍就全線潰敗,死傷無數。第一軍團地小西行長部,更幾乎是全軍覆滅,再經過明軍的連連打擊,軍己是毫無鬥志。

在6上對明軍失利連連時,此時的軍,在海上對上朝鮮水師時,同樣也是失利不斷。在玉浦海戰、泗川海戰、閒山島海戰時。軍水師,對上李舜臣領軍的朝鮮水師時,都是大敗連連,損失慘重。

特別是閒山島海戰後,本水師完全喪失制海權,無法運送軍糧,加上朝鮮破壞過度,造成瘟疫免費,當地徵糧食不易,因此本國與大明議和,勢在必行。/而在此時的明軍中,由於軍力不足,所以明軍無力攻取。特別是徵朝這半年來,大明朝廷,己是花費白銀上百萬兩,此時國庫己是見底,對萬曆帝來説,他己經是沒錢再打下去。因此與方的談判,也是勢在必行。

談判的人選還是沈惟敬,黃來福本想自告奮勇地,不過想想自己的身份,還是算了。況且,此時大明與本在朝鮮的戰爭還未分出個勝負,談判也不會有什麼好結果。

實在,此次的談判,大明方並沒有什麼誠意,宋應昌曾給萬曆帝上奏,言道:“夫倭酋前後雖有乞貢之稱,臣實假貢取事,原無真許之意。/”而方也是在亂扯,事情的結果,還是要看下一場戰爭。

萬曆二十一年五月,小西行長帶着沈惟敬前往本,面見豐臣秀吉,商議和談之事。八,豐臣秀吉在名古屋會見了沈惟敬等明朝使團,並提出了“大明、本和平條件”七條:1、大明公主為本皇后。

、封貢本(准許大明與本進行貿易,當時大明與周邊諸國是朝貢體系)。

3、明兩國武官永誓盟好。

4、朝鮮王京及四道歸還朝鮮,另外四道割讓於本。

、朝鮮送一王子至作為人質。/6、還所俘虜的朝鮮國二王子及其他朝鮮官吏。

7、朝鮮大臣永誓不叛本。

沈惟敬一口答應了這七條,對同行的謝用鋅等人卻詐稱豐臣秀吉已同意嚮明朝稱臣,請求封貢,並願意退出侵朝軍。

本方面,小西行長則是向豐臣秀吉謊稱,大明使者已經同意了七條建議,只需派使與明使一道去北京,請求大明皇帝最後批准就可。

就這樣,在沈惟敬與小西行長欺上瞞下地斡旋下,雙方達成中外外史上最為荒唐的“雞同鴨講”協議。可憐豐臣秀吉一代梟雄,卻是晚節不保。而在大明方面,萬曆帝是半信半疑,但兵部尚書石星一口咬定沒有問題,加上國庫空虛,於是萬曆帝同意了方的議和。/最後雙方在朝鮮終於停戰。

由於在五月時,四川參將劉己經率軍五千趕赴援朝,並被任命為副總兵。於是在萬曆二十一年七月時,在軍大部撤出朝鮮後,大明朝廷也宣詔退兵以進行本封貢事宜。僅留劉等人領軍七千餘人留在朝鮮,幫助朝兵扼守各要口,餘者回國。

萬曆二十一年七月十五時。李如松與黃來福等人。率兵離開了朝鮮。

七月二十五,遼陽城。

這裏原本是明軍東征的重要後勤基地,糧草輜重,軍械物質,各方忙碌的民夫不停。不過朝鮮停戰後,這裏又恢復了往的平靜。

當然,遼陽城作為遼東鎮地鎮城。/這裏一向繁華,各方地商賈邊民眾多,特別是這裏可以不時可以看到一些留着金錢鼠尾辮的女真人進城易,眼中不時閃動着貪婪地目光。

“女真人!”黃來福眼中閃過一絲寒光。算了,眼下這事自己顧及不了,以後有機會再説吧。

遼陽城外,不時可以看到來地官員民眾等人。特別是那些大明民眾們,對李如松及黃來福這些打敗本人,援救了朝鮮屬國地大明軍隊不時出陣陣的歡呼聲,讓各軍將們得意洋洋。

而五寨堡軍隊也是如此,個個昂。此次他們出戰,在碧蹄館一戰中。殺傷甚多。想必回去後,副總兵黃大人。又會對他們進行豐厚的賞賜。/除了這些將官外,在五寨堡軍隊不遠處。那些五寨堡商隊們,也是個個眉開眼笑。此次他們隨軍前來,光是五寨堡軍隊糧草的需求,就讓他們賺得盆滿缽滿,更不要説在朝鮮時,大批明軍的各式需求了,也是讓他們賺得金錢滾滾。

此外他們從五寨堡帶來的各樣商品,同樣也是供不應求。他們越覺得,每次隨黃將軍出征,都是一個好機會。

這些人當然是臉上笑開了花,不過黃來福此次出兵卻是花費大了。自碧蹄館之戰後,黃來福的軍隊,就沒經歷過什麼戰事,一直留在朝鮮直到七月份。

這幾個月時間,他一直在朝鮮尋找可以掙回花費地東西,可惜了,朝鮮窮山惡水,除了人蔘,什麼都沒有。/只是這些人蔘,就算讓士兵們大規模去挖,也挖不回自己的路費,只好算了。

此時在黃來福身旁的是李如松,此次他身為東征提督,領家丁兩千人出戰,朝鮮一戰,有數百人留在了異國他鄉,只能帶一些遺骨衣物回來。這些人都是李如松從小跟在身旁的家丁們,這些人死難,李如松不傷是不可能的。

不過此時李如松臉上卻是帶着笑,因為黃來福贈送了他一隻五寨堡的火銃,五寨堡火銃的犀利,東征朝鮮地明軍都是看到眼裏,因此,許多人向黃來福討要,希望有個參照物,以後自家軍隊也可以打製出來。

對黃來福來説,他的五寨堡火銃並沒有什麼秘密,也沒什麼高科技的成份,只是讓軍匠們心打製而以,因此眾人討要,他也就每個副將級別的人都給了一隻。

這讓眾將都是眉開眼笑,特別是那些遼東鎮的軍將們。

大軍從朝鮮回國,到了遼陽城後,李如松要拜見父親李成梁,並在遼陽城停留幾,不過黃來福卻是無意在遼陽城停留,從城下繼續前進。

在分別時,李如松微笑地對黃來福道:“黃將軍,珍重了!”他身旁的李如柏、李如梅、查大受、祖承訓等人,也是騎在馬上,裂開大嘴向黃來福直笑。他們身旁,密密麻麻地都是遼東鎮地將旗士兵。

黃來福看着李如松,這是個飛揚跋扈,桀驁不馴的軍人,但他對國家地忠誠是自內心的。或許,這是自己最後一次看到他了。黃來福凝重地道:“提督大人,珍重!”他猶豫半響,看了看四邊,又對李如松輕聲説了一句:“以後請提督大人小心遼東土蠻!”李如松一怔,不由笑了起來。

看着黃來福領着五寨堡大軍遠去地背影,李如松心想:“奇怪,剛才黃來福為什麼這樣説?”朝鮮之戰後,李如松被授予太子太保之銜。

三年後,遼東總兵董一元離職,萬曆帝力排眾議,任李如松為遼東總兵官。

萬曆二十六年四月,土蠻寇犯遼東,李如松率輕騎遠出搗巢,身先士卒,中伏,力戰死!